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運人的過錯法律責任
① 托運人和承運人對貨運事故承擔什麼責任
一、托運人的責任
首先,不論是租船運輸,還是班輪運輸,托運人根據運輸合同將貨物交付承運人之前所發生的一切貨損、貨差均由托運人負責。當貨物交付承運人,貨物處於承運人監管下時,托運人也不能完全免除對貨損發生的責任。例如,由於貨物的包裝不堅固、標志不清,或由於托運人隱瞞貨物種類或潛在缺陷等原因造成貨損時,則由托運人負責。而且,由此而引起的其他損失也應由托運人負責賠償。我國《海商法》第66條第1款規定,「托運人托運貨物,應當妥善包裝,並向承運人保證,貨物裝船時所提供的貨物品名、標志、包裝或者件數、重量或者體積的正確性;由於包裝不良或者上述資料不正確,對承運人造成損失的,托運人應當負賠償責任。」
二、承運人的責任
(一)合同條款決定責任范圍
貨物在承運人監管過程中所發生的貨損、貨差事故,除屬於上述的托運人的原因和不可抗力的原因外,原則上都由承運人承擔負責。這里,承運人對貨物的監管過程不僅僅指貨物在船積載階段,也包括待裝船和待提貨階段。這是由運輸合同的條款約定來決定。例如,在集裝箱運輸中,如果約定在CFS交付貨物,則在拼箱作業過程中,或拆箱過程中出現的貨損也應由承運人負責。而貨物在船運輸階段,承運人則既有保證船舶適航的義務,還有對貨物給予充分保管的義務。
(二)清潔提單與不清潔提單
承運人或者代其簽發提單的人、知道或者有合理的根據懷疑提單記載的貨物品名、標志、包數或者件數、重量或者體積與實際接受的貨物不符,在簽發已裝船提單的情況下懷疑與已裝船的貨物不符,或者沒有適當的方法核對提單記載的,可以在提單上批註,說明不符之處、懷疑的根據或者說明無法核對。經過批註的提單稱為不清潔提單。對於不清潔提單,承運人可以在批註的范圍內對收貨人免除責任。承運人或者代其簽發提單的人未在提單上批註貨物表面狀況的,該提單為清潔提單,表示貨物的表面狀況良好。對於清潔提單,承運人須向收貨人或提單持有人交付與提單記載相符的、表面狀況良好的貨物,否則,應承擔賠償責任。
(三)承運人的免責范圍
一些國家的海商法,包括我國的海商法以及海牙規則都規定,對船長、船員、引航員或承運人的其他受僱人在駕駛船舶或管理船舶中的航行過失所引起的,或承運人的非故意行為所引起的火災而帶來的貨損,承運人可以免責;且還規定了其他因海上固有危險所造成損害的免責事項。根據有關法規和提單上通常記載的免責條款,承運人只對以下原因造成的貨損事故承擔賠償責任。
1.船舶不適航造成的損害
保證船舶適航是承運人對貨物及托運人應承擔的義務。不過,海牙規則和一些國家的海商法中,規定了「謹慎處理」的條款。條款規定,承運人對船舶的適航已盡了「謹慎處理」,對仍不能發現的潛在缺陷所引起貨物的損壞或滅失可以免責。
2.對貨物的故意或過失所造成的損害
在貨物處於承運人監管期間,包括貨物在裝船、積載、運輸、保管、卸貨等各個環節都應盡「謹慎處理」義務,並承擔相應的責任。有關法規中或提單條款中的「疏忽條款」,僅指承運人對船長、船員、引航員或承運人的受僱人員在駕駛或管理船舶上的行為或疏忽等航行過失所造成的貨損,可以免責。而對於商業過失,即有關貨物的接受、裝船、積載、運送、保管等方面的過失不能免責。因船員或承運人的受僱人員的故意行為所造成的貨損,承運人都負有賠償責任。
② 承運人與托運人的責任如何劃分
一 承運人從承運貨物時起(辦理承運前保管的車站,從接收貨物時起),至將貨物交付收貨人或依照規定移交給其他機關企業時止,對貨物發生滅失、損壞負賠償責任。但由於下列原因之一所造成的滅失、損壞除外:
1.不可抗力;
2.貨物本身性質引起的碎裂、生銹、減量、變質或自燃等;
3.貨物的合理損耗;
4.貨物包裝的缺點,承運時無法從外部發現或未按國家規定在貨物上標明包裝儲運圖示標志;
5.托運人自裝的貨物,加固材料不符合承運人規定條件,或違反裝載規定交接時無法發現的;
6.押運人未採取保證貨物安全的措施;
7.托運人或收貨人的其他責任。
二 由於托運人、收貨人的責任或押運人的過錯使鐵路運輸工具、設備或第三者的貨物造成損失時,托運人或收貨人應負賠償責任。
相關參考:鐵路貨運流程及相關解釋
發送作業(托運人)---提出貨物運輸服務訂單---填寫貨物運單---辦理托運交貨、裝車---交付運輸費用---將領貨憑證遞交收貨人
途中作業(承運雙方) (運輸合同解除或變更)或(運輸阻礙處理)或(貨物換裝整理)
到達作業(收貨人) 查詢到貨情況 辦理取貨手續 到貨場取貨或專用線卸車
托運和承運的一般程序
第一步:了解該站的性質,看自己所要托運的貨物有無限制。
第二步:申報計劃。申報計劃有兩種形式,一是月計劃,二是日常計劃。
第三步:進貨。在計劃得到批准後,可以向車站提出進貨的要求,並申請貨位,得到允許後,即可進貨。
第四步:報請求車。在貨物准備齊了,按批準的月計劃和日常計劃,每個車皮要提交一份填寫好的貨物運單,申報日請求車。
第五步:裝車。空車皮送到裝車地點後,車站即應迅速組織裝車。由托運人組織裝車的,托運人也應及時組織好,保證快速、安全裝好車。
第六步:運送。車輛裝好以後,鐵路運輸部門及時聯系掛車,使貨物盡快運抵到站。
③ 發生不可抗力致使托運貨物毀損的,承運人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現實問題
李某將一批水果委託某貨運公司運送,並支付了運輸費。因中途發生地震,致使該批貨物全部毀損。李某找到該貨運公司,要求貨運公司賠償該批水果的所有費用,但是遭到了貨運公司的拒絕,該公司稱,可以將運輸費全數退回,但是無法賠償水果的費用。李先生一怒之下訴至法院。那麼,法律對此是如何規定的呢?
律師解答
不可抗力是法定的免責理由,上述案例中,貨運公司因遭遇地震而導致李先生所託運的水果全部毀損,顯然屬於不可抗力的范疇。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承運人對運輸過程中貨物的毀損、滅失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承運人證明貨物的毀損、滅失是因不可抗力、貨物本身的自然性質或者合理損耗以及托運人、收貨人的過錯造成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同時,《合同法》也規定,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因不可抗力滅失,未收取運費的,承運人不得要求支付運費;已收取運費的,托運人可以要求返還。所以,貨運公司願意返還全部運輸費而不賠償水果損失的做法並無不妥。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三百一十一條 承運人對運輸過程中貨物的毀損、滅失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承運人證明貨物的毀損、滅失是因不可抗力、貨物本身的自然性質或者合理損耗以及托運人、收貨人的過錯造成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三百一十四條 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因不可抗力滅失,未收取運費的,承運人不得要求支付運費;已收取運費的,托運人可以要求返還。
④ 承運人的法律責任
承運人對集裝箱裝運的貨物的責任期間,是指從裝貨港接收貨物時起至卸貨港交付貨物時止,貨物處於承運人掌管之下的全部期間。承運人對非集裝箱裝運的貨物的責任期間,是指從貨物裝上船時起至卸下船時止,貨物處於承運人掌管之下的全部期間。在承運人的責任期間,貨物發生滅失或者損壞,除本節另有規定外,承運人應當負賠償責任。
不影響承運人就非集裝箱裝運的貨物,在裝船前和卸船後所承擔的責任,達成任何協議。 承運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或者習慣的或者地理上的航線將貨物運往卸貨港。
船舶在海上為救助或者企圖救助人命或者財產而發生的繞航或者其他合理繞航,不屬於違反前款的規定的行為。 貨物未能在明確約定的時間內,在約定的卸貨港交付的,為遲延交付。
除依照本章規定承運人不負賠償責任的情形外,由於承運人的過失,致使貨物因遲延交付而滅失或者損壞的,承運人應當負賠償責任。
除依照本章規定承運人不負賠償責任的情形外,由於承運人的過失,致使貨物因遲延交付而遭受經濟損失的,即使貨物沒有滅失或者損壞,承運人仍然應當負賠償責任。
承運人未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間屆滿六十日內交付貨物,有權對貨物滅失提出賠償請求的人可以認為貨物已經滅失。 在責任期間貨物發生的滅失或者損壞是由於下列原因之一造成的承運人不負賠償責任:
(一)船長、船員、引航員或者承運人的其他受僱人在駕駛船舶或者管理船舶中的過失:
(二)火災,但是由於承運人本人的過失所造成的除外;
(三)天災,海上或者其他可航水域的危險或者意外事故;
(四)戰爭或者武裝沖突;
(五)政府或者主管部門的行為、檢疫限制或者司法扣押;
(六)罷工、停工或者勞動受到限制;
(七)在海上救助或者企圖救助人命或者財產;
(八)托運人、貨物所有人或者他們的代理人的行為;
(九)貨物的自然特性或者固有缺陷;
(十)貨物包裝不良或者標志欠缺、不清;
(十一)經謹慎處理仍未發現的船舶潛在缺陷;
(十二)非由於承運人或者承運人的受僱人、代理人的過失造成的其他原因。
承運人依照前款規定免除賠償責任的,除第(二)項規定的原因外,應當負舉證責任。 承運人在艙面上裝載貨物,應當同托運人達成協議,或者符合航運慣例,或者符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承運人依照前款規定將貨物裝載在艙面上,對由於此種裝載的特殊風險造成的貨物滅失或者損壞,不負賠償責任。
承運人違反本條第一款規定將貨物裝載在艙面上,致使貨物遭受滅失或者損壞的,應當負賠償責任。 貨物滅失的賠償額,按照貨物的實際價值計算;貨物損壞的賠償額,按照貨物受損前後實際價值的差額或者貨物的修復費用計算。
貨物的實際價值,按照貨物裝船時的價值加保險費加運費計算。
前款規定的貨物實際價值,賠償時應當減去因貨物滅失或者損壞而少付或者免付的有關費用。 承運人對貨物的滅失或者損壞的賠償限額,按照貨物件數或者其他貨運單位數計算,每件或者每個其他貨運單位為666。67計算單位,或者按照貨物毛重計算, 每公斤為2計算單位,以二者中賠償限額較高的為准。但是,托運人在貨物裝運前已經申報其性質和價值,並在提單中載明的,或者承運人與托運人已經另行約定高於本條規定的賠償限額的除外。
貨物用集裝箱、貨盤或者類似裝運器具集裝的,提單中載明裝在此類裝運器具中的貨物件數或者其他貨運單位數,視為前款所指的貨物件數或者其他貨運單位數;未載明的,每一裝運器具視為一件或者一個單位。
裝運器具不屬於承運人所有或者非由承運人提供的,裝運器具本身應當視為一件或者一個單位。 就海上貨物運輸合同所涉及的貨物滅失、損壞或者遲延交付對承運人提起的任何訴訟,不論海事請求人是否合同的一方,也不論是根據合同或者是根據侵權行為提起的,均適用本章關於承運人的抗辯理由和限制賠償責任的規定。
前款訴訟是對承運人的受僱人或者代理人提起的,經承運人的受僱人或者代理人證明,其行為是在受雇或者委託的范圍之內的,適用前款規定。 經證明,貨物的滅失、損壞或者遲延交付是由於承運人的故意或者明知可能造成損失而輕率地作為或者不作為造成的,承運人不得援用本法第五十六條或者第五十七條限制賠償責任的規定。
經證明,貨物的滅失、損壞或者遲延交付是由於承運人的受僱人、代理人的故意或者明知可能造成損失而輕率地作為或者不作為造成的,承運人的受僱人或者代理人不得援用本法第五十六條或者第五十七條限制賠償責任的規定。 承運人將貨物運輸或者部分運輸委託給實際承運人履行的,承運人仍然應當依照本章規定對全部運輸負責。對實際承運人承擔的運輸,承運人應當對實際承運人的行為或者實際承運人的受僱人、代理人在受雇或者受委託的范圍內的行為負責。
雖有前款規定,在海上運輸合同中明確約定合同所包括的特定的部分運輸由承運人以外的指定的實際承運人履行的,合同可以同時約定,貨物在指定的實際承運人掌管期間發生的滅失、損壞或者遲延交付,承運人不負賠償責任。 承運人與實際承運人都負有賠償責任的,應當在此項責任范圍內負連帶責任。
第六十四條 就貨物的滅失或者損壞分別向承運人、實際承運人以及他們的受僱人、代理人提出賠償請求的,賠償總額不超過本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的限額。 本法第六十條至第六十四條的規定,不影響承運人和實際承運人之間相互追償。
⑤ 承運人與托運人的責任具體是怎樣的
承運人與托運人的責任具體是怎樣的?
運輸合同又稱運送合同,是指承運人將旅客或貨物從起運地點運輸到約定地點,旅客、托運人或者收貨人支付票款或者運輸費用的合同。
第六十四條 承運責任期是托運人將貨物交承運人起至貨物運達交付完畢止的期限。
貨物在承運責任期內,發生滅失、短少、變質、污染、損壞,承運人應負賠償責任,但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負賠償責任。
1. 不可抗力;
2. 貨物包裝完整無損而內裝貨物短損、變質;
3. 貨物的自然損耗和性質變化;
4. 托運人錯報、匿報造成的損失;
5. 有押運人且不屬承運人責任的;
6. 托運人違反國家法令,貨物被有關部門查扣,棄置或作其他處理的;
7. 包裝質量不符合標准而從外部無法發現的;
8. 其他經查證非承運人責任所造成的損失。
第六十五條 由於承運人的責任,造成貨物逾期到達,承運人應負違約責任。對錯運到達地或錯交收貨人,承運人還應將貨物無償運到規定地點,交給指定收貨人。
第六十六條 承運人未遵守雙方商定的運輸條件和特約事項,由此而造成托運人的經濟損失,承運人應負責賠償。已訂立運輸合同的,按運輸合同有關規定處理。
第六十七條 經核實確屬承運人的故意行為,造成托運人損失的,承運人按規定賠償直接損失。,交通主管部門或合同管理機關對承運人應處以罰款,並追究肇事者的個人責任。
第二節 托運人責任
第六十八條 托運人未按合同或運單規定的時間和要求,准備好貨物和應提供的裝卸條件,以及貨物運達後無人收貨或拒絕收貨,而造成的車輛延滯及其他損失,托運人應負違約或延滯責任。但屬下列情況之一者,不承擔責任。
1.不可抗力;
2.執行國家法令,搶險救災,戰備任務;
3.承運人過錯造成的。
第六十九條 由於托運人發生下列過錯造成車輛、機具、設備損壞或人身傷亡,以及第三者損失的,由托運人負責賠償。
1. 在普通貨物中夾帶危險品或其他違反危險品運輸規定的行為;
2.錯報、匿報貨物的重量、規格和性質;
3.包裝質量不符合標准而從外部無法發現的;
4.錯制包裝儲運圖示標志。
第七十條 托運人錯報、誤填貨物名稱和裝卸地點,造成承運人錯運誤送,裝貨落空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其他損失,托運人負責賠償。
第七十一條 經核實確屬托運人的故意行為,造成承運人的車輛、機具、設備受損以及造成第三者損失的,托運人按規定賠償直接損失。交通主管部門或合同管理機關對托運人應處以罰款,並追究肇事者個人責任。
⑥ 托運人托錯了危險貨物的分類分級,由托運人負全部法律責任嗎
貨物運輸中與承運人相對的另一方當事人,不得擅自裝運危險貨物是托運人的一項絕對義務。與普通貨物相比,由於危險貨物的特殊性,各國立法對於托運人在托運危險品時都有特別的義務要求,對於托運人在違反該項義務時所應承擔的相應責任也作了特殊規定。調整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海牙規則》第4條第6款和《漢堡規則》第13條都對承運人運輸危險貨物時的責任作了特別規定。我國《海商法》第68條也對於托運人托運危險貨物的義務和責任作出了規定。與托運人的其他義務相比,托運人的這項義務表現出明顯的獨特性。因此,明確托運人在托運危險貨物時應承擔的義務與責任,不僅有理論意義,更有實踐價值。
⑦ 車輛在運輸過程中因人的損害承擔什麼責任
運輸中的損害應負賠償責任。根據我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在運輸過程中,因承運人的過錯或重大過失導致運輸物品遭受重大毀損或滅失的,應當由該承運人承擔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八百二十四條
在運輸過程中旅客隨身攜帶物品毀損、滅失,承運人有過錯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旅客托運的行李毀損、滅失的,適用貨物運輸的有關規定。
第八百三十二條
承運人對運輸過程中貨物的毀損、滅失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承運人證明貨物的毀損、滅失是因不可抗力、貨物本身的自然性質或者合理損耗以及托運人、收貨人的過錯造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第八百四十二條
貨物的毀損、滅失發生於多式聯運的某一運輸區段的,多式聯運經營人的賠償責任和責任限額,適用調整該區段運輸方式的有關法律規定;貨物毀損、滅失發生的運輸區段不能確定的,依照本章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⑧ 托運人收貨人錯誤的風險管理
由於托運人既是買賣合 同中收貨人的直接責任人,又是運輸合同中承運人的直接委託人,一旦運輸環節出現問題,托運人將肩負替收貨人承擔損失,並向承運人追償的雙重壓力,因此,托運人必須格外防 范下列運輸活動中常見的風險。
一、貨物丟失或損毀的風險 雖然根據《合同法》第311 條的規定,對於運輸過程中貨物的毀損、滅失,應當由承 運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在實踐過程中,托運人承擔的主要風險卻不是承運人該不該承 擔賠償責任,而是承運人應該承擔多少賠償責任的問題。 由於具體損失數額屬於托運人的舉證范圍,如果托運人此前無法准確描述貨物的數量 及品質,也就無法據此確定損失貨物的價值,即在索賠的損失證據方面出現瑕疵。
為此,托運人需要從以下四方面加強防範:
第一,運輸合同中描述托運物時盡可能的明確、詳致。
包括: (1)在簽訂合同時,要使用貨物的學名並且要用全稱; (2)有商標的,要寫明商標; (3)要寫明貨物的品種、規格、價格、花色等; (4)寫明貨物數量的確定的方法;(5)寫明貨物質量認定的方法; (6)寫明貨物風險轉移的時間; (7)其他注意條款。 第二,盡量選擇保價服務。根據貨運公司通常的運輸條款,托運人可選擇自行辦理保 險,也可選擇委託貨運公司代為辦理有關保險手續。具體賠償數額將根據所購買的險種和 具體損失確定。一般來說,閱讀保險合同需要抓住以下要點: 1.必須核實保險合同上可填寫的內容。如合同中的投保人、被保人和受益人的姓名等 是否有誤;險種與保險金額是否與你的要求相一致等。 2.閱讀貨物運輸保險條款中的保險責任條款,了解保險公司在哪些情況下須理賠或如 何給付保險金。 3.閱讀除外責任條款,明確在何種事故狀況下保險公司不予理賠,消費者購買保險後 要小心迴避這些狀況的出現。 4.看合同中的名詞注釋,這是保險專用名稱的正式的、統一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釋。 5.看合同解除或終止情況的規定或列舉,明確投保人或保險公司在何種情況下可行使 合同解除權。 否則,如果未辦理保價,貨物一旦出現損毀,承運人只會按照事先運輸合同約定的限額進行賠付,此類限額往往僅為運費的數倍,價值數萬元的貨物很可能結果只得到數百元 的賠償。根據《合同法》的有關規定,承運人此類限責條款並非當然無效,只要其採取合 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如在托運協議中用較大的加粗字體註明「以上條款托運人須仔細 查閱,能遵守者方可簽字」,並經過托運人簽名確認,在實踐中,法院也往往認定該類條 款的有效性。 因此,托運人應當重視保價條款的效力,在托運貴重物品時,除選擇信譽較好的運輸 公司外,盡量給物品保價,不要因為保價費用高、心存僥幸而放棄保價。此外,對於經常 需要辦理托運的人,如對貨運公司提供的格式條款中責任限額和保價金額有異議,可與貨 運公司協商後,另行約定。
第三,貨物交付承運人托運時,必須取得承運人收貨的確認單據,從而保證貨物在交 付承運人時狀態良好,此後若出現貨物丟失或損毀則不屬於托運人的過錯。
第四,托運人至遲應在收貨人收到貨物之前提醒其慎重簽收貨物。做到先檢驗,後簽 收,對於有問題的貨物則拒絕簽收,並盡快與托運人取得聯系。否則,一旦草率簽收,則 很難再向承運人進行追償。
二、運輸延時的風險
根據《合同法》第290 條的規定,承運人應當在約定期間或者合理期間內將旅客、貨 物安全運輸到約定地點。否則,將構成承運人的遲延交貨。 對於普通貨物,短暫的超期交貨並不會給收貨人造成實質損失,因而可以忽略不計;但對於應時性貨物或收貨人特別要求的時效性貨物,超期交貨將很可能造成由作為買賣合 同相對人的托運人承擔合同責任。
為此,托運人需要從以下三方面加強防範:
第一,首先托運人本身應按時向承運人交付託運物,否則托運人很可能由於自身過錯 導致承運人得以免責。
第二,在運輸合同中雙方應明確關於貨物的運輸期限及遲延交貨的責任。
第三,對於遲延交貨的情況,收貨人應注意保留承運人提供的送貨憑證,特別是關於 送貨日期的記載,確保在追償時能夠提出承運人延時交貨的證據。
三、結算運輸費用的風險 對於運輸費用由托運人承擔的買賣合同,結算運輸費用無疑屬於運輸合同中托運人與 承運人的重要交易行為。 為此,托運人需要從以下兩方面加強防範:
第一,雙方必須在運輸合同中明確運輸費用的數額及其結算方式。
第二,對於憑借「送貨回執」進行結算的情況,托運人應當在取得收貨人簽收的送貨 單時,方支付運輸費用,以免出現貨到前付款,或他人冒領貨物的情形。 此外,對於經常需要使用貨運服務的賣方,為了提高發貨的效率,並減少索賠的難度,建議此類當事人預先制定一個格式性的運輸服務框架協議。對於一般貨物運輸,可直接與 承運人使用該協議;對於特殊貨物運輸,則可在基本協議基礎上,簽訂個案的補充協議, 加強其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