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批示的法律效力
㈠ 領導指示性文件和規范性文件有什麼區別
⑶二者區分的標准在來於它適用的對源象是一般的人或事還是特定的人或事、法規等規范性法律文件與非規范性法律文件的區別 ⑴規范性文件屬於法的范疇,如憲法、法律,但不屬於法的范疇,而只是一定法律規范的產物。 ⑵非規范性文件雖也有法律效力,屬於法律文件
㈡ 領導做出的「批示」和「指示」有什麼區別
1、在公文領域批示應該與批復作區別指示一般不在行政公文的標題中出現內。
2、指示一般比較口語化在容指導性的綱領性的原則性的比較大的層面使用。
3、批示則大多用於政府的下行文中是政府及職能部門對上報文件作出同意或原則同意或不同意的表達並大多包括應該如何做規定如何做的規范性描述。
4、批復與批示相似但不能混用批復多用於表達同意或原則同意或不同意一般不涉及規范性描述。
5、舉個例子請示政府是否同意對外擔保批復的內容是同意或不同意批示的內容則可能還包括應該如何做的內容。
㈢ 想請教您幾個問題, 市長批示和市政府蓋章的公文,在效力上有什麼區別
法律上,市長批示只代表個人意見,可以隨時修改或者作廢,蓋章的不能版隨便修改或作權廢。
證據鏈上,市長批示不具有法律約束力,蓋章的具有法律約束力。
簡單講:市長批示只是在於對內部起作用,給面子的就會好好辦快速辦,對外則不起約束作用,人家可以說我不認識你的市長,批示也沒用。但蓋了紅章就內外通殺,都要承認其法律效力。
你的明白??
再白一點,市長簽字的公文,在機關內部流轉時相關部門會更加重視,拿到外面辦事就不靈了,只認紅章……
㈣ 鄉政府批示的文件有法律效力嗎
這個要看是什麼情況
如果是行政訴訟的話
那麼就要看其
批示
是否合法
如果違法
那麼作為具體行政的依據的話
顯然是沒有法律效力的
㈤ 領導做出"批示"和領導做出"指示"有什麼區別
下面人提議,領導簽批同意是批示;指示是領導直接下達命令的意思
㈥ 「指示」和「批示」有什麼區別
1、首先,在兩者的含義方面,「指示」指的是對某件事情做出指定的表示,比較婉版轉,可以是口頭上的權指示,也可以是書面上的指示。而「批示」的指的是批改表示,語氣較嚴重,一般用於書面上較多。
2、其次,在使用者方面,「指示」可以用於長輩和較低級的領導級別,例如導師等。語氣婉轉,注重於對被指示者作出指導。而」批示「的語氣較嚴厲,一般是較高級的領導階層做出不可更改的命令時使用。
3、最後,在嚴重程度上,」指示「一詞帶有可以商量的意思,在執行某種政策時是一種大致的方向,是可以進行略微的修改的。而」批示「一詞代表一種絕對的威嚴,不容改變的意思,有一種批評改正的意思,代表事件已經到了比較嚴重的程度。
㈦ 領導的批示是同意依法辦理,那是同意還是不同意呢,如果出了問題責任誰負責,能防止領導模稜兩可的批示嗎
這就是推諉行為,沒有肯定的語氣,也沒有否定的定性,這叫兩可或多可的中性語。成了既成,他不擔責,不成他可以說是同意的,也可推託於辦事人。
對於這樣情況只能與領導私下請求,按意會辦理。
㈧ 領導批示和指示有什麼區別
指示是上級對下級做出的指導性的布置工作。
批示是上級對下級呈請的公文進行批復。
㈨ 「批示」和「指示」有什麼差別
「批示」和「指示」的區別是意義不同。
批示(pī shì):對下級的書面報告批註意見;批示的文字。
出處:清昭連 《嘯亭雜錄·聽報》:「每有軍報,上無不立時批示。」
指示 (zhǐ shì):上對下指導、命令的內容。
出處:璧有瑕,請指示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㈩ 批示是什麼意思
(上級對下級的公文 )寫出書面意見,也指這種書面意見的文字。等批示下來就動回手。。
拼音:pī shì
出處:清昭答連 《嘯亭雜錄·聽報》:「每有軍報,上無不立時批示。」
注音:ㄆㄧ ㄕㄧˋ
拓展資料
造句:
1.胡錦濤總書記在對公安工作的重要批示中指出:「在全部公安工作中,隊伍建設是根本,也是保證」。
2.這行批示,大概是婆婆寫上去的吧。我草草翻完。
3.莫言說,後來,「有關部門找到我們領導」,領導批示「必須去」,然後他才說「一定去」。
4.接到批示後,將傷員送上艦艇,6時許,軍艦向大連全速行進。
5.創新幹部政績考核制度,提高依法執政能力,是醫治「等待批示執法症」的有效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