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法律知識考試
A. 怎麼考警察考試
國考招警一般是在每年的9月底,10月初出公告,11月份考試,12月出成績。
省考招警聯考一般是在每年的3月份出公告,4月份報名、考試,5月份出成績。
2019年,上半年單獨進行考試的省份有廣東、深圳、河北、浙江;下半年單獨進行考試的省份有北京、上海、江蘇、四川、遼寧。
當警察有這幾方面的限制
首先,公務員警察方面:
①年齡限制:公務員警察崗位一般要求年齡18-30周歲,研究生學歷放寬至35周歲,特警崗位18-25周歲。
②學歷限制:公務員警察崗位一般來說對於學歷的要求是大專及以上可以報名,但是根據這兩年的態勢來看,學歷要求越來越高,一般都要求本科學歷。部分招考單位針對年齡和學歷要求會對退役軍人放寬。
③身高限制:沒有身高限制,但是你要經過體測才可以。警察崗位的體能測評是要求男性縱跳摸高2.65m,女性縱跳摸高2.30m
④專業限制:每年招警考試都有不限制專業的崗位,尤其是省考這類崗位比較多。在剩下的要求專業的崗位中,法律、計算機、經濟、金融等專業需求量比較大,而通過2019年國考的情況看起來,反而公安院校、公安專業並不是很「受歡迎」。
而詢問最多的退役軍人這個角色,在公務員招警中似乎沒有什麼特別的「優待」。在今年的國考招警中,有小部分崗位特別註明,招錄「退役大學生士兵,並要求服役5年以上」;省考招警中,有很小一部分崗位備注退役軍人優先;而其他的高中、中專、甚至大專學歷的退役軍人們的崗位似乎都很少。由這些方面看來,考公務員警察,退役軍人的優勢似乎僅僅體現在了體能測評上。
公務員警察(國省考崗位),除了要准備申論和行測之外,還要加試《公安專業知識》。申論和行測是常規項目,需要大家大量的刷題聯系,並且要涉及很廣的知識面,而公安專業知識就不一樣了,他的內容集中,便於突擊復習。
其次,事業編警察方面:
這里的事業編警察包含了很多輔警轉編的崗位,比如說文職、留置看護等。也有很多是在公安機關事業單位進行工作的文職人員,而並非警察。
大家還要分清楚,事業編制的警察,並非我們平時所說的警察,大部分沒有警銜、警號(有些地方是有的),沒有執法權(或者是在當地政府規定的范圍內有執法權),但是,這部分的警察是有編制的,學歷和年齡條件相對來說也放寬了很多。
B. 我看到警察考試有個公安專業知識考試,這個是什麼考試啊考試內容是什麼啊
公安機關執法勤務職位面向社會招錄人民警察專業科目筆試,主要測查報考者報考公安機關執法勤務職位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與能力,包括職業素養、基礎知識、基本能力三個方面。專業科目筆試題目分為單項選擇、多項選擇、情境三種類型。下面是各方面的考察內容。
(一)職業素養。主要測查報考者的政治素質、對人民警察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的認知水平。
1. 政治素質
(1)政治立場與忠誠度(2)政治敏銳性與鑒別力
2. 職業道德和紀律要求
(1)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2)人民警察職業道德(3)人民警察職業紀律
(二)基礎知識。主要測查報考者掌握有關法律和公安基礎知識,及運用相關知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1. 法律基礎知識及執法依據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2)法學基礎理論(3)憲法基礎知識(4)民法基礎知識(5)人民警察法基礎知識(6)行政執法基礎知識(7)刑事執法基礎知識
2. 公安基礎知識
(1)公安機關的性質、任務、職能、職權與組織管理(2)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則、路線、方針、政策及公安歷史沿革(3)公安隊伍建設(4)公安執法監督
(三)基本能力。主要測查報考者在有關執法勤務活動中,正確觀察、判斷、分析案(事)件,嚴格守法、規范執法,有效溝通協調,妥善應對處置的能力。
1. 群眾工作能力
(1)宣傳教育(2)溝通協調(3)組織動員(4)服務群眾
2. 行政管理能力
(1)調查研究(2)糾紛化解(3)風險識別(4)風險防範
3. 信息工作能力
(1)信息收集(2)信息分析(3)信息應用
4. 實務工作能力
(1)巡邏(2)接警與處警(3)安全檢查(4)安全保護
5. 應急處理能力
(1)事態研判(2)信息上報(3)合理處置(4)善後恢復
C. 公安常用法律基礎知識
《公安基礎知識》是各省市公安機關考試錄用人民警察(招警考試)的理想參考教回材。作為維護國家、答社會、公民和公共安全的武裝力量,人民警察的招考在各省市公務員考試聘用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各省市公務員招考職位中有很多職位是屬於人民警察的。人民警察的考試作為公務員的考試重要組成部分,兩者考試的公共科目基本一致;但是警察職位有其特殊性,所以招考中必須組織一門專業考試,即《公安基礎知識》科目考試。
公安機關錄用人民警察考試概述
第一章 公安機關錄用人民警察的法律依據和基本原則
第一節 公安機關錄用人民警察的法律依據
第二節 公安機關錄用人民警察的基本原則
第二章 報考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基本條件和程序
第一節 報考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基本條件
第二節 報考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程序
第三章 錄用人民警察的程序
第四章 專業科目考試及最新考試大綱
D. 公安機關民警的公務員考試都要考哪些內容題型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職位專業科目筆試包括職業素質、基礎知識、基本能力三個方面。
(一)職業素質。主要測查報考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職位必備的政治素質(政治敏銳性、政治鑒別力)、職業道德(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人民警察職業道德規范)。(二)基礎知識。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工作有關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運用相關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包括法律基礎知識及執法依據、公安基礎知識。
根據給出的大綱來看。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和常識判斷等部分。言語理解與表達常見的題型有:閱讀理解、邏輯填空、語句表達等。數量關系常見的題型有:數字推理、數學運算等。判斷推理常見的題型有: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等。資料分析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表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能力。常識判斷重點測查對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申論是測查從事機關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的考試科目。申論試卷由注意事項、給定資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組成。申論考試按照省級以上(含副省級)職位、市(地)級以下職位的不同要求,設置兩套試卷。省級以上(含副省級)職位申論考試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市(地)級以下職位申論考試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貫徹執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職位按照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專業科目考試成績各佔40%、30%、30%的比例進行合成後排序。可以看出這三個部分的佔比分配還是比較平均的,所以任何一個方面大家都要給予高度的重視。
E. 森林公安機關基本法律知識考試試題
森林公安業務考試試卷分為公共科目和專業科目,非執法部門民警以公共科目內為主,以「四法一條例一理容念」(《刑法》、《刑事訴訟法》、《治安管理處罰法》、《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為主要內容。執法部門民警除公共科目外,側重專業科目,以《森林法》、《森林法實施條例》、《野生動物保護法》、《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森林防火條例》、《行政處罰法》、《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法》、《國家賠償法》、《立法法》等法律法規及辦理森林、野生動物、林地資源刑事案件有關司法解釋、行政法規為主要內容。
請參閱相關教材。
F. 人民警察專業基礎知識考試看什麼書
江西神公務員報名網站附帶有一個購書網站,裡面有公務員考試中《人民警察專業基礎知識》一書,價格四十元,省內EMS郵費10元。
我買了這書我仔細看下,是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內容比較詳細,基本覆蓋了考試大綱的知識點。同時在知識點介紹完畢後有一個復習提示。另有強化習題,習題答案。一共240多頁,其中前面148頁是對考試內容的講解。另外一百多頁是附錄了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提供查閱的。
看了幾天,個人覺得這本書的題目比這本書所提供的知識點要難一些。有些題目在前面的知識點中找不到答案,需要藉助其他資料,網路文庫很不錯,基本要查找的都能找的到。
G. 司法警察考試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警種之一。職業要求,專大專學歷公安學等相關專屬業,接受過專業培訓。
《警察法》第二條明文規定: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勞動教養管理機關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警察。 司法警察其實是指法院、檢察院的內部警察。 監獄、勞教屬於司法部(廳、局)管轄,司法部(廳、局)為司法行政系統,所以監獄、勞教警察也稱為司法行政警察。 司法行政系統的律師、公證員、助理員、調解員不是警察,但他們是司法行政幹部。(有的律師可以說是自由職業者,連幹部都不算) 司法行政幹部和司法行政警察合稱為司法行政幹警。它包括:律師、公證員、助理員、調解員、監獄、勞教警察。
二、報考條件
1、符合以下條件人員,可以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3)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4)具有高等院校法律專業本科學歷,或者高等院校其他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具有法律專業知識;
H. 人民警察公安專業知識都考什麼
題型分為單項選擇、多項選擇、情境三種類型,其中包含職業素質、基內礎知識、基本能容力三個方面。職業素質主要測查報考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職位必備的政治素質、職業道德;基礎知識主要包括法律基礎知識及執法依據、公安基礎知識。 1、相比行測和申論這兩門公共科目考試的特點,專業科目分值的高低往往決定最終考生能否最終進入面試。 2、要想在短時間內,全面得以突破、取得專業科目高分,還是有很大難度的。建議早作系統復習,避免「臨時抱佛腳」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