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追究法律責任
Ⅰ 什麼情況下軍事違法行為最嚴重
拒服兵役最嚴重。
拒服兵役會採取以下處罰措施:
《備忘錄》還充分考慮到兵役義務失信當事人的正當權益保護,對失信行為的信用修復和異議處理程序做出規范,失信當事人主動改正錯誤,繼續履行兵役義務或者有見義勇為等重大立功表現的,經兵役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審查認定後,可進行信用修復。
信用修復後,不再作為履行兵役義務領域失信聯合懲戒對象。
軍事法即有關軍事管理和國防建設的法律、法規,包括《兵役法》、《國防法》、《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軍事設施保護法》、《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官服役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香港特別行政區駐軍法》以及《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等。 軍事法是調整國防建設和軍事方面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現代軍事法在軍事司法活動方面,通常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①
有特定的法律依據。許多國家都專門制定了軍事司法方面的法律規范,對案件管轄、司法程序、職權劃分、定罪量刑、監督執行等作出規定,以作為軍事司法活動的依據。
②
有專門的司法組織系統。一般在軍隊系統分級設立司法機構和人員,專門履行軍隊司法職責。
③
軍事指揮員享有追究軍人違法行為法律責任的一定許可權。通常軍事指揮員可以依據軍事法賦予的職權,追究和處置其部屬的違法行為。
④
有特定的犯罪罪名。 各國軍事刑法對軍事犯罪通常依其所侵犯的社會關系規定各種罪名。例如,美國的軍事犯罪罪名有脫逃罪、職務與命令罪、上下級關系罪、關系戰斗罪等;蘇聯的軍事犯罪罪名有違反隸屬關系和破壞軍人榮譽罪,違反服役制度罪,違反保存軍用物資和使用軍事技術裝備制度罪,違反保守軍事機密罪, 軍事職務罪, 違反戰斗勤務罪,在軍事行動區違反執行軍事勤務制度罪, 違反戰爭法和慣例罪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犯罪罪名有武器裝備肇事罪、阻礙執行職務罪 、虐待俘虜罪等20多種(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軍人違反職責罪暫行條例》)。
⑤
戰時與平時不同。通常情況下,戰時的司法程序比平時簡便,戰時量刑從重,並實行一些特殊的執行刑罰方法,如允許戴罪立功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法是在繼承革命戰爭時期軍事法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歷次革命戰爭時期,為了建立和發展革命武裝力量,戰勝國內外敵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政權和軍事領導機關,制定和頒布了一些維護軍事利益的法律規范。
Ⅲ 什麼是軍人違反職責罪
根據《刑法》第四百二十條的規定,軍人違反職責,危害國家軍事利益,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行為,是軍人違反職責罪。軍人違反職責罪有哪些特徵:(一)本類犯罪侵犯的是國家的軍事利益。所謂軍事利益,是指國家的軍事設施、軍事裝備、國防建設、武裝斗爭、軍事後勤供給、軍事技術研究等方面的利益。(二)本類犯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違反軍人職責、危害國家軍事利益的行為。所謂違反軍人職責,是指行為人不遵守國家有關軍事法規命令、條例等所確定的具體職責。(三)本類犯罪的主體為特殊主體,即軍人。具體而言包括下列三類:第一,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現役軍人。第二,戰時預備役人員,是指執行軍事任務的預備役人員。第三,其他軍內在編職工,主要是指執行軍事任務的其他軍內人員。(四)本類犯罪的主觀方面主要為故意犯罪,少數可以由過失構成,有些犯罪還要求特定的目的,如戰時自傷罪,必須以逃避作戰義務為目的。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百二十條軍人違反職責,危害國家軍事利益,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行為,是軍人違反職責罪。
Ⅳ 誰有《中國人民解放軍預防犯罪工作條例》全文啊
http://www.ycgfjy.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699
Ⅳ 退役士兵安置條例的法律責任
第五章 法律責任抄
第四十九條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參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其上級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對相關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相關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反規定審批退役士兵安置待遇的;
(二)在審批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中出具虛假鑒定、證明的;
(三)在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中利用職權謀取私利的。
第五十條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單位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當地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對企業按照涉及退役士兵人數乘以當地上年度城鎮職工平均工資10倍的金額處以罰款,並對接收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予以通報批評:
(一)拒絕或者無故拖延執行人民政府下達的安排退役士兵工作任務的;
(二)未依法與退役士兵簽訂勞動合同、聘用合同的;
(三)與殘疾退役士兵解除勞動關系或者人事關系的。
第五十一條 退役士兵弄虛作假騙取安置待遇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門取消相關安置待遇。
Ⅵ 軍人犯法交由哪個機關審理
看軍人犯得啥法了,軍地互涉案件的管轄有專門的規定,希望能幫到你
辦理軍隊和地方互涉刑事案件的規定
第一條 為了規范辦理軍隊和地方互涉刑事案件(以下簡稱軍地互涉案件)工作,依法及時有效打擊犯罪,保護國家軍事利益,維護軍隊和社會穩定,根據刑法、刑事訴訟法和其他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下列案件:
(一)軍人與地方人員共同犯罪的;
(二)軍人在營區外犯罪的;
(三)軍人在營區侵害非軍事利益犯罪的;
(四)地方人員在營區犯罪的;
(五)地方人員在營區外侵害軍事利益犯罪的;
(六)其他需要軍隊和地方協作辦理的案件。
第三條 辦理軍地互涉案件,應當堅持分工負責、相互配合、及時規范、依法處理的原則。
第四條 對軍人的偵查、起訴、審判,由軍隊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軍事法院管轄。軍隊文職人員、非現役公勤人員、在編職工、由軍隊管理的離退休人員,以及執行軍事任務的預備役人員和其他人員,按照軍人確定管轄。
對地方人員的偵查、起訴、審判,由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管轄。列入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序列的公安邊防、消防、警衛部隊人員,按照地方人員確定管轄。
第五條 發生在營區的案件,由軍隊保衛部門或者軍事檢察院立案偵查;其中犯罪嫌疑人不明確且侵害非軍事利益的,由軍隊保衛部門或者軍事檢察院與地方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按照管轄分工共同組織偵查,查明犯罪嫌疑人屬於本規定第四條第二款規定管轄的,移交地方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處理。
發生在營區外的案件,由地方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查明犯罪嫌疑人屬於本規定第四條第一款規定管轄的,移交軍隊保衛部門或者軍事檢察院處理。
第六條 軍隊和地方共同使用的營房、營院、機場、碼頭等區域發生的案件,發生在軍隊管理區域的,按照本規定第五條第一款的規定辦理;發生在地方管理區域的,按照本規定第五條第二款的規定辦理。管理區域劃分不明確的,由軍隊和地方主管機關協商辦理。
軍隊在地方國家機關和單位設立的辦公場所、對外提供服務的場所、實行物業化管理的住宅小區,以及在地方執行警戒勤務任務的部位、住處發生的案件,按照本規定第五條第二款的規定辦理。
第七條 軍人入伍前涉嫌犯罪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由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提供證據材料,送交軍隊軍級以上單位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審查後,移交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處理。
軍人退出現役後,發現其在服役期內涉嫌犯罪的,由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處理;但涉嫌軍人違反職責罪的,由軍隊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處理。
第八條 軍地互涉案件管轄不明確的,由軍隊軍區級以上單位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軍事法院與地方省級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協商確定管轄;管轄有爭議或者情況特殊的案件,由總政治部保衛部與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協商確定,或者由解放軍軍事檢察院、解放軍軍事法院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第九條 軍隊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軍事法院和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對於軍地互涉案件的報案、控告、舉報或者犯罪嫌疑人自首的,都應當接受。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並通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對於不屬於自己管轄而又必須採取緊急措施的,應當先採取緊急措施,然後移送主管機關處理。
第十條 軍人在營區外作案被當場抓獲或者有重大犯罪嫌疑的,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可以對其採取緊急措施,二十四小時內通知軍隊有關部門,及時移交軍隊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處理;地方人員在營區作案被當場抓獲或者有重大犯罪嫌疑的,軍隊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可以對其採取緊急措施,二十四小時內移交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處理。
第十一條 地方人員涉嫌非法生產、買賣軍隊制式服裝,偽造、盜竊、買賣或者非法提供、使用軍隊車輛號牌等專用標志,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軍隊公文、證件、印章,非法持有屬於軍隊絕密、機密的文件、資料或者其他物品,冒充軍隊單位和人員犯罪等被軍隊當場查獲的,軍隊保衛部門可以對其採取緊急措施,核實身份後二十四小時內移交地方公安機關處理。
第十二條 軍隊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辦理案件,需要在營區外採取偵查措施的,應當通報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應當協助實施。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辦理案件,需要在營區採取偵查措施的,應當通報軍隊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軍隊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應當協助實施。
第十三條 軍隊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軍事法院和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相互移交案件時,應當將有關證據材料和贓款贓物等隨案移交。
軍隊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軍事法院和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依法獲取的證據材料、製作的法律文書等,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十四條 軍隊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軍事法院和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辦理案件,經軍隊軍區級以上單位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軍事法院與地方省級以上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協商同意後,可以憑相關法律手續相互代為羈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第十五條 軍隊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軍事法院和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對共同犯罪的軍人和地方人員分別偵查、起訴、審判的,應當及時協調,依法處理。
第十六條 軍人因犯罪被判處刑罰並開除軍籍的,除按照有關規定在軍隊執行刑罰的以外,移送地方執行刑罰。
地方人員被軍事法院判處刑罰的,除掌握重要軍事秘密的以外,移送地方執行刑罰。
軍隊和地方需要相互代為對罪犯執行刑罰、調整罪犯關押場所的,由總政治部保衛部與司法部監獄管理部門或者公安部、國家安全部監所管理部門協商同意後,憑相關法律手續辦理。
第十七條 戰時發生的侵害軍事利益或者危害軍事行動安全的軍地互涉案件,軍隊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可先行對涉嫌犯罪的地方人員進行必要的調查和採取相應的強制措施。查清主要犯罪事實後,移交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處理。
第十八條 軍隊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軍事法院和地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建立健全辦案協作機制,加強信息通報、技術支持和協作配合。
第十九條 本規定所稱軍人,是指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現役軍官、文職幹部、士兵及具有軍籍的學員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現役警官、文職幹部、士兵及具有軍籍的學員;軍人身份自批准入伍之日獲取,批准退出現役之日終止。
第二十條 本規定所稱營區,是指由軍隊管理使用的區域,包括軍事禁區、軍事管理區,以及軍隊設立的臨時駐地等。
第二十一條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除公安邊防、消防、警衛部隊外)保衛部門、軍事檢察院、軍事法院辦理武警部隊與地方互涉刑事案件,適用本規定。
第二十二條 本規定自2009年8月1日起施行。1982年1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總政治部《關於軍隊和地方互涉案件幾個問題的規定》和1987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總政治部《關於軍隊和地方互涉案件偵查工作的補充規定》同時廢止。
二○一○年四月十二日
Ⅶ 軍人違反職責罪的司法解釋有哪些
軍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職業就是保衛國家、保衛人民。人民對軍人有著崇敬,但是個別軍人也會違反職責,做出犯罪的行為。那麼軍人違反職責罪的司法解釋有哪些呢?下面的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刑法對什麼是軍人違反職責罪作了規定,即軍人違反職責,危害國家軍事利益,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行為。為了保證軍人正確履行職責,以維護國家安全、祖國統一,鞏固國防,保證在戰爭狀態下軍隊的有力指揮,刑法在分則第十章中專門規定了軍人違反職責罪。
軍人職責的范圍,是我國憲法、法律、法規以及各種軍事法規、規章中規定的軍人職責。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武裝力量的任務是鞏固國防,抵抗侵略,保衛祖國,保衛人民的和平勞動,參加國家建設事業,努力為人民服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規定:現役軍人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軍隊的條令和條例,忠於職務,隨時為保衛祖國而戰斗。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內務條令》、《紀律條令》、《保守國家軍事機密條例》以及其他各類專門軍事法規、規章中對於各類軍人的一般職責,各級指揮人員、主管人員、值班值勤人員及其他專門人員的具體職責等都作了明確的規定。這是所有軍人都應當嚴格遵守和履行的神聖職責。任何違反軍人職責的行為,都要按照軍紀處理,觸犯刑法,構成軍人違反職責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必須是依照法律規定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軍人違反職責、危害國家軍事利益的行為表現多樣,其危害程度的大小也各有不同。法律對於軍人違反職責危害國家軍事利益的哪些行為構成犯罪作了具體規定,也規定了不同的定罪標准,有的行為只要實施了就可構成犯罪,有的行為要求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後果才能構成。只有依照刑法或者其他法律的規定,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才能構成犯罪,這也是區分軍人違反職責犯罪與一般的違反軍隊紀律行為的界限。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軍人違反職責,危害國家軍事利益,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如果有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延伸閱讀:
什麼是軍人違反職責罪
軍人違反職責罪有哪些特徵
軍人違反職責罪
Ⅷ 軍隊違反行政處罰法,怎麼處理
軍隊違反行政處罰法,怎麼處理?這樣的問題范圍是較大的。
1、軍隊、基層部隊違反地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對於起違法行為除了接受地方公安部門依法處罰以外,責任人和領導還將受到中央軍委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軍內處罰。
2、軍人在地方違反地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對於起違法行為除了接受地方公安部門依法處罰以外,責任人還將受到中央軍委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軍內處罰,嚴重的。
3、軍人在軍營內違反行政處罰法的,責任人還將受到中央軍委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軍內處罰。
Ⅸ 軍官被判刑以後,會怎麼樣
要是現役軍人被發生有違法犯罪的情況,是會跟正常犯罪的人一樣處置,並不會因他軍人身份而不逮捕。
判刑後如果開除軍籍的會被轉入地方監獄,也有可能轉入軍事監獄服刑,一般是沒有開除軍籍的。
現役軍人犯罪同樣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九十條規定:
軍隊保衛部門對軍隊內部發生的刑事案件行使偵查權。對罪犯在監獄內犯罪的案件由監獄進行偵查。軍隊保衛部門、監獄辦理刑事案件,適用本法的有關規定。
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二十二條規定:
「公安機關和軍隊互涉刑事案件的管轄分工如下:
一、軍人在地方作案的,當地公安機關應當及時移交軍隊保衛部門偵查。
二、地方人員在軍隊營區作案的,由軍隊保衛部門移交公安機關偵查。
三、軍人與地方人員共同在軍隊營區作案的,以軍隊保衛部門為主組織偵查,公安機關配合;共同在地方作案的,以公安機關為主組織偵查,軍隊保衛部門配合。
四、現役軍人入伍前在地方作案,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由公安機關偵查,軍隊保衛部門配合。
(9)中國人民解放軍追究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中央軍委關於軍隊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第二條規定。
軍隊保衛部門對軍隊內部發生的刑事案件依法行使偵查權;軍事檢察院、軍事法院對軍內人員犯罪的案件依法分別行使檢察權、審判權;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六條,本規定所稱軍隊內部發生的刑事案件,是指部隊營區內發生的刑事案件和軍內人員犯罪的案件。
第二十七條,本規定所稱軍內人員,是指人民解放軍現役軍官、文職幹部、士兵和具有軍籍的學員、在編職工以及由軍隊管理的離休、退休人員。
根據上述規定軍人犯罪案件屬軍隊管轄原則。但是,對軍人犯罪的偵查工作,根據案情需要,可以由地方公安機關負責。
對軍人的一般違法行為,可以由地方公安機關處理。按規定軍人是普通警察應該是無權拘留的,犯法了可以抓捕但是要移交給部隊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