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身份證被人冒有法律責任嗎

身份證被人冒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1-02-09 04:58:50

A. 我的身份證丟了,被他人冒用做違法的事,我是否應承擔責任

身份證丟失被他人冒用做違法的事,是不用承擔法律責任的。公民丟失身份證後,無內需再辦理掛容失和登報聲明。如果居民身份證丟失被他人冒用,冒用者及審查部門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丟失證件者不用承擔任何責任。

公民在使用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時,各相關證件使用部門負有核對人、證一致性的義務,確認無誤後方可為持證人辦理相關業務。如果居民身份證丟失被他人冒用,冒用者及相關部門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丟失證件者無須對自己未實施的行為承擔責任。

(1)身份證被人冒有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第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

(二)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

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

B. 身份證信息被盜用,所觸犯的法律責任由本人承擔嗎

不用承擔責任。
公安部關於對居民身份證丟失補領有關問題綜合答復專意見中指出:屬居民身份證是公民的法定身份證件,其主要功能是公民從事有關活動時證明本人身份。公民在使用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時,各相關證件使用部門負有核對人、證一致性的義務,確認無誤後方可為持證人辦理相關業務。如果居民身份證丟失被他人冒用,冒用者及相關部門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丟失證件者無須對自己未實施的行為承擔責任。《居民身份證法》也明確規定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C. 被他人冒用身份證做違法的事,本人會被追究責任嗎

被他人冒用身份證來做自違法的事,本人不會被追究責任。

按照《居民身份證法》中的有關規定,身份證一旦丟失或者被別人盜用,造成財產、名譽受損等情況,冒用者及審查部門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丟失證件者不用承擔任何責任,並有權通過相應的渠道向有關部門追償。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從事違法活動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身份證者的法律責任有詳細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並處200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1,使用虛假證明材料騙領身份證的;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的;

2,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證的。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或者處10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

D. 身份證被冒用,我該追究冒用人什麼法律責任

首先抄我覺得你的問題回答的不夠具體,我也只能根據你目前的描述作出判斷。你身份證丟失應當去公安機關掛失,如果沒有,你有一定責任。其次你說他冒用你身份在那上班,僅憑一張身份證就能成為另一個人,這是不合理的。如果公司沒有盡到形式的審查義務,就有很大責任。冒用你身份上班的人,你要盡量收集他冒用你的證據,足以證明他的冒用行為。這樣你可以提起民事訴訟請求賠償。這是一種民事侵權行為!

E. 身份證丟失被別人冒用出現的法律責任如何負擔

按照《居民身份證法》中的有關規定,身份證一旦丟失或者被別人盜用,造成財產內、名譽受損等情況,冒容用者及審查部門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丟失證件者不用承擔任何責任,並有權通過相應的渠道向有關部門追償。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從事違法活動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身份證丟失後,身份證所有人有盡快去掛失丟失身份證的義務,向公安機關申領新的身份證,同時作廢丟失的身份證,取得掛失證據。若當事人未及時掛失或者申報丟失補領,沒有盡到應有的注意義務,因其管理不善及消極不作為,對損失後果的最終產生存在一定的過錯,就要承擔部分責任。
而這種在損害賠償案件中的過錯責任原則也是我國民法所明確規定的。
與此同時,即便是已經及時去公安機關辦理了相關手續,也並不能簡單等同於免責。

F. 身份證被人冒用干壞事,責任算誰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的有關規定,公民丟失居民內身份證後應當向常容住戶口所在地派出所申報丟失補領。公民辦理丟失補領證件的行為本身就告知了公安機關證件丟失的事實,不需要再辦理掛失和登報聲明。如果居民身份證丟失被他人冒用,冒用者及相關部門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丟失證件者無須對自己未實施的行為承擔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也明確規定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G. 身份證被別人冒用貸款負法律責任嗎

只要貸款手續不是您本人親自簽字,且您不是出借身份證或者存在其他過失的,則您本人也是受害者,無須承擔還貸責任。

H. 別人用我的身份證我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不用承擔責任。
公安部關於對居民身份證丟失補領有關問題綜合答復意見中內指出:居民身容份證是公民的法定身份證件,其主要功能是公民從事有關活動時證明本人身份。公民在使用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時,各相關證件使用部門負有核對人、證一致性的義務,確認無誤後方可為持證人辦理相關業務。如果居民身份證丟失被他人冒用,冒用者及相關部門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丟失證件者無須對自己未實施的行為承擔責任。《居民身份證法》也明確規定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I. 冒用他人身份證要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使用他人身份證,且以他人名義進行活動,屬於冒用他人身份證行為,將會受到法律制裁。視情節輕重,會承擔不同的法律後果。

一、行政責任:罰款200元至1000元,或者處10日以下拘留,沒收違法所得。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第十六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並處二百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使用虛假證明材料騙領居民身份證的;

(二)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的;

(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證的。

第十七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或者處十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

(二)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

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和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由公安機關予以收繳。

二、民事責任:冒用者需賠償損失,被冒用者無需承擔責任。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第五十八條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三、刑事責任:冒用者觸犯刑法,以犯罪論處。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信用卡詐騙罪、盜竊罪】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惡意透支的。

前款所稱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後仍不歸還的行為。

盜竊信用卡並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9)身份證被人冒有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要注意的是,如果居民身份證丟失被他人冒用,冒用者及審查部門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丟失證件者不用承擔任何責任。而且公民在使用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時,用證單位負有反復核對人、證一致性的責任,確認無誤後方可為持證人辦理相關業務。

用證單位不履行人、證一致性核對責任導致公民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像案例中的韓某拿著武漢胡小姐的身份證就能申請貸款,銀行顯然沒有盡到審核義務,也應擔責。

提醒:

1、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應妥善保存。

2、可申請登記指紋信息防盜用。

現在,出入很多場所都需要出示身份證,隨身攜帶身份證也已經成為不少人的出行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防止身份證被冒用?受訪的兩位律師表示,個人身份證及其復印件的保管和使用一定要謹慎,切記身份證原件盡量不要外借或寄存他處,丟棄身份證復印件時應先將其撕毀。

使用身份證復印件時,最好在復印件不妨礙內容閱讀處親筆詳細註明用途,萬一日後有意外發生,也好查對筆跡、認定責任。

一般來說,身份證復印件只有和原件一起使用時才有效,同時,身份證復印件也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比如他人冒用你的身份證復印件辦理了手機卡惡意欠費,主要過錯在於業務員沒有認真審核。

具體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在身份證復印件上進行簽注,加以預防:用藍色圓珠筆或簽字筆寫上『某某事務專用』字樣,內容盡量詳細,但不要遮住身份證號碼和姓名;在簽注時部分文字與身份證要有交叉;通常寫三行,每一行後面要畫上橫線,以免被他人偷加文字。

8月10日,公安部、中央綜治辦、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人社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中國人民銀行8部門近日聯合發布《關於規范居民身份證使用管理的公告》,公告明確公民應當依法使用居民身份證,不得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

公民應當增強居民身份證安全保護意識,妥善保管居民身份證,防止丟失、被盜。同時,公告也對防止信息被冒用加以明確:登記指紋信息的居民身份證可以有效防止被他人冒用,有利於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公民可積極主動到公安機關申請換領登記指紋信息的居民身份證。

如果是身份證丟失去補辦身份證,可以登記指紋信息,這樣可以更保險。同時,要提高自己的安全保護意識,盡量不外借身份證。

J. 身份證被人盜用行騙身份證持有人應負什麼法律責任

被他人冒用身份證做違法的事,本人不會被追究責任。

按照《居民身份證法內》中的有關規定,身容份證一旦丟失或者被別人盜用,造成財產、名譽受損等情況,冒用者及審查部門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丟失證件者不用承擔任何責任,並有權通過相應的渠道向有關部門追償。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從事違法活動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身份證者的法律責任有詳細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並處200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1,使用虛假證明材料騙領身份證的;出租、出借、轉讓居民身份證的;

2,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證的。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或者處10日以下拘留,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證或者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的;購買、出售、使用偽造、變造的居民身份證的。

熱點內容
立法法與司法法 發布:2025-10-02 00:48:23 瀏覽:809
公司高管是否適用勞動法 發布:2025-10-02 00:35:35 瀏覽:72
勞動合同法41條每二 發布:2025-10-02 00:29:35 瀏覽:111
合同法如果違約向哪方法院訴訟 發布:2025-10-02 00:24:36 瀏覽:84
勞動法關於探親假 發布:2025-10-02 00:23:32 瀏覽:717
勞動合同法對用工的12條 發布:2025-10-02 00:09:36 瀏覽:132
適合律師的題字 發布:2025-10-02 00:07:16 瀏覽:709
法規科個人工作總結 發布:2025-10-01 23:55:47 瀏覽:734
知識產權侵權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什麼 發布:2025-10-01 23:54:12 瀏覽:291
限制人身自由法規 發布:2025-10-01 23:42:58 瀏覽: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