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領導法律責任
1. 企業領導人有權利停我們生活用電造成人員受傷負法律責任嗎
沒有權利。企業因為有過錯的,導致員工受傷的,需要承擔過錯責任,賠償員工的損失。
2. 虧損企業領導者的法律責任
除非是因為企業領導出現收受賄賂的情況,才會負相應的法律責任。
出現經營不善造成的虧損,有企業自身承擔,領導最多就是引咎辭職或者罰款、降級等企業內部處罰,不用承擔法律責任。
3. 麻煩各位了:我想知道如果公司的領導打員工,犯法嗎或者有法律責任嗎
顯然是違法行為,父親打兒子,老師打學生都是違法的,警察打犯人都大多是違法,何況在公司。
看打的有多重了,要輕傷以上那就可以構成故意傷害罪,
4. 企業領導因監管不力導致2人死亡應付什麼法律責任
根據你描述的情況,如果用人單位發生勞動者在工作中死亡的事故,企業負責人是要被追究安全事故責任罪的。
5. 公司領導無故辱罵員工 員工有沒有權利追究其法律責任
《民抄法總則》第一百零襲九條規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第一百一十條第一款規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公司領導辱罵員工,不論無故還是有故,都是對員工人格尊嚴的損害,對名譽權、榮譽權的侵犯。員工有權利依照法律規定,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要求侵權人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等。
6. 企業領導協助員工騙取失業金 企業領導要負法律責任嗎
「騙取」失業金要追究責任的。
7. 如何區分企業法人和財務負責人的法律責任
一般在單位犯罪的情況下只追究兩種人的法律責任:
第一種人是直接負責人。也就是違法行為的指使者,可以是法人代表、也可以是財務經理、財務總監。
第二種人就是直接責任人,也就是違法行為的經辦人,一般是單位的會計。
對於法人代表而言,只有在三種情況才會要求法人對偷稅犯罪行為來承擔法律責任:
第一種情況,如果法人代表是涉稅違法行為的直接責任人。偷稅行為是法人代表自己做的,公司其他人不知道。那麼就要承擔法律責任。
第二種情況,法人代表授意企業的財務總監、會計操作的,那就要承擔法律責任。例如劉曉慶稅案中,電視台播放劉曉慶的連續劇所付的款項,應做營業收入。
但是等會計請示她的時候,她要求將這部分收入掛在往來賬上。那麼這種行為就屬於劉曉慶指使行為。
第三種情況,明知道單位有偷稅的行為,法人代表並不制止。雖然在這種情況下,法人代表沒有參與違法行為,但明知道單位有偷稅的行為不制止的,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7)企業領導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財務總負責人承擔的法律風險
財務總監作為公司財務方面的總負責人,他既擁有所有者賦予的代表其對公司進行財務方面監督與控制的職能,也有協助公司管理者(總經理)參與經營管理職能,同時還兼有維護社會公眾利益的職能。從公司治理的法律理論及實踐來看,財務總監本身具有內部治理與外部治理雙重身份。
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忠實與勤勉義務來源於《公司法》第148條的規定。所謂「忠實義務」,是指高管在執行公司業務時所承擔的以公司利益作為自已行為和行動的最高准則,不得追求自己和他人利益的義務。
直白地說,就是公司高管不得有貪心,不得為自己和為別人謀取不當利益。所謂「勤勉義務」,就是要求公司高管在處理公司事務時能像處理個人事務時那麼認真和盡力,或者說高管必須以一個謹慎的人在管理自己的財產時所具有的勤勉程度去管理公司的財產。
我國《公司法》對財務總監應承擔的民事責任作了清晰表述,第149條規定,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152條規定,公司高級管理人員違反法律、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損害股東利益的,股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8. 建築企業發生安全事故分管安全領導應負什麼法律責任
根據事故嚴重程度而定其行為與事故的發生有直接因果關系的,為直接責任者;對事故的發生負有領導責任的,為領導責任者;在直接責任者與領導責任者中,對事故發生起主要作用的,為主要責任者。
9. 企業領導如何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最新相關信息
安全生產是企業長遠發展永恆的主題。沒有安全,根本談不上生產,更談不上經濟效益;安全生產工作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不安全因素防不勝防。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是搞好安全生產工作的有力武器,是公司安全生產的法寶,是觀世音手上的金箍,但是有了金箍,如果沒有套上孫猴子的頭,也是不能令這只野性難馴的猴子服帖的。所以說安全生產責任重在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這頂金箍,一定要切實落實到各級安全生產責任人頭上,才能使安全生產可控、在控。落實以單位行政正職是安全第一責任者為核心的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充分發揮有系統、分層次的安全生產保證體系的作用,是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適應公司發展的需要,是切實保證安全發電和職工人身安全的有力保障。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內涵。責任主體的含義是工作責任的直接承擔者和任務的具體落實者。按照《安全生產法》和國家有關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或稱企業)是安全生產責任的直接承擔者和安全生產任務的具體落實者。因此,安全生產責任主體就是指生產經營單位,具體到公司,就是各基層單位。各單位應當依照公司的規定,履行安全生產職責和義務,在生產經營活動全過程中,必須按照規定履行義務和承擔責任,否則接受未盡責的追究。公司各單位應當承擔的責任,包括設備設施保障責任、安全生產資金投入責任、安全生產人員配備責任、責任制和規章制度制定責任、安全教育培訓責任、安全生產管理責任、事故報告和應急救援的責任、規章規定的其他安全生產責任。各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並應當履行下列職責:建立健全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定期主持研究安全生產工作,定期報告安全生產情況;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認真抓好事故隱患和危險源的排查、認定、分析、建擋、監控、治理和核銷工作;組織制定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並適時組織演練;及時、准確報告生產安全事故,積極組織事故救援工作等。充分認識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重要意義安全生產能不能搞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單位領導層對安全生產的認知程度。各級幹部尤其是領導班子成員必須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識,充分認識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重要意義。往小了說,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是實現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在當前電力改革、電力供需矛盾突出背景下,對公司的生存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考驗。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尤為重要,公司需要保證安全發展的環境。往大了說,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現實要求。中央反復強調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人是寶貴的社會資源,以人為本就是以人的生命為本,科學發展首先強調安全發展,和諧社會首先強調關注生命,安全生產本身就是對人的生命權益的維護。如果各類事故不能有效控制,不僅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巨大損失,還給受害者家屬造成無法彌補、無法挽回的影響,失去了幸福感,更談不上和諧社會。因此建設和諧社會,必須以安全生產為前提和保障。健全和落實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是開展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總的指導方針,安全第一是原則,預防為主是手段,綜合治理是方法。安全第一是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統帥和靈魂,沒有安全第一的思想,預防為主就失去了思想支撐,綜合治理就失去了整治依據。預防為主是實現安全第一的根本途徑。只有把安全生產的重點放在建立事故預防體繫上,超前採取措施,才能有效防止和減少事故。只有採取綜合治理,才能實現人、機、物、環境的統一,實現本質安全,真正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落到實處。隱患險於明火,防範勝於救災,指明安全生產工作的根源是「消除隱患」,表明抓安全生產的科學方法是「預防為主」,更指出安全生產的關鍵環節是「強化責任」。消除隱患是根本,加強防範是重點,落實責任是關鍵。那麼,如何健全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呢?關鍵要做好以下幾點。一是推行「一崗雙責」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就是要建立健全各級領導班子安全生產責任制,主要負責人負總責,其他副職領導既要對分管業務工作負責,又要對分管領域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負責。各級職能部門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做好主管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建立「關口前移,重心下移」的安全生產管理機制。二是確保層層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通過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的形式,將安全生產責任分解落實到基層單位和部門,基層單位、部門再以責任書形式落實到班組,班組落實到崗位和職工個人。責任書應根據各級人員不同的職責進行區分,但宗旨是明確安全生產的責、權、利,形成一種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三是積極推行安全生產承諾制度。在崗職工要根據自己的崗位安全職責填寫《安全承諾書》,通過簽訂《安全承諾書》讓每一名職工都明確自己在安全生產活動中應享有的權利和應擔負的義務,讓職工感到安全責任的壓力和安全生產的重要,時時刻刻想到安全。同時,開展安全承諾制度,對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實現安全生產目標,提供了可靠的保證基礎。四是完善安全生產獎懲機制。安全考核與安全獎勵掛鉤,考核過程必須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確實發揮作用。突出重獎重罰的原則,獎要獎得讓人眼紅,罰要罰得讓人心痛。若發生事故,嚴格執行「一票否決制」,並依照事故性質及應負責任的大小,與各級領導的「票子、面子、帽子」掛鉤,直至追究法律責任。加強安全生產基礎管理抓建章立制,提高安全生產基礎管理水平。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各單位必須根據公司安全生產管理規定建立完善符合自身實際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獎懲辦法》等綱領性制度。事實上,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也是開展安全管理工作、規范職工安全行為的重要前提和保證。抓設施完善,提高企業本質安全度。各單位應按照電力生產安全標准規范要求,添置、完善工作場所、生產設備等方面的安全防護設施,為職工提供一個安全的生產作業環境。杜絕先天性隱患,從源頭上遏制各類事故的發生。抓教育培訓,提高全員安全素質。各單位必須嚴格執行三級安全教育,對員工進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安全技術知識培訓。同時,要進一步提高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操作技能、自我保護能力和事故預防能力,要進一步規范全員培訓,力爭使每一位員工都受到針對性的教育,切實提高每一位從業人員的安全素質。抓標准化建設,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企業要做到安全生產,涉及到人、機、料、法、環境及時間等多項因素。要實現這些基本要素的和諧統一、有效控制,這就涉及到綜合的系統管理工程。開展安全生產標准化建設和安全風險預控,就是在特定的環境、特定的時間里,通過有效的制度和辦法,使人的行為與各種要素達到和諧統一,以確保安全。抓危險源監控,提高企業應急處置能力。危險源是導致事故發生的根源,是具有潛在意外釋放的能量和(或)危險有害物質的生產裝置、設施或場所。各級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定期對危險源進行普查並登記建檔,定期對危險源進行檢測、檢驗、安全評估,建立完善以企業為責任主體的危險源監控體系,不斷完善各級安全監控體系。同時,要加快應急預案體系建設步伐,並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應急預案演練,不斷提高快速反應、協調作戰和應急處置能力。安全責任重於泰山。只要真正地把安全工作擺在首位,做到思想認識上警鍾長鳴、制度保證上嚴密有效、技術支撐上堅強有力,監督檢查上嚴格細致,事故處理上嚴肅認真,切實負起責任,強化管理,真抓實干,就一定能夠遏制住事故。
10. 集體企業領導職務犯罪是屬於刑事責任還是民事責任
應該是屬於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