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體罰學生應承擔何種法律責任

體罰學生應承擔何種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2-08 22:52:16

❶ 教師體罰學生該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教師法規定了教師體罰學生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對於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教師內,所在學校、容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必須及時進行批評教育,幫助他們認識和改正錯誤,並視情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解聘。對於情節極為惡劣,構成犯罪的,要依照刑法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❷ 老師體罰學生違反哪些法律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如果構成傷害,可以起訴其故意傷害罪。

❸ 體罰學生侵犯了學生的什麼權益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侵犯了學生的身體健康權,身體權,以及學生的人格尊嚴。要視其行為的嚴重程度,如果構成實際損傷,可以起訴其故意傷害罪。

❹ 老師體罰學生要負法律責任嗎

老師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相關法律的規定。並且情節嚴重,構成刑事犯罪。
在民間,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家長,都普遍認同「打是親,罵是愛」的古訓,認為對學生體罰是對學生負責任的體現。即使嚴重一點,也不過是個道德問題,根本談不上違法。他們認為在某種特定條件下適當採用體罰的形式有積極作用,一些家長也都有恨鐵不成鋼的思想,信奉棍棒下面出強龍,甚至私下與教師溝通要求對其子女進行嚴格管教,只要利於學習。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的某些領導者也認為體罰這種方式固然不對,但管總要比不管好,一旦任學生的毛病發展下去,輕則誤人子弟,更影響學校的聲譽。所以,對一些體罰行為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民不告官不糾政策。
事實上,不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都對體罰的違法性問題作出了明確的規定,也就是說,體罰學生,不管是否產生了嚴重的後果,其行為的屬性肯定是違法的。具體而言,該案例陳老師體罰學生何某至少在如下幾個方面侵犯了該學生的權利:
第一,體罰侵犯了學生的身體健康權。健康權是有生命的主體依法享有的保障其自身肌體生理功能健康的權利。青少年正處於身體的發育期,各種身體器官的發育還不成熟,採用暴力的方式體罰學生極易造成學生身體器官的損傷,嚴重者造成終身殘疾。
第二,體罰侵犯了學生的身體權。身體權是指自然人主體依法享有自己身體的權利。身體權的內容為權利主體依法享有或支配自己的身體,他人不得非法妨礙。體罰中侵犯身體權的情形最為多見,因為身體為生命之載體,侵犯生命權、健康權等都是從侵犯身體權開始的,如該案例中何某被扇耳光,未必危及其生命、但卻損害其生理功能,破壞其身體。
第三,體罰或變相體罰侵犯了學生的人格尊嚴。人格尊嚴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憲法》第38條有明確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陳老師教學中的體罰行為,,其實質是教師的人格凌駕於學生人格之上的一種表現,每一次體罰都會對學生心靈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這種心靈傷害是永久的,很難癒合的,有時甚至是無法癒合的。
眾所周知,學校作為教育機構是人類文明進步搖籃,肩負著教書育人的職貴,其義務是法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等法律明確規定,教育機構對未成年學生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的義務。何謂「保護」,作為學校來講,就是保障在校的未成年學生的人身權利不受侵害,它包括外來的非法侵害和學校本身不良教學的侵害,也就是說應盡到自己的最高注意義務。在校學生有違學校紀律時,學校和老師應採取正確的方法予以教育、引導,並禁止用一切非法的手段來予以解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布的於2002年9月1日起實施的《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九條第(九)項明文規定「學校教師或其他工作人員體罰學生,學校應當承擔相應責任」。

❺ 老師體罰學生應付什麼法律責任

我有篇文章,是我寫的,講體罰學生的問題,看看幫不幫了你!體罰,是一種錯誤的教學方法回,體罰學生違答背了教育的原則,也違背了學生發展的規律,阻礙了學生的身心發展。大則令學生身體受到損害,影響學生一生的發展;小則令學生產生不快樂的情緒,甚至與老師對抗的行為。所以我們的教育絕對不可以體罰學生。教師體罰學生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在體罰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是不會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的。同時,體罰教育學生,也體現了老師方法上的錯誤,以及教師道德水平的低下。教師應該注重自身的言行舉止,嚴於律己,以高尚的思想道德為學生豎立良好的榜樣,絕對不能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下面我從三個方面來論述。一、從法律的角度來說,體罰是違法的行為體罰學生是違法的行為。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三十七條第二、三小點明確的規定:(-)教師有下列的情形,由所在的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行政處分或者解聘:(二)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情節嚴重的,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所以,教師絕對的不可以何罰學生。

❻ 教師體罰學生違反哪些相關法律得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這起安全事故的罪魁禍首是老師,是老師的急功近利、法律意識淡薄、缺乏愛心。

教師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引起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中國教育的傳統觀念所致。一直以來,家長對不聽話的孩子大都是採用暴力方式來進行教育的,認為「不打不成材」、「嚴師出高徒」、「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易變壞」。在這種傳統觀念影響下,教師對學生實施體罰就理所當然了。

其次,是教師自身的品德修養和心理素質方面的問題。有些教師覺得自己收入低,在社會上沒有地位,白學那麼多知識,因而產生了萬事不如意的感慨,一旦遇到不順心的事,就向學生發泄。

最後,是應試教育所帶來的一種負面作用。有些學校領導認為,只要能把學生的學習成績搞上去,不管用什麼方法都行,甚至暗中支持和鼓勵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做法。

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本著尊重學生、愛護學生的原則,去善待每一個犯錯的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幫助學生重新揚起希望的風帆。

尊師重道為我國之傳統觀念,如教師對學生懲戒,不背善良風俗者,並不以為罪。目前我國現行法律對學生之懲戒權並無規定,學校或教師是否有此權,而引起討論。

有認為教師懲戒權乃因父母親之懲戒權直接委託而來,學校教師代父母為教育,故有權對學生實施懲戒。惟依我國通說認為父母懲戒權與教師之懲戒權不同,且教師並不因自父母親權之轉移而獲得懲戒權。

亦有學者從美國懲戒學生法制,重新評估教育機會保障論,認為是由於學習權保障而來。是以教師為實現其教育目的,自有懲戒之必要。

以上各說各有其依據。事實上教師因教育目的之達成,於學校教育活動實施時,有授業自由、教育評價權、生活指導權等教育行為,同時對學生之生活指導有保護責任,對學校秩序亦有維持之義務。

❼ 老師體罰學生違反了哪些法律要承擔什麼責任

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相關法律的規定,並且情節嚴重,構成刑事犯罪。

體罰是指教師以暴力的方法或以暴力相威脅,或以其他強制性的手段,侵害學生的身體健康的侵權行為,如毆打、罰站、下蹲、超過身體極限的運動、刮臉、打嘴巴等行為。變相體罰,是指採取其它間接手段,對學生肉體和精神實施懲戒並使其受到傷害的行為,如勞動懲罰、抄過量作業、諷刺挖苦、謾罵等行為。

對於教師體罰學生的行為,我國法律明確規定了處罰措施。根據《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對於體罰學生的教師本人可以進行以下處罰:

1.各級各類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教師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按現行教師管理許可權,由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教育部門分別給予行政處分或解聘。行政處分的種類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解聘包括兩種:解除崗位職務聘任合同,由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另行安排其他工作;解除教師聘任合同,被解聘者另謀職業。

2. 體罰學生情節嚴重(如手段殘忍、造成傷害甚至死亡結果),構成犯罪的,由人民法院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因體罰學生對學生或學校造成損失或損害的,還應依照《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即賠償損失,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7)體罰學生應承擔何種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十一條學校、幼兒園、托兒所的教職員工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體罰基本概念

1. 體罰必須是懲罰,不為懲罰而實施的,不是體罰,如體育課時跑步熱身、定期段考等。

2. 體罰必須訴諸身體,不訴諸身體的懲罰,不是體罰,如語言羞辱、罰款等。

3.體罰必須造成身體或心理的痛苦,不造這兩種痛苦的懲罰,不是體罰,較近於犯錯的宣告,如私下罰站兩分鍾。但「痛苦」之有無,應考量罰則本身的合理性、受罰者的身心狀況、施罰者的執行態度等,例如明知學生腳傷,卻罰他站兩分鍾,是體罰。

4. 未造成身體痛苦,但造成心理痛苦,又系藉由控制身體而行之者,是體罰,如強迫學生「當眾」罰站兩分鍾等。

5. 身體上的「痛苦」不以「痛楚」為限,所有生理感官上的不舒適均是,如以強迫憋尿、強行搔癢、強迫看色情片、強吻等處罰,都是體罰。

❽ 教師體罰學生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教師法規定了教師體罰學抄生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對於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教師,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必須及時進行批評教育,幫助他們認識和改正錯誤,並視情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解聘。對於情節極為惡劣,構成犯罪的,要依照刑法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❾ 教師體罰學生是否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學校是培養教育下一代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主要陣地,保護少年兒童健康專成長是教育工屬作者的神聖職責。對學生堅持正面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須遵循的一條重要的教育原則。教師要面向學生,對全體學生負責,不要偏愛一部分人,歧視另一部分人。對於有缺點、錯誤的學生,要深入了解情況,具體分析原因、滿腔熱情地做好他們的思想轉化工作。要善於發現、培養和調動後進學生身上的積極因素,肯定他們的微小進步,尊重他們的自尊心,鼓勵他們的上進心,幫助他們滿懷信心地成長。對於極個別屢教不改、錯誤性質嚴重、需要給予紀律處分的學生,也要進行耐心細致的說服教育工作,以理服人,不能採用簡單粗暴和壓服的辦法,更不得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為此,教師法規定了教師體罰學生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對於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教師,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必須及時進行批評教育,幫助他們認識和改正錯誤,並視情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解聘。對於情節極為惡劣,構成犯罪的,要依照刑法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熱點內容
婚姻法的糾紛點 發布:2025-10-02 01:44:55 瀏覽:942
勞動法工廠加班多少錢 發布:2025-10-02 01:14:13 瀏覽:869
健全法律服務體系 發布:2025-10-02 01:06:56 瀏覽:252
老子道德經第77 發布:2025-10-02 01:05:29 瀏覽:59
民法重大誤解行為 發布:2025-10-02 01:04:55 瀏覽:362
立法法與司法法 發布:2025-10-02 00:48:23 瀏覽:809
公司高管是否適用勞動法 發布:2025-10-02 00:35:35 瀏覽:72
勞動合同法41條每二 發布:2025-10-02 00:29:35 瀏覽:111
合同法如果違約向哪方法院訴訟 發布:2025-10-02 00:24:36 瀏覽:84
勞動法關於探親假 發布:2025-10-02 00:23:32 瀏覽: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