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三鹿奶粉事件中法律責任由哪些

三鹿奶粉事件中法律責任由哪些

發布時間: 2021-02-28 19:31:43

㈠ 誰對三鹿奶粉事件需要負責

我的職位是奶粉高級操作,看了這么多有關此次事件的評論,我發現現在幾乎全社會老百姓都把責任推到了奶粉企業上,什麼無良企業,黑心企業。。。其實大夥真的是不了解內情,以我對奶粉企業的了解,我想說幾句公道話,你認為我說的對,就頂起來,如果你比我還理解此次事件,認為我說的不對,就請罵我吧! 三氯氰氨是一種化工原料,而加它到原料奶裡面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提高奶裡面的蛋白,因為在此次事件之前,奶粉企業檢測奶中蛋白的的檢測方法是通過儀器測奶中氮元素的含量,但是正常奶牛擠出的奶的干物質也就是濃度大約是12%,含的蛋白和脂肪是符合生產標準的,為什麼要加三氯氰氨呢? 這就是我要說的,此次事件之前,出事奶粉企業的奶大多是通過和奶站合作,收奶農的奶,這就出來了一個暴利行業,奶販子!他們通過收奶農的奶,而提供給公司,為了謀寶利,在奶裡面加水,有的甚至是水裡面加奶,加水後蛋白,脂肪等含量就降低了,奶粉企業會檢測到,拒收怎麼辦?奶販子便在奶裡面加三氯氰氨,以增加蛋白含量,為了達到通過企業檢查,他們甚至有自己的檢測實驗室,配對假奶,有的水加多了,看不到白色,他們就加白灰! 大家知道,三氯氰氨是一種化工原料,而化工原料何止有千萬種,奶粉企業的檢測只能是檢測蛋白,脂肪,干物質,酸度,還有各種細菌,各種離子和一些奶裡面容易產生的有害物質,但是哪個奶粉企業也不能牛b到把裡面所含的化工原料也檢查出來,全世界誰也辦不到,如果在奶裡面加上一馱屎,世界任何奶粉廠也查不出來! 公司當然有責任,因為在他們的產品裡面出現了問題,但是說公司投毒,說是無良公司是過份的,收來的奶好各項指標都合格,而且不合格就拒收,公司為什麼要加三氯氰氨?大夥想想,不能人雲亦雲。 反思這次事件,我覺得說到底是我國奶粉制度不健全,如果奶站,都是全封閉管理,根本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但是如果公司都有自己的奶站,奶農的利益誰來維護,可是繼續從奶農那裡收奶,不法份子再加毒怎麼辦?今天加三氯氰氨,我們有防範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下次他們四氯氰氨,又怎麼辦? 看著現在出事奶粉企業一個個瀕臨破產,有苦難言,而國外奶粉供不應求,大把大把的賺我們的錢,其實國外的奶粉還不一定就比我們國家的好,我真的為這些我們國家的企業心痛,四川地震是誰捐的錢多,是我們的民族企業,而外企賺足了錢,還要資助反華集團,來侮辱我們! 兄弟姐妹們,請了解真相再論吧,就酸不對國有奶粉企業支持,也不要給他們不公平的待遇啊!黑心企業,無良企業,奶企投毒。。。。,作出這些評論的人,你們在奶粉企業工作過么?你們了解奶粉行業現狀么? 我心若淚,各位愛國又達事理的網友們,如果你們經過調查後認為在下說的對,就請你和身邊的人解釋下吧,給我們的民族企業一個公正的待遇吧!如果你認為我說的不是事實,想罵就連企業加我一起罵吧!我不是什麼拖,企業倒了,我也可以到外企工作,就是個打工的窮鬼。

㈡ 三鹿奶粉事件中生產者違反了產品質量法中生產者產品質量責任和義務的哪些規定

生產者對其生產產品的質量依法負有的義務主要包括: 1.保證其生產的產品質量符合下列要求:第 一,不得存在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有保障人體健康、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應當符合該標准。這是法律對生產者保證產品質量義務的強制性規定,生產者不得以合同約定或者其他方式免除或減輕自己的此項法定義務。產品不得存在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是法律對產品質量最基本的要求,直接關繫到產品使用者的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生產者違反這一質量保證義務的,將要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第 二,具備產品應當具有的使用性能。所謂產品具有應當具有的使用性能,是指某一特定產品應當具有其基本的使用功能,比如電冰箱應當具備製冷性能,保溫瓶應當具有保溫性能等,並在正常使用條件下應有合理的使用壽命。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是產品質量法對生產者保證產品質量所規定的又一法定義務。第 三,產品質量應當符合明示的質量狀況。即產品質量應當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產品標准,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這是法律對生產者保證產品質量所規定的明示擔保義務。 2.生產者應當保證其產品或者其包裝上的標識符合要求。產品質量法對由生產者所提供的產品標識應當達到的基本要求作出了規定,生產者製作和使用的產品標識必須符合法律所規定的要求。 3.產品的包裝質量應當符合規定的要求。 4.不得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產品。 5.不得有產品質量法明令禁止的產品質量欺詐行為,這些行為包括: (1)偽造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 (2)偽造或者冒用質量標志; (3)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

㈢ 三鹿奶粉事件主要責任人被判了什麼罪

別提了···沒什麼大事· ·以下是剛找來的資料三鹿事件重要責任人處理結果 三鹿公司:石家莊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罰金人民幣4937萬元;被告人田文華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罰金人民幣2468萬元。 其他15被告被判有期徒刑政府高官姓名... 職務 處分 王步步 質檢總局執法督查司司長 撤銷黨內職務、撤職 盧艷剛 工商總局食品流通監督管理司副司長 撤職 王智才 農業部畜牧業司司長 降級 鮑俊凱 質檢總局食品生產監管司原副司長 記大過 張玉香 農業部總經濟師 記大過 趙同剛 衛生部食品安全綜合協調與衛生監督局局長 記大過 孫文序 工商總局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局長 記過 孫咸澤 食品葯品監管局食品安全協調司司長 記過

㈣ 政治 對三鹿奶粉事件的負責人進行處理體現了法律的什麼特點

事件中,生產者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悉真實情況權及生命健康權(最根本的人身權)。警示我們要做個聰明的消費者。

㈤ 初中政治題:三鹿奶粉事件生產者違背了什麼道德原則

道德原則是一定社會或階級對人們的行為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道德體系的核 心。他是人們立身處世的基本准則,是判斷行為是非、善惡的尺度。 道德原則集中體現了一定社會或階級的根本利益,從道德上規定了個人利益和社會整體利 益之間的關系,以及人們道德行為的整體方向。 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沒有本質區別,兩者是一致的。道德原則是總的道德規范,道德規范 則是比較具體的道德原則,是在一定條件下,一定范圍內的人們立身處世的原則和評價行為 是非、善惡的標准。 道德原則具有具有普遍性、相對穩定性和一貫性的特點。一般說來,經濟基礎、階級關系 不發生根本性的變革,道德原則是不變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是集體主 義,而資產階級根本的道德原則是利己主義。 三鹿奶粉事件是資產階級的利己主義,不顧消費者死活,一味的追求自己的物質財富,是資產階級思想道德侵害的結果。違背了社會主義的道德原則

㈥ 三鹿奶粉事件中企業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企業的社會責任兩頭連著食品安全責任和法律責任

㈦ 三鹿毒奶粉事件人員違反了哪些法律

(一)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刑法》第114條、第115條規定: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以放火、決水、爆炸、投毒以外的並與之相當的危險方法,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本罪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1、犯罪客體是社會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者大量公私財產的安全。如果行為人用危險方法侵害了特定的對象,就不構成本罪。 2、在客觀方面表現為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所謂其他危險方法,是指放火、決水、爆炸、投毒之外的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方法。這種危險方法一經實施就可能造成或造成不特定多數人的傷亡或重大公私財產的毀損。比如,私設電網,故意駕車撞人,醉酒駕車,飆車致人死亡,醫務人員制、輸壞血、病毒血,歹徒向人群開槍等。 3、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必須是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 4、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行為人明知其實施的危險方法會危害公共安全,會發生危及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或公私財產安全的嚴重後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實踐中這種案件除少數對危害公共安全的後果持希望態度,由直接故意構成外,大多持放任態度,屬於間接故意。 三鹿奶粉案件的高俊傑、薛建忠等6被告被控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告張玉軍明知三聚氰胺不能食用,從2007年7月至2008年8月,制售添加蛋白粉770餘噸,銷售600餘噸給三鹿集團公司,獲得銷售金額683萬余元,被判死刑。生產、銷售含有三聚氰胺蛋白粉的被告人高俊傑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處死緩,被告人張彥章、薛建忠以同樣罪名被判處無期徒刑。 (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刑法》第144條規定:「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致人死亡或者對人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危害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定處罰。」 被告人耿金平犯生產、銷售有毒食品罪,被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其他15名被告人分別獲2—1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張合社、張太珍、楊京敏、谷國平、董少英、董英霞、宇文對、趙勝茂、卞更順等人生產、銷售有毒食品被判有期徒刑8年。正定金河奶源基地負責人及送奶司機也以同樣罪名被判徒刑。 (三)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 《刑法》第143條規定: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四)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 該罪是指生產者,銷售者故意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的行為。對於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的行為,可以吊銷營業執照,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所侵害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包括國家有關產品質量、工商行政的管理制度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本罪的犯罪對象是偽劣產品。 2、在客觀上表現為違反國家產品質量監督管理法規,故意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在5萬元以上的行為。 3、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生產者、銷售者),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 4、主觀上表現為直接故意,即故意以「假、劣」冒充「真、好」。多以營利和獲取非法利潤為目的。 被告三鹿集團公司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罰金人民幣4937.4822萬元;被告人原三鹿黨委書記、董事長田文華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罰金人民幣2468.7411萬元。原三鹿副總王玉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有期徒刑15年;原三鹿高管杭志奇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有期徒刑8年;原三鹿高管吳聚生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 (五)非法經營罪 《刑法》第225條規定,違反國家規定,有下列非法經營行為之一,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 (二)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 從被取消的投機倒把罪名中分解衍生出的非法經營罪,採用了列舉的方式敘明罪狀,具有「口袋罪」的某些特徵。由於「經營」的范圍相當廣泛,從生產到銷售、流通到交換的所有經濟活動,都屬於經營活動,因此,該罪在實踐中的運用比較靈活。 1、客體是國家限制買賣物品和經營許可證的市場管理制度。 2、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從事其他非法經營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行為。 3、主體為一般主體,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單位。 4、主觀方面是直接故意,表現為行為人明知牛奶中含有不可以食用的三聚氰胺,而予以收購、運輸、生產或銷售。 如果行為人的一個行為觸犯了上述多種罪名,應當按照刑法法條競合規定,選擇一重罪論處。 結束語:法院宣判結果公開後,社會公眾看法不一。有的認為「雷聲大、雨點小」。只有兩個奶農張玉軍、耿金平被判死刑,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大都是被判2至1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三鹿老闆田文華被判無期徒刑,還不服上訴。許多網民認為對造假者處理過輕、不利於打擊違法犯罪分子,對黨政官員、相關責任人員作出相應的黨紀政紀處理更是不痛不癢,大都是警告、記過處分。過幾天又官復原職,這樣不足以教育廣大的幹部群眾,難怪事過兩年,在南方又發現毒奶粉事件。對三鹿倒閉,更多的是感到可惜,如果當時能夠誠信經營、重視消費者投訴、及時召回問題產品,也許還有救。產家商店都必須引以為戒。

㈧ 三鹿集團要對奶粉受污染事件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不會不承擔法律責任,因為產品發出前都已經知道產品被污染了,還要出售出去,這是明知是犯法卻還要做,只能盼得結石的人越少越好,這么多產品啊700噸啊成本 恐怕得很多錢吧 如果1個都沒賣出去 就得賠本 別說賠本 連本錢都沒撈回來 賣給商家 只能期盼沒人得結石 我也不太清楚那個責任叫什麼 但是大概意思是 明知這多產品受污染,會害死很多嬰兒的,卻瞞著大家,裝著什麼事沒發生過,就這樣賣給商家.

㈨ 三鹿奶粉事件侵犯了公民的什麼權

從人權的角度,三鹿奶粉事件涉及到公民的生命權、健康權、知情權、表達自由權、訴權等等 三鹿奶粉事件首先涉及到生命健康權。三鹿毒奶粉直接侵犯了眾多消費者的健康權,嚴重者即侵犯到消費者的生命權。 三鹿奶粉事件中暴露出有關機構故意隱瞞事情真相、有關重要信息不予公開,從而侵犯公民的知情權。 三鹿毒奶粉在中國...橫行多年,受害者多達幾十萬,最後得以揭露卻得益於國外的力量,這就值得我們深思。在中國,並不是沒有人知道,而是知道了無法見諸報端,河北省及一些地方封鎖媒體非常成功。據媒體報道,在問題暴露後,有患者家長准備上訪而被警方拘捕,可見國人的表達自由權存在嚴重問題。 三鹿毒奶粉事件中的受害者都具有向法院起訴要求審判的權利,但是許多公民的訴權被無故剝奪。法院不說明任何理由地不予受理,也不出具司法文書,使公民無法上訴。甚至有的高級人民法院出台內部規定,不準下級法院受理,這都嚴重違憲。三鹿奶粉事件中消費者(受害者)的訴權受到侵犯

熱點內容
天津市司法局地址 發布:2025-09-28 09:48:33 瀏覽:541
機密文件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28 09:35:19 瀏覽:383
商丘司法記者 發布:2025-09-28 09:31:00 瀏覽:787
勞動法解釋100條 發布:2025-09-28 09:26:06 瀏覽:603
明星民法 發布:2025-09-28 09:21:38 瀏覽:776
依法治國結合實際 發布:2025-09-28 09:06:53 瀏覽:909
檢察司法改革 發布:2025-09-28 09:04:47 瀏覽:68
2015新勞動法 發布:2025-09-28 09:03:12 瀏覽:120
法官老爹豆瓣 發布:2025-09-28 08:59:36 瀏覽:961
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感想 發布:2025-09-28 08:57:57 瀏覽: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