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法律責任的范圍
Ⅰ 單位把員工檔案丟失應負什麼法律責任
單位侵犯的是一種復合性質的權利,不能僅僅以直接經濟損失來衡量原告的損失。因此單位除承擔繼續補辦原告的檔案外,還應當適當賠償原告的精神損失。理由如下:
首先,職工檔案的義務保管人確定。檔案法第七條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機構或者檔案工作人員,負責保管本單位的檔案,並對所屬機構的檔案工作實行監督和指導。」可知,機關、企事業單位是職工檔案的義務保管人,沒有盡到保管義務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其次,職工人事檔案所承載的權利性質。參照人事檔案管理辦法第三條可知,職工人事檔案是職工個人的工作業績史,思想成長史,品德作風,能力表現的綜合,其內容的每一個部分無不具有人格的內容。因此其權利的屬性屬於人格權,具有名譽權、身份權等性質的特徵,是一種復合性質的人格權。
再次,用人單位丟失職工檔案,侵害的是職工「人身權益」。從侵權責任法第二條規定可以得知,用人單位將職工人事檔案丟失侵害了職工的民事權益,這種權益被侵害,造成的結果並非僅僅是財產損失,同時還有精神損失的內容,因此不能簡單地用財產損失來衡量。單位丟失職工檔案一般來說給職工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都不大,但是有時間接損失是存在的,也屬於賠償的范圍。能否獲得精神損失賠償,按照侵權責任法規定,達到嚴重精神損害的,能夠獲得精神損害賠償。
Ⅱ 城建檔案的法律責任可分幾種
行政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刑事法律責任...
Ⅲ 根據檔案法律法規的規定,檔案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的追究方式有哪些
Ⅳ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規定依法管理檔案范圍是什麼
檔案法來
第二條本法所稱的自檔案,是指過去和現在的國家機構、社會組織以及個人從事政治、軍事、經濟、科學、技術、文化、宗教等活動直接形成的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
第三條一切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公民都有保護檔案的義務。
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檔案工作的領導,把檔案事業的建設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第五條檔案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維護檔案完整與安全,便於社會各方面的利用。
Ⅳ 檔案法律責任主要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來共和國檔案法自》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的規定,檔案違法行為有以下幾種: (1)損毀、丟失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2)擅自提供、抄錄、公布、銷毀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3)塗改、偽造檔案的; (4)擅自出賣、或者轉讓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5)倒賣檔案牟利或者將檔案賣給、贈送給外國人的; (6)應該歸檔的材料不按國家規定歸檔或者不按期向檔案館移交應該移交的檔案的; (7)違反國家規定擅自擴大或縮小檔案接受范圍的; (8)不按規定開放檔案的; (9)明知所保存的檔案面臨危險而不採取措施,造成檔案損失的; (10)檔案工作人員和對檔案工作負有領導責任的人員玩忽職守、造成檔案損失的; (11)攜運禁止出境的檔案及其復製件出境的。 上述違法行為依據行為人的具體違法事實和違法情節以及違法程度,依法追究行為人的行政法律責任(如行政處分、行政處罰)、民事法律責任(支付賠償金)直至刑事法律責任(如拘役、有期徒刑等)。
Ⅵ 關於檔案管理相關法律
個人人事檔案的來管理在我國目自前沒有一部明確的法律來規定。但從習慣上講,保管和轉遞檔案有以下幾個原則或者說慣例:
1、任何個人不得擅自保存檔案材料,更不得據為已有。也就是說,保管檔案的都應當是黨的部門。有些學校將檔案交給個人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
2、任何個人不得查閱本人及親屬的檔案。
3、工作調動或其它原因需要轉遞檔案的,應辦理轉遞手續。 處級以上的黨委組織、人事部門,方可直接轉遞人事檔案。接收的單位應當催要檔案。
根據以上慣例,你個人是不能要回你的檔案的,你應當請求現在所在的單位幫助你派人去催要檔案,並把檔案中的不良評價比如除名決定及時取出。
Ⅶ 關於檔案有哪些法律法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以下簡稱《檔案法》)第二十四、二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以下簡稱《檔案法實施辦法》)第二十七條及《刑法》第三百二十九條的規定,下列檔案違法行為應該追究法律責任:
(1)損毀、丟失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2)擅自提供、抄錄、公布、銷毀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
(3)塗改、偽造檔案的;
(4)擅自出賣或者轉讓屬於國家所有的檔案的。擅自出賣或者轉讓屬於集體所有、個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屬於國家所有的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或者應當保密的檔案的;
(5)倒賣檔案牟利或者將檔案賣給、贈送給外國人的;
(6)將公務活動中形成的應當歸檔的文件、資料據為已有,拒絕交檔案機構、檔案工作人員歸檔的;
(7)拒不按照國家規定向國家檔案館移交檔案的;
(8)違反國家規定擅自擴大或者縮小檔案接收范圍的;
(9)不按照國家規定開放檔案的;
(10)明知所保存的檔案面臨危險而不採取措施,造成檔案損失的;
(11)檔案工作人員、對檔案工作負有領導責任的人員玩忽職守,造成檔案損失的;
(12)攜運禁止出境的檔案或者其復製件出境的;
(13)搶奪、竊取國有檔案的。
《刑法》第三百二十九條規定,搶奪、竊取國家所有的檔案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違反《檔案法》的規定,擅自出賣、轉讓國家所有的檔案,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有前兩款行為,同時又構成本法規定的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第二十八條規定,
《檔案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的罰款數額,根據有關檔案的價值和數量,對單位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上,對個人處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Ⅷ 管理的個人檔案丟失,應該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檔案 賠償】勞動部辦公廳《關於處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政策性問題的復函》勞專辦發(1994)322號第屬三條規定「職工被開除、除名或辭退後,企業不給本人通知書或證明書也不向待業保險部門轉交檔案的做法不符合《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第二十條、《國營企業辭退違紀職工暫行規定》第四條,以及《國有企業職工待業保險規定》第二條、第十一條規定的精神。由此導致職工不能享受待業保險待遇發生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按《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二條第(一)項規定予以受理。給對方當事人造成的經濟損失,應由企業負責賠償。」
Ⅸ 違反檔案法律規定,構成犯罪的,需要追究什麼樣的刑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二十九條的規定,搶奪、竊取國家所有的檔案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違反《檔案法》的規定,擅自出賣、轉讓國家所有的檔案,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Ⅹ 檔案法是如何規定檔案被改的法律責任
最好找到從前的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