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企業偷稅漏稅合夥人負法律責任嗎

企業偷稅漏稅合夥人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時間: 2021-11-24 05:44:47

A. 公司偷稅漏稅報稅員需要承擔責任嗎

刑法》第二百另一條: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滿百分之三十並且偷稅內數容額在一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或者因偷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並且偷稅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偷稅數額一倍以上五倍 以下罰金。


公司抽逃稅款,如果構成刑事犯罪的話,由法定代表人承擔刑事責任,公司並處罰金

數額很大,就涉嫌單位刑事犯罪了。對單位處罰金,對直接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判刑罰。

構成單位犯罪,主要責任人員按偷稅罪定罪量刑。

第一責任人:法人代表
第二責任人:財務負責人
第三責任人:會計

B. 入伙時,合夥人不知道該公司存在偷稅漏稅現象,被查知後,新入伙人是否對公司違法行為負責任

有責任,比較輕

C. 合夥企業違法經營,合夥人要承擔法律責任

因企業是法人,你雖是股東,但沒能與經營,不會承擔刑事責任

D. 新合夥人在不知公司以前存在偷稅漏稅的行為,在被工商局查知後,新合夥人是否要負責任

在你入伙之前發生的犯罪行為你不用承擔刑事責任,但是如果企業被罰款,會影響你的收益。

E. 公司偷稅漏稅和合夥人有關系嗎

法人需要承擔責任,你就一口咬死自己什麼都不知道

F. 企業偷稅漏稅法人承擔哪些責任

您好,我國《刑法》對單位犯罪的處罰絕大多數是採取兩罰制,也就是對單位處以罰金刑,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自由刑或罰金和沒收財產。
在單位犯罪的情況下,按照《刑法》規定要追究兩種人的法律責任:第一是直接負責人。也就是違法行為的指使者,可以是法人代表、也可以是財務經理、財務總監。
根據我國最新《刑法修正案(八)》已經沒有「偷稅罪」這條罪名了。第二百零一條為「逃稅罪」。
從通常含義上說,「偷」是指將屬於別人的財產據為己有,而在稅收問題上,應繳稅款原本屬於納稅人的合法財產,之所以發生偷逃稅行為,是因為納稅人沒有依法履行繳納稅款的義務,因此,偷稅同為與平常概念中的盜竊行為不同,新刑法採用了「逃避繳納稅款」的表述,從中可以看出立法者對「偷稅」概念的認識已出現變化。
從本質上講,稅收是國家憑借強制力對納稅人的財產進行的無償佔有;從稅收契約論的角度來講,稅收是納稅人換取政府公共服務而提供的對價。從這個意義上說,逃避繳納稅款是納稅人違背一種給付義務。改變罪名的提法,更加符合一般的法理和常識,更加人性化,體現了我國立法的進步。
將罪名由「偷稅罪」改為「逃稅罪」,用「逃避繳納稅款」取代「偷稅」,並將「逃避繳納稅款」的行為規定為「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此概括性描述顯然比舊的規定更寬泛,更具有「口袋」性質,將更有利於對犯罪行為的認定。
尤其是「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5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2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這一規定的變化,表明了立法者對於經濟犯罪更多傾向於從行為的危害結果角度進行考量,對積極主動挽回國家損失的行為,可依法予以寬大處理。較好地體現了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也比較符合當前提倡的「社會和諧」。

熱點內容
法制盛邦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9-22 10:05:42 瀏覽:45
新版勞動法哪一年 發布:2025-09-22 10:05:41 瀏覽:260
法官和檢察官工資 發布:2025-09-22 10:05:10 瀏覽:973
深圳城市更新條例草案 發布:2025-09-22 09:38:28 瀏覽:786
紅黃藍時間的園方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2 09:31:23 瀏覽:117
破壞通訊光纜刑法 發布:2025-09-22 09:16:52 瀏覽:371
護理道德義務 發布:2025-09-22 09:15:52 瀏覽:644
德納法律服務有限公司 發布:2025-09-22 09:15:43 瀏覽:415
企業管理規章制度範文 發布:2025-09-22 09:14:26 瀏覽:483
道德堂富靈 發布:2025-09-22 09:14:18 瀏覽: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