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冒充分公司法律責任

冒充分公司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3-01 15:27:04

Ⅰ 冒充別人簽名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他人未經授權冒充你的簽名的,你無須承擔簽名的法律責任,簽字的責任由實際簽字人承擔。

根據《民法通則》規定:

第六十六條 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本人知道他人以自己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

代替他人簽名的,屬於一種代理行為,如果本人不知情的,則屬於無權代理,本人不承擔法律責任;但如果本人知道他人代替自己簽名而不作否認表示的,或經本人追認的,則該簽名對本人有約束力,本人應該承擔法律責任。

應該屬於侵犯姓名權的行為、偽證罪等等如果是假冒明星簽名出售,則可能構成妨礙作證罪、票據詐騙等等如果是在訴訟過程中簽的合同可能構成合同詐騙其他相應的可能構成金融詐騙。

(1)冒充分公司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一)詐騙罪的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於公私財產所有權。

(二)詐騙罪的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

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並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現在的事實與將來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

欺詐行為必須達到使一般人能夠產生錯誤認識的程度,對自己出賣的商品進行誇張,沒有超出社會容忍范圍的,不是欺詐行為。

欺詐行為的手段、方法沒有限制,既可以是語言欺詐,也可以是動作欺詐;欺詐行為本身既可以是作為,也可以是不作為,即有告知某種事實的義務,但不履行這種義務,使對方陷入錯誤認識或者繼續陷入錯誤認識,行為人利用這種認識錯誤取得財產的,也是欺詐行為。

根據本法第300條規定,組織和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或者利用迷信騙取財物的以詐騙罪論處。

(三)詐騙罪的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四)詐騙罪的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並且具有非法佔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不管是什麼罪名,冒充他人簽字除非得到本人的授權,否則就容易構成犯罪。




Ⅱ 個人冒充公司承攬工程應付什麼法律責任

此情況屬於施工主體無法律資質的情況。對於無資質從事裝修業務,通過法院只能追究對方版民事責任,權但是如果施工方的施工質量本身沒有問題,你仍然需要承擔工程費用,如果工程同時存在質量問題,則可以主張賠償。但是注意你需要獲得施工方的真實身份信息,以及工程不合規的證據。另外,從行政法的角度而言,你有權向當地工商或建築管理部門投訴,施工方會受到行政處罰,但是民事責任仍然需要你通過訴訟解決。

Ⅲ 分公司負責人冒充法定代表人合法嗎

不合法。
分公司不是獨立法人,不能對外承擔民事責任,因此分公司負責人不是法定代表人。

Ⅳ 冒充產品總代理要付法律責任嗎

無權代理,產生民事糾紛的,需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如構成表見代理,則由被代理人承擔,但被代理人事後可以向代理人追償,所以最好還是踏踏實實的做事吧!

Ⅳ 私自冒充公司法人簽字並蓋偽章犯刑事責任嗎 請詳解

需要看偽造簽章的目的是什麼以及造成的後果。例如是實施詐騙,該行為和詐騙屬於牽連行為,那麼在偽造公司印章罪和詐騙罪中從一重罪處罰;如果沒有形成後果,該行為構成偽造公司印章罪。

Ⅵ 假冒別的公司打電話要付法律責任嗎

電話負法律責任嗎?我感覺是家不背,把公司打電話是服務法,那個責任的這樣的話是不對的

Ⅶ 冒用他人公司簽合同會判刑嗎

冒用他人公司簽合同要看結果是什麼,如果是進行犯罪行為肯定是要判刑的,如果是進行合法貿易往來,則涉嫌違反公司法的規定,需要追究其法律責任。被冒充公司也可以依法要求其進行民事賠償。

根據《公司法》第二百一十條未依法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而冒用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名義的,或者未依法登記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分公司,而冒用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分公司名義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或者予以取締,可以並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7)冒充分公司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合同的簽訂

一般要經過要約和承諾兩個步驟。

一、要約

為當事人一方向他方提出訂立合同的要求或建議。提出要約的一方稱要約人。在要約里,要約人除表示欲簽訂合同的願望外,還必須明確提出足以決定合同內容的基本條款。要約可以向特定的人提出,亦可向不特定的人提出。

要約人可以規定要約承諾期限,即要約的有效期限。在要約的有效期限內,要約人受其要約的約束,即有與接受要約者訂立合同的義務;出賣特定物的要約人,不得再向第三人提出同樣的要約或訂立同樣的合同。要約沒有規定承諾期限的,可按通常合理的時間確定。對於超過承諾期限或已被撤銷的要約,要約人則不受其拘束。

二、承諾

為當事人一方對他方提出的要約表示完全同意。同意要約的一方稱要約受領人,或受要約人。受要約人對要約表示承諾,其合同即告成立,受要約人就要承擔履行合同的義務。對要約內容的擴張、限制或變更的承諾,一般可視為拒絕要約而為新的要約,對方承諾新要約,合同即成立。

Ⅷ 法庭上怎樣處罰冒充公司員工

單單復冒充,沒有因此制騙錢,法院只能按民事訴訟對待,判令對方停止冒充,賠償受害人的損失。如果利用冒充公司員工,騙取了他人的錢財,達到一定數額,就要由公安機關按照詐騙罪立案偵查,執行刑事拘留,由檢察院批准逮捕,由法院判處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Ⅸ 有一詐騙者冒充某公司高管招搖撞騙,觸犯哪些法律,該如何處置

這個情況不構成招搖撞騙罪。
如果騙取錢財數額較大,超過3000元至10000元以上涉嫌詐騙罪,版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權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Ⅹ 造假仿冒其他公司產品法律上承擔什麼責任

《中華人來民共和國自產品質量法》
第五十條 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三條 偽造產品產地的,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廠名、廠址的,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21條 經營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璜,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璜,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可以根據情節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吊銷營業執照;銷售偽劣商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熱點內容
商丘司法記者 發布:2025-09-28 09:31:00 瀏覽:787
勞動法解釋100條 發布:2025-09-28 09:26:06 瀏覽:603
明星民法 發布:2025-09-28 09:21:38 瀏覽:776
依法治國結合實際 發布:2025-09-28 09:06:53 瀏覽:909
檢察司法改革 發布:2025-09-28 09:04:47 瀏覽:68
2015新勞動法 發布:2025-09-28 09:03:12 瀏覽:120
法官老爹豆瓣 發布:2025-09-28 08:59:36 瀏覽:961
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感想 發布:2025-09-28 08:57:57 瀏覽:778
2018年法律碩士教材 發布:2025-09-28 08:35:33 瀏覽:790
做司法的男生 發布:2025-09-28 08:34:34 瀏覽: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