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專利法律知識何岳峰

專利法律知識何岳峰

發布時間: 2021-11-21 02:19:26

A. 我國法律對專利權歸屬是怎麼規定的

我國法律對專利權歸屬是怎麼規定的什麼是專利權人 專利權是發明創造人或其權利受讓人對特定的發明創造在一定期限內依法享有的獨占實施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下文將給大家詳細介紹有關我國法律對專利權歸屬是怎麼規定的法律知識,歡迎大家閱讀。我國法律對專利權歸屬是怎麼規定的我國法律對專利權歸屬是怎麼規定的1、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2、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3、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准後,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4、兩個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另有協議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共同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申請被批准後,申請的單位或者個人為專利權人。5、一個單位或者個人接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委託所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另有協議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申請被批准後,申請的單位或者個人為專利權人。6、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分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專利權授予最先申請的人。

B. 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報名費是多少

240元。

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是國家知識產權舉辦的從事專利代理行業的職業資格考試,開始於1992年。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每年舉行一次,一般在11月全國十幾個考點城市同時進行。

應試人員自取得某一部分成績合格記錄當年起三年內,兩部分均合格的,由考核委員會辦公室發出總成績合格通知單。應試人員在收到總成績合格通知單後向考核委員會提出申請,經審查符合《專利代理條例》有關規定的,由專利代理人考核委員會頒發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

(2)專利法律知識何岳峰擴展閱讀:

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注意事項:

網上查找資源,專利法及專利法實施細則的講解音頻,邊聽音頻邊理解專利法及專利法實施細則,審查指南,推薦何岳峰老師專利法,審查指南的講解音頻。

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做相關專利法的歷年真題,做真題時做完看真題解析,可以下載專門的刷題軟體針對性練習。

專利法實施細則 審查指南掌握後,開始復習資格考試的實務,推薦吳觀樂老師的歷年真題解析,以及祁建偉老師的實務講解音頻,在看真題解析時先做一遍,然後對著答案,總結看是否哪裡有遺漏。

C. 我國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有哪些

下述為關於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分類清單:
(一)綜合類:
民法通則》第五章第三節「知識產權」。
刑法》分則第三章第七節「侵犯知識產權罪」;
法院、高檢院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合同法》第十八章「技術合同」。《對外貿易法》第五章「與對外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保護」。

(二)商標權類:
《商標法》及其實施條例。
高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案件有關管轄和法律適用范圍問題的解釋;
高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

(三)專利權類:
《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
高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
高法院關於對訴前停止侵犯專利權行為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
《國防專利條例》。

(四)著作權類:
《著作權法》及其實施條例。
高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高法院關於審理計算機網路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高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域名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
《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
《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五)商業秘密類:
《反不正當競爭法》。
《關於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若干規定》。

(六)植物新品種權類:
《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及其實施細則(農業部分、林業部分)。
高法院關於審理植物新品種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

(七)特殊標志類:
《特殊標志管理條例》;
《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
《世界博覽會標志保護條例》。

(八)地理標志類:
《商標法》。
《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
《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

(九)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類:
《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及其實施細則。
高法院關於開展涉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案件審判工作的通知。
《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

(十)其他類:
《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的實施辦法》。
《展會知識產權保護辦法》。

D. 知識產權需要掌握哪些知識

1、知識產權專業培養通曉專利法、商標法、版權法、商業秘密法、國際知識產權法的知識和技術,以教授知識產權專門知識和技術方法為主,以教授普通高校一般法律技術為輔,同時將提高學生的知識產權管理能力作為業務培養要求之一。
2、知識產權專業包含以下課程:
法理學、憲法學、民法學、刑法學、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國際私法、國際法、著作權法(版權法)、專利法、商標法、知識產權國際公約、專利文獻檢索、知識產權損害賠償、合同法、知識產權法原理、網路環境下的知識產權保護、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反不正當競爭法、知識產權代理實務等。
3、知識產權專業學習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備知識產權專業各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同時兼具普通法學各學科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知識產權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同時具備法學一般分析方法和技術;
(3)了解知識產權發展的前沿和知識產權發展的趨勢;
(4)熟悉我國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和相關政策體系及普通法律體系和政策;
(5)運用知識產權知識解決和處理知識產權代訴訟和管理問題的能力;
(6)掌握專利和商標檢索、資料查詢的技能和方法,同時具有一般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能盡快解決文獻檢索和查詢的問題。 培養要求本專業培養通曉專利法、商標法、版權法、商業秘密法、國際知識產權法的知識和技術,以教授知識產權專門知識和技術方法為主,以教授普通高校一般法律技術為輔,同時將提高學生的知識產權管理能力作為業務培養要求之一。

E. 專利交易涉及哪些要用的法律知識

一、要說專利轉讓,首先要了解技術貿易的模式。可分為如下:

1、普通許可:許可方(即專利權人)允許被許可方在規定的區域內使用其專利,許可方仍保留使用該項專利或再與第三方簽訂許可合同的權利。

2、獨占許可:被許可方取得在規定區域內使用其專利,不僅如此,還有權拒絕任何人(包括許可方)在該區域內實施。

3、獨家許可:被許可方有權在規定區域內使用,但許可方仍有權在該區域內實施。

4、分售許可:被許可方可以在許可方的同意下,以自己的名義許可第三方實施許可方的專利。

5、交叉許可:兩個專利權人以技術互惠交換的形式相互使用對方的專利,這是因為雙方的技術交叉,一方為了實施其專利必須運用到另一方的專利,如:改進發明方與原發明方,改進方要實施,需要利用原發明;原發明方要發展,也要使用改進的發明。

6、專利申請權與專利權轉讓:原專利申請人將其申請權或原專利權人將其專利權轉讓出去。

二、企業在引進專利前應做好調研工作:

1、檢索一下專利文獻,從中找出眾多同類技術,然後貸比三家,擇優篩選;

2、了解該專利的法律狀態:是何種專利?是已申請但還未授權的,還是已被授權的,或是失效的專利?

3、了解該專利的技術成熟程度:是僅限於設計階段,是處於實驗室中試階段,還是已進入生產階段?該專利已往的推廣應用情況如何?

4、對該專利進行經濟分析:投產時需要投資多少?產品銷售如何?利潤有多少?

5、國有國情,廠有廠情。該專利能否適合在本企業投產?還須引進哪些技術、設備?等等。

三、雙方應認真簽訂專利許可證合同

合同有以下條款:

1、前言;

2、定義;

3、合同的標的:指技術范圍的確定和說明。寫明專利的種類、名稱、申請日、批准日、有效期等;

4、費用的支付:分為:一次總算支付;提成費(按銷售金額或利潤確定提成比例);入門費加提成費(簽訂合同後,預付一筆費用,然後每年再按銷售金額或利潤來提成);技術入股(專利權人以其專利技術作為股份投入,利益共享、風險共擔);

5、技術資料的支付:規定技術資料的范圍、交付時間、地點、驗收方法;

6、技術改進:簽約後一方對該專利技術的改進,其成果歸誰所有及另一方的利益問題;

7、技術服務和人員培訓:被許可方獲得技術資料後可能無法製造出合格產品,還須許可方提供培訓、指導等;

8、保密條款:主要涉及know-how(技術秘密),被許可方應對許可方負有保密的義務;

9、擔保條款:雙方各自互相給予對方履行合同的許諾;

1o、爭議的解決:規定雙方發生爭議後的解決辦法;

11、違約:對不履行或不按時履行合同等違約的處理;

12、合同的生效日、有效期限、終止及延期。

F. 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適用,主要有哪些主張

一、我國區際知識產權法律適用的基本原則
解決區際知識產權法律沖突要遵循一般區際沖突所遵循的原則。概括地說,主要有(1)促進和維護國家統一的原則;(2)「一國兩制」的原則;(3)平等互利的原則;(4)促進和保障正常的民商事交往的原則{3}。
以上是指導區際知識產權法律適用的基本原則,只是基於區際知識產權的特殊性,一般說來在考慮區際知識產權法律沖突的沖突法解決時,筆者認為,還應當強調以下兩點:
1.意思自治原則
在私法領域,意思自治原則是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則。知識產權雖然具有公權的特徵,但其本質上仍屬於私權,是民事基本權利之一。尤其在一國內部的區際知識產權法律沖突問題上,應該有意識的弱化知識產權的公權特徵,而強調其私權屬性。
在私法領域的區際法律沖突中,以意思自治原則確定法律適用,能更好的實現當事人的意願,維護當事人的利益。「特別是在中國區際沖突的特殊狀況下,不同制度的對抗會使各地區過多考慮政府的利益,而將個人利益置於其後,使個人利益受到不應有的損害。納入並完善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可使當事人利益在一定范圍和程度上得到保障,區際個人交往得到正常發展」{4}。
對於區際知識產權法律沖突,尤其在知識產權的合同領域,比如專利權的轉讓,應該允許當事人選擇法律適用。對於合同糾紛的實體問題,各國國內立法司法實踐中及國際立法都規定可適用當事人意思自治法—即堅持當事人意自治原則。該原則包含當事人有權商訂合同實體條款和選擇准據法雙重含義。當然適用當事人協議選擇的准據法會遇到某些限制:其一,當事人選擇的法律必須是實體法、而不是程序法或沖突法;其二,當事人選擇適用准據法必須是善意合法的,且不得違反有關國家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或強行法。
2.尊重外法域法原則
對於一國內部的區際法律沖突,由於屬於一個主權國家內部,通常在適用法律方面應尊重外法域法,主動限制本地法的適用。對於知識產權法律沖突也應如此。
近年來美國沖突法學界有一種觀點,即強調在一定條件下擴大適用其他法域的法律,尊重其他法域的政策。這種理論認為,解決區際法律沖突時,在一定條件下適用沖突對方法域的法律會使對方法域在處理其他案件時採取互利的行動。所以,沖突的合理解決對雙方都有利,而不一定是一方得益而另一方受損{5}。在中國的區際法律適用中,如果能做到重視其他法域的法律的適用,而不是過分強調適用法院地法,將使平等選擇內外域法的氣氛在區際法律沖突的調整中逐步建立起來,有利於區際法律沖突的良好解決,其結果是在長遠意義上使各法域的利益均取得最大值。
二、我國區際知識產權法律適用的實踐
嚴格說來,我國區際知識產權的法律適用研究應涉及其它各法域的實踐。但是限於篇幅,筆者下文中僅就祖國大陸的問題進行研究。
目前,祖國大陸還沒有頒布專門調整涉外法律沖突的立法,只有一些散見於實體法和程序法中的法律沖突規范。而有關調整涉外知識產權法律沖突的規范更是不足,僅有一些相關的法規和司法解釋,1992年9月國務院發布的《實施國際著作權條約的規定》及1993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深入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幾個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是目前我國處理涉外著作權法律沖突問題的主要法律依據。《通知》第2條就涉外著作權案件的司法管轄和法律適用問題作了規定,即「審理涉外著作權案件應適用我國《著作權法》等法律、法規;我國國內法與我國參加的國際條約有不同規定的適用國際條約,但我國聲明保留的除外;國內法和國際條約都沒有規定的,按對等原則並參照國際慣例進行審理。」從上述《通知》和我國《著作權法》的規定可以看出,祖國大陸在審理涉外著作權適用的法律依次是:國際條約、國內法以及國際慣例。

熱點內容
房地產掛靠企業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3 00:13:48 瀏覽:421
浙江司法拍賣網站 發布:2025-09-22 23:57:24 瀏覽:752
寮國涉外婚姻法改了嘛 發布:2025-09-22 23:52:58 瀏覽:731
司法幹部隊伍建設 發布:2025-09-22 23:33:11 瀏覽:713
舍棄道德 發布:2025-09-22 23:32:59 瀏覽:552
司法鑒定報告圖片 發布:2025-09-22 23:14:47 瀏覽:159
中國法院司法改革 發布:2025-09-22 22:57:40 瀏覽:160
沒有簽名的保證書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22 22:56:59 瀏覽:149
杭州迪安司法鑒定中心 發布:2025-09-22 22:25:01 瀏覽:340
陳慶偉法官外國人 發布:2025-09-22 22:04:09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