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國有企業董事長的法律責任

國有企業董事長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2-08 20:45:45

㈠ 國有企業的董事長是怎麼產生的

國有企業董事長的產生方式:

1、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由公司章程規定,版該公司章程由股東共同制定權,董事長實際上是從全體股東中選舉產生的,代表股東的利益。

2、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由董事會過半數選舉產生,董事產生自股東大會,董事長產生自董事會,代表廣大股東的利益。

3、中外合資經營企業董事長和副董事長由合營各方協商確定,或者由董事會選舉產生,一方擔任董事長,他方擔任副董事長。

4、具備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的董事長、副董事長由企業的章程規定,一方擔任董事長,他方擔任副董事長。

(1)國有企業董事長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有限公司可以設一名執行董事,不設董事會。所以也不一定有董事會,但至少需從股東選出一席董事(公司負責人)對外代表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必須有董事會,至少要設三席董事。董事長由董事會以全體董事過半數同意選舉產生。

董事長是公司董事會的領導,其職責具有組織、協調、代表的性質。董事長的權力在董事會職責范圍之內,不管理公司的具體業務,一般也不進行個人決策,只在董事會開會或董事會專門委員會開會時才享有與其他董事同等的投票權。

㈡ 國營企業出事是總經理還是董事長承擔責任

看出什麼事,公司日常管理是總經理的職責。涉及到股權方面的問題是董事長

㈢ 國有獨資集團一把手(董事長或總經理)是否可以兼任旗下國有控股上市子公司的董事長有何法律條例依據

不可以。
除非國資委同意。
司法第69條規定:國有獨資公司的董事長、副董事長、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未經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同意,不得在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其他經濟自組織兼職。

㈣ 國有企業為什麼會有董事長跟董事會存在

這是按照國家的要求做的,高層意見認為: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實行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無疑是對企業經營轉換機制的一項重大改革。國有企業要進行股份制改造,當然就會有董事長跟董事會存在。國有企業的董事長只是代表國家並不是真正的出資人,這點和普通股份制公司不同。

㈤ 董事長和總經理法律規定可以是一個人嗎

現行公司法相關規定,董事長和總經理可以是一個人擔任;
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可以不是專同一個人屬,法定代表人可以由董事長擔任,也可以由總經理擔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三條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經理擔任,並依法登記。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第五十一條股東人數較少或者規模較小的有限責任公司,可以設一名執行董事,不設董事會。執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經理。

(5)國有企業董事長的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第一百零九條股份有限公司設董事會,其成員為五人至十九人。
董事會成員中可以有公司職工代表。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選舉產生。

第一百一十條董事會設董事長一人,可以設副董事長。董事長和副董事長由董事會以全體董事的過半數選舉產生。

㈥ 董事長應該負哪些法律責任

刑法裡面規定了一些單位犯罪,如果相關的違法活動觸犯了刑法,則法人代表也會被判刑。

㈦ 《公司法》規定董事長該如何產生

依據我抄國公司法的規定,股東人數襲比較多或者公司規模比較大的,公司可以設立董事會,董事會由規定人數的董事組成,而董事會會設立一人擔任董事長,那麼董事長是股東會產生嗎?按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董事會設董事長一人,可以設副董事長。董事長、副董事長的產生辦法由公司章程規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由董事會過半數選舉產生,董事產生自股東大會,董事長產生自董事會,代表廣大股東的利益。中外合資經營企業董事長和副董事長由合營各方協商確定,或者由董事會選舉產生,一方擔任董事長,他方擔任副董事長。具備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的董事長、副董事長由企業的章程規定,一方擔任董事長,他方擔任副董事長。外商投資企業產生董事長和副董事長,既要考慮整個企業的利益,同時又要考慮投資雙方利益的平衡。

㈧ 公司違法董事長和法人誰的責任大

兩個根本不是一個法律概念.......
企業法人,在法律上指的是企業本身,自然人不可專能成為法人屬,只能成為法人代表
董事長則是公司董事會設立的最高職務,只能是自然人擔任
法人代表和董事長對比的話,董事長的權利明顯高於法人代表,董事長是公司最高的管理者,而法人代表是公司的負責人,一般來說,董事長同時可以是法人代表,但法人代表未必是董事長
基本上董事長的擔任,要麼是其持有絕對的股份,或者他代表了大多數股份(即持有相當份額股票的股東提名),而法人代表有可能是股東會授權的

㈨ 國有企業老總的權力究竟有多大

國企老總權力大小
應與所受到的制約和監督成正比

有一點必須明確:國有企業老總權力的大小應當與所受到的制約和監督成正比。
盡管現行法律法規及相關政府文件對國有企業老總的權力及其監督有規定,但是很多規定抽象有餘、可操作性不足,實際經營過程中企業老總特別是「一把手」對企業的人財物、產供銷逐漸取得全面的控制權和說一不二的話語權。如果有關部門用人失察或用人不當,公司制形態企業中的「三會」(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權力制約構造會被強勢人物如「一把手」虛置和架空。而強勢人物之所以強勢、霸道及獨斷專行,大多與其有強硬的「後台」和錯綜復雜的關系網分不開。
這種人一旦貪欲之門洞開,便會大玩「潛規則」把戲,鑽制約乏力和監督疲軟的空子,肆無忌憚地中飽私囊、大撈特撈,將國有資產變戲法似的據為己有。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屢屢發生的腐敗犯罪案件均能夠印證這一點。

從法理視角看
國企老總權力的應然性和實然性

如果某個時期國有企業老總的法定權力比較大或者很大,那麼就應該不厭其煩地反復強調「要加強國有企業黨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更應該重申嚴格執行諸如《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廉潔從業若干規定(試行)》等文件要求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筆者贊同在諸多觸目驚心的個案發生之後,一些有識之士關於某案的發生「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對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的監督還存在著漏洞和薄弱環節」等見解,進而認同人們呼籲要強化對國有企業財產的監管和對國有企業老總的監督。

熱點內容
婚姻法的糾紛點 發布:2025-10-02 01:44:55 瀏覽:942
勞動法工廠加班多少錢 發布:2025-10-02 01:14:13 瀏覽:869
健全法律服務體系 發布:2025-10-02 01:06:56 瀏覽:252
老子道德經第77 發布:2025-10-02 01:05:29 瀏覽:59
民法重大誤解行為 發布:2025-10-02 01:04:55 瀏覽:362
立法法與司法法 發布:2025-10-02 00:48:23 瀏覽:809
公司高管是否適用勞動法 發布:2025-10-02 00:35:35 瀏覽:72
勞動合同法41條每二 發布:2025-10-02 00:29:35 瀏覽:111
合同法如果違約向哪方法院訴訟 發布:2025-10-02 00:24:36 瀏覽:84
勞動法關於探親假 發布:2025-10-02 00:23:32 瀏覽: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