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以下屬於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

以下屬於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2-22 11:03:15

㈠ 下列事項( )中,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中規定為重大過失。

D. 明知委託單位的會計報表有重大錯報,卻出具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㈡ 請問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的含義是什麼阿急!!

五)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1.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概述 (1)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表現形式 ①訴訟爆炸 ②保險危機

㈢ 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是指注冊會計師在承辦業務的過程中,未能履行合同條款,或者未能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或出於故意未按專業標准出具合格報告,致使審計報告使用者遭受損失,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注冊會計師或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按照應該承擔責任的內容不同,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可分為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三種,三種責任可以同時追究,也可以單獨追究。

(一)注冊會計師過錯歸責原則:
1.無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沒有過錯造成他人損害的,與造成損害原因有關的人也應承擔民事責任。執行這一原則主要不是根據責任人的過錯,而是根據損害的客觀存在、行為人的活動以及行為人所管理的人或物的危險性質與所造成的損害後果的因果關系,而特別加重其責任。無過錯責任原則的特點是不管當事人是否存在過錯,只要其他侵權條件成立就必須承擔民事責任。

2.過錯責任原則。過錯責任原則是指行為人僅在有過錯的情況下承擔民事責任,沒有過錯就不承擔民事責任。在過錯責任原則下,無過錯即無責任,即使造成了事實上的侵權行為,只要當事人沒有過錯就不必承擔民事責任。過錯責任原則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一般的過錯責任原則,另一種是過錯推定原則。
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舉證責任的不同:在一般的過錯原則下,舉證責任在原告一方,奉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在過錯推定原則下,舉證責任倒置給被告,若被告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則被法律推定其有過錯。

補充:本回答引用網路http://ke..com/link?url=kORKk2U6VH75YJdyq2_S8G6dEU5UojhJTJdO3YaG4nf_

㈣ 對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認定有哪些

對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認定為故意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驗資報告。相關法律法規如下:

《注冊會計師法》

第三十九條 會計師事務所違反本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規定的,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可以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暫停其經營業務或者予以撤銷。

注冊會計師違反本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規定的,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可以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暫停其執行業務或者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

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違反本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的規定,故意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驗資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以下屬於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注冊會計師法》

第二十二條 注冊會計師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在執行審計業務期間,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買賣被審計單位的股票、債券或者不得購買被審計單位或者個人的其他財產的期限內,買賣被審計的單位的股票、債券或者購買被審計單位或者個人所擁有的其他財產;

(二)索取、收受委託合同約定以外的酬金或者其他財物,或者利用執行業務之便,謀取其他不正當的利益;

(三)接受委託催收債款;

(四)允許他人以本人名義執行業務;

(五)同時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會計師事務所執行業務;

(六)對其能力進行廣告宣傳以招攬業務;

(七)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其他行為。

㈤ 以下可作為注冊會計師免除法律責任的抗辯理由的有( )多選

我覺得A和B是,C項有過錯要承擔法律責任、只是因為無損失而可以不賠償損失,D項共同過失要共同承擔法律責任。

㈥ 有關注冊會計師與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經濟法方面:
1.《公司法》第二百零八條新增了以下內容:承擔資產評估、驗資或者驗證的機構因過失提供有重大遺漏的報告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情節較重的,處以所得收入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並可以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法責令該機構停業、吊銷直接責任人員的資格證書,吊銷營業執照。
承擔資產評估、驗資或者驗證的機構因其出具的評估結果、驗資或者驗證證明不實,給公司債權人造成損失的,除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外,在其評估或者證明不實的金額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
2.新《證券法》第一百七十三條規定:證券服務機構為證券的發行、上市、交易等證券業務活動製作、出具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財務顧問報告、資信評級報告或者法律意見書等文件,應當勤勉盡責,對所製作、出具的文件內容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進行核查和驗證。其製作、出具的文件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給他人造成損失的,應當與發行人、上市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但是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
3.新《證券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上市公司、證券公司、證券交易所、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證券服務機構,未按照有關規定保存有關文件和資料的,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隱匿、偽造、篡改或者毀損有關文件和資料的,給予警告,並處以三十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稅法方面:(稅法不會規范注冊會計師的,管不著!其法律責任主要是涉及到納稅人或扣繳義務人的違法行為,當然納稅人裡面處理納稅業務的直接經手人一般都是企業的會計人員)
1.對違反稅收管理基本規定行為的處罰下列行為之一,:①、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申報辦理稅務登記、變更或者注銷稅務登記的②、未按照規定設置、保管賬簿或者保管記賬憑證和有關資料的③、未按照規定將財務會計處理辦法、會計核算軟體報送稅務機關備查的④、未按照規定將全部銀行賬號向稅務機關報告的⑤、未按規定安裝使用稅控裝置,或損毀、擅自改動稅控裝置的⑥ 未按照規定辦理稅務登記證件驗證或換證手續的,限期改正,處2 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以2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的罰款
2.納稅人不辦稅務登記、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的,由工商局吊銷執照
3.未按規定使用稅務登記證件,或轉借、塗改、損毀、買賣、偽造稅務登記證件的處以2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4.扣繳義務人違反賬簿、憑證管理的處罰扣繳義務人未按規定設置、保管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賬簿、稅款記賬憑證及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2 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以2 000元以上5 000元以下的罰款
5.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的和報送納稅資料的,或者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向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和有關資料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以2 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以2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的罰款。
6.偷稅(對多次偷稅、未作處理的,按累計數計算)納稅人採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A、偷稅1萬元以下、或偷稅額不到應納稅額10%的,追繳稅款及滯納金,並處50%以上5倍以下罰款(沒有構成犯罪,由征管法規定)B、偷稅1-10萬元、且10%~30%的,或二次處罰又偷稅的,(不追繳了),3年以下徒刑,1~5倍罰金(構成犯罪,由邢法規定)C、偷稅10萬元以上、且大於30%的,3~7年徒刑,1~5倍罰金(邢法規定) 注意一點:犯罪的是罰金、不犯罪的罰款
扣繳義務人偷稅同上
7.虛假申報或不申報的法律責任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虛假申報的限期改正,並處5萬元以下罰款
不進行申報的不繳或少繳的追繳稅款、滯納金,並處少繳部分50%~5倍罰款
8.對逃避追繳欠稅行為納稅人欠繳應納稅款,採取轉移或隱匿財產的手段,妨礙稅務機關追繳欠稅款的a追繳稅款、滯納金,並處欠繳部分50%~5倍罰款b數額1~10萬元,構成犯罪,3年以下徒刑或拘役,並處或單處1~5倍罰金c.10萬元以上,3~7年徒刑,並處1~5倍罰金
9.騙取出口退稅以假出口或其他欺騙手段,騙取國家出口退稅①、追繳騙取的退稅款,並處1~5倍罰款,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②、在規定期限里,停止辦理出口退稅③、處罰A、數額較大的,處5年以下有期或拘役,並處1~5倍罰金(區別偷稅)B、數額巨大或其它嚴重情節,5~10有期,並處1~5倍罰金C、數額特別巨大或其它特別嚴重情節,10年以上有期或無期,並處1~5倍罰金,或沒收財產
10.抗稅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是抗稅①、情節輕微,未構成犯罪,追、滯、並處1-5倍罰款②、3年以下有期或拘役,並處1~5倍罰金③、情節嚴重的,3~7年徒刑,並處1~5倍罰金
11.在規定期限不繳或少繳稅款的在規定期限不繳或少繳稅款的限期、逾期未繳強制執行,可以處50%~5倍罰款
12.扣繳義務人不履行扣繳義務的……0%~3倍罰款
13.不配合稅務機關依法檢查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逃避拒絕或以其他方式阻撓稅務機關檢查的責令改正,可以處10 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14.其他有關單位(車站碼頭機場郵政企業及其分支機構)在檢查納稅人有關情況時拒絕的責令改正,可以處10 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15.非法印製發票非法印製發票銷毀非法印製的發票,沒收違法所得和作案工具,並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16.偽造出售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3年以下徒刑、拘役或管制,並處2萬~20萬罰金A 數額較大的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10有期,並處5萬~50萬罰金B、數額巨大或有其它特別嚴重情節,10年以上有期或無期,並處5萬~50萬罰金或沒收財產C、數額特別巨大,特別嚴重情節,嚴重破壞經濟秩序的,無期或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17.單位偽造出售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對單位處以罰金,並對 對主管人員、責任人3年以下徒刑、拘役或管制數額較大的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10有期數額巨大或有其它特別嚴重情節處10年以上有期或無期
18.偽造、擅自製造或出售偽造、擅自製造的可以用於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3年以下徒刑、拘役或管制,並處2萬~20萬罰金A 數額巨大的,處3~7有期,並處5萬~50萬罰金B、數額特別巨大,7年以上有期,並處5萬~50萬罰金或沒收財產
19.偽造、擅自製造或出售偽造、擅自製造的可以用於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以外的其他發票2年以下徒刑、拘役或管制,並處或單處1萬~5萬罰金情節嚴重的,處2~7有期,並處5萬~50萬罰金
20.非法印製、轉借、倒賣、變造或偽造完稅憑證的責令改正,處以2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

㈦ 如何認識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是指注冊會計師在承辦業務的過程中,未能履行合同條款,或者未能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或出於故意未按專業標准出具合格報告,致使審計報告使用者遭受損失,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注冊會計師或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按照應該承擔責任的內容不同,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可分為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三種,三種責任可以同時追究,也可以單獨追究。

注冊會計師須掌握防範法律責任的方法和技巧.作為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
避免法律風險的具體措施.可以概括為以下方面:
1.嚴格遵循職業道德和專業標準的要求。注冊會計師的道德水平如何,是關繫到整個行業能否生存和發展的大事。因此注冊會計師在執行審計業務時首先應遵循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其次還必須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不但要熟悉會計、審計、法律、稅務、企業管理的標准與實務,還應具備高水平的職業判斷能力。第三要遵守獨立審計准則等審計職業規范,合理運用會計准則及國家其他相關技術規范。第四要嚴格遵循專業標准要求,可以使注冊會計師通過實質性測試把檢查風險控制在理想水平。只有這樣才能降低審計風險,從而避免法律訴訟或在涉及的訴訟中保護注冊會計師。
2.增強執業獨立性。獨立性是注冊會計師工作的生命。在實際工作中.絕大多數注冊會計師能夠始終如一地遵循獨立原則。但也有少數注冊會計師為一些灰色的收入或人情關系等等忽視了獨立性,並幫助被審計單位掩飾舞弊,做出虛假的各種證明報告。這種行為足最危險,導致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法律責任的風險是極大的。
3.保持職業謹慎。在所有注冊會計師的執業過失中,最主要的是由幹缺乏認真而謹慎的職業態度引起的。注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沒有嚴格遵守獨立審計准則,沒有執行適當的工作程序,對有關被審計單位的問題未能堅持應有的職業謹慎,而是接受過多的被審計單位提供的相關資料或為節省時間而縮小工作范圍和簡化工作程序,都會導致會計報表中的重大錯誤不被發現。
4.強化執業監督。注冊會計師許多工作的差錯,是因為工作失察或未能對助理人員或其他人員進行切實的監督而發生的。對於業務復雜且風險重大的委託單位來說,執業工作應由多個注冊會計師及許多助理人員共同配合來完成的。如果他們之間的分工存在重疊或間隙,又缺乏嚴密的執業監督,發生過失是不可避免的。
5.保持對職業懷疑態度.了解客戶以及審計事項有關的個方面情況是發現風險避免法律訴訟的第一步重要環節。注冊會計師至少要對一下環境事項保持職業懷疑態度:①現有的政策,法律對客戶的經營管理產生的影響及程度,客戶經營前景如何。②客戶的法定代表人及主要經理管理人員內部變動及外部流向,客戶整體風氣,精神狀況。③客戶內部控制系統的健全情況,採用換算體系。在保持對審計環境敏感的同時,注冊會計師面臨的是謹慎選擇客戶及業務,即客戶品質和業務的選擇,以免陷入客戶設定的圈套,或受到客戶已有訴訟的牽連。
6.必須建立健全注冊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制度。注冊會計師事務所跟一般的公司,企業不同.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工作的核心是質量管理。若注冊會計師事務所質量管理不嚴,可能會因某一注冊會計師或某一部門導致事務所遭受法律訴訟,因為很多委託項目都是由多名注冊會計師及助理人員共同完成的。所以,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必須建立健全一整套嚴密、科學的客戶風險等級評價和管理制度,評價被審單位制度、例外或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質量考核評價與懲罰制度、技術支持與咨詢制度。

㈧ 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按照應該承擔責任的內容不同,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可分為行政責任、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三種,三種責任可以同時追究,也可以單獨追究。

注冊會計師在承辦業務的過程中,未能履行合同條款,或者未能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或出於故意未按專業標准出具合格報告,致使審計報告使用者遭受損失,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注冊會計師或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從法律的角度上講,注冊會計師承擔法律責任是以其有違法行為為前提條件的。注冊會計師承擔法律責任須同時具備四個構成要件:

1、違法行為的主體為注冊會計師及注冊會計師事務所;

2、注冊會計師在主觀上有故意或過失的心態;

3、注冊會計師在客觀上違反《注冊會計師法》等法律法規,結果侵害了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造成了實質性的侵害;

4、損害事實與違法行為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審計報告作為注冊會計師行為的一種結果,評價其真實性、探究其偏頗的原因,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問題,絕不能簡單地以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這樣的標准來判別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因此,目前一些執法部門僅憑審計報告真偽對注冊會計師進行判決,是不公正的。只有同時具備以上四個條件時,注冊會計師承擔法律責任才成為現實。

(8)以下屬於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一)注冊會計師過錯歸責原則

1、無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沒有過錯造成他人損害的,與造成損害原因有關的人也應承擔民事責任。

執行這一原則主要不是根據責任人的過錯,而是根據損害的客觀存在、行為人的活動以及行為人所管理的人或物的危險性質與所造成的損害後果的因果關系,而特別加重其責任。無過錯責任原則的特點是不管當事人是否存在過錯,只要其他侵權條件成立就必須承擔民事責任。

2、過錯責任原則。過錯責任原則是指行為人僅在有過錯的情況下承擔民事責任,沒有過錯就不承擔民事責任。

在過錯責任原則下,無過錯即無責任,即使造成了事實上的侵權行為,只要當事人沒有過錯就不必承擔民事責任。過錯責任原則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一般的過錯責任原則,另一種是過錯推定原則。

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舉證責任的不同:在一般的過錯原則下,舉證責任在原告一方,奉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在過錯推定原則下,舉證責任倒置給被告,若被告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則被法律推定其有過錯。

(二)過錯推定原則適用於注冊會計師的民事責任的理由

1、有利於維護注冊會計師的生存空間。從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和現代侵權法的發展趨勢來看,無過錯責任僅在環境污染、高危作業、產品責任等少數幾個領域之中,而且背後通常有著強大的責任保險來做支撐,即透過保險制度將責任分散到大眾之中。

盡管注冊會計師責任保險和執業風險基金在我國已經出現,但其發展時間較短、制度又未完善,如果貿然對注冊會計師適用無過錯責任,勢必將會導致該行業成為「高危行業」,

大量的業界人才紛紛逃離,造成行業萎縮,而留下來的少量注冊會計師出於競爭減少和審計風險的考慮,自然會大幅提高審計費用,這樣將變相增加上市公司乃至整個社會的成本負擔,因此無過錯責任不可取。

2、對審計制度體現出真正的尊重。那種認為審計實際上提供了一種「保證」或者「保險」的觀點,實際上是對審計的本質缺乏了解。

注冊會計師的責任是遵照審計准則對財務報表進行審計,一般來說注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保持了應有的職業謹慎,實施了必要的審計程序,能夠發現審計報表中存在的不實陳述,但只能是合理地保證報表在所有重大方面的合法性、公允性。

如果上市公司管理層故障隱瞞以及企業環境存在的不確定性,注冊會計師的審計仍然不足以提供絕對的保證,讓注冊會計師承擔無過錯責任有失公允。

3、尊重和維護了廣大投資者的利益。盡管注冊會計師對於委託人來講處於信息弱勢,但相對於證券市場上廣大的投資者,注冊會計師作為財務信息的直接審計者仍處於主導或者優勢地位。

如果採取一般過錯的歸責原則,則必須證明注冊會計師存在過錯,而採用過錯推定原則,讓注冊會計師來承擔已履行舉證責任是比較合理的,這也是國際上的通行做法。

熱點內容
補休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29 14:42:09 瀏覽:341
煙台市萊山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29 14:41:20 瀏覽:385
中華初級經濟法百度雲 發布:2025-09-29 14:38:24 瀏覽:292
國際法律責任的依據有 發布:2025-09-29 14:21:09 瀏覽:936
刑事訴訟法一審開庭程序違法 發布:2025-09-29 14:17:26 瀏覽:990
司法鑒定可訴 發布:2025-09-29 13:44:58 瀏覽:410
法治觀念核心 發布:2025-09-29 13:33:18 瀏覽:568
最高檢貫徹依法治國規定 發布:2025-09-29 13:28:59 瀏覽:266
王者戰隊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29 13:01:52 瀏覽:103
哈爾濱市燃煤污染防治條例 發布:2025-09-29 12:45:01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