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證明蓋公司公章就有法律效力嗎

證明蓋公司公章就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時間: 2021-02-08 23:37:27

㈠ 先蓋好的公章後期又書寫的證明承諾書有法律效力

有效力的。因為無論你如何解釋,外人看來就是一份證明,他分不出先後。

㈡ 公章蓋的不清楚有法律效力嗎

公章蓋的不清,是否有法律效力,取決於能否與原章進行比對和鑒定。

年檢報告公章蓋得有點模糊,不要緊。

單位的公章在銀行有檔案的,只要銀行核對,就可以確認你的單位公章是不是有效的。

只要字跡清晰可辨認,稍微有點模糊沒關系的。

如果比較模糊,影響辨認和美觀的話,需要重新列印年檢報告,在加蓋公章。

原來的作廢。

(2)證明蓋公司公章就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對人的效力

①對中國公民的效力中國公民在中國領域內一律適用中國法律。

在中國境外的中國公民,也應遵守中國法律並受中國法律保護。

②對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的適用問題,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對在中國領域內的外國人和無國籍人的法律適用問題;另一種是對其在中國領域外的法律適用問題。

外國人和無國籍人在中國領域內,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外,適用中國法律。

外國人在中國領域外對中國國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最低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適用中國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法律不受處罰的除外。

對事的效力

指法律對什麼樣的行為有效力,適用於哪些事項。這種效力范圍的意義在於:

①告訴人們什麼行為應當做,什麼行為不應當做,什麼行為可以做。

②指明法律對什麼事項有效,確定不同法律之間調整范圍的界限。

空間效力

指法律在哪些地域有效力,適用於哪些地區。

一般來說,一國法律適用於該國主權范圍所及的全部領域,包括領土、領水及其底土和領空,以及作為領土延伸的本國駐外使館、在外船舶及航空器。

㈢ 是否現今只有公章沒有個人簽名的證明都沒有法律效力了嗎

不是。

單位向法院提供證據(證明材料)的要求,單位向法院交證據,證據上版要再蓋公權章和負責人簽章。

不能把提交證據的要求和日常生活混同,日常各單位出具書面材料,根據實際情況蓋公章、財務章、合同章,同時有權簽字人簽章就有法律效力。

向法院提交的,是發生訴訟時可以成為證據的證明材料,這些材料不論原始什麼簽章,單位在提交法院時,都需要加單位公章和負責人簽章。

我國《民法通則》第58條規定了合同無效的原因,其中有一款是「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所以被惡意偽造的合同是無效的(自始無效)。

這種無效是絕對無效,所以這份合同不存在任何效力(除非出現善意第三人情況)。

民事重在證據的保存,所以你有充足的理由說明情況,才能讓法院確信這是一份無效合同。

㈣ 蓋有公章的證明有法律效力嗎

蓋有公章的證明即表述公司對蓋章內容真實性負責。

㈤ 用自己保管的公章,蓋了一份對自己有利的證明,有沒有法律效力

------首先要看證明的效果。如果對於證明的內容和結果,沒有人提出異議,也就是說,證明的目的達成了,這種情況下,該證明的效力問題也就無所謂了。如果有人對該證明提出異議,就相當於出現了某種爭議或糾紛,這時,該證明的效力問題,就需要某個部門,通過某種程序,並結合其他證據和事實進行確認,未經確認的情況下,該證明只是一個爭議事項當中的一份證據,其證明效力還不確定(效力待定)。
------舉個例子:蓋章的證明中,證實你是單位的副經理,主管單位采購。你拿著該證明,以單位名義向一個商家購買貨物,貨款後付,欠條上你個人簽字。商家發貨後,如果你單位接受貨物,並支付貨款,就不存在爭議了。如果你單位不接受貨物,也拒絕支付貨款,爭議就發生了。這種情況下,有可能出現這樣一種結果:單位的證明上蓋有公章,商家有理由相信你是代表公司在洽談業務,雖然你以個人名義出具欠條,但構成表見代理,你公司應當支付貨款。至於你私蓋公章,單位對此不認可的問題,屬於你們公司內部管理問題,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所以公司在支付貨款後,可以向你追償,或按照規章制度作出處理。【這樣,該證明對於商家來講,是有效力的,因為它可以證明代理行為的存在;對於你單位而言,該證明是你越權出具的,並非單位的真實意思,故不具有使你免責的效力】。

㈥ 公司證明內容屬實公章是真的但是是我自己蓋的,有效果么

遇到這種情況,只有公司能夠出具證明你屬於「私蓋」公章的證據,你的那個證明才是無效的,如果公司沒有證據證明你的私蓋行為,那麼那個證明就有效

㈦ 我先寫證明再到經紀公司蓋公章的法律效力

應該有法律效力,證明你已經付款了。但要看該經紀公司是否是合法成立的中介機構,公章是否到公安部門備案。最好有經紀公司有關人員的簽字證明。

㈧ 大隊出的證明用用的簽字蓋了公章這屬於違法嗎

這個屬於集體做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肯定必須蓋公章來起效。並且這個證明是以事實為依據的不能隨意和未經證實的事情。所以這個是不違法的。

熱點內容
老子道德經第77 發布:2025-10-02 01:05:29 瀏覽:59
民法重大誤解行為 發布:2025-10-02 01:04:55 瀏覽:362
立法法與司法法 發布:2025-10-02 00:48:23 瀏覽:809
公司高管是否適用勞動法 發布:2025-10-02 00:35:35 瀏覽:72
勞動合同法41條每二 發布:2025-10-02 00:29:35 瀏覽:111
合同法如果違約向哪方法院訴訟 發布:2025-10-02 00:24:36 瀏覽:84
勞動法關於探親假 發布:2025-10-02 00:23:32 瀏覽:717
勞動合同法對用工的12條 發布:2025-10-02 00:09:36 瀏覽:132
適合律師的題字 發布:2025-10-02 00:07:16 瀏覽:709
法規科個人工作總結 發布:2025-10-01 23:55:47 瀏覽: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