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證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
A. 電子合同如何指定才能保證有效
電子合同本身是電子數據,其法律效力在於發生糾紛的時候,電子合同是否能成為呈堂證供。在法庭上,證據應該是諸如物品、文件、陳述、鑒定書等非抽象的證明材料。
這兩者是矛盾的,但如果能保證電子數據在產生、傳輸、保存過程中未被篡改,且有對應的證明,那麼電子合同就具備法律效力,比如數據保全證書、公證書、司法鑒定書等,這些就成了具體的證據。
而出具這些證明的前提是可靠的存證,所以,為了保證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需要對電子合同簽署的全過程進行存證。
司法實踐中,電子證據因可篡改、可刪除、可復制的特點導致電子數據作為司法證據時被採信比較困難,而區塊鏈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剛好解決這一難題。
電 子 合 同 簽 訂
《合同法》第10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 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合同法》第11條
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電子合同在線訂立流程規范》
電子合同是指「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以數據電文為載體, 並利用電子通信手段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電子簽名法》第2條
數據電文是指以電子、光學、磁或者類似手段生成、發送、接收或者儲存的信息。
因此,電子合同既然以數據電文作為載體,即能夠作為書面形式合同的一種, 可以得到《合同法》的認可與適用。
《電子商務法》第47條
電子商務當事人訂立和履行合同,適用本章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等法律的規定。
《電子商務法》第48條
電子商務當事人使用自動信息系統訂立或者履行合同的行為對使用該系統的當事人具有法律效力。
電 子 合 同 取 證 鑒 定
合同的作用除了確立商業活動的內容外,更重要的作用體現在一旦發生法律糾紛,可以成為有效的司法證據。
《民事訴訟法》第63條
證據包括電子數據,但普通數據電文形式的所謂「電子合同」要成為司法證據,必須要遵照嚴格的司法規定。
比如需公證機構陪同取證、保管、鑒定等......但其過程繁瑣,成本高昂。但採用可靠電子簽名的電子合同「與手寫簽名或蓋章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因此具備了書證的法律效力,其取證和鑒定流程也可參照書證證據,方便快捷。
《電子簽名法》第13條
電子簽名製作數據用於電子簽名時,屬於電子簽名人專有
簽署時電子簽名製作數據僅由電子簽名人控制
簽署後對電子簽名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簽署後對數據電文內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電子簽名法》第14條
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 三 方 平 台 法 律 效 力
《合同法》第3條
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
由於互聯網的特殊屬性,因此在網上訂立電子合同的一方如果採取強勢手段行使對電子合同訂立過程中的技術管轄權,那就相當於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其電子合同的公正性常常遭到質疑而被推翻。因此:
《合同法》第16條
「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可採用「指定特定系統」。
「指定特定系統」通常就是指第三方平台。
《電子合同在線訂立流程規范》
通過第三方(電子合同服務提供商)的電子合同訂立系統中訂立電子合同才能保證其過程的公正性和結果的有效性。
第三方平台所使用的互聯網存證、固證技術(電子簽名、可信時間戳、哈希值校驗、區塊鏈)也被司法認可,最高人民法院網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互聯網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規定》第11條
當事人提交的電子數據,通過電子簽名、可信時間戳、哈希值校驗、區塊鏈等證據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術手段或者通過電子取證存證平台認證,能夠證明其真實性的,互聯網法院應當確認。規定第一次以司法解釋形式對可信時間戳及區塊鏈等固證存證手段進行法律確認,這意味著電子固證存證技術在司法層面的應用迎來重要突破。
電子合同締約用戶對於訂立電子合同除了有法律效力方面的要求之外,還要求簽訂電子合同具有方便性和易用性。
君子簽電子合同,對接公證處、司法鑒定中心、仲裁委員會等司法機構,電子合同的簽署、存證、傳輸等整個過程都是被公證的,如有需要,可在線申請公證證書、司法鑒定書、在線仲裁等,免去了傳統出證的麻煩。
B. 怎樣才能保證電子合同的法律有效性呢
電子合同具備法律效力需要滿足下面幾個條件:
1、必須通過第三方簽署平台來簽訂電子合同,才能保證簽訂電子合同過程的公正性和結果的有效性。
我國商務部《電子合同在線訂立流程規范》中指出:「通過第三方(電子合同服務提供商)的電子合同訂立系統中訂立電子合同,才能保證其過程的公正性和結果的有效性。」
2、必須使用合法CA提供的數字證書(可靠電子簽名)來簽署電子合同,這樣才能保證簽署方的身份的真實性、內容的完整性和數字簽署的合法性。
我國《電子簽名法》第十四條規定:「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第十六條規定:「電子簽名需要第三方認證的,由依法設立的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提供認證服務。」 這里所指的「可靠電子簽名」就是採用合法CA簽發的數字證書簽署產生的數字簽名。
3、可靠電子簽署技術的基本條件是,用於簽署電子合同的證書必須由Adobe信任的證書頒發機構頒發,保證簽署的PDF文件在Adobe閱讀器中顯示「簽署可信」,自動由Adobe閱讀器驗證合同的有效性,全球通用。
C. 電子合同法律效力如何認定
《電子簽名法》頒行已經很多年了,但在法律實務領域真正取得突破性進展,也不過是近幾年的事。政策的支持,互聯網創業的熱潮,使電子合同漸漸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電子合同,是指通過計算機網路系統訂立,以數據電文的方式生成、儲存或傳遞的合同。簽署各方都經過實名認證,並且採用了可靠電子簽名技術進行簽署的電子合同,具備了和紙質合同以及手寫簽章同等的法律效力。電子合同直接線上簽署,不用快遞,可以為企業節約費用成本和時間成本,同時節省人力。
雖然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有明確的法律依據,但在實務操作中,還有一些細節問題的界定不是特別明確,令初涉電子合同領域的朋友心生困惑,這些問題值得大家深入的思考與研究。比如,最近一些朋友,就向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是不是需要找國家相關部門做出鑒定才算有效?那是需要哪個部門做鑒定?仲裁委、公證處、還是司法中心?」
其實,一般的合同並不需要特定的形式,只要是以締約雙方認可的方式,均可締結合法有效的合同。所以,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問題實際上是電子合同作為證據的證明力問題。
根據最新民事訴訟法規定,電子證據(包括電子簽名)與書證同樣為證據的一種;而根據《電子簽名法》的規定,可靠的電子簽名具有與手寫簽名或蓋章同等的法律效力。所以,經過可靠電子簽名的電子合同本身就具有法律效力,其法律效力不因司法鑒定而加強,司法鑒定只是提升了電子證據在法庭或者仲裁庭的認定效率和准確率而已。
D. 電子合同是什麼,怎麼保障法律效力
(一)電子簽名的功能等同原則
(1)《電子商務示範法》中的簽名等同功能
(2)功能等同原則的意義
(二)電子簽名法律效力的確定性
(1)貿法會消除數據電文不確定性的努力
(2)數據電文的法律確定性規則
具體來講,數據電文的法律有效性體現在幾下幾個方面:
1.電子簽名能夠滿足法律的要求
2.電子簽名是可靠的
(3).我國的立法模式
我國《電子簽名法》(徵求意見稿)也採取了折中「技術中立」和「技術特定」的立法模式:
(1)電子簽名的「技術中立」。規定廣義的電子簽名,是指在電子信息中用於識別簽名者身份並表明簽名者認可其中信息內容的聲音、符號和程序等。與簽署目的相適應的安全的電子簽名具有與書寫簽名同等的效力。電子簽名要達到書寫簽名的法律效果,須具備兩個方面:一是電子簽名應具有哪些功能、發揮哪些作用,才能取代手寫簽名,這是合法性的基礎;二是它如何才能保證其功能、作用的發揮,需要具備哪些條件,這是合法性的重要條件。
(2)電子簽名的「技術特定」。法律以功能等同原則解決了電子簽名的合法性問題,但是它並不能保證電子簽名具有確定的法律效力,這就需要法律規定電子簽名具有法律確定性的條件,因此規定:
符合下列條件的電子簽名可視為是安全的:
(1)簽名生成數據用於電子簽名時,應當屬簽名人獨有;
(2)簽署時簽名生成數據由簽名人所控制;
(3)簽署後,對簽名的任何改動均可被發覺;
(4)如果法律要求簽名的目的是保證所簽署的信息的完整性,簽署後對所簽署的信息的內容和形式任何改動均可被發覺。
前款規定,如果有相反證據證明,仍可視為不安全的。
以上規定不排除當事人選擇其認為安全的其他簽名技術。
這種電子簽名立法模式其實就是折中式的立法,有的電子商務立法將其稱為「安全電子簽名」或「強化電子簽名」。
E. 電子合同簽約平台是如何保證合同法律效力的
在網上簽合同法律是怎麼規定的,按照法律規定來簽署合同就是有效的。
1.法律規定電子合同合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一條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根據以上規定,合同可以採用網上訂立的形式,至於合同生效與否是又一方面的問題,它與訂立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與合同內容是否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等因素密切相關。
2.法律規定電子合同要素
根據已有相關法律《電子簽名法》規定: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電子簽名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視為可靠的電子簽名:
(一)電子簽名製作數據用於電子簽名時,屬於電子簽名人專有;
(二)簽署時電子簽名製作數據僅由電子簽名人控制;
(三)簽署後對電子簽名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四)簽署後對數據電文內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電子合同
F. 電子合同的法律性如何保障
電子合同法律效力有法律法規保障
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第13、14條認可了可靠電子簽名的合法效力;《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0、11條認可以數據電文作為合同書面形式的合法載體;《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116條認可電子數據作為法定證據種類的合法地位。
根據《電子簽名法》第五條至第八條規定,鎖定簽約主體真實身份、有效防止文件篡改、精確記錄簽約時間的電子合同才被法律認可。
第三方電子合同平台同時做到了以下三點:
① 權威認證系統:採用國家機構認證技術,確保電子合同簽署主體真實身份;
② 防篡改技術:採用國際通用哈希值技術固化原始電子文件數據,輕松識別文件是否被篡改;
③ 第三方取時技術:精確記錄簽約時間
G. 電子合同是怎樣保障合法有效的
電子合同在法律上的有效性取決於技術上是如何實現法律要求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法律科技。
電子合同簽署技術要求,概括來說就是3W,我們會對文件內容、簽約主體和簽約時間,分別通過數字簽名,數字證書和可信時間戳來進行運算,最終植入到電子合同中,電子合同最終承載的實體在我們國內更多使用OFD格式,整個國際上通用的是PDF,我們會把這些數據格式寫入到整個電子合同中去。
1、數字簽名、數字證書、可信時間戳是大家比較關注的三個點,數字證書更多的是鑒別企業及個人的身份,可信時間戳則是合同簽署時間防抵賴的一種措施。
證書安全,這里有幾點是專家們比較熟悉的。我們通過一些密碼學演算法上的支撐,對手機盾等硬體進行物理保護,在雲端我們也會通過硬體設施來保證這些證書的安全。
2、關於文件安全,因為電子合同是非常敏感的電子文件,為此我們通過自己獨有的數據文件切片技術,將原始文件分割後儲存到多個公有雲及私有雲上,進行分布式的部署,這樣即便是遭遇攻擊,他獲取到的也只是文件碎片,而無法擁有電子合同的完整文本。
3、文印安全對國有大型企業、銀行是比較有作用的,我們通過自研的防偽墨水、防偽列印機,以及防偽鑒證儀來保證紙質合同不被篡改、可跟蹤、可溯源。
4、對於電子證據保全,我們更多的與互聯網法院及仲裁委合作,將包括簽證、電子合同文件本身以及合同相關行為的哈希值保存到聯盟區塊鏈上。這些區塊鏈跟公檢法都是打通的,所以在產生糾紛的時候,我們能提供強司法屬性的出證服務。這是對於區塊鏈證據保全做了一些展開,更多是通過存證API接受令來進行廣播上鏈,這一塊是具有強司法屬性的,我們可以在一鍵發起網路仲裁,甚至一鍵進行線上裁判。
5、接下來的是我們整個平台為了確保信息安全而做的一些保障,我們是融合了多家公有雲,來保障整個業務的連續性和高可用性。我們也會在運維安全方面做合規審計,包括的堡壘機、日誌智能審計、資料庫審計、資料庫安全運維系統等等。
最後跟說一下,上面所有的技術手段,包括運維安全手段,很大程度是為了控制好企業和個人的信息安全。我們的電子合同是和各地的公檢法系統及互聯網法院打通的,具備強司法效力,現在已經有超過一千次判決認可了我們的電子合同。我們已經出具了上千份的電子合同技術報告,對接多家公證處和司法鑒定機構進行數據證據保全。
H. 現在很多企業都在用電子合同,如何保證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
只有符合形式合法、保存合法、簽名可靠且約定事項不在禁止使用數據電文形式的事項之列的電子合同才能被認定為真實有效。單就簽名可靠一點,《電子簽名法》還規定電子簽名需要具有專有性、可控性與改動可發現性。
(2)確認平台合作的電子認證服務商的資質
在確定平台合作的電子認證服務商信息後,還需判斷該服務商是否具有合法合規的資質。根據《電子簽名法》、《電子認證服務密碼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規定,提供電子認證服務需要獲得《電子認證服務許可證》及《電子認證服務使用密碼許可證》。
一般來說,經過以上兩道程序後,基本即可以判斷某一電子合同平台的可靠性。
I. 電子合同是如何實現傳統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的
根據《電子簽名法》的規定,可靠的電子簽名需要滿足的要求有:鎖定簽約主體真實身份、有效防止文件篡改、精確記錄簽約時間。
如果使用了滿足以上條件的電子簽名簽署電子合同,在法律效力方面就等同於紙質合同了。那麼這幾個條件如何實現呢?
個人和普通的企業想要實現這幾個要求很困難,而有資質的第三方電子簽名平台則會通過多種技術來保障製作的電子簽名的法律效力。
作為國內領先的第三方電子合同平台,我們實現的技術有:
1、實名認證技術:我們的電子合同平台與權威的CA機構合作,為用戶提供CA證書,並接入公安部eID認證系統,確認用戶身份的真實性;
2、防篡改技術:我們的電子合同平台採用國際通用哈希值技術固化原始電子文件數據,可輕松識別文件是否被篡改;
3、第三方取時技術:我們的電子合同平台採用先進的第三方取時技術,可精確地記錄簽約時間;
除此以外,我們的電子合同平台可為用戶提供出證報告、司法鑒定、網路仲裁等後續法律服務,解決電子合同法律糾紛問題,保障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
多年來我們也在不斷打磨自身產品,全方位布局智能化。我們的電子合同SaaS產品功能,在原有實名認證和合同簽署的兩大核心功能基礎上,增加了組織管理、審批管理、印章管理、合同起草、合同模板管理、公證存證六大模塊。較早前,我們還發布了手寫筆跡識別、碎片化存儲機制、文印安全防偽等多項技術。此外,針對線上司法處置通道缺失、電子證據效力認定標准不一等問題,我們推出了「實槌」保全系統,以實現證據保全、實時出證,在為客戶提供電子合同服務的同時,提供更專業高效的法律保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