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諒解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A. 在法律上諒解書能讓被 判刑的人得到什麼好處嗎
2013年新的刑事訴訟法修改時,引入了刑事和解制度。如果犯罪嫌疑人和受害者就賠償問題達到協議,取得受害者諒解的,司法機關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於刑事處罰。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章 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
第二百七十七條 下列公訴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誠悔罪,通過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被害人自願和解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
(二)除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內曾經故意犯罪的,不適用本章規定的程序。
第二百七十八條 雙方當事人和解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聽取當事人和其他有關人員的意見,對和解的自願性、合法性進行審查,並主持製作和解協議書。
第二百七十九條對於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公安機關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從寬處理的建議。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罰
B. 刑事案件受害人的諒解書到底有沒有用
當然有用,可以成為日後法庭上量刑的關鍵,望採納,謝謝。
C. 諒解書在刑事案件中起到作用大嗎
對量刑起到很大作用。在我國,刑事訴訟的任務不僅是打擊犯罪、保護人權,還有修復被犯罪破壞的社會關系的作用,刑事訴訟不是簡單的定罪量刑了事,還需要盡量解決糾紛,恢復社會秩序,這也是辦案的社會效果之一。從這個意義上講,諒解書的作用不言而喻。實踐中,諒解書在量刑時可以起到從輕處罰的效果,尤其是適用緩刑的重要條件之一。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章 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
第二百七十七條 下列公訴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誠悔罪,通過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被害人自願和解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
(二)除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內曾經故意犯罪的,不適用本章規定的程序。
第二百七十八條 雙方當事人和解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聽取當事人和其他有關人員的意見,對和解的自願性、合法性進行審查,並主持製作和解協議書。
第二百七十九條對於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公安機關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從寬處理的建議。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罰。
我國的刑事案件的辦理過正中,在進行審理的過程中,不但對相應的案情進行相應的調查。還對受害者的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考慮,相關的受害者如能諒解這類罪犯,對相關的犯罪者的判罰能夠起到相關減刑或緩刑的判決,有利於這類犯罪者的判決。
(3)刑事案件諒解書具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刑事諒解書本身並無固定格式,出具諒解書的目的是減輕犯罪嫌疑人處罰,有的可以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所以諒解書是受害人向犯罪人員的家屬開具的,一般由承辦律師為犯罪嫌疑人進行具體辦理,但如果情節輕微不需要聘請律師的,可以參照本諒解書格式。
諒解書前提造成受害人傷害,應當寫明賠償已達成協議,並且實際賠償結束,如果沒有致受害人傷害則無需要表述,但諒解書的重點要表達清楚受害者已經諒解,同時受害人請求免予追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刑事責任。
D. 公訴案件諒解書有效嗎
諒解書一般在提起公訴至法庭質證環節完成,其在刑法上有著酌定減輕版,從輕的效力。如權果要出具諒解書,內容一定要謹慎又謹慎,否則會使自己處於不利地位。刑事案件得到被害人諒解不代表不被追究刑事責任,一般情況除犯罪情節顯著輕微的,案件才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只是得到被害人諒解,不能夠按照法律規定不追究責任。
E. 私下諒解書具備法律上有效嗎
按訴訟法規定,只要把對方打到輕傷就會判刑,不能私了。
如果對方沒報案,也就沒經過驗傷答鑒定傷情,過段時間好了,就可以私了。
F. 公訴案件諒解書有用嗎
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出具的《刑事諒解書》是對被告人量刑的重要證據,內根據《最高人民容法院關於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對於積極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並取得諒解的,綜合考慮犯罪性質、賠償數額、賠償能力以及認罪、悔罪程度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下,積極賠償但沒有取得諒解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以下,盡管沒有賠償,但取得諒解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其中搶劫、強奸等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犯罪的應從嚴掌握。
G. 未經公安機關私下寫的刑事諒解書有效嗎
未經公來安機關同意,當事人經協自商一致寫刑事諒解書的,只要內容符合法律規定,當事人在自願合法前提下簽字確認的,刑事諒解書具有法律效力。另外,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七條規定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誠悔罪,通過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被害人自願和解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和解。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七十七條下列公訴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誠悔罪,通過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被害人自願和解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
(二)除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內曾經故意犯罪的,不適用本章規定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