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工廠加班多少錢
Ⅰ 按勞動法的工廠是怎樣上班和計算工資的
工廠依據勞動法規定,員工的加班費計算方式明確。工作日加班費按照月工資除以21.75個工作日再除以8小時,再乘以加班小時數,然後乘以1.5倍計算。雙休日加班則按月工資除以21.75再除以8,再乘以加班小時數,然後乘以2倍。法定節假日加班費計算方式為月工資除以21.75再除以8,再乘以加班小時數,然後乘以3倍。這些計算方式旨在保護員工的合法權益。
為了證明加班時間,工廠可以提供考勤表、考勤卡、加班審批單、加班通知、監控錄像、證人證言等作為證據。這些證據有助於確保加班時間的真實性和准確性。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在安排勞動者加班時,應支付高於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具體而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150%的工資報酬;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200%的工資報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
正常工作時間是指用人單位在法定工作時間內確定的工作時間。正常勞動是指員工按照勞動關系雙方的約定,在正常工作時間內從事的勞動。全國人大、國務院、勞動部以及地方政府都頒布了一些相應的法律法規及規定,如《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則規定職工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1997年5月1日以後,一律以每周40小時為基礎計算加班時間。
依據以上法律規定,「正常工作時間」應以每日正常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每周不超過40小時為准。在此標准時間內為用人單位提供了正常勞動應得的工資就是標准工資,它是計算加班工資的基礎。超出標准工作時間之外提供的勞動都屬於加班工資。
標准工資不包括支付周期超過一個月的勞動報酬,如季度獎、半年獎、年終獎、年底雙薪以及按照季度、半年、年結算的業務提成等;也包括無確定支付周期的勞動報酬,如一次性的獎金、津貼、補貼等。
以上規定旨在確保員工的合法權益,使他們能夠獲得合理的報酬。
Ⅱ 勞動法:1300的底薪,加班費是多少錢一個小時
平時加班費是:1300÷21.75÷8×1.5倍即11.2元/小時;
周六日加班費是:1300÷21.75÷8×2倍即15元/小時;
工作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1.5倍;
雙休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2倍;
法定節假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3倍。
一、《勞動法》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
二、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 工 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