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輸管道法規體系
1. 中國天然氣長輸管線高清分布圖(包括西氣東輸),標明所途徑各個城市旗縣區等等盡快!
中國天然氣管道和LNG氣源分布圖
2. 長輸管線與城鎮燃氣管道的區別,分界點是不是很明確!
長輸管線來與城鎮燃氣管源道的區別分界點很明確,具體如下:
一、分類不同
1、城鎮燃氣管道:可按用途、敷設方式、輸氣壓力、管網形狀、壓力級制等加以分類。
2、長輸管線:按材料性質分類分為金屬管道和非金屬管道。
二、構成不同
1、城鎮燃氣管道:包括門站或氣源廠壓縮機站、儲氣設施、調壓裝置、輸配管道、計量裝置、管理設施、監控系統等組成。
2、長輸管線:通常由集輸管網、燃氣凈化設備、輸氣干線、壓氣站、分輸閥室、分配站(終點調壓計量站)、管理維修站、通訊與遙控設備、陰極保護站(或其他電保護裝置)、及管路附件等組成。
三、特點不同
1、城鎮燃氣管道:城鎮燃氣管網不僅應保證不間斷地、可靠地給用戶供氣,保證系統運行管理安全,維修簡便,而且應考慮在檢修或發生故障時,關斷某些部分管段而不致影響其他系統的工作。
2、長輸管線:為保證長距離輸送的介質的壓力,設計會分段(一般為30KM / 座)設置分輸閥室,主要保證輸送的壓力和截止作用。
3. 中國法律體系簡介
(一)公法、私法與社會法
公法與私法的劃分,最早是由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提出來的:「公法是關於羅馬國家的法律,私法是關於個人利益的法律。」依照此標准,私法遵循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確立財產所有權,保障自身利益的追求,如民法、商法。公法是利用國家權力,宏觀調整社會財富分配,調整國家與公民的關系的法律,如行政法、刑法、訴訟法。
隨著社會的發展,「法律社會化」現象的出現,又形成了一種新的法律即社會法,如社會保障法等。這是因為存在既非國家利益,又非私人利益的獨立的社會利益。有鑒於此,有人稱社會法是介於公法和私法之間的法律。
公法、社會法與私法在調整對象、調整方式、法的本位、價值目標等方面存在不同。
(二)當代中國法律部門
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通常包括下列部門:憲法、行政法、民法、商法、經濟法、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刑法、訴訟法。
1.憲法。憲法作為一個法律部門,在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整個法律體系的基礎。憲法部門最基本的規范,主要反映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樣的規范性文件中。
除了憲法這一主要的、居於主導地位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外,憲法部門還包括主要國家機關組織法、選舉法、民族區域自治法、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授權法、立法法、國籍法等附屬的較低層次的法律。
2.行政法。行政法是調整國家行政管理活動中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包括規定行政管理體制的規范,確定行政管理基本原則的規范,規定行政機關活動的方式、方法、程序的規范,規定國家公務員的規范等。
我國一般行政法方面的規范性文件較少,主要有行政復議法、行政處罰法、行政監察法、政府采購法、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等。特別行政法方面有食品衛生法、葯品管理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
3.民法。民法是調整作為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等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我國民法部門的規范性法律文件主要由民法通則和單行民事法律組成。民法通則是民法部門的基本法。單行民事法律主要有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等。此外還包括一些單行的民事法規,如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商標法實施細則等。
4.商法。在明確提出建立市場經濟體制以後,商法作為法律部門的地位才為人們所認識。商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商事關系或商事行為的法律。從表現形式看,我國的商法包括公司法、證券法、票據法、保險法、企業破產法、海商法等。商法是一個法律部門,但民法規定的有關民事關系的很多概念、規則和原則也通用於商法。從這一意義講,我國實行「民商合一」的原則。
5.經濟法。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在經濟管理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作為法律部門的經濟法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適應國家宏觀經濟實行間接調控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一個法律部門。經濟法這一法律部門的表現形式包括有關企業管理的法律,如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外資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鄉鎮企業法等;有財政、金融和稅務方面的法律、法規,如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個人所得稅法、稅收徵收管理法等;有關宏觀調控的法律、法規,如預演算法、統計法、會計法、計量法等;有關市場主體、市場秩序的法律、法規,如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
6.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的法律,社會保障法是調整有關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的法律。這一法律部門的法律包括有關用工制度和勞動合同方面的法律規范,有關職工參加企業管理、工作時間和勞動報酬方面的法律規范,有關勞動衛生和勞動安全的法律規范,有關勞動保險和社會福利方面的法律規范,有關社會保障方面的法律規范,有關勞動爭議的處理程序和辦法的法律法規等。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這一法律部門的主要規范性文件包括勞動法、工會法、礦山安全法、安全生產法等。
7.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是關於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通常分為自然資源法和環境保護法。自然資源法主要指對各種自然資源的規劃、合理開發、利用、治理和保護等方面的法律。環境保護法是保護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
這一法律部門的規范性文件,屬於自然資源法方面的,有森林法、草原法、漁業法、礦產資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屬於環境保護方面的,有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環境影響評價法等。
8.刑法。刑法是規定犯罪和刑罰的法律,是當代中國法律體系中一個基本的法律部門。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刑法也是最受人關注的一種法律。刑法這一法律部門中,佔主導地位的規范性文件是刑法,一些單行法律、法規的有關條款也可能規定刑法規范(如文物保護法中有關文物犯罪的准用性條款的內容)。
9.訴訟法。訴訟法,又稱訴訟程序法,是有關各種訴訟活動的法律,它從訴訟程序方面保證實體法的正確實施,保證實體權利、義務的實現。訴訟法這一法律部門中的主要規范性文件為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同時。律師法、法官法、檢察官法、仲裁法、監獄法等法律的內容也大體屬於這個法律部門。
4. 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第三十一條中「應當符合國家技術規范」都是什麼內容
6月2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國家主席胡錦濤簽署第30號主席令予以頒布。這標志著我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安全正式納入法律保護范疇。
石油天然氣長輸管道是保障能源供給、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性設施,管道運輸已成為現代五大運輸方式之一。目前,中國石油70%的原油、99%的天然氣都通過管道方式運輸,干線管道已經超過7萬公里。中俄、中緬和中哈等國際管道建成之後,管道總里程預計達到8萬公里。管道運輸傳輸的介質具有高壓、易燃、易爆等特點,其安全關系國家經濟命脈,同時也關系公共安全。
隨著城鄉建設不斷加快,管道與鐵路、公路、河道等工程存在著各種復雜的相遇關系,而隨著國際原油天然氣管道的陸續建成,管道安全運行外部環境日趨嚴峻。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的頒布,對更好地維護國家能源輸送安全和公共安全將發揮重要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是在總結原有行政法規實施經驗基礎上形成的。它強化了管道企業保證石油天然氣管道安全的義務和責任,明確了政府及有關部門的主要職責,細化了管道安全保護措施,規定了危害管道安全行為應負的法律責任。
這一法律在充分考慮保障管道安全的同時,還注意貫徹節約用地、環境保護等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共6章61條,分為總則、管道規劃與建設、管道運行中的保護、管道建設工程與其他建設工程相遇關系的處理、法律責任和附則,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
5. 中國管道運輸的發展概況及有幾大工程
我國最早的一條石油管道於四十年代初期鋪設,是從印度邊境境通到我國雲南昆明的石內油管道,由於容該管道質量較差,效率很低,使用時間不長便棄之不用了。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我國的管道運輸也有了較大的發展,目前已有管道運輸里程1萬多公里,不少油田已有管道與海港相通。我國向朝鮮出口的石油主要是通過管道運輸來完成的。據《中國交通年鑒》統計結果表明,1997年,我國陸上原油、天然氣長輸管道共輸送原油13014.33萬噸,佔全國陸上原油產量的90.28%,完成輸油周轉量5525335萬噸·千米;輸送天然氣1112.88千萬標准立方米,占陸上天然氣產量的60.95%,完成輸氣周轉量20837億立方米·千米。可以說管道運輸在我國石油運輸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並將會隨著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而日益發展。
6. 中國石油長輸管道有哪些
你是想問中國石抄油天然氣有限公司承建襲的長輸管道呢?還是中國「的」長輸管道?
國內主要的油氣輸送管道有:
中石油:
西氣東輸一線,西氣東輸二線,西氣東輸三線(在建),中緬油氣管道(在建),澀寧蘭,陝京一線,陝京二線,漠大線等
中石化:
川氣東送,榆林-濮陽-濟南輸氣管道工程,山東管網等
中海油:
春曉油氣田開發項目,潿洲油田開發項目,荔灣3-1(南海深水開發項目)(在建)。
7. 中國長輸油氣管線有幾條
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