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幼兒園事故追究責任法律制度

幼兒園事故追究責任法律制度

發布時間: 2021-12-04 23:28:03

① 幼兒園發生哪些安全事故應該負全部法律責任

首先要看發生事故的時候教師是否在場,在場的教師有沒有及時採取處理措施 接著就要分析責任發生的原因。 如果是因為幼兒園的設施等設計考慮欠妥的話,幼兒園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如果是在場的教師處理不當導致重大後果的,那麼教師的責任要大一些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身損害賠償的解釋》第七條規定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三人侵權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 第九條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 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 前款所稱「從事僱傭活動」,是指從事僱主授權或者指示範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雇員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其表現形式是履行職務或者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僱傭活動」。 根據以上規定,在幼兒園發生安全事故首先應該由幼兒園承擔責任,如果幼兒園與幼兒園教師存在僱傭關系,因教師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 應當與僱主(幼兒園)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僱主(幼兒園)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幼兒園教師)追償。

② 幼兒園處理幼兒傷害事故的法律依據

處理幼兒傷害事故的法律依據

(1)"過錯責任原則"是確定幼兒園民事責任的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60條有明確的司法解釋:"在幼兒園、學校生活、學習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療的精神病人,受到傷害或者給他人造成損害,單位有過錯的,可責令這些單位適當給予賠償。"這為過錯導致的幼兒人身傷害事故的處理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因此,過錯責任原則是作為認定幼兒傷害事故的歸責原則。

過錯責任原則是指行為人僅在有過錯的情況下,才承擔民事責任,沒有過錯,就不承擔民事責任。即
"有過失就有責任","無過失即無責任"。因此,有無過錯是確定幼兒園承擔民事責任的前提條件。如果傷害事故發生,幼兒園存在過錯,將根據幼兒園自身過錯的大小來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2)監護人承擔 "無過錯責任"

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無論行為人主觀上是否有過錯,必須依照法律的特別規定承擔責任。根據《民法通則》第133條之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盡了監護責任的可以適當減輕他的民事責任。"由此可見,監護人承擔的民事責任是一種

"無過錯責任"。也就是說,只要你的被監護人造成他人損害,無論監護人有無過錯,是否盡到了監護責任,都應承擔民事責任。雖然這種責任會因為監護人盡到了責任而減輕,但決不能免除責任。因此,在幼兒園幼兒由於故意或過失造成他人損害或被他人損害時,應由雙方監護人承擔無過錯責任。幼兒園有過錯時才承擔責任。

3.幼兒園教師及相關人員在履行職責過程中有無故意或過失行為,是確定幼兒園有無過錯的依據。

幼兒園幼兒傷害事故基本分為兩類,一是責任事故。即違反規章制度造成的事故,瀆職造成的事故。體罰或變相體罰幼兒造成的事故,幼兒園發生此類事故無疑是要承擔責任的。另一類是意外事故,即責任事故以外的事故。是不能避兔的,不能克服的,不能預見的,它具有客觀性,不能被人所把握和控制。此類幼兒傷害事故幼兒園將不承擔民事責任。如果教師在履行職責過程申,能夠預見幼兒某些行為存在危險卻沒有及時糾正或引導,導致幼兒傷害事故的發生,那麼將根據教師自身過錯的大小由幼兒園來承擔民事責任。

③ 幼兒園出現安全事故誰的責任

各類相關人員安全工作責任
(一)校長:是學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學校安全工作有管理、監督、檢查、獎懲的權力。安全工作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實行分層管理,制定安全工作計劃,落實崗位責任制,簽訂《安全管理責任書》。校長對學校安全組織管理包括日常的安全教育負有領導責任。在一旦發生安全事故時,校長負有首要的組織搶救、應急疏散、維持秩序等責任。
(二)安全副校長:是學校學生安全工作的組織管理者,對分管工作的安全做好有效管理,健全分管工作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組織開展安全隱患排查,若因分管工作的安全制度不完善,安全工作布置、檢查、督促不及時,管理不到位,指導不正確等出現安全事故,則應負管理責任。
(三)辦公室主任(安全):是學校綜合治理的組織管理者。負責學校綜治檔案和安全檔案的建立,制訂具體的安全教育工作計劃,抓好學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教師和家長安全知識培訓等工作。若因檔案管理不到位、處理不善,則應負管理責任。
(四)總務主任:負責學校後勤保障及飲食衛生安全及學校財產安全。對學校校舍及各種設施安全負直接管理責任。組織實施學校後勤保障工作的安全管理,定期檢查、維修校舍及各種設施,保證學校正常教學秩序。遇到災害性天氣,負責作好安全防範工作,盡量減少損失。
發現學校後勤保障及飲食衛生安全問題必須同安全辦取得聯系,並向分管領導匯報,及時做好落實整改。若因後勤工作安全教育管理不到位,處理不善出現學生安全事故,則應負管理責任。
(五)教務主任:負責教育教學活動組織中的學生安全,組織到位,發現問題及時向分管領導匯報,並及時落實整改。若因教育管理不到位,安全隱患檢查不及時,整改措施不到位等出現安全事故,應承擔管理責任。
(六)班主任:是所在班級學生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學生學習、生活、課間活動、課外教育等方面的安全,採取多種措施防止學生安全事故的發生。應經常性地對學生進行安全常規教育和檢查,定期開展安全排查,教育和排查的內容要記錄在案,發現學生有異常現象應及時教育和報告,特別是對於厭學、逃學甚至輟學的學生要隨時掌握其動向並記錄在案。班主任要在本班確立安全信息員,以便及時掌握情況。對輟學的學生要配合學校做好教育工作,並讓家長簽字。班主任要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遵守交通規則。要按時放學,不得提前或延遲放學時間,以確保學生回家路上的安全。班主任要對學生加強防溺水,防雷擊、防火等教育,教育學生上下樓梯不擁擠,如有集會,班主任應站在樓梯口,組織學生上下縷梯,防止樓道口發生安全事故。班主任在組織學生參加體育比賽,勞動時,必須特別加強安全教育,同時要全程參與,不得擅離現場,學生在班級活動中,如發生安全事故,班主任負主要責任。
班主任對於本班學生在校期間發生的安全事故直接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七)任課教師:是任課時段學生安全的第一責任人。課堂教學應結合學科特點,滲透安全教育,配合班主任經常性地對本班學生進行安全常規教育。對以下工作所造成的安全事故負直接責任:沒有及時發現缺課、逃課學生;或發現而沒有及時報告班主任;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學生,或者在履行職責過程中違反工作要求、操作規程、職業道德或者其他有關規定的;擅離崗位、私自調課、遲到、提前下課、滯留學生,或上課期間管理不善的;組織或安排未成年學生從事不宜未成年人參加的勞動、體育運動或者其他活動的;學生有特異體質或者特殊疾病,不宜參加某種教育教學活動,教師知道但未加以必要注意的;學生在校期間突發疾病或者受到傷害,教師發現但未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採取相應措施,導致不良後果加重的;發現學生行為具有危險性,但未進行必要的管理、告誡或者制止的;組織學生參加教育教學活動或者校外活動,未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安全教育,並未在可預見的范圍內採取必要安全措施的等等。
(九)其它崗位人員:
學校門衛:要忠於職守,嚴格坐班,嚴格出入門登記制度,維護好學校秩序,保證校內人員和財產安全。不經過學校領導同意,外來人員一律不得入內。教學時間,學生無班主任批條,不得出校門;上學和放學期間,嚴禁機動車輛進入校內;禁止在校內零賣和曬物;禁止滯留校外人員或學生在門衛室。對於因責任心不強或玩忽職守造成的安全事故負有直接責任。
值日教師:嚴格履行值日教師工作職責,到崗及時,責任落實。如因失職、瀆職出現安全事故,須承擔相應安全責任。
實驗管理員:對有毒化學葯品要加強管理,防止有毒葯品被盜,造成中毒事故發生;教育並監控學生實驗操作過程。
學生家長:對學生離校期間的安全負起監護責任,對於監護不利造成的安全事故,學生家長要負起全部責任。
學 生:本人在校期間因不遵守紀律、對於存在安全隱患(學校因某些原因,暫時無法排除)的地點、設施,明知而故意使用,造成的安全事故,本人負有全部責任。
三、學校制定安全應急預案,舉行大型活動或到校外活動要做到人員、措施、預案、責任全落實。否則,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四、全校師生、家長要嚴格遵守簽定的目標責任書的規定,切實增強安全意識,保護好師生人身、財產安全。對於違反規定,造成安全事故的,要嚴格追究其責任,情節嚴重的取消當事人本年度的評優、評先資格,並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五、追究責任規定和要求:
1、 上課時間出現學生打架斗毆等安全事故,由當時任課教師負全部責任,一次扣當事人績效工資10元。
2、 體罰學生和變相體罰學生的,有學生或其家長投訴經查屬實,一次扣當事人績效工資20元。造成的安全事故由當事人負全權負責,直至追究法律責任,年度考核為不合格。
3、 課余時間造成的安全事故,追究班主任、值日老師、值日行政領導的責任,比例按3:4:3責任界線劃分。
4、學生放學,班主任或當班教師要護送學生出校門,如果出現安全問題,嚴重者追究法律責任和經濟責任。
5、學生從校門逃出校外,追究門衛、保安責任,班主任負連帶責任,造成安全事故或較壞影響,嚴重者追究法律責任和經濟責任。
6、在重大活動中出現的安全問題,由教育教學活動負責處室和班主任負全權責任。不服從工作安排,造成崗位空缺,導致安全事故按曠工計算,並追究賠償損失。
7、學校領導、教師在值日或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中,玩忽職守造成的責任事故除按要求扣工資外,三年內不得評優評先。
學校安全工作,責任重於泰山,全體領導和老師都要提高認識,在思想上始終綳緊安全這根弦,重視安全工作,提高安全意識,努力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如果學校發生安全事故,除了校長應負領導責任之外,要根據事故的情節,發生的原因等,對事故進行調查,對事故責任人要追究責任。對造成學校經濟損失的,根據損失程度追究經濟賠償責任,由責任線相關人員比例賠付

④ 在幼兒園意外事故中怎麼追究老師責任

【第七條】 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三人侵權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

⑤ 幼兒園意外傷害應該承擔哪些責任

1、按照《侵權責任法》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從本案來看,幼兒園組織室外活動,未能維持好秩序,且在幼兒園期間,應由幼兒園負全部看護責任,監護人無責任。因此,我認為應由幼兒園承擔全部責任。 2、 從訴訟策略上講,應將幼兒園以及小朋友的監護人一並起訴,這對原告有利。

⑥ 幼兒園安全事故責任怎麼劃分,處理的相關法律條款

請您說明具體案情,因為具體情況須具體分析。以下是兩條法條,希望對您有幫版助權。
《侵權責任法》第38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本條款專門針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通過設定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的過錯推定原則,將舉證責任附加給幼兒園等教育機構。
《侵權責任法》第39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該法針對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依然保持「過錯責任原則」。過錯責任原則是民事侵權領域最基本的歸責原則,其實質是按照過錯承擔侵權責任。

⑦ 幼兒園事故措施和責任追究制

為了建立健全領導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更好地將各項安全制度和措施落實到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時段和每一個員工,更好地抓好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特就幼兒園安全事故責任追究作如下規定:
一、幼兒園 「一把手」為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對幼兒園安全工作負總責;分管領導為安全工作第二責任人,負分管責任;安穩辦主任為具體安全工作責任人,負抓落實的責任;其他管理人員根據分工負責職責范圍內的安全責任;班主任及任課教師負責本班內各項安全管理。
二、責任追究內容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實行責任追究。
(1)幼兒園內部發生盜竊、詐騙等刑事案件,並在社會上造成惡劣影響的;
(2)教師體罰幼兒的;
(3)幼兒追逐打鬧或故意傷害造成重大傷害的;
(4)所屬單位教職工因黃、賭、毒1人次以上受到公安機關拘留或處罰的;
(5)發生重特大責任事故,造成師生傷亡或國家財產損失5000元以上的;
(6)內部矛盾化解不及時、處理不公,造成越級上訪或聚眾鬧-事罷工罷課的,甚至釀成惡性刑事案件發生的;
(7)園內食堂因管理不善發生師生食物中毒的;
(8)園內發生惡性刑事案件、重大治安案件或責任災害事故的;
(9)對發生案件或事故,隱瞞不報或虛假報告的;
(10)單位綜合治理安全工作年度考核不合格的;
(11)其它造成不良後果和不良影響的事件,且上級綜治委予以否決或上級單位予以通報批評的;
(12)安全隱患不及時整改,造成嚴重後果的;
(13)對上級下達隱患整改通知書,未按期按要求整改到位,或未及時將整改情況報縣教育局的。
三、責任追究辦法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查究本單位和主要領導以及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1)綜合治理安全工作當年考核處末兩位的,單位和單位主要領導及相關責任人當年不得評先、評模。
(2)人為造成安全事故,且情節較重的,由紀檢監察部門給予相關責任人和當事人相應的黨紀、政紀處分;觸犯法律的,移交司-法-部門予以處理。
(3)因責任事故造成單位和個人財產損失的,要根據財產損失的程度,給予單位主要領導和相關責任人相應的經濟處罰,情節嚴重的給予黨紀、政紀處分。
(4)因教職工體罰幼兒事件造成的一切費用,均由當事人全額負擔。同時,還要根據情節給予相應的政紀、法紀處分。
(5)教職工因違紀違法受到政法部門處罰的,將依據政法部門處理意見,給予黨紀、政紀處分。
(6)因管理不到位,矛盾化解、調處不力,發生「民轉刑」案件,將追究主要領導和相關責任人黨紀、政紀責任,觸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機關追究法律責任。
(7)本規 ..........

熱點內容
刑法灌鉛 發布:2025-09-20 01:45:18 瀏覽:819
商品房買賣合同備案信息表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20 01:44:45 瀏覽:409
勞動法2018年辭退員工賠付 發布:2025-09-20 01:44:32 瀏覽:983
宿州墉橋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20 01:28:43 瀏覽:214
過失燒毀林木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0 01:26:25 瀏覽:182
坦洲鎮龍塘附近有什麼廠按勞動法嗎 發布:2025-09-20 01:25:44 瀏覽:696
見習生條例 發布:2025-09-20 01:23:19 瀏覽:352
法制化與法治化區別 發布:2025-09-20 01:21:43 瀏覽:567
庭審稱法官 發布:2025-09-20 00:51:35 瀏覽:18
勞動法十二個月平均工資 發布:2025-09-20 00:50:54 瀏覽: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