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違反安全保障義務責任的法律後果

違反安全保障義務責任的法律後果

發布時間: 2021-11-24 15:28:38

『壹』 違反安全保障義務引起的侵權責任的免責事由 知道的說下,謝了,明天早上急用

由第三人造成的 第三人承擔責任 管理者組織者沒有盡到安保義務的 承擔補充責任

如果是管理者 組織者本身沒盡到安保義務的 承擔侵權責任

免責事由即是第三人造成的 而己方已經履行了必要的安保的義務

『貳』 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責任定義

安全保障義務又稱安全注意義務、安全關照義務、安全保護義務,它是指從事住宿、餐飲、娛樂等經營活動或其他群眾性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應盡的合理限度范圍內的使他人免受人身及財產損害的義務。也就是說,安全保障義務通常是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的一種要求一方為了另一方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而積極作為的義務。
以上為安全保障義務的基本概念,有需補充的地方,可追問,若滿意,請採納,謝謝!

『叄』 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責任是什麼

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行為是一種新類型的侵權行為,是中國近年來司法界和學術界非常重視的一種侵權行為。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已經作出了司法解釋,使對這種侵權行為的法律適用有了初步的依據。在制定中國侵權行為法中,應當進一步借鑒大陸法系侵權行為法的違反安全保護義務侵權行為的立法經驗和英美法系侵權行為法的土地利益佔有人的侵權責任的立法經驗,確立完善的法律規則,制裁這種侵權行為,使民眾的合法權益得到更完善的保護。

『肆』 違反安全保障義務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應該怎麼看待

1.違反安全保障義務侵權行為不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
對於違反安全保障義務侵權行為是否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學界的意見是一致的,均持否定態度。學者斷言,至少在目前,我們還沒有發現必須在此類案件中使用嚴格責任或者危險責任的必要性有多麼高,而且嚴格責任與危險責任有賴於制定法的明確規定,司法解釋顯然不具有這樣的權力,規定適用嚴格責任或者危險責任。 這種說法是正確的。 因此,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行為不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
2.違反安全保障義務侵權行為適用過錯責任原則還是過錯推定原則
確定違反安全保障義務侵權行為責任,行為人必須具有過錯,這是一致的意見。但是,過錯的證明究竟由誰承擔舉證責任,卻有不同的意見。這就涉及到是適用過錯責任原則還是過錯推定原則的問題。
多數人的意見認為,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發生受害人人身、財產損害的,經營者僅在自己有過錯的情況下承擔侵權責任,沒有過錯則不承擔責任。 因此,違反安全保障義務侵權行為仍應由受害人一方來承擔安全保障義務人具有過錯的舉證責任,除非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否則不能適用過錯推定的嚴格責任。
我對此提出不同的意見。在《人身損害賠償――以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為中心》一書和《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釋義》一書中,我都堅持違反安全保障義務侵權責任應當適用過錯推定原則。
我認為,對於違反安全保障義務侵權行為的過錯認定,應當採用過錯推定原則。推定的事實基礎,就是受害人已經證明了被告的行為違反了安全保障義務。在此基礎上,推定被告具有過錯。如果否認自己的過錯,則過錯的舉證責任由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行為人自己承擔,由他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事實。如果他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則推翻過錯推定,免除其侵權責任;如果不能證明其沒有過錯,或者證明不足,則過錯推定成立,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行為適用過錯推定原則的理由是:
第一,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具有客觀事實的依據。推定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行為人有過錯的依據,是行為人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客觀行為。既然行為人已經違反了安全保障義務,那麼他在主觀上應當有過錯,推定其有過錯是合理的。
第二,違反安全保障義務侵權行為是特殊侵權行為,而不是一般侵權行為。特殊侵權行為與一般侵權行為的基本區別在於,首先就是歸責原則的不同,前者適用過錯推定原則,後者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其次是舉證責任不同,如上所說。再次,是侵權責任形態不同,前者是替代責任,後者是為自己負責的直接責任。這些區別,在《法國民法典》第1382條與1384條中就已經明確,無須再加以闡明。
第三,適用過錯推定原則有利於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受害人遭受侵害,能夠證明行為人違反安全保障義務已屬不易,再令其舉證證明行為人的過錯,實在是強人所難,有可能使受害人的賠償權利無法實現。適用過錯推定原則,既不使行為人遭受過錯責任原則舉證責任的刁難,又能夠使受害人得到較好的保護,是一個很好的決策。

『伍』 簡述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行為

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行為是一種新型的侵權行為,是我國目前司法界和學術界非常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2003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出台後,確立了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行為。這不僅有利於促進商品、服務領域的安全防範和管理,使服務更加人性化,體現對人的關照和尊重,而且也有利於合理分配損害,補償受害人的損失,以體現以人為本的司法價值理念。

『陸』 經營者違反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第六條 從事住宿、餐飲、娛樂等經營活動或者其他社會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未盡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因第三人侵權導致損害結果發生的,由實施侵權行為的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有過錯的,應當在其能夠防止或者制止損害的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承擔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賠償權利人起訴安全保障義務人的,應當將第三人作為共同被告,但第三人不能確定的除外。

『柒』 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案由和違反安全保障責任義務糾紛有什麼區別

勞動糾紛是現實中較為常見的糾紛。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與職工建立勞動關系後,一般都能相互合作,認真履行勞動合同。但由於各種原因,雙方之間產生糾紛也是難以避免的事情。勞動糾紛的發生, 不僅使正常的勞動關系得不到維護,還會使勞動者的合法利益受到損害,不利於社會的穩定。因此,應當正確把握勞動糾紛的特點,積極預防勞動糾紛的發生,對已發生的勞動糾勞動爭議又稱勞動糾紛或勞資糾紛,是指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在實現勞動權利和履行義務的過程中發生的糾紛。
勞動爭議的當事人是指勞動關 系當事人雙方——職工和用人單位(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具有經營權的用人單位),即勞動法律關系中權利的享有者和義務的承擔者。
生命權是以自然人的性命維持和安全利益為內容的人格權。我國《民法通則》第98條規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這里的生命健康權,版實際上是生命權、健權康權與身體權的總稱。合同糾紛引發的是合同違約等由我國合同法調整的問題,而生命權糾紛則涉及的是侵權的問題,由我國侵權法等相關法律調整。

『捌』 如何確定違反安全保障義務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

1.違反安全保障義務侵權行為不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 對於違反安全保障義務侵權行為是否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學界的意見是一致的,均持否定態度。學者斷言,至少在目前,我們還沒有發現必須在此類案件中使用嚴格責任或者危險責任的必要性有多麼高,而且嚴格責任與危險責任有賴於制定法的明確規定,司法解釋顯然不具有這樣的權力,規定適用嚴格責任或者危險責任。 這種說法是正確的。 因此,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行為不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 2.違反安全保障義務侵權行為適用過錯責任原則還是過錯推定原則 確定違反安全保障義務侵權行為責任,行為人必須具有過錯,這是一致的意見。但是,過錯的證明究竟由誰承擔舉證責任,卻有不同的意見。這就涉及到是適用過錯責任原則還是過錯推定原則的問題。 多數人的意見認為,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發生受害人人身、財產損害的,經營者僅在自己有過錯的情況下承擔侵權責任,沒有過錯則不承擔責任。 因此,違反安全保障義務侵權行為仍應由受害人一方來承擔安全保障義務人具有過錯的舉證責任,除非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否則不能適用過錯推定的嚴格責任。 我對此提出不同的意見。在《人身損害賠償――以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為中心》一書和《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釋義》一書中,我都堅持違反安全保障義務侵權責任應當適用過錯推定原則。 我認為,對於違反安全保障義務侵權行為的過錯認定,應當採用過錯推定原則。推定的事實基礎,就是受害人已經證明了被告的行為違反了安全保障義務。在此基礎上,推定被告具有過錯。如果否認自己的過錯,則過錯的舉證責任由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行為人自己承擔,由他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事實。如果他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則推翻過錯推定,免除其侵權責任;如果不能證明其沒有過錯,或者證明不足,則過錯推定成立,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行為適用過錯推定原則的理由是: 第一,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具有客觀事實的依據。推定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行為人有過錯的依據,是行為人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客觀行為。既然行為人已經違反了安全保障義務,那麼他在主觀上應當有過錯,推定其有過錯是合理的。 第二,違反安全保障義務侵權行為是特殊侵權行為,而不是一般侵權行為。特殊侵權行為與一般侵權行為的基本區別在於,首先就是歸責原則的不同,前者適用過錯推定原則,後者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其次是舉證責任不同,如上所說。再次,是侵權責任形態不同,前者是替代責任,後者是為自己負責的直接責任。這些區別,在《法國民法典》第1382條與1384條中就已經明確,無須再加以闡明。 第三,適用過錯推定原則有利於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受害人遭受侵害,能夠證明行為人違反安全保障義務已屬不易,再令其舉證證明行為人的過錯,實在是強人所難,有可能使受害人的賠償權利無法實現。適用過錯推定原則,既不使行為人遭受過錯責任原則舉證責任的刁難,又能夠使受害人得到較好的保護,是一個很好的決策。

『玖』 什麼是違反安全保障義務責任糾紛

此處的安全保障義務是指特定情況下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所負有的以積極行為的方式盡力保障具有一定關系的當事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的義務。按照危險發生的不同階段,安全保障義務體現為三個方面的內容,即危險預防義務、危險消除義務和發生損害後的救助義務。 在違反安全保障義務責任中,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在責任承擔上存在直接責任和補充責任兩種情形。在沒有第三人行為介入的情況下,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違反安全保障義務致他人遭受損害的,承擔直接責任,由其自身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在有第三人侵權行為介入的情況下,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即在其安全保障能力和過錯程度范圍內承擔責任。

『拾』 侵權責任法 安全保障義務是過錯責任嗎

您好!《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七條規定: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管理人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違反安全保障義務致使他人損害的則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在歸責原則上,安全保障義務應適用過錯責任歸責原則,由受害方承擔義務人有過錯的舉證責任。
如能提出更加具體的問題,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熱點內容
紅黃藍時間的園方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2 09:31:23 瀏覽:117
破壞通訊光纜刑法 發布:2025-09-22 09:16:52 瀏覽:371
護理道德義務 發布:2025-09-22 09:15:52 瀏覽:644
德納法律服務有限公司 發布:2025-09-22 09:15:43 瀏覽:415
企業管理規章制度範文 發布:2025-09-22 09:14:26 瀏覽:483
道德堂富靈 發布:2025-09-22 09:14:18 瀏覽:17
北京工傷律師在線咨詢 發布:2025-09-22 08:56:43 瀏覽:738
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執行局 發布:2025-09-22 08:40:36 瀏覽:918
違反保密法律責任有哪些 發布:2025-09-22 08:35:56 瀏覽:841
論述我國婚姻法中的男女平等原則 發布:2025-09-22 08:30:16 瀏覽: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