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移送的證據法律效力

移送的證據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11-29 13:05:42

1. 起訴後產生的證據是否有法律效力

根據《民事訴訟證據規則》第三十六條,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內材料確有困難的,容應當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准許,可以適當延長舉證期限。當事人在延長的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仍有困難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請,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第四十二條當事人在一審程序中提供新的證據的,應當在一審開庭前或者開庭審理時提出。
如果你的案子還沒有在人民法院開庭審理,那麼你可以參照36條,申請法院延期舉證。

2. 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證據,具有法律效力嗎

不可以。

根據《刑事訴訟法

第五十六條採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回、被告人供述和答採用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應當予以排除。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對該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時發現有應當排除的證據的,應當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為起訴意見、起訴決定和判決的依據。

(2)移送的證據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根據《刑事訴訟法》

第五十五條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3. 證據應該具備哪些條件才能具有法律效力

你好來,
刑事訴訟證據應具備的自條件
根據法律規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三條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民事訴訟證據應具備的條件
1.證據主體合法。證據主體是指形成證據內容的個人或單位,證據主體合法,是指形成證據的主體須符合法律的要求。
2.證據形式合法。證據形式的合法性,是指作為證據不僅要求在內容上是真實的,還要求形式上也符合法律規定的要求。
3.證據取得方法合法。當事人收集的證據材料能否作為法院認定案件事實的證據,還要看該證據材料的取得方法是否符合法律的規定。
4:證據程序合法。證據材料最後要作為證據還必須經過一定的訴訟程序,沒有經過法律規定的程序該證據仍然不能作為認定案件的根據。
-1238-

4. 民事案件受理,移送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移送管轄的前提是本院沒有管轄權;既然已經裁定本院沒有管轄權,再接受當事人的證據材料,就是與法無據了,因此,原則上,應當告知當事人,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遞交相關的證據材料。
1、移送管轄,是指某一人民法院在受理民商事案件後,發現本院對該案件沒有管轄權,依法將案件移送給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審理。
2、在審判實踐中,接受案件的法院,對移送案件仍應作必要的立案審查
主要應審查以下四項內容:(1)本院對該案件有無管轄權;(2)是否符合立案的基本條件;(3)移送本院的案卷材料是否齊全,原作出移送裁定的法律文書是否發生法律效力。(4)訴訟費用是否隨案移送。
受移送法院應對該案件進行必要的立案審查,並根據審查的不同結果作出相應的處理。但對這類案件的立案審查,應與當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立案審查有所區別,只要基本上符合立案條件既可。根據案卷存在的不同問題,可在立案前讓原受理法院或者當事人補充完善。

5. 在所有的法律證據中什麼的法律效力最高

你好,免證的證據效力最高,這包括法律文書的判定,經過公證的證據,自認,公認的事實,相關公式原理等。

6. 稅務機關移送的證據是否可以作為偵查階段的定案依據急求!!!!謝謝

肯定可以作為定案依據,不應合並繳納,但是最後稅務的錢還是可以強制執行,他需要走個程序。 回答時間:2011-10-23 22:15:48

7. 處理行政案不依法迴避去辦案,取得的證據有法律效力嗎,判案可採用嗎

這種情況可以在法庭上提出要求證實證據的真實性,要求重新取證。一般來說是不能作為定案依據的,他是要迴避的。

8. 哪個證據法律效力更高

您好,證據效力問題主要規定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根據該司法解釋第63條,證明同一事實的數個證據,國家機關以及其他職能部門依職權製作的公文文書優於其他書證。

第六十三條 證明同一事實的數個證據,其證明效力一般可以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認定

(一)國家機關以及其他職能部門依職權製作的公文文書優於其他書證;

(二)鑒定結論、現場筆錄、勘驗筆錄、檔案材料以及經過公證或者登記的書證優於其他書證、視聽資料和證人證言;

(三)原件、原物優於復製件、復製品;

(四)法定鑒定部門的鑒定結論優於其他鑒定部門的鑒定結論;

(五)法庭主持勘驗所製作的勘驗筆錄優於其他部門主持勘驗所製作的勘驗筆錄;

(六)原始證據優於傳來證據;

(七)其他證人證言優於與當事人有親屬關系或者其他密切關系的證人提供的對該當事人有利的證言;

(八)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優於未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

(九)數個種類不同、內容一致的證據優於一個孤立的證據。

第六十四條 以有形載體固定或者顯示的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以及其他數據資料,其製作情況和真實性經對方當事人確認,或者以公證等其他有效方式予以證明的,與原件具有同等的證明效力。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9. 證據的法律效力問題

要看證據具體是什麼內容,別人代簽是否有效。其中原告一人的代簽對於其他兩個原告內是否有效力。容如果有效的話,原告要想推翻這份證據,就需要提供相反的證據,也就是要找到證據證明原告所說遭受脅迫的事實的存在,如果原告不能提供被脅迫的證據,這份證據就應該會被法院採信。

10. 刑事案件的證據的法律效力

凡是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刑事證據,都是具有法律效力。根據法律規定,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熱點內容
行政法制不健全人治現象嚴重 發布:2025-09-21 10:18:44 瀏覽:735
行政法司法考試真題免費下載 發布:2025-09-21 10:18:37 瀏覽:256
形容女法官的句子 發布:2025-09-21 10:11:21 瀏覽:39
新勞動法失業率 發布:2025-09-21 10:10:01 瀏覽:934
民法與刑事訴訟法的區別 發布:2025-09-21 10:10:01 瀏覽:922
部門印章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21 10:10:00 瀏覽:580
漁業法律法規有哪些 發布:2025-09-21 10:09:57 瀏覽:814
國稅局法規股工作總結 發布:2025-09-21 10:09:51 瀏覽:731
王棟法院 發布:2025-09-21 10:09:49 瀏覽:705
不道德女人完整版 發布:2025-09-21 09:43:43 瀏覽: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