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主要責任次要責任

法律主要責任次要責任

發布時間: 2021-03-09 13:39:06

1. 法律法規有沒嚴格規定主要責任和次要責任的分配條咧……急急急

法律不可能規定那麼細,沒有!

2. 交通事故中,主要責任佔多少次要責任佔多少謝謝

劃分依據:交通事故賠償責任的劃分建立在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基礎之上。交通事故責任的認定,在我國有統一的規定,分為全部責任、主要責任、同等責任、次要責任和無責任。

我國《民法通則》、《侵權責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等一系列法律在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基礎上,對交通事故的賠償責任進行了較為粗略的劃分。具體內容如下:

1、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2、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的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10%的賠償責任。

3、受害人和機動車一方對交通事故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由雙方分擔損失。

4、交通事故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2)法律主要責任次要責任擴展閱讀: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一)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

(二)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

(三)各方均無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屬於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

一方當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無責任。

3. 主要責任和次要責任怎麼賠償,賠償范圍有哪些

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46條第2項的規定,劃分了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的責任等級,卻並沒有規定具體的賠償比例。在實踐中,有些保險合同條款中,規定了主要責任、次要責任的賠償比例和賠償范圍,但各保險公司的規定各不相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在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基礎上,對交通事故的賠償責任進行了較為粗略的劃分:

第七十六條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3)法律主要責任次要責任擴展閱讀: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關於交通事故主要責任和次要責任的劃分:

第四十六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一)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

(二)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

(三)各方均無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屬於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

一方當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無責任。

省級公安機關可以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具體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確定細則或者標准。

4. 對方主要責任,我是次要責任,應該怎麼賠償

主次責任一般都是按照37責任或者28責任分擔。如果你住院了可以要求住院費,醫療費,營養費,請護理人員可以有護理費,還有誤工費的賠償,值得 注意的是,住院費,醫療費都是沒有問題的,營養費需要醫生開具相關證明。至於精神損失費的話,除非有傷殘等級證明,否則沒有精神損失的說法。至於誤工費要去稅務局拉繳稅記錄。沒有納稅的工錢法律上不會承認,賠償的話法院多數按照當地基本工資賠償,也有地方需要你拉最近3個月的收入證明,比如工資單,或者工資卡銀行最近三個月的每月給你打的工資記錄。單憑你說的一張收入證明很難有說服力。不過你一個月3000塊收入問題也不算多,對方一般不會跟你計較。最後你要求的這些賠償總額按照比例劃分。如果總賠償金打比方是1萬那是37分責就是對方支付你7000塊,具體主次責任如何細分你可以到交警隊問清楚。

5. 主要責任和次要責任怎麼賠償

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機動車輛商業保險示範條款》第二十三條 保險人內依據被保險機動車一方在事容故中所負的事故責任比例,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被保險人或被保險機動車一方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選擇自行協商或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理事故未確定事故責任比例的,按照下列規定確定事故責任比例:
被保險機動車一方負主要事故責任的,事故責任比例為70%;
被保險機動車一方負同等事故責任的,事故責任比例為50%;
被保險機動車一方負次要事故責任的,事故責任比例為30%。
涉及司法或仲裁程序的,以法院或仲裁機構最終生效的法律文書為准。

6. 如何判斷主要責任與次要責任的比例

交通事故主要責任和次要責任之間的比例是70%和30%,主次責任承擔不同,賠償比例也不同的,法版律對此沒有明確規定權,但是在實踐中已經是成了一種規則了。
法院一般參照交警部門出具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來判定責任,目前對於責任具體的比例劃分,已經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了。但在司法實踐中,大家約定俗成、反復使用,就形成了一種慣例。我們今天還是可以感受到該慣例的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說,確定責任比例,實際上成了法官一種酌情確定的情形,從55%至90%,都是有可能的。目前,在司法實踐中,大部分的判決還是以70%和30%確定主次責任的承擔比例。

7. 對方主要責任,我次要責任,我要賠償嗎

要賠償,優先由你的交強險所在的保險公司來賠,對方的交強險保險公司也會賠償你的損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六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十二條 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十八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關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熱點內容
經濟法基本養老保險比例 發布:2025-09-26 06:19:17 瀏覽:511
法律事務經濟法 發布:2025-09-26 06:13:02 瀏覽:27
經濟法法的效力思維導圖 發布:2025-09-26 06:12:12 瀏覽:652
31日立法 發布:2025-09-26 06:04:45 瀏覽:506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律碩士復試科目 發布:2025-09-26 06:04:10 瀏覽:142
兩個條例心得體會 發布:2025-09-26 05:44:59 瀏覽:892
經濟法反壟斷案件 發布:2025-09-26 05:31:57 瀏覽:387
建築法和合同法誰大 發布:2025-09-26 05:26:59 瀏覽:703
乘道德而浮游 發布:2025-09-26 05:24:01 瀏覽:905
廣州市勞動法解僱應該 發布:2025-09-26 05:11:44 瀏覽: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