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授權人的法律責任嗎
1. 授權書的法律責任
你公司有權取消授權,該授權書的法律效力具體表現在合同約定里。
只要是雙方具有簽訂委託書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委託事項不違反現行法律法規,委託書就是合法有效的。
如果是涉外的民事委託書,需要經過公證機關公證才具有法律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 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六十五條民事法律行為的委託代理,可以用書面形式,也可以用口頭形式。法律規定用書面形式的,應當用書面形式。
書面委託代理的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許可權和期間,並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
委託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四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委託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或者其他人代理訴訟。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寄交或者託交的授權委託書,應當經所在國公證機關證明,並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或者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該所在國訂立的有關條約中規定的證明手續後,才具有效力。
(1)被授權人的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委託合同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
受託人
包括:
1.辦理委託事務的義務。受託人對委託事務原則上應親自辦理,只有在事先取得委託人的同意,或因情況緊急的情況下,為了委託人的利益可以轉托他人;
2.遵守委託指示的義務;
3.報告的義務。受託人應將委託事務情況向委託人報告;
4.轉移利益的義務。受託人應將辦理委託事務取得的各種利益及時轉移給委託人;
5.轉移權利的義務。受託人以自己的名義為委託人辦理事務取得的權利,應將權利轉移給委託人。
委託人
1.支付費用的義務。無論委託合同是否有償,委託人都有義務提供或補償委託事務的必要費用;
2.付酬義務。對於有償委託合同,委託人應向受託人支付約定的報酬;
3.賠償責任。
2. 項目招標過程中,甲方招標人的被授權人需要付什麼法律責任
視情節而定。
1、如果是作為被授權人,那麼個人的行為後果要由授權人來承擔
2、如果在招投標過程中沒有違法、違規行為,不需要承擔責任
3. 我被授權代理人去招投標,之後如果有問題會不會有法律責任
如果是在合法的情況下,之後如果有問題,代理人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如果代理人明知是違法行為,仍然進行代理或者不反對的,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代理人是以被代理人名義進行代理活動的人。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自然人為代理人時,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法人為代理人時,其代理行為應符合法人的宗旨和業務范圍。
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名義所為的符合代理行為要件的行為,其法律後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擔。
根據《民法通則》:
第六十七條 代理人知道被委託代理的事項違法仍然進行代理活動的,或者被代理人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為違法不表示反對的,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因此,在合法的情況下,法律後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擔。
(3)被授權人的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根據《民法通則》:
第六十六條 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
代理人不履行職責而給被代理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負連帶責任。
第三人知道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已終止還與行為人實施民事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由第三人和行為人負連帶責任。
4. 別人授權簽了份供應合同,授權人都承認的情況下還要承擔責任嗎中國的法律是怎麼回事
以誰的名義簽的?
1、以自己名義簽的,為職務行為的,公司負責。為個人行為的,自己負版責。
2、以授權人名權義簽的,視為代理。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未超越代理許可權的,或事後被追認的,由授權人負責。
5. 認定合同詐騙被授權人要負法律責任嗎
一、來需承擔:單位犯合同詐騙罪源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承擔的輕重要根據其在此案件中起的作用,是否知曉詐騙事實等角度予以確定。
三、一般實踐中,只要被公安拘捕,一般都會判有罪,當然,根據金額不同和被授權人本身在詐騙過程中的作用不同,最終可能是個緩刑,那就不用坐牢了。
6. 想咨詢一下會否追究到被授權人個人的法律責任,還是應該由該單位及法定代表人承擔
如果只是民事責任的話,當然是由單位承擔,如果涉嫌刑事犯罪,受託人及委託人共犯
7. 大家被委託人負法律責任嗎
被委託人是否負法律責任需要依據具體情況來判定,被委託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代理事項違法仍然實施代理行為,被代理人和被委託人是需要承擔連帶責任的。
【法律依據】
根據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七條
代理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代理事項違法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或者被代理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為違法未作反對表示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條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
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未被追認的,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行為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請求行為人賠償。但是,賠償的范圍不得超過被代理人追認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
8. 委託人承擔法律責任嗎
是不需要承擔責任的。
雖然是委託人,但是你們是員工,相當於公司的代理人,就是辦理業務的,法律效果是由公司承擔的。不會承擔連帶責任。你這種情況相當於拿著公司給的合同文本也就是那份「積分理財售賣單」與顧客達成協議,簽訂合同。就像你在移動辦業務那種情況差不多。
合同有效成立的4個條件:
1.雙方當事人應具有實施法律行為的資格和能力;
2.當事人應是在自願的基礎上達成的意思表示一致;
3.合同的標準的和內容必須合法;
4.合同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形式。
(8)被授權人的法律責任嗎擴展閱讀:
關於合同的注意事項:
1、合同的基本條款要具備,尤其是交易的內容、履行方式和期限、違約責任要約定清楚。
2、查閱國家對該交易有無特別規定,目的在於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是否合法有效。
3、向律師事務所、公司法律顧問咨詢相關業務的實際開展情況,了解業務發生糾紛的概率和糾紛的起因、種類,以便在訂立合同時盡可能避免同樣缺憾的發生。
4、可能的話,通過行政機關的公證、律師見證和公證,通過相關機構的中介作用,使合同的內容盡可能完備。
5、簽署合同時合同表面要字跡清楚,整潔,推薦使用合同專用紙張列印。
參考資料:
合同-網路
委託人-網路
9. 你好,問一下招標過程中。我是建設單位的被授權人參與招標。會有什麼法律責任
第一個問來題:你和你單位領自導的區別是委託與被委託的關系(需要有書面委託書)。你沒提有無。如果委託關系成立,則你代表你單位法人行使你的授權范圍內的工作,也就是授權給你的權力。區別是,你在行使委託事項的法律後果,只要你沒有違法並且委託事項也無違法,那麼法律後果由你單位法人也就是你的授權人(被委託人)承擔。
第二個問題:你所要履行的義務,必須按照委託的授權范圍來操作。
第三個問題:雖然由你簽字,領導在操作,如果你的委託人已告知你,是可以的。代表你是認同的。如果沒有徵得你的同意,領導的做法又不合法,你有權拒絕簽字。關於是否違法,只要按招招投標法程序進行的不屬於違法行為。
第四個問題:即便形成了委託書的形式,你也有絕對的權力拒絕做這個項目的招標負責人,你可以提出書面申請,要求終止委託關系,法律都是支持的。
10. 受委託人的法律責任
受委託人的法律義務:依合同約定處置委託事務的義務;報告的義務;交付財產的義務;承擔損害賠償的義務;其他。受委託人是接受委託人的委託代理處理相關事務的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九百二十二條
受託人應當按照委託人的指示處理委託事務。需要變更委託人指示的,應當經委託人同意;因情況緊急,難以和委託人取得聯系的,受託人應當妥善處理委託事務,但是事後應當將該情況及時報告委託人。
第九百二十四條
受託人應當按照委託人的要求,報告委託事務的處理情況。委託合同終止時,受託人應當報告委託事務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