稅法屬於綜合性法規
1. 稅法屬於什麼法律體系
稅法屬於經濟法律體系。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指經濟法所干預、管理和內調控的具有社會公容共性的經濟關系,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a.國家規范經濟組織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規范組織的法律,是為了防止壟斷組織的出現,從組織上保證市場經濟順利發展。這方面的法律有公司法、外商投資企業法、合夥企業法、個人投資法等。
b.國家干預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國家對市場經濟運行進行干預是經濟法的重要調整方式,這方面的法律有證券法、票據法、破產法、金融法、保險法、房地產法、環境法、自然資源法等。
c.國家管理、規范經濟秩序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日本學者丹宗昭信認為::經濟法是國家規制市場支配的法,現代經濟法的核心是壟斷禁止法。這方面的法律有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障法和產品質量法。
d.國家在經濟調控中發生的經濟關系。此種經濟關系的特點是國家對市場經濟運行實行宏觀調控,使經濟各部門運行協調,使整個國家經濟運行平穩。這方面的法律有財政法、稅法、計劃法、產業政策法、價格法、會計法和審計法等。
2. 稅法是不是綜合性法規
答案:B
從法律性質來看,稅法屬於義務性法規。義務性法規是相對授權性法規而言的,是指直接要求人們從事或不從事某種行為的法規。
3. 稅法有哪些分類標准
我國稅法分類主要有四種分類方法:
1按照稅法的基本內容和效力的不同,可分為稅收基本法和稅收普通法。
2按照稅法的職能作用的不同,可分為稅收實體法和稅收程序法。
3按照稅法徵收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對流轉額課稅的稅法,對所得額課稅的稅法,對財產、行為課稅的稅法和對自然資源課稅的稅法。
4按照主權國家行使稅收管轄權的不同,可分為國內稅法、國際稅法、外國稅法等。
【解釋】我國稅法的分類如下:
分類依據具體種類分類說明類別包含內容
按照稅法的基本內容和效力的不同稅收基本法屬稅法體系中的母法目前沒有統一制定:稅收普通法對稅收基本法規定的事項分別立法進行實施的法律如個人所得稅法、征管法等
按照稅法的職能作用的不同稅收實體法確定稅種立法個人所得稅法、企業所得稅
稅收程序法稅務管理方面的法律稅收徵收管理法
按照稅法徵收對象的不同流轉稅稅法發揮對經濟的宏觀調控作用主要包括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關稅等
所得稅的稅法可以直接調節納稅人收入,發揮其公平稅負、調整分配關系的作用主要包括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稅法
財產、行為稅稅法對財產的價值或某種行為課稅主要包括房產稅、印花稅等
資源稅稅法為保護和合理使用國家自然資源而課征我國現行的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稅種
按照主權國家行使稅收管轄權的不同國內稅法國家的內部稅收制度
國際稅法國家間形成的稅收制度雙邊或多邊的國際稅收協定、條約、國際慣例等
外國稅法外國各國家制定的稅收制度
4. 這一題為啥是授權性法規
首先第一點需要確認的是,這道題的答案是否存在錯誤。因為從立法過程看稅法屬於制定法,而不是習慣法。從法律性質看,稅法屬於義務性法規。從內容看,稅法具有綜合性。其中義務性法規又是相對於授權性法規來說的。
5. 現行稅法中屬於法律的有哪幾部屬於行政法規的有哪幾部
現行稅法中屬於法律的有9部。分別是: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噸稅法》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葉稅法》
六、《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
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懲治虛開、偽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的決定》
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稅收暫行條例的決定》
現行稅法中屬於行政法規的有28部,分別是: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8修訂)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17修訂)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7修訂)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修訂)
六、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3修訂)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
八、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九、外國公司船舶運輸收入征稅辦法(2011修訂)
十、中華人民共和國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十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十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十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十四、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十五、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船舶噸稅暫行辦法(2011修訂)
十六、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2008修訂)
十七、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十八、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佔用稅暫行條例(2007)
十九、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的實施辦法(2007修訂)
二十、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暫行條例
二十一、外國在華常住人員攜帶進境物品進口稅收暫行規定
二十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
二十三、殘疾人專用品免徵進口稅收暫行規定
二十四、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稅收政策的規定
二十五、關於對進出口產品征、退產品稅或增值稅的規定
二十六、中華人民共和國關於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個人郵遞物品徵收進口稅辦法
二十七、國務院關於現役革命軍人在徵收農業稅時如何計算農業人口的規定
二十八、財政部關於稅收管理體制的規定
(5)稅法屬於綜合性法規擴展閱讀
稅法是各種稅收法規的總稱。是稅收機關征稅和納稅人據以納稅的法律依據。稅法包括稅收法令、條例、稅則、施行細則、徵收辦法及其他有關稅收的規定。稅法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頒布,或由國家立法機關授權國家機關制定公布。
稅法體系中按稅法的功能作用、許可權劃分、法律級次的不同,可分為不同類型的稅法。
一、按照稅法的職能作用的不同,可分為稅收實體法和稅收程序法。稅收實體法主要是指確定稅種立法,具體規定各稅種的徵收對象、徵收范圍、稅目、稅率、納稅地點等。稅收程序法是指稅務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包括稅收管理法、納稅程序法、發票管理法、稅務機關組織法、稅務爭議處理法等。
二、按照主權國家行使稅收管轄權的不同,可分為國內稅法、國際稅法、外國稅法等。
三、按照稅收立法許可權或者法律效力的不同,可以劃分為稅收法律、稅收行政法規、稅收規章和稅收規范性文件等。
參考資料國家稅務總局-稅收政策
參考資料網路-稅法
6. 各項稅收法律法規中,屬於部門規章的有哪些
關於稅務方面的,部門規章主要有:
《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消費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資源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契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印花稅暫行條例施行細則》《文化事業建設費徵收管理暫行辦法》
國家最高行政機關所屬的各部門、委員會在自己的職權范圍內發布的調整部門管理事項的規范性文件是部門規章。
部門規章,習慣上也稱規章,是國務院下屬的各個部、委員會、直屬廳、局、屬制定的,一般沒有公布令,名稱一般都叫做「辦法」、「規定」。
(6)稅法屬於綜合性法規擴展閱讀:
現行稅法中屬於法律的有9部: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噸稅法》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葉稅法》
六、《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
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懲治虛開、偽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的決定》
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稅收暫行條例的決定》
法律、行政法規、規章的范圍
作用體現在處理不同等級稅法的關繫上,效力低的稅法與效力高的稅法發生沖突,效力低的稅法即是無效的,法律>行政法規>規章
7. 稅法屬於行政法范疇嗎
不屬於。
稅法與行抄政法的關系襲
聯系
①調整國家機關之間、國家機關與法人或自然人之間的法律關系;
②法律關系中居於領導地位的一方總是國家;
③體現國家單方面的意志,不需要雙方意思表示一致;
④對法律關系中的爭議,一般都按照行政復議程序和行政訴訟程序進行。
區別
①稅法具有經濟分配的性質,是經濟利益由納稅人向國家的無償單向轉移,這是一般行政法不具備的;
②稅法與社會再生產,特別是物質資料再生產的全過程密切相連,不論是生產、交換、分配,還是消費,都是稅法參與調節,其聯系的深度和和廣度是一般行政法所無法相比的;
③稅法是一種義務性法規,而行政法大多為授權性法規,少數義務性法規也不涉及貨幣收益的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