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財務公章有沒法律責任

財務公章有沒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11-29 11:11:23

❶ 在收入證明上蓋公章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公司公章具有如下主要的效力:
1、確認民事法律行為。民事法律行為以意思表示為要素,公司在以書面形式實施民事法律行為時,記載意思內容的書面文件必須有簽名或蓋章,一是表明該意思為公司所表示,二是表明該意思有產生私法上效果之目的,三是表明公司願為該意思承擔責任。一份書面文件內容上雖然體現為民事法律行為,但不能與任何一個簽名或印章相聯系,該份書面文件便不能認定為民事法律行為的書面形式,因為無法確定作出民事法律行為的當事人。
2、證明行為主體。公司在一份書面文件上使用公章,不僅表明該書面文件是公司的意思表示,而且表明該意思由公司作出。由於公司公章上的印文與蓋章後留在紙張等書面載體上的印文具有同一性,以及公司公章由公司控制和支配,所以,以書面形式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的主體推定為加蓋公章的公司。
3、區別主體。公司是一個組織體,自身不能實施簽字行為,其簽字或蓋章行為,需要由代表人或代理人行使,因此,公司公章能區別民事法律行為的主體:由於蓋章等同於公司簽字,是公司行為,因此,在由代表人或代理人的簽字或蓋章的書面文件上加蓋公司公章,該蓋章行為盡管形式上由代表人或代理人行使,但性質上是公司行為,對代表人或代理人而言是職務行為,而不是個人行為。

❷ 對賬單上蓋了財務章是不是有法律效力

對賬單上,應該加蓋財務專用章,具有法律效力,法庭證據有效。

對賬單至少具有以下兩個方面的法律效力:

(1)有效地證明了交易關系的存在;

(2)有效地證明了債權債務關系的存在。一份經過相對方有效確認或者部分確認的對賬單相當於欠條。

合同法》第10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合同法第36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採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一份經過相對方有效確認或者部分確認的對賬單相當於欠條。為了保護雙方的合法權益,最好做好相關的細節工作。

在當事人一方已經取得對方認可收到貨物的加蓋對方公司法人公章的書面憑證後,可以向對方主張支付相應貨物的價款,如果對方拒絕支付的話,當事人一方可以持該證據,向人民法院申請發布支付令或直接提起訴訟。

(2)財務公章有沒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合同有效的基本要件

1、訂立合同的當事人有合法資格

自然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其中,個體工商戶必須依法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准登記,取得營業執照,並在核准登記的業務范圍內訂立合同。

法人應當具備國家法律規定的法人條件,並依法取得法人資格。其中企業法人必須依法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准登記,取得營業執照,並在核准登記的業務范圍內訂立合同。法定代表人是法人單位的合法代表人,全權代表法人對外訂立合同。法定代表人簽訂合同時,應當出示身份證明以及法人營業執照或法人項目證明。

其他組織(非法人組織,包括法人的分支機構、個人獨資企業及合夥企業等),也必須依法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或其他主管機關核准登記,取得合法資格。這些組織的負責人依法代表本單位對外簽訂合同。

代理人代訂合同,必須事先取得委託人的授權委託書,並在授權范圍內以委託人的名義簽訂,才對委託人直接產生權利和義務。

理論上,認定代理人有無簽訂合同代理資格的惟一依據是授權委託書(委託證明),但實踐中注重足以證明其代理資格的書面憑證,如介紹信、蓋有合同專用章或公章的空白合同等。不過,介紹信的基本功能是證明一種關系,起一定的介紹和證明作用,是人們交往的媒介,並不完全具備代理證書的性質、特點和內容,容易為他人利用進行經濟詐騙活動。

2、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沒有損害國家、集體、第三人的利益以及社會公共利益

意思表示是當事人將與對方訂立合同的意願表現於外部的行為。意思表示應當是當事人自主、自由、自願地表達的真實意志。只有當事人在訂立合同的過程中,對合同的內容表達了其真實的意思,合同才受法律保護。因此,通過欺詐、脅迫等手段迫使對方當事人進行不真實的意思表示而訂立的合同,或者當事人雙方惡意串通、利用合同規避法律和行政法規的適用,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而訂立的合同,損害國家、集體、第三人的利益以及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均無法律效力。

3、合同的內容、形式和訂立程序不違法(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合同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如法律、法規明令禁止從事的活動),法律、法規規定必須採用特定形式或必須經過公證、鑒證或批准、登記後才能生效的合同,必須符合特定的形式或履行特定程序才能生效。

❸ 企業的公章和財務章應負什麼法律責任

企業的公章和財務章本身不是人是物,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使用和保管企業的版公章和財務章的人權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因為他使用企業的公章和財務章的行為是代表了企業的行為。
至於到底是什麼責任要看具體行為是什麼與產生的後果,有可能是刑事責任也可能是民事責任。

❹ 財務專用章使用的法律規定有沒有具體的法律

開具發票應當按照規定的時限、順序、欄目,全部聯次一次性如實開具,並加蓋發票專用章。

❺ 財務專用章是什麼形狀的有法律規定嗎

正方抄形的財務專用章是對外使用需要備案的章。不可以是長方形的,是有尺寸規定的。

財務專用章尺寸主要分為三種:正方形:22×22mm或者25×25mm;圓形尺寸:38×38mm;橢圓尺寸為:45X30mm。

(5)財務公章有沒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正方形的財務專用章是對外使用需要備案的章,要到「中國人民銀行」預留公司公章的印鑒和該印鑒,並要到公安機關備案,是對公司一個最基本的保障。內部所使用的財務專用章只是公司內部所使用,也需要到公安部門申請備案。

2011年開始備案制度有所改變,財務專用章除了上述的要求外還需要把稅號進行備案,並且財務專用章要求必須將公司的稅號與公司名稱等信息表現一起。

❻ 公司不同印章有什麼法律效力

公司印章主要包括公章、法人章、財務專用章、合同專用章、發票專用章、部版門章。

(1)公章在權所有印章中效力最高,凡以公司名義發出的信函、公文、合同、證明或其他材料均可使用。

(2)法人章是「法定代表人章」的簡稱,相當於法定代表人簽字。其通常只在規定的有限用途內使用,如合同中約定在同時加蓋合同專用章及法人章時該合同才生效,就需蓋此章。

(3)財務專用章是辦理企業會計核算和銀行結算業務時使用。

(4)合同專用章是企業對外簽訂合同時使用。

(5)發票專用章是企業開具發票時使用。

(6)部門章僅限於公司內部使用,對外使用是無效的。

(6)財務公章有沒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公章的刻制

1、 公司印章的刻制均須報總經理批准,由辦公室開具介紹信,到公安機關相關部門辦理刻制手續。

2、 公章的形體和規格,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公章的啟用

1、 新印章啟用前要做好戳記,並留樣保存,以便備查。

2、 公章啟用應報總經理批准,並下發啟用通知,註明啟用日期、發放單位和使用范圍。

網路-公章

❼ 部門財務專用章具有法律效力么

同等法律效力的抄。
只是襲叫法不同。
第一,你們買賣要簽合同,所以蓋合同專用章可以。
第二,作為對方是銷售方,用銷售專用章也可以。
你這邊就隨意了,通常效力最強的是——公章,不過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各部門有自己的授權印章而是有效地!

❽ 財務章有幾種那些才具有法律效力

財務專用章是在稅務局備案的開具發票的專用印章,是與發票開具的行為緊回密相關的,其答用途即證明發票開立的事項是公司行為。

收款收據是作為企業非經營性收入的票據,單位的款項收取是財務部門的責任范圍,加蓋的印章說明財務部門代表企業收取了收據註明的該筆款項。按照收款收據的管理規范,加蓋的應為財務章,說明財務部門對此筆款項收入的確認。

鑒於公章具有公認的法律效力,加蓋公章的收款收據在實務上也一般將其視為合法的收據。

但是,在收款收據上加蓋的印章若為發票專用章,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因為發票專用章僅僅是作為在稅務部門備案的專用印章,其使用范圍是嚴格限制的。也就是說,在印章管理人員的安排上,一般獨立於開票人、相關銷售人員即可,是無須專門的財務人員或公司的領導對發票專用章進行專項的管理的。

所以,除了發票之外的票據上加蓋的發票專用章,不能夠說明財務部門或公司領導對該筆款項的收取是知情的,也就不能由財務部門或公司領導對該筆款項承擔相應的責任,故是不能夠將其視為企業已收取了收據所標明款項。所以加蓋發票專用章的收款收據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

熱點內容
行政法制不健全人治現象嚴重 發布:2025-09-21 10:18:44 瀏覽:735
行政法司法考試真題免費下載 發布:2025-09-21 10:18:37 瀏覽:256
形容女法官的句子 發布:2025-09-21 10:11:21 瀏覽:39
新勞動法失業率 發布:2025-09-21 10:10:01 瀏覽:934
民法與刑事訴訟法的區別 發布:2025-09-21 10:10:01 瀏覽:922
部門印章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21 10:10:00 瀏覽:580
漁業法律法規有哪些 發布:2025-09-21 10:09:57 瀏覽:814
國稅局法規股工作總結 發布:2025-09-21 10:09:51 瀏覽:731
王棟法院 發布:2025-09-21 10:09:49 瀏覽:705
不道德女人完整版 發布:2025-09-21 09:43:43 瀏覽: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