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停車場碰到別人的車走了需要付法律責任嗎

停車場碰到別人的車走了需要付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1-11-21 00:06:16

⑴ 我在停車場刮蹭到別人的車,我看沒事情就走了,這算是肇事逃逸嗎

在停車場不算肇事,屬於損壞他人財物。

如何認定交通肇事逃逸行為:

  1. 明知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或棄車逃離事故現場的;

  2. 交通事故當事人認為自己對事故沒有責任,駕車駛離事故現場的;

  3. 交通事故當事人有酒後和無證駕車等嫌疑,報案後不履行現場聽候處理義務,棄車離開事故現場後又返回的;

  4. 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未報案且無故離開醫院的;

  5. 交通事故當事人雖將傷者送到醫院,但給傷者或家屬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聯系方式後離開醫院的;

  6. 交通事故當事人接受調查期間逃匿的;

  7. 交通事故當事人離開現場且不承認曾發生交通事故,但有證據證明其應知道發生交通事故的;

  8. 經協商未能達成一致或未經協商給付賠償費用明顯不足,交通事故當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實信息,有證據證明其是強行離開現場的。

拓展資料:

交通肇事逃逸尚不構成犯罪最輕處罰,按照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對造成交通事故後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條的規定,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可以並處15日以下拘留。

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機可能無責任或只有部分責任,但如果逃逸,導致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司機就要負交通事故的全部責任。

交通肇事是指車輛行為人在行駛過程中,發生碰撞、碾軋、刮擦、翻車、墜車、爆炸、失火等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等交通事故,承擔事故相應責任的情形。

交通肇事所致的社會危害性達到一定程度,符合刑法中交通肇事罪規定的定罪條件的,要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刑事法律責任

⑵ 停車場颳了別人車子,結果別人車子開走了,怎麼辦!

如果是免費停車,停車場僅在其對保管車輛的毀損、滅失存 在故意或重大過失的情況下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但如果是商場、飯店等消費性場所提供的「免費停車」,應是商家提供給顧客的一項配套服務,是有償商業行為,在該情形下停車場不能定義為免費停車場,對停放車輛的損失承擔相應賠償責任。如是機關、企事業單位等非消費性場所的免費停車場,停車場無故意或重大過失不承擔賠償責任。

買車需要注意的事項如下:

1、確認購買能力:

確定購買能力,買車後不影響家庭整體的生活質量,一般根據的家庭的近三年的平均的收入情況,一般情況拿出三年家庭的20%,但是不超過家庭固定資產值的10%。

2、關注點:

對於家庭用車最重要的是安全,其次是經濟適用,因為汽車的安全承載著一家人的生命,所以安全是重中之重。

3、現場確認:

根據以上兩步基本確定要買的幾款車型,親自去4s店現場確認,包括試駕、詢價、貸款情況、維修保養等相關情況。

⑶ 在停車場停車時刮碰別人的車,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開車離開,,屬於交通肇事逃逸嗎

在小區停車時輕微刮到別人車,在法律上就是屬於逃逸的行為,因為法律不管逃逸者是否知情。
在實際情況下,不知情刮蹭到別人停的車離開一般不會以肇事逃逸處罰的。
需要讓交警看到自己主觀意識有沒有逃逸的行為,也沒有逃避責任的想法。而且在知情後一直積極配合處理,也願意承擔相應的責任,得到對方的諒解,交警肯定不會算你逃逸的。

⑷ 停車場溜車把別人車撞了,我走了算肇事逃逸嗎怎麼處理

算肇事逃逸,處罰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九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三)造成交通事故後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

第一百零一條 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並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造成交通事故後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4)停車場碰到別人的車走了需要付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肇事逃逸情節嚴重的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⑸ 停車場不小心把別人車颳了,當時也沒注意就走了,這樣會怎麼處罰

這樣情況應該先跟車主聯繫上,幫人把車修好

⑹ 在停車場不小心把別人的車蹭了,跑了算肇事逃逸嗎

主觀上是故意就算,如交通事故當事人駕車駛離現場時,有證據證明你不知道或不能發現事故發生時,主觀上也就沒有逃避法律責任的故意則不能判定為逃逸。

構成交通肇事逃逸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時間上當事人知道已經發生交通事故。

2、當事人主觀上是為逃避法律責任。

3、已經離開交通事故現場。

只有具備上述三個條件,才能認定為交通肇事逃逸,否則,認定當事人離開事故現場就是逃逸難免過於嚴格,同時於法無據,於情不合。如主觀目的不是逃避法律追究,而是到交警部門投案自首,可不認定為其逃逸。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九十四條:「交通肇事逃逸,是指發生交通事故後,交通事故當事人為逃避法律追究,駕駛車輛或者遺棄車輛逃離交通事故現場的行為。」

(6)停車場碰到別人的車走了需要付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交通肇事逃逸處罰

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造成交通事故後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終生禁駕。因逃逸致使受害人死亡的,依據刑法規定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新法加大了對交通肇事逃逸的處罰力度。

交通肇事後逃逸是一種性質十分惡劣、情節非常嚴重的違法行為,為此當事人要承擔對自己不利的嚴重後果。

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後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⑺ 在停車場停車時刮碰別人的車,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開車離開,,屬於交通肇事逃逸嗎

不知情,不構成肇事逃逸,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離現場的,屬於逃逸,雙方協商解決。

不能因為不知道刮蹭了對方車輛而不賠償,應當賠償對方的損失,但是這不屬於肇事逃逸。最終意見應以有關事實經具體核實後再行確定,本回答不作為最終的律師法律意見。

(7)停車場碰到別人的車走了需要付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交通肇事逃逸行為的責任認定:

1、出於逃避法律責任,但履行救助義務。如行為人交通肇事將人撞倒後,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後逃離現場。這種情形下,行為人雖構成逃逸,但主觀惡性不深。對於這種情形,認定責任時應該從寬。

2、出於逃避救治傷者,逃逸後主動投案。法律之所以規定逃逸是加重情節,就是考慮對受害人生命的保護。逃逸造成的最嚴重後果就是,使傷者缺乏救助,導致傷勢嚴重以致死亡。所以這種情形構成交通肇事後逃逸是當然的,對自首情節按照刑法減輕處罰也是應當的。

3、既逃避法律責任又逃避救治傷者。對於這種情況,顯然要按照法律的規定,在量刑幅度內予以從重。如果其結果導致受害人的死亡,則是逃逸行為情節的再次加重,構成「因逃逸致人死亡」。

⑻ 停車時碰到前方的車子,當時就走了,對方車主不在,要負法律責任嗎過後報警有用

需要的,為了雙方共同利益;
建議你還是直接聯系對方車主;
協商賠償對方損失;
屬於肇事逃逸;

熱點內容
房地產掛靠企業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3 00:13:48 瀏覽:421
浙江司法拍賣網站 發布:2025-09-22 23:57:24 瀏覽:752
寮國涉外婚姻法改了嘛 發布:2025-09-22 23:52:58 瀏覽:731
司法幹部隊伍建設 發布:2025-09-22 23:33:11 瀏覽:713
舍棄道德 發布:2025-09-22 23:32:59 瀏覽:552
司法鑒定報告圖片 發布:2025-09-22 23:14:47 瀏覽:159
中國法院司法改革 發布:2025-09-22 22:57:40 瀏覽:160
沒有簽名的保證書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22 22:56:59 瀏覽:149
杭州迪安司法鑒定中心 發布:2025-09-22 22:25:01 瀏覽:340
陳慶偉法官外國人 發布:2025-09-22 22:04:09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