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准生證作假會付什麼法律責任

准生證作假會付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2-24 01:26:48

Ⅰ 准生證可以造假嗎

如果結婚了,就是要生了再去辦准生證都不可能有你說的那樣的情況的。如果有的話那你可去省里告了。

Ⅱ 造假證會受到什麼法律上的處罰

會受到行政處罰,如果情節嚴重的話會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百八十條關於偽造證件的行為規定了兩款:分別為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和偽造居民身份證罪。前者應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後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准生證作假會付什麼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一)偽造、變造或者買賣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印章的……」的規定,對於刻字業違反管理規定承製公章的,屬於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給予行為人或者企業的負責人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的治安管理處罰。如果私刻、偽造、變造公章,則應以擾亂公共秩序罪論處。

按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條「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Ⅲ 法庭上做假證據會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抄1、偽造重要證據,襲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 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Ⅳ 造假計劃生育服務證負什麼刑事責任

《計劃生育法來》第三自十七條:偽造、變造、買賣計劃生育證明,由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處違法所得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處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Ⅳ 未婚生子!我要付什麼法律責任

違反《婚姻法》第八條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

當事人不版具有夫權妻的權利和義務,其婚姻關系不受法律保護。

違反《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十七條公民有生育的權利,也有依法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夫妻雙方在實行計劃生育中負有共同的責任。

沒有辦理結婚登記,盡管已達到結婚年齡,也得遵守依法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生育孩子必須辦理「准生證」,沒有辦理准生證就是提前生育,就必須繳交社會撫養費。

Ⅵ 准生證可以作假嗎

病情分析: 不是的,現在的醫院不要准生證,落戶口的時候才要 的。 意見建議:在醫院出生的話醫生是應該給開出生證明的,可是沒有準生證是不能上戶口,到時候要罰款的,所以最好還是把准生證給補辦好了。

Ⅶ 騙取准生證是什麼行為需要負什麼法律責任嗎

當然是違法行為。責任主要是以經濟賠償為主,當然情節嚴重的也能達到拘留。

Ⅷ 結婚後也有了准生證了 後來懷孕了 男方不同意打掉孩子 而女方私自做了流產 請問女方會付法律責任嗎

沒關系的

Ⅸ 請問我替別人做這樣的偽證會付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訴訟證據是用抄來證明襲案件真實情況的事實,它是法院判明案件的依據,保障司法公正的基礎。據統計在民事、商事、刑事、行政案件中,偽證佔有25%的。偽證的存在,給當庭質證、認證、當庭審判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嚴重干擾民庭審功能的發揮,影響了公正執法,損害了法律的尊嚴。

被害人的偽證行為,不構成偽證罪。關於被害人是否能構成偽證罪的主體,在司法界多有討論。本人認為受害人的偽證行為雖然妨害了正常的司法活動,但刑法在第三百零五條明確將受害人排除在偽證罪特殊構成主體之外。被害人的偽證行為也無法構成誣告陷害罪,因為被害人的偽證行為發生在刑事訴訟開始之後。至於如何懲罰被害人的偽證行為,才應該是司法界的討論主體。

法律依據:
1、《刑法》第三百零五條【偽證罪】在刑事訴訟中,證人、鑒定人、記錄人、翻譯人對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故意作虛假證明、鑒定、記錄、翻譯,意圖陷害他人或者隱匿罪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第二百四十三條【誣告陷害罪】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熱點內容
基層司法所待遇 發布:2025-09-29 08:33:37 瀏覽:886
法院不開門 發布:2025-09-29 08:27:55 瀏覽:944
立法從源頭 發布:2025-09-29 08:27:54 瀏覽:147
例假請假勞動法 發布:2025-09-29 08:20:08 瀏覽:850
潢川法院於院長 發布:2025-09-29 08:19:23 瀏覽:578
民事訴訟法解釋第三百三十四 發布:2025-09-29 08:06:26 瀏覽:788
瓊海法律援助熱線 發布:2025-09-29 08:00:11 瀏覽:280
訴訟法與實體法的關系 發布:2025-09-29 07:58:14 瀏覽:312
幹部選人用人條例 發布:2025-09-29 07:56:37 瀏覽:552
法院拍車年檢 發布:2025-09-29 07:47:28 瀏覽: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