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積金不繳納說明有法律效力嗎
『壹』 我單位員工要求不上公積金把錢直接用現金形式補給他,員工工資表裡已經扣除公積金但未繳納公積金
那就是不繳公積金,工資給高點,扣除五險個人繳納(公積金也可扣除)部分超出3500元是要繳稅的。
『貳』 住房公積金怎麼用不交有什麼損失
繳納公積金後,在買房子時可以申請公積金貸款,公積金利率比商業貸款利率要低很多。
個人每月需繳納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10%(一般情況下,具體需看當地政策)到公積金個人賬戶,同時單位也需繳納相應的金額到你公積金個人賬戶內,如果不交公積金,單位繳納的那部分金額就沒有了。
『叄』 你好 試用期期間公司給交了社保但是不交住房公積金 說轉正才有公積金這樣違法嗎
不違法,法律沒有要求公積金,要求五險了,試用期沒有公積金很正常,甚至可以說,8成的私人單位都沒有公積金,試用期內離職一般可以馬上走人不需要提前一個月的,轉正後才是寫離職申請一個月後拿錢走人,但是實情況而定吧。給交公積金的單位一般不會在乎試用期人員是否離職的
『肆』 求解為什麼有些公司不交住房公積金
部分公司不交住房公積金原因:
1、認識上出現偏差
很多單位、個人只看到了《勞動法》而沒有去關注《條例》,再加之一些媒體上不準確的解釋,(如:「五險」是法定的,「一金」不是法定的。這種解釋是狹義地去理解了「法」的概念,會對人們起誤導作用。
作為最高國家行政機關的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令》雖然不是法律條令,但也是行政法規,同樣具備法律效力,有它「強制性」的作用。)這就導致許多單位和職工都出現了認識上的偏差。
2、《條例》細則不健全,住房公積金在歸集管理方面,缺乏約束機制,沒有規定明確的強制措施,導致執法很難到位。
再加上不同類型的企業單位設立時,是去不同的部門登記。比如設立企業要到工商部門登記,事業單位到編制管理部門登記,民辦非企業單位和社會團體要到民政部門登記。而目前各部門之間信息不共享,需要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去不斷地協調搜集,這也是公積金執法不易到位的一個原因。
3、《條例》畢竟是行政法規,沒有被立法,其強制效力與執行力度上總是相對較弱。因此,單位和職工就應該正確理解《條例》內容,政府各相關職能部門加強相互協調,加大管理、監督、執行的力度,才能更好地維護住房公積金所有者的合法權益。
(4)公積金不繳納說明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五險一金是指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的幾種保障性待遇的合稱,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及住房公積金。
「在職職工個人應當按照規定繳存住房公積金。」住房公積金為「應當繳納「項目,法律上應當即為必須,同時繳納也表現出這是一項義務。
2016年3月23日「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將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並實施。這意味著,未來隨著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的合並,人們熟悉的「五險一金」或將變為「四險一金」,醫療保險將與生育保險合並,有些大型企業會為員工購買福利,如人身意外險、重大疾病保險。
2017年6月底前,部分試點地區將合並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產檢費用將和普通醫療費用一同報銷,試點期限為一年左右。
第一批的試點地區包括河北邯鄲、山西晉中、遼寧沈陽、河南鄭州、湖南嶽陽等12個城市。兩險合並之後,未來就是四險一金了。參加醫療保險的人可以享受到生育保險的待遇。
辦理
(1)社保、公積金開戶
企業需要在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內去社保局及公積金中心辦理社保、公積金開戶。社保開戶後會拿到《社保登記證》,公積金開戶後會取得單位公積金登記號。
(2)增減員
單位每月都必須把企業新增的員工添加進單位的五險一金賬戶中,並把已經離職的員工從賬戶中刪除。社保、公積金賬戶為兩個獨立的賬戶,增減員工的操作在兩個賬戶中都必須進行。
(3)確認繳費基數
單位每月需要為員工申報正確的五險一金繳費基數,以確保五險一金的正常繳納。五險一金的繳費基數以員工上年度平均工資或入職首月工資為准。
(4)五險一金繳費
如果企業、銀行、社保/公積金管理機構三方簽訂了銀行代繳協議,則五險一金費用將在每月固定時間從企業銀行賬戶中直接扣除。當然企業也可以選擇通過現金或者支票的形式前往五險一金管理機構現場繳費。
『伍』 單位在2014年把我們的住房公積金賬戶給開了,可是卻一直不告訴我們,也沒有繳納,請問投訴有用嗎
開了公積金賬戶又不交錢是違法的,開了不交,幾乎不可能哦,要把你們的公積金賬戶都封存才可能不用交,
當地公積金中心問一下就能知道。
『陸』 住房公積金只能在繳納城市用嗎,不買房的情況下怎麼能提取呢
是的,深圳公積金只可以在當地使用,非購房提取可以在租房、離職等情況提取,具體如下:
《深圳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管理規定》
第五條職工及其家庭成員發生下列住房消費情形之一的,職工可以按照規定申請提取住房公積金:
(二)支付房租;
第十一條發生下列情形之一的,職工可以按照規定申請提取住房公積金:
(一)退休;
(二)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並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
(三)男性年齡滿五十周歲或者女性年齡滿四十五周歲,失業且住房公積金賬戶封存滿兩年;
(四)在國外或者港、澳、台地區定居;
(五)戶籍遷出本市;
(六)戶籍不在本市並已申請基本養老保險或者基本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七)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八)職工本人或者家庭成員患重大疾病。
(6)公積金不繳納說明有法律效力嗎擴展閱讀:
辦理非購房提取的材料:
第十六條職工在住房公積金業務網點申請提取住房公積金的,應當提交下列基本材料:
(一)住房公積金聯名卡;
(二)身份證;
(三)深圳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申請表。
第十七條支付房租和用於其他住房消費的,僅需提交本規定第十六條規定的基本材料。
職工使用自助服務平台辦理提取業務前,應當在住房公積金業務網點簽訂住房公積金業務自助辦理服務協議。
第十八條職工按照本規定第十一條規定情形申請提取的,除提交本規定第十六條規定的基本材料外,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另行提交相應證明材料:
(一)退休的,提交退休證明;不能提交退休證明的,男性年齡應當滿六十周歲或者女性年齡應當滿五十五周歲;
(二)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並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的,提交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的證明、職工完全喪失勞動能力鑒定證明或者一級至四級殘疾人證;
(三)男性年齡滿五十周歲或者女性年齡滿四十五周歲,失業且住房公積金賬戶封存滿兩年的,提交本市失業職工失業保險待遇計發決定書或者失業人員登記證明;
(四)在國外或者港、澳、台地區定居的,提交戶口注銷證明或者永久居留權證明;
(五)戶籍遷出本市的,提交戶口遷移證明;
(六)戶籍不在本市並已申請基本養老保險或者基本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手續的,職工本人應當已辦理基本養老保險或者基本醫療保險關系申請轉出和申請接續手續;
職工不能辦理申請基本養老保險或者基本醫療保險關系申請轉出和接續手續的,自申請提取之月起本市社會保險停止繳費時間滿三個月的,公積金中心受理該提取申請;
(七)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提交本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明;
(八)因職工本人或者家庭成員患重大疾病的,提交二級甲等及以上醫院出具診斷證明書、醫院相關治療費用的憑證(收費收據或者本市社保票據),憑證開具時間與申請提取時間應當相隔在兩年以內;
患者是職工家庭成員的,應當另行提交家庭成員身份證、結婚證、戶口簿等家庭成員關系證明。
『柒』 不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可以作為投訴單位不繳納住房公積金的證據嗎
如果是相關政府部門或者機構出具的正式的判決書,並且判決內容與投訴事項相關,那麼是可以作為證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