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居民法律知識講座
① 法律法規知識安全講座觀後感
學法律知識 做守法中學生
——《法律知識講座》聽後感
人生如同一張白紙,我們成長的過程就是在給這張白紙著色的過程,我們走的每一步都會留在這張人生的紙上。 有的人留下的是一張色彩斑斕的紙,上面滿是絢麗的圖案;有的人留下的則是灰暗一片;更有的是還沒來得及在這張紙上添滿色彩,這張紙就早早飄零!
法律彷彿是一張無形的網,看似虛若無物,無聲無影,但卻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當一個邪惡的念頭剛剛閃過,法律無形的雙手便悄悄地靠近,當法律有大網在你身後展開,這就說明你觸碰了法律的底線。
為了幫助我們增強法制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我們聽了王警官帶來的法制教育講座。
這次的演講主題是:增強法制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王警官那生動的演講,引起了我的思考,更讓我感到震撼的是…...
現在,青少年的犯罪情況越來越多,現在中國一年就有兩萬多個。聽到這兒,我不禁感嘆了,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呀!如果青少年就不把「法」看在眼裡,那中國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少年強則中國強啊!更讓我感到驚訝的是,青少年犯罪年齡越來越低,初中生較多,這是為什麼?因為初中生一般是住讀,沒有了家長的監督,老師也不可能時時刻刻看著你,所以,自覺性就鬆懈了,再加上有的壞學生還影響了一些意志不堅定的學生,所以,犯罪的可能性更大了,其次,初中生的壓力沒有高中生大,有時間玩,有時間上網吧,網路也有些不健康的東西,好奇心使勁促使自己去看,可換來的,卻是犯罪之路。更讓人心寒的是青少年犯罪的手段越來越殘忍,從小偷小摸,到拿刀恐嚇,最後還殺人放火!這些孩子走上犯罪道路,80%與網路游戲有關!是啊,現在的游戲大多是打打殺殺,一不留神,就會沉入「泥潭」之中。我想這也是為什麼老師要求大家遠離「網游」的原因吧。
在我們的身邊,一些同學老是犯錯誤,法律紀律觀念淡薄,屢教不改。他們認為只要自己不去殺人放火就行了,犯點小錯誤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俗話說得好:「小時偷針,大時偷金。」這就告訴了我們: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沒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沒有良好的法律紀律意識,隨意做損壞公物,罵人,打人,甚至偷竊等壞事,不僅僅是給你個人的形象抹黑,而且會漸漸腐蝕你的心靈。漸漸地,就會使你經常情不自禁地犯這樣那樣的錯誤。如果你不能夠痛改前非,繼續發展下去,那些惡習就會在你心理根深蒂固,而且會越變越嚴重。到時,你很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終等待你的,就只有待在失去人生自由的監獄了。青少年正處在長身體、長才乾的時期,可塑性很強。但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強,意志脆弱,自控力不強,很容易受就到外界的影響,一步步走上了不軌之路。有的後來竟發展到了結伙搶劫!最後被公安機關抓獲,受到了應有的制裁。這不是又給我們敲了一記警鍾嗎?我們正處在花樣的年華,詩樣的年齡,誰願意在失去人身自由的地方度過本該非常美好的日子呢?
法律是冷酷無情的,它決不會因為你後悔了,或者是你不知道這樣做是犯法的而不懲罰你,誰觸犯了法律誰就必須要接受處罰。所以說要使人生走得輝煌燦爛就必須知法守法,而且要持之而行!不要為一時的沖動而做出犯法的事情令自己悔恨終生!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學好法律知識,做一名知法、守法的中學生吧!
② 如何糾正外來務工人員的道德水準和價值取向
根據我區公安部門統計,目前我區外來人口已超過十萬,約占我區總人口的四分之一,而其中外來務工人員的數量佔到外來人口的九成以上。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的湧入,為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極大貢獻,成為我區現代化建設的一支重要生力軍,然而外來務工人員的精神文明建設卻相對滯後,思想道德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在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下,針對外來務工人員的現實情況,加強外來務工人員的思想道德建設,已成為現今精神文明工作的重要課題。
二、我區外來務工人員思想道德建設現狀
(一)人文素養與道德意識
文化程度偏低,人文素養欠缺。由於受教育程度較低,導致其文化素質差、道德水平低下、文明意識不強和法律意識淡薄,其行為方式和自身形象與城市規范化、法制化管理不能相符,甚至抗拒政府管理和執法,給我區的法制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帶來負面影響。大部分外來務工人員因為個人素質問題,不太注意衛生,亂倒垃圾、隨地吐痰。在部份外來務工人員身上,還經常會發生一些小偷小摸的事件,這些都使當地居民對外來務工人員有看法,導致一些摩擦的發生,而且外來務工人員結幫派現象比較嚴重,一旦利益受到損害,就容易拉幫結派。外來務工人員來自欠發達地區或偏遠山區,他們遠離家鄉、工作繁重、生活圈子窄,接受信息量少,加之社會上部分人員對外來務工者仍存有岐視,使他們的心理產生自卑感。
價值取向偏差,道德意識淡薄。由於文化素質、思想意識、經濟收入、工作性質以及老家陋習影響等因素,導致外來務工人員價值取向偏差,道德意識相對低下。外來務工人員以「賺錢」為第一目的,價值評判標准均以錢來衡量,道德意識薄弱,道德行為缺乏自覺性。調查中發現有不少外來務工人員對企業或用工單位發展漠不關心,對當地的各項事業發展事不關己。他們認為今天在這里打工,明天很有可能離開,只要不少給錢就行。加上多數用工單位重經濟效益、輕文化建設,重勞動投入、輕文化關懷,忽視思想道德教育。
(二)陣地建設與宣傳教育
利用宣傳窗、黑板報等宣傳工具,建立固定的外來務工人員學習活動場所(「新居民」活動室),定期宣傳精神文明、禮儀道德等方面的知識。在社區設立「道德點評台」,發揮輿論導向作用,實現新老居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和自我管理。評選文明新居民,樹立模範典型,在他們身邊樹立先進榜樣,促進他們積極進取。成立外來人口法制學校,聘請有關幹部、律師、社區民警,舉辦公民道德、法律法規知識講座,提供法律咨詢等,利用晚上或雙休日等空閑時間,組織他們觀看愛國主義教育、法律法規、禁毒等內容的教育片。還組織他們參觀勞教所,通過勞教人員的現身說法,增強外來務工人員的思想道德、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
(三)主題活動與道德實踐
主題教育活動,陶冶道德情操。舉辦每年一屆的「新老居民文化節」,各鄉鎮街道和企業單位舉辦外來建設者運動會,突出「運動、健康、團結、和諧」這個主題,營造了團結和諧的良好氛圍。在每年的「三八」節、母親節、國慶節、中秋節、元旦春節等期間,各鄉鎮街道組織「新、老」居民登山比賽、新老居民共同歡度立夏節、「溫情十送」新居民、「春天的願望」、「八進社區」、迎春聯歡會等活動,讓外來務工人員上台唱歌、跳舞、表演節目,和當地群眾一起聯歡、交流工作生活,消除隔膜,增進友誼。
道德實踐活動,參與文明創建。建立新居民義工服務站,整合社區新居民義工資源,組建了宣傳、治安、環衛等5個義工隊伍,從中選拔出威信高、熱心社區公益事業的人員擔任組長,並讓這些組長在社區的綜治、衛生、計生等組織機構中擔任一定的職務,發揮他們積極的作用為社區居民、外來務工人員提供服務,與當地義工共同開展法律、衛生、文化、科技「四進社區」、「踐行出門六件事、爭做文明定海人」、集中衛生整治、「創衛大行動」、「文明出行你我開始」文明交通勸導等活動,切實提高外來務工人員的文明程度和道德修養。
三、存在的問題
(一)物質基礎相對薄弱,價值取向偏差嚴重
工作環境差,經濟收入差。外來務工人員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行業和傳統服務業,從事低技能的體力工作。外來務工人員流動性大,工作不穩定,多數以「短工」模式工作,有些自謀職業,從事小攤小販的生計。居住條件差,人文環境差。主要居住在老城區、城郊結合部和「城中村」,居住環境臟、亂、差,安全隱患較多,且都是外來務工人員及家屬集中居住,居住的人文環境也相對惡劣。
道德追求是一種高層次的精神追求,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其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思想道德建設不能架空而論。在生活拮據、居無定所的情況下,導致了價值取向嚴重偏差,物質成了唯一追求,精神追求已變的不再重要。尤其是隨市場經濟的發展,生產關系的多樣化、利益格局和生活方式的多樣化,思想道德建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二)陣地建設有待加強,宣傳教育實效性不強
外來務工人員普遍文化程度偏低,作息時間無固定,生活無規律,流動性大,結構復雜,如何針對外來務工人員的實際情況有效開展宣傳教育,已成為一個突出問題。
近年來,全區的文體場所建設力度逐年增大, 「健身路徑」和室內外文體活動場館數量逐年增多,但多數集中在城市社區、新建小區或農村新社區,在外來務工人員集中居住的地方建造的文化活動設施就很少。如果外來務工人員自主到其它文體活動場所,就會感到「不方便」、「難為情」和「去不起」。目前道德宣傳教育陣地均以廚窗、畫報等固定式為主,對於外來務工人員的實際情況來講,實效不強。在各鄉鎮(街道)及規模以上的建築工地等均設有民工學校,為外來務工人員的學習培訓提供了平台,但組織學習培訓內容單一、次數不多、參加人數少,致使民工學校未能真正發揮其功效。
宣教活動參與人數少。近幾年,在各級單位、部門組織的文體活動中,非常關注外來務工人員的共同參與,但參與人數少,對於近十萬的外來務工人員這個群體來講,參與率還是很低的。在組織的宣教活動中,參與對象也大都集中在少數幾個人身上,而更多的外來務工人員還是沒能加入其中。再者,活動次數相對較少,往往集中在幾個節慶活動中。宣教活動缺乏全面性和長效性。
宣教活動形式相對單一。根據調查,在各級各部組織的各類宣教活動中,邀請外來務工人員上來參加的多,而下去到他們的工作一線、居住區、甚至是家裡實施活動的極少。不能切實有效地為外來務工人員提供樂於享受、易於接受、便於參與的精神文化活動。因此針對外來務工人員這一較特殊群體,如何組織貼近實際、符合需求、形式多樣、富有實效的活動,有待於進一步研究和加強。
(三)歧視觀念難以徹底轉變,心理反差造成道德認同感缺失
受傳統文化和管理方式的影響,一個地方普遍存在排外心理。同時由於外來人口自身素質形象以及對本地社會管理和治安造成的影響,導致社會也普遍存在對外來人口的歧視心理。因此,政府和社會對外來人口的關心程度也不高,重管理、輕服務現象還存在,尤其是一些用工企業重使用,輕教育,忽視了外來務工人員的精神文明建設。對外來人口計劃生育、教育培訓和勞動就業問題方面的制度也不健全,沒有真正重視外來人口為新的居民,從思想觀念、心理上、管理服務上來接納外來人口,忽視對外來務工人員的法制培訓、文明教育和精神生活。
大多外來務工人員由於長期生活在農村,言行舉止和生活方式與城市文明不太協調,再者愛城鄉二元結構及各種歧視性政策的影響,身體進城了,但是社會地位並未進城,心理上與城市存在著隔閡,容易造成心理失衡,產生偏激思想,甚至產生逆反心理。心理上的反差,致使他們缺少道德認同感,難以融入到城市的文明中,缺乏為城市文明建設做貢獻的熱情。
四、對策思考
(一)注重服務、提供保障,突顯道德追求
當地政府要設身處地多為外來務工人員考慮,關注他們的切身利益,為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做一些實事,引導他們勤於工作、艱苦創業,讓他們首先能安居樂業,不斷提升生活水平。把思想道德建設結合到工作和生活的實踐過程中去,讓道德追求逐漸成為更多外來務工人員的人生追求,糾正外來務工人員不良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政府有關部門要盡快實現由以社會控制為主的治安管理向管理服務並重的模式轉變,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切實保障和維護外來務工人員合法權益,將管理寓於服務之中,在服務中實施有效管理。構建區、鄉鎮(街道)、社區三級管理平台,各職能部門做好橫向聯動工作,合力提高服務管理水平。堅持統籌規劃,把外來務工人員的管理服務納入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的總體規劃,加強政策推進,使共建共享的主體從本地居民擴展到廣大外來務工人員。例如核拔外來務工人員管理教育專項經費;如探索以政府為主,鼓勵企業、社會等多方參與的多形式集居點建設模式;如在政府指導下,建立新居民自治組織,提高自主管理能力;
大力推廣外來務工人員的教育,逐步提高外來務工人員的思想、道德、技能綜合素質。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創辦各種形式的民工學校、職工學校和補習班、培訓班,開展文化知識、法律常識,交通知識,文明禮儀等各方面教育,組織勞動技能培訓,搭建就業指導平台。
(二)以人為本、貼近實際,加強道德教育
加強對外來務工人員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各級政府、職能部門以及用工單位,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發揮道德模範榜樣作用,引導外來務工人員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道德規范,形成互幫互助、禮讓寬容的人際關系。
根據外來務工人員空暇時間少、文化水平低、文體生活匱乏、流動性大等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道德教育,教育活動使得他們能通俗易懂、樂於接受、便於參與。積極開展「上門服務」活動,把活動的場所轉移到外來務工人員的集居點或是家中。
積極宣傳外來務者通過講文明、學文化、守法律等方面來提高素質的典型事例,評選文明新居民,加強典型宣傳。用身邊的人和事感染新居民,以點帶面,營造一種濃厚的新居民爭當「四有」公民的社會氛圍。讓外來務工人員共同參與「社區(企業)道德點評台」形式的道德評議活動,指出和點評不道德不文明行為、表揚道德文明行為。藉助報紙、電視、電台等各類宣傳媒介,採取宣傳圖片展覽、分發文明倡議書、進行文藝演出、道德大講壇等各種形式,加大宣傳文明教育的力度,引導轄區內廣大外來務工人員的文明言行,轉變他們的思想觀念。盡可能組織一些外來務工人員參與到街道、社區、行業的文明創建工作中來,參與不文明行為勸導,參與衛生整治等活動。
(三)以文化人、創新載體,提升道德水準
繼續加強文化教育,開展各類文體活動,提高外來務工人員的文化素養,提升綜合素質和道德水準。
要建設完善文化場所。要根據外來務工人員的特點,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公益性文化設施的作用,加強外來務工人員的文化陣地建設,對文化館、圖書館,群眾藝術館等服務不斷向外來務工人員延伸,社區公益性文化活動陣地要就近、便捷地向外來務工人員免費開放;同時在外來務工人員比較集中地方,建設文化設施,健全職工俱樂部、民工之家、活動中心等,方便他們參加。
要設計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要根據小型分散、簡便易行的原則,組織和開展形式多樣的地方文化和民間文化活動。考慮到外來務工人員的實際消費能力,多提供免費或廉價的運動場、棋牌室或其它娛樂項目,多組織一些「露天電影」、「納涼晚會」、「廣場演出」等群眾文化活動。多設計一些類似「新老居民文化節」、「外來建設者趣味運動會」等適合外來務工人員參與的文化體育活動。多出台一些諸如「文化一卡通」、「社會服務一卡通」、「免費開放場館」等豐富外來務工人員精神文化生活的優惠政策。根據外來務工人員來自五湖四海的特點,多開展讓外來民工演家鄉戲、唱家鄉歌、話家鄉情等活動,為外來務工人員提供展現自我的機會。
③ 法律專業知識講座視頻哪裡有
司考吧里有很多關於法律專業知識講座視頻,這也是一個很大又正規的法律網站。sikao8
④ 法律法規講座包括哪些內容
首先要看你講的主題是什麼。一般來說,講座的內容應當包括立法的目的回、主體、原則、具體的內答容。具體的按法律法規當中順序做相應的ppt幻燈片即可。
內容當中,如果是修改後的法律法規,應當明確改動的法條、為什麼要改、改動之後的亮點在哪裡;如果是新的立法,應當立法目的、法律的職能。
如果講座對象是專業人士,可以講講立法背景、立法的理論基礎之類的加強講座深度。
如果是非專業人士,是普及性的講座,應當注意穿插案例,增強講座的趣味性。
⑤ 求法律知識講座觀後感的作文
聽法律講座的感想
人生會面臨許多選擇,當你正處於十字路口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時,你將做出如何決擇?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不能明辨是非而選錯了道路使自己後悔一生,當然尤其是我們青少年.
由於這方面的原因,學校為我們組織了一節法制教育課.這對於我們來說真可畏意義重大.
我認真地聽完了這次報告會的內容,給我的感觸很深.做這個報告會的是三位正在服刑的人員,不僅如此,他們都是擁有自己美好青春的三位年輕青年.他們為我們講述了自己是如何走上這條不歸路的,又是如何的後悔與失去自由的無奈和悲哀.
他們用自己犯的過錯來警示我們——這些正處於美好青春年華的少男少女們,這些正享受著生活的美好與自由的可貴的我們,告訴我們要從小樹立省法律意識.遵紀守法,要學法、懂法、守法,做一個社會上的好公民.同時還告訴我們要慎重交友並無論處於何時何地都不忘父母對我們的恩情.這是一個處於失去自由的天空的人發自內心的悔恨和領悟.他想把這些道理傳達給擁有自由的我們.這對於我們來說是有很大的啟發,甚至可以產生心靈的震撼.
聽完這節課,我想這對於我以後的人生道路起著巨大的作用.它給了我許多真理和啟發,告訴我要想成才必先學會做人,我會一直受用!
聽了今天的報告,我感覺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為什麼呈上升趨勢,主要是他們法律意識淡薄,有的不懂法,還有的不知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什麼是自己應有的權利,什麼是自己應盡的義務。沒能真正理解遵紀守法的重要意義,不能在社會行為中自覺地運用法律知識來規范自己的言行。要培養未成年人的自覺法律意識,首先應組織未成年人系統學習法律,多形式組織未成年人學習新《憲法》、《刑法》、《刑訴法》和《社會治安處罰條例》等法律條文,在社會行為中自覺地運用法律知識來規范自己的言行。用法律武器與一切違法犯罪的現象作斗爭。
學校、家庭和社會應注重引導未成年人了解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徵,調解自己的情緒,加強自己抗挫能力的培養,以適應社會上各種環境的考驗。因為,未成年人正是長身體的時期,他們已開始產生強烈的獨立意識,不想事事依賴成人,想獨立去處理一些問題,但是,他們的認識和判斷能力又跟不上獨立意識的發展,往往分不清是非,易偏激和固執使自己的行動帶有很大盲目性,這就需要我們成人對他們進行整體引導,逐步提高他們能分析和去解決問題的能力
⑥ 法律知識講座感悟400
人生如一張白紙,在成長的過程中會自然而然在白紙上添上色彩!有的色彩繽紛也;有的灰暗一片;更有的在還沒有添滿色彩但這張紙就早已不在了! 能夠使白紙變成色彩繽紛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啊!首先這個人必需知法守法,而且要持之而行!這樣才能踏上人生里美好的第一步!由於這方面的原因,學校為我們組織了一節法制教育講座.這對於我們來說真可畏意義重大.
當天下午,在學校不大的操場內,容納了全學校的同學聽講。講座上講述了關於青少年,犯罪,和犯罪的動機以及青少年犯罪的過程,按例有盜竊、殺人其中講述性犯罪極為嚴重,也是重點的講述,對於這些等等,都是不良行為,也是長發生在花季少年身上,其中有講到青少年上網,以及一些學生犯罪的親身經歷,講述他們是怎樣走上犯罪道路的,以及如今是多麼後悔。現在,他們離開了學校,離開了同學和父母,走上了與社會所期望的截然相反的路。正值風華年少的他們,卻失去了自由,變成了囚犯。
我認真地聽完了這次報告會的內容,給我的感觸很深. 他們用自己犯的過錯來警示我們——這些正處於美好青春年華的少男少女們,這些正享受著生活的美好與自由的可貴的我們,告訴我們要從小樹立省法律意識.遵紀守法,要學法、懂法、守法,做一個社會上的好公民.同時還告訴我們要慎重交友並無論處於何時何地都不忘父母對我們的恩情.這是一個處於失去自由的天空的人發自內心的悔恨和領悟.他想把這些道理傳達給擁有自由的我們.這對於我們來說是有很大的啟發,甚至可以產生心靈的震撼.
聽完這次講座,我想這對於我以後的人生道路起著巨大的作用.它給了我許多真理和啟發,告訴我要想成才必先學會做人,我會一直受用!
網上裁下來的,,希望對你也有幫助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