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村民委員會村規的法律效力

村民委員會村規的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02-26 08:12:38

⑴ 村規民約的村規民約的法律效應

村規民約是村民會議基於《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授權而制定的,因此,只要其遵循了法定程序且內容合法,就具有法律效力,換句話說,村民都應當受其約束。村規民約,不僅是村民自治的依據,也是村民會議或村民委員會對當地農村進行管理的依據,因此,那些駐在農村的機關、團體、部隊、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的人員,以及不屬於村辦的集體所有制單位的人員,雖然不參加村民委員會組織,也應當遵守有關的村規民約,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行為。
村規民約的法律效力並不是無限的,而是受到限制的,並不是規約中的任何內容均具有法律上的約束力。村規民約是基於法律授權而制定的,是用來填補法律空白的,而不是用來替代法律的,更不能與已有的法律相沖突。因此,村規民約中的內容,凡是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或與現行法律相沖突的,均不具有法律效力,不能夠用來約束村民。 村規民約,雖然是村民通過村民會議自主制定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村民們願意怎麼制定就怎麼制定。「合法性」是對村規民約最基本的要求,這就意味著章程或規約不得含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等合法權利的內容。如果規約中含有侵犯村民權利的條款,即使已經過村民會議的多數同意,在法律上也是無效的。
處罰權的設定,直接影響到村民的人身權和財產權,因此,只能由法定機關依照法定程序來制定,我國的《立法法》和《行政處罰法》對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執行規定了非常嚴格的程序。村民會議,並非國家機關,作為村民自治組織,無權擅自設定處罰權。
村民的賭博、打架斗毆等行為如果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村民委員會可將其扭送當地公安機關,由公安機關對其行為依法進行行政處罰。

⑵ 村委會的文件有法律效力嗎

沒有法律效力,具有法律效力則具有一定的普遍效力,不過,村委會的文件可以對本村村民具有一定的約束力,不過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⑶ 《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對村民會議的權利有哪些規定

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項,村民委員會必須提請村民會議討論決定:①鄉統籌的收繳方法,村提留的收繳及使用。每個村如何完成鄉統籌費的收繳,收繳的標准和辦法,應當由村民會議根據本村的實際情況討論決定,村提留的收繳數量、收繳辦法以及用途也必須由村民會議討論決定;②本村享受誤工補貼的人數及補貼標准。村民會議可從本村的實際出發,根據本村的經濟狀況和村委會成員所承擔的任務來確定補貼人數和補貼標准,並須經村民會議討論決定;③從村集體經濟所得收益的使用。由村投資興辦的各種企業及經濟實體、村投資的股份制企業、集體統一經營的收入、出租村農民集體所有房屋及財產所得的收入、各種承包費用、土地補償費等從村集體經濟中所獲得的收益必須向村民會議報告,所得收益如何使用,必須由村民會議討論決定;④村辦學校、村建道路等村公益事業的經費籌集方案。村委會在決定興辦村辦學校、村建道路等村公益事業時,其經費籌集方案應提請村民會議討論,多數群眾贊成的事情可以辦,多數群眾不贊成的,不能辦;⑤村集體經濟項目的立項、承包方案及村公益事業的建設承包方案。村集體經濟項目的立項和各種承包方案,與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必須由村民會議討論決定;⑥村民的承包經營方案。為穩定家庭承包經營體制長期不變,村民的承包經營方案須經村民會議討論決定;⑦宅基地的使用方案。村民興建住宅,如何建,誰先建,誰後建,如何保護有限的土地資源,這些都應經村民會議討論決定,之後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⑧村民會議認為應當由村民會議討論決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項。此外,村民會議可以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並報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備案。

⑷ 村民規約有法律效力嗎

「村規民約」是村民會議根據有關法律、法規政策,結合本村實際共同商議制定版的,並要求全體權村民共同遵守的綜合性行為規范。《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款規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以及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討論決定的事項不得與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相抵觸,不得有侵犯村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合法財產權利的內容。」

⑸ 村民自製有法律效力嗎,如果村民自製章程和國家發布的條例相沖突那個才算正確的,哪個更有法律效力

村民有自治權,但是不得與國家法律沖突,與法律沖突的都屬無效協議,所以自治必須是在法律框架下的自治。

⑹ 我想問下村裡自行規定有法律效力嗎

根據 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的相關規定,村民通過村委會行使村民自治,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項,要召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表決決定,村委會制定的村規民約也要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表決通過。

⑺ 村規民約是不是法律條例

1、村復規民約的法律性制質

村規民約的法律性質村民自治應當「依法而治」。這里的「法」,首先是指國家的憲法、法律、法規,以及國家的政策。所謂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規民約,就是村民自己的「小憲法」,是村民共同認可的「公約」,是村民實施村民自治的基本依據。它是村民基於法律的授權,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依照村民集體的意願,經過民主程序而制定的規章制度。

2、村規民約的法律效力

村規民約是村民會議基於《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授權而制定的,因此,只要其遵循了法定程序且內容合法,就具有法律效力,換句話說,村民都應當受其約束。村規民約,不僅是村民自治的依據,也是村民會議或村民委員會對當地農村進行管理的依據,因此,那些駐在農村的機關、團體、部隊、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的人員,以及不屬於村辦的集體所有制單位的人員,雖然不參加村民委員會組織,也應當遵守有關的村規民約,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行為。

村規民約的法律效力並不是無限的,而是受到限制的, 規約中的任何內容不能與已有的法律相沖突。因此,村規民約中的內容,凡是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或與現行法律相沖突的,均不具有法律效力,不能夠用來約束村民。

⑻ 村委會出具什麼樣證明才具有法律效力

村民委員會出具的反映其職責范圍內客觀情況的證明,可以認定為公文書證並予以採信。如與事實不符則該證明肯定是無效的。在村委會管轄范圍內的,加蓋公章以及負責人簽字或手印。

根據我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章的規定,村委會的職責有以下幾項:

(1)辦理本村的公共事業和公共事務。

(2)調解民間糾紛。

(3)協助鄉(鎮)政府開展社會治安、計劃生育等工作。

(4)管理本村的集體財產等。

因此,村員委員會根據在行使職責范圍內組織、管理村民事務過程中所形成的必要記錄而出具的證明,如村委會對本村人口具有管理職責,其對當事人家庭成員身份情況作出證明,該證明即屬於民事訴訟法當中的公文書證,依法應予以採信。

(8)村民委員會村規的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村委會的公書文證:

書證,是以文字、符號、圖案等所記載的內容和表達的思想來對案件事實進行證據的書面文件或其他物品。根據制主體的不同,可將書證分為公文書證和私文書證。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九條、最高法院《證據規定》第七十七條之規定,在我國民事訴訟法中,對公文書證真實性予以推定。

公文書證是指國家機關或者其他公共事務管理組織在其法定職權或法律授權的范圍內,依照一定的程序和格式所制的公務文書。

私文書證,通常為私人製作或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非基於法定職權或法定公務而製作的文書。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對於私文書證,應當辨別真偽,審查確定其效力,不能直接推定其具有形式證明力。

⑼ 村委會訂立的《村規民約》是否有效

應該是無效的.這種本應該通過批評教育、引導的方式來解決,卻用村規民約的制定罰款來處理,是違法的,不具備法律效力.因為村民會議不具備制定罰款、收費條款的權利。 罰款屬於一種行政處罰,只能由具有行政、司法機關及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或個人來行使,其他任何組織或個人無權行使。作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村委會在處理問題時只能使用教育、引導、調解等,而不是用處罰的手段。

⑽ 村規民約是否是法為什麼

村規民復約不是法律,制但是其村規民約內容沒有違反相關法律規定,村民應該遵守履行。《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七條村民會議可以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並報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備案。
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以及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的決定不得與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相抵觸,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合法財產權利的內容。
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以及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的決定違反前款規定的,由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責令改正。
因此,沒有與相關法律抵觸,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村民還是要履行的。

熱點內容
立法繁榮 發布:2025-09-28 21:45:20 瀏覽:869
中學生法律知識辯論 發布:2025-09-28 21:43:58 瀏覽:768
璧山法院執行庭 發布:2025-09-28 21:43:46 瀏覽:245
工傷保險條例規定 發布:2025-09-28 21:43:44 瀏覽:711
法官工資套改表 發布:2025-09-28 21:43:41 瀏覽:827
宿遷騰法官 發布:2025-09-28 21:39:48 瀏覽:919
為我國依法治國提方法論建議 發布:2025-09-28 21:34:08 瀏覽:183
思想道德修養02章在線測試 發布:2025-09-28 21:34:05 瀏覽:384
保險共保體法規 發布:2025-09-28 21:12:51 瀏覽:177
國家口岸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28 20:56:44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