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關於法律知識調查報告

關於法律知識調查報告

發布時間: 2021-12-19 06:46:23

㈠ 求大一思修調查課,有關法律知識調查報告.謝謝

建設用地涉及諸多法律問題,因專業性強且散見於各種法律、法規規章的條文之中,為行政機關的宏觀管理和依法行政帶來不便。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建設用地糾紛會大量出現。因此,通俗而又系統地分析涉及建設用地的有關法律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一、建設用地的依據――規劃和「三證」
1、規劃
省域城鎮體系規劃是省、自治區人民政府為實現一定時期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協調省域內各城鎮發展,保護各類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綜合安排空間布局和各項建設的綜合部署和具體安排。建設部關於加強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實施工作的通知要求,省域城鎮體系規劃未在限期內完成的省、自治區,不得進行各省、自治區的城市總體規劃和縣域城鎮體系規劃的修編。這表明城市總體規劃和縣域城鎮體系規劃的制定要以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為依據並與之相協調,當然確因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城市總體規劃和縣域城鎮體系規劃與省域城鎮體系規劃不一致的,可以適時調整省域城鎮體系規劃。
一般而言,城市總體規劃和縣域城鎮體系規劃是以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為依據,而城市詳細規劃、農村集鎮規劃又分別是城市總體規劃和縣域城鎮體系規劃的細化且更具有可操作性。這些不同位階的規劃不僅編制和實施主體、審批和修改程序不同,而且法律效力也不同,低位階的規劃非因特殊情況在一定期間內不得與上位階的規劃相抵觸。所有不同位階的規劃均為建設用地的基本依據,也就是說,不符合規劃要求,不在規劃范圍的不得不申請建設用地。
應當說明的是,第一,縣級市的城鎮體系規劃是城市總體規劃的組成部分;第二,我國規劃法只對規劃區內的建設行為進行調整;第三,涉及規劃區以外的如省道拓寬建設用地依據省域城鎮體系規劃中關於全省交通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具體要求和相關法律,涉及規劃區外如鄉村公共設施等依據城市總體規劃、農村集鎮規劃和相關法律。
2、「三證」
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在城市規劃區內進行建設需要用申請用地的,必須持國家批准建設項目的有關文件,向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定點,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核定其用地位置和界限,提供規劃設計條件,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建設用地批准證明(批准文件) 建設單位或個人在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後,方可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申請用地,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審查批准行文後,由土地管理部門劃拔土地。
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在城市規劃區內新建、擴建和改建建築物、構築物、道路、管線和其他工程設施,必須持有關批准文件向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由城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城市規劃提出的規劃設計要求,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三證」是建設用地合法化和開工建設的必備要件。凡在城市規劃區內,未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而取得建設用地批准文件、佔用土地的,批准文件無效,已佔用土地由政府責令退回;凡在城市規劃區內,未取得建築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違反建築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的,屬違章建築,予以處罰。
二、建設用地的前提――土地的徵用和申請取得
1、征為國有土地
土地的權屬分為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兩種。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因此屬集體所有的土地的,須先徵用為國有,使農用土地轉為建設用地。在批准許可權上,一是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的道路、管線工程、大型項目和國務院批準的建設項目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國務院批准;另外徵用基本農田,或者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三十五公頃的,或者其他土地超過七十公頃的也由國務院批准;二是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範圍內,為實施該規劃而將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機關批准,在已批準的農用地轉用范圍內,具體建設項目用地可以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三是一二項規定之外的農用地轉用,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當然,批准農用地轉用後,是否另行辦理征地審批手續,也有明確規定。
2、徵用土地的公示
國家徵用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後,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並組織實施,被徵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當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3、徵用土地的補償
徵用土地的,按照被徵用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其中徵用耕地的補償費用主要有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等,其標准均有明確規定。
4、建設用地的取得方式
建設單位持法律、法規規定的有關文件向有批准權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建設用地申請,經審查並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建設單位以出讓(如招標、拍賣)等有償使用的方式取得土地,屬國家機關用地和軍事用地或者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和公益事業用地等法定情形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也可以劃拔給建設單位使用。因此,建設用地的取得主要包括出讓和劃撥兩種形式,具體的操作要求有明確規定。
三、建設用地的難點――拆遷
1、拆遷的程序要求
被拆遷房屋土地權屬為國有 只有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拆遷才能受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的調整,被拆遷房屋的土地權屬國有化是拆遷的前提。
拆遷人的資質 提交建設項目批准文件、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國有土地使用權批准文件、拆遷計劃和方案以及拆遷補償安置資金證明等五項法定資料,並經審查領取房屋拆遷許可證的才具有拆遷人資格。拆遷許可證是進行房屋拆遷的資格證明。當然拆遷人可以自行拆遷,也可以委託具有拆遷資格的單位實施拆遷。這里的「有拆遷資格的單位」,應該理解為與領取拆遷許可證的拆遷人訂立委託合同,且具有一定人財物控制權的單位。
2、拆遷的途徑
一是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就補償方式和補償金額、安置用房面積和安置地點、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了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協議訂立後,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遷期限內拒絕搬遷的,拆遷人可申請仲裁,也可向人民法院起訴。訴訟期間,拆遷人可申請法院先予執行。這就是所謂的「民事拆遷」。
二是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拆遷人、被拆遷人與房屋承租人達不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經當事人申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房屋管理部門是被拆遷人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當事人對裁決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如果拆遷人已對被拆遷人給予補償或者予以安置的,訴訟期間不停止拆遷的執行。當然,申請仲裁、提起訴訟的期限法律已有明確規定。這就是所謂的「行政拆遷」。
在上述兩種途徑中,凡在裁定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搬遷的,由房屋所在市縣的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強制拆遷,或者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拆遷。
3、拆遷的補償
拆遷的補償可以實行貨幣補償,也可以實行房屋產權調換。基本做法是拆除違章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不予補償;拆除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給予適當補償;因拆遷非住宅房屋造成停產、停業的,給予適當補償。關於證照不全的房屋補償問題,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符合規劃要求或者規劃制定實施前建成未辦理證照的,應予以補償但應扣除辦證費用;不符合規劃要求又未辦理證照,不予補償。
4、拆遷糾紛的處理程序
一是行政訴訟程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人民政府或者城市房屋主管部門依職權作出的有關房屋拆遷、補償、安置等問題的裁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作為行政案件處理。
二是民事訴訟程序。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因房屋補償、安置等問題發生爭議,或者雙方當事人達成協議後,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反悔,未經行政機關裁決,僅就房屋補償、安置問題,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作為民事案件受理。
四、建設用地中不容忽視的問題――訴訟
調解、仲裁、訴訟是解決社會糾紛的基本途徑,而訴訟則因最具權威性和終局性,被法治社會普遍接受並廣泛採用。人民法院是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類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案件的受理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涉及建設用地的訴訟,主要有以權力制約為根本目的的行政訴訟和以權益保障為根本目的的民事訴訟,行政訴訟最為常見。
1、行政訴訟的管轄
行政訴訟法規定,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因不動產提起的行政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同時規定,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對於被告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且基層人民法院不適宜審理的,中級人民法院可以「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為由直接作為一審行政案件管轄。
2、行政訴訟的應訴與舉證
人民法院立案後將在5日內向行政機關送達起訴狀副本,送達可以採取直接送達、郵寄送達、留置送達等法定方式,均合法有效。行政機關應在10日內提交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有關材料,並提交答辯狀。行政機關積極主動的應訴答辯將減輕對方當事人的對立情緒,有利於行政訴訟的解決,被動消極不僅不利於解決行政糾紛,而且會處於被動,因為不提交答辯狀,不影響人民法院的審理。
行政訴訟有別於其他訴訟,舉證責任由行政機關承擔。行政機關必須提供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否則將承擔舉證不能後果。行政機關不應訴,或者不提供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視為沒有舉證;行政機關經兩次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人民法院可以缺席判決。這些應引起重視。
3、行政訴訟的結果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訴訟案件將依據事實和法律作出如下四種處理:
一是判決維持。 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予以維持。
二是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 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主要證據不足,適用法律、法規錯誤,違反法定程序,超越職權以及濫用職權,符合其中之一情形的,將被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三是判決限期履行 。對行政機關不履行或者拒絕履行法定職責的,將作如此判決。
四是判變更行政處罰。 主要是針對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顯失公正。
應當注意的是,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被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一則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有損行政機關的執法形象;二則增加了對行政相對人的管理難度;三則容易引起行政賠償。因此,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前一定要慎重從事,依法進行。
4.行政賠償及其他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造成人身、財產損失的,受害人有權取得賠償的權利,這就是「國家賠償」。
賠償請求人要求賠償應當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給予賠償,逾期不予賠償或者賠償請求人對賠償數額有異議,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間屆滿之日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賠償案件將依照國家賠償法規定的計算標准,判決行政機關以賠償金的形式支付。其中的人身損害以日計算,財產損害以直接損失計算。以建設用地拆遷糾紛為例,如果拆遷行為違法,而這種行為使一座位於鬧市區的四間兩層樓房被拆除,那麼,行政機關的賠償金額將是這座樓房的實際價值10餘萬元甚至更多,與這座樓房的拆遷補償費用不足3萬元相比,實在是損失慘重。
鑒於建設用地糾紛增多,建議人民政府對城市改造、公路建設嚴格實行項目法人等四項制度,加大監管力度;增強配齊法制辦公室力量,為政府的宏觀決策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務;提高政府各行政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的依法行政水平,改善執法態度,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糾紛的發生,避免不必要的訟累。

看看這個行不?
8ti

㈡ 怎樣寫有關法律的調查報告

關於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社會調查報告
本次調查是受學院兩課教師委託通過實驗室全體人員齊心協力,艱苦奮斗,歷時三周才圓滿完成,本次調查採用多階隨機抽樣,抽取的樣本單位專業結構齊全,融經濟、管理、人文藝術、外語等專業學生,因此避免了調查對象過於集中的弊端。發出問卷共300份,收回問卷270份,其中有效問卷266份,問卷如附錄所示:1、2、3、4、8、10、16、17為非固定答案的題目,5、6、7、9、11、12、13、14、15為考察題(考察同學對法律知識的了解程度)九道考察題的總分設為100分,其中最高分是100分,最低分是11.1分。 以下是非固定答案題的統計結果:
1、你認為法律在現實生活中的用處? a、非常有用45.11% b、一般35.71% c、基本沒用6.02% d、法律不如權力有用11.65%
2、你生活中的法律知識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a、電視上48.12% b、報紙上16.54% c、學校的課本上35.34% d、家庭的影響4.51% e、其他 13.91%
3、你認為你在生活中平均每學期遇到法律問題的頻率為: a、20次以上 5.26% b、20次?10次 6.39% c、10次?5次 21.8% d、5次以下 50.75% e、0次 16.17%
4、當你的權益受到侵害時,你首先想到的是? a、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 50% b、用武力解決 6.02% c、通過關系解決. 15.79% d、感覺很委屈但是認為也是沒辦法的事 16.17% e、根本沒有在意過9.40%
8、當今雖然是法制社會,也存在著家庭暴力、婚姻財產糾紛等很多問題,你認為:a、清官難斷家務事 74.05% b、清官易斷家務事 25.95% (1)、如果你選擇了a,那麼你認為是什麼原因? a、法律法規不健全 30.70% b、群眾的法制意識不強 29.57% c、法官的職業素質不夠高 4.01% d、法律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35.21% (2)、如果你選擇了b,那麼你認為是什麼原因? a、法律法規健全 52.6% b、多年的普法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效 9.40% c、法官能夠正確地把握「一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原則 15.41% d、一切問題在法律面前都能夠得到解決 3.38%
10、假如你在公交車上遇到騷擾時,你會如何去做? a、出聲制止,維護自己的權益 49.25% b、用適當的方法讓他得到懲罰 28.95% c、瞪他一眼,然後換個地方或下車 20.31% d、默默的離開,不敢出聲。3.38%
16、你希望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識嗎? a、希望 92.11% b、不希望 7.89%
17、你希望法律基礎課要如何上? a、盡可能介紹能解決社會生活的法律法規 33.08% b、從案例中說明相關法律理論,類似於《今日說法》61.65% c、按照教材的內容和順序進行教學 5.26% d、最好取消這門課,與日常學習生活無關4.14% e、我覺得這樣比較好:
其中固定答案的答對率為:
5、對於學校不允許到達法定年齡的同學結婚的做法,你的觀點是?27.443%
6、某學生因為考試舞弊而被開除,你認為這種做法是否合法?51.879%
7、因為沒有過四級而不發放學位證,你認為這種做法是否合法?67.293%
9、某某商場公示:某某手機實行三包,七天包退,假一罰十,一女士買了一部,回家後發現手機的電板有問題,於是拿手機去檢驗,該公司說手機不是本公 司的產品,這部手機是假的。如你是該女士你該向誰要求賠償? 56.015%
11、某地有兩名同姓考生,其中甲考取而乙落榜,乙方家長為了自己兒子能上大 學,和某高校商量,將甲的檔案改成乙的檔案並仍以乙的名義投給錄取學校。 你認為他們違反了哪一些法律?16.54%
12、甲某和其12歲兒子共同搶劫,其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39.473%
13、父母離婚,19歲的兒子考上大學,是否有權向父親要生活費?62.78%
14、王某有三個兒子,王某在病死之前當某個兒子的面做了口頭遺囑,這種遺囑是否有效?50%
15、我國選舉採取什麼樣的投票形式?90%多

㈢ 關於法律的社會實踐報告

法律專業社會實踐報告

http://www.so100.cn/html/bgzj/shsj/2008-2/9/08292234276303223.html

社會實踐報告|法律實習報告範文http://lunwen.eliu.info/p99.htm

法律社會實踐報告
http://blog.readnovel.com/article/htm/tid_1000176.html

實習報告

首先,我想向所有為我的實習提供幫助和指導的老師致謝,感謝你們為我的順利實習所作的幫助和。讓學生真正的走進法律工作,從實踐操作上對法學專業知識進行了一次再學習再認識。
這個假期,在學院的安排下去成都鐵路運輸檢察院實習。 此次實習,崗位是公訴科,主要工作是審查起訴,參加庭審。因此主要實習科目是刑法和刑事訴訟法,及與此有關的法律,法規。 在實習中,我參加了幾起案件的開庭審理,認真學習了正當而標準的司法程序,真正從課本中走到了現實中,細致的了解了公訴起訴的全過程及法庭庭審的各環節,並掌握了一些法律的適用及適用范圍。跟隨檢察人員提審、訊問犯罪嫌疑人和詢問證人。真正了解和熟悉了我國的公訴程序及法庭的作用和職能,同時還配合公訴人員做好案件的調查筆錄和庭審筆錄,及幫助公訴人員做審查報告;做好案卷的裝訂歸檔工作。
實習期間努力將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向實踐方面轉化,盡量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習期間能夠遵守工作紀律,不遲到、早退,認真完成領導和檢察人員交辦的工作,得到院領導及全體檢察幹警的一致好評,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的許多不足之處。
此院是專門的基層的檢察院,案件相對其它檢察院較少,我所在的公訴科有8人,一般是兩人共同辦案。根據法律,他們在接到案子後的有三天內要告知嫌疑人法律所賦予的權利,即遞交權利通知書,並會提審嫌疑人。此院的看守所距離較遠,較為費時。他們的另一個費時的工作便是製作審查報告。由於現在審查報告要求電腦化,格式要求較嚴格。簡單一點的案子也有四五頁,疑難案件就會上十頁。我所接觸的到一個疑難案件就有長達三十頁的審查報告。把在提審時製作的筆錄打入電腦是件頗費時費力的工作,而且有些筆錄的字跡潦草,無法辨認。但審查報告是公訴人員辦案必須製作的文書;它可以使辦案人員認真對待自己所辦的案子,在庭審前對自己的案子做到心中有數。其作用不可忽略。
辦案的過程中是對法學專業知識的再學習和再認識。同他們同去提審,剛開始我們實習生只是作為陪同人員,整個訊問過程幾乎都沒有出過聲,經過多次這樣的提審就會有些無聊了。後來熟悉了訊問程序和製作筆錄之後,指導老師就讓我寫一些較簡單案子的筆錄。由於是基層檢察院,所以接觸到案子涉及的經額不是很大,程度也不是很重。公訴人提審嫌疑人只是核對偵查階段的證據,只是對一些疑難案件才需要多次的提審。各個公訴人員在提審訊問時技巧、態度因個人風格不同而各異。
在審查起訴後,主辦人員除了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外都要出庭支持庭審。在被告沒有律師的情況下,庭審一般都較簡單。
另有一點很值得一提的是,以前在學校學習時,說中國的司法系統只重實體,不重程序,以至於對犯罪嫌疑人的權利保護不夠。通過實習我發現,這個問題確實存在也不可迴避。但讓人欣慰的是,程序問題已經得到了很大的重視,這僅從我們要完成的大量程序性文書就可以看出來,這個問題遠沒有像以前在學校里想像的那般恐怖。公檢法三家是鄰居,三棟辦公大樓緊挨在一起,這為三家的工作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尤其是在信息的溝通和材料的移交上。但是如何認識和處理三家之間的關系卻有些問題,因為這和維護犯罪嫌疑人的權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想這所涉及的是一個大的司法體制的設計問題,不是簡簡單單就可以說得清楚的。
就算所有的程序都遵守了,犯罪嫌疑人的權利也會受到侵害。我在實習過程中接觸到的一個案子就是實例。這是一個關於沒有取得珍稀動物運輸證而在火車上非法運輸的案子。犯罪嫌疑人有兩個,都是外省人。此案在火車上案發,被乘警抓住。這個案子先是由某森林公安偵查,因證據不足補充偵查了兩次,後因管轄問題移交我實習的檢察院。在我去實習時,犯罪嫌疑人在還沒起訴前已被關押了近七、八個月了;且在公訴階段仍是所謂的疑難案件。這個案子在程序上所需文書規范,且符合法律的規定。所以,不管實體還是程序,要保護犯罪嫌疑人的權利還得法律的理念深入人心,且各套制度要配套。這個案子中,還涉及了檢察院的不起訴制度。除了酌定不起訴和法定不起訴的情況外,還有一種法律規定不起訴的情況,有的學者稱為"存疑不起訴"。即檢察機關確認案件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沒有勝訴可能時,作出不起訴決定。在這類案件中,認定嫌疑人構成犯罪有一定根據,但證據不充分,不能在法律上證實犯罪。將這類案件起訴到法院,難以達到公訴的目的。根據無罪推定的精神,對這類案件應當不起訴。但可能時,在作出不起訴決定之前應當進行補充偵查。只有確認在法定期限內無證實可能,才能決定不起訴。例如這個案子,我認為就應存疑不起訴。因它的證據並不充分,還有兩個嫌疑人沒有抓住,其中有個起了主要作用。但或許是因檢察院的內部規定或許是獎勵制度等而不起訴制度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實行。但並不表示這個制度就沒有被實施過。
在短暫的實習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剛開始的一段時間里,對一些工作感到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 這近一個月短暫而又充實的實習,我認為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橋梁的作用,過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經歷,也是一個重要步驟,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著很大幫助。向他人虛心求教,遵守組織紀律和單位規章制度,與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處世的基本原則都要在實際生活中認真的貫徹,好的習慣也要在實際生活中不斷培養。這次實習也讓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關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學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與人相處是現代社會的做人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
實習生活在我還沒有來得及大展拳腳的時候就這樣結束了,難免有一些遺憾。都說大學生在象牙塔里對社會的認識不夠,所學到的知識實踐性不強,這回的畢業實習讓我對這些說法有了足夠的認識。在實習的日子裡,我逐漸認識到扎實的專業基本功的重要性,認識到對知識不斷更新不斷靈活加以運用的重要性,認識到工作中具體操作技巧的形成和積累的必要,也認識到與人相處適應社會的必要。在工作的過程中,我時刻嚴格的要求自己,遵守實習單位的規章制度,盡我所能的幫助各位老師辦案,發揮我在學校所學到的專業知識。在這些成長的日子裡,我實踐、思考、反思、總結,所得收獲都已經成為大學生涯中寶貴的財富。或許大學生活中的的片段隨著歲月的流逝難免被遺忘,但這段實習的日子相信仍是會記憶深刻,它作為我們走向社會的第一步,承載了即將面對現實和挑戰的心情,必將難忘。

㈣ 求一篇關於公民對法律知識了解程度的調查報告,急啊

sfsfasfadsf

㈤ 關於農村法律意識調查報告

關於農村群眾法律實施調查報告 急需!

㈥ 關於法律方面的一篇社會調查報告 3000字左右

關於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社會調查報告 本次調查是受學院兩課教師委託通過實驗室全體人員齊心協力,艱苦奮斗,歷時三周才圓滿完成,本次調查採用多階隨機抽樣,抽取的樣本單位專業結構齊全,融經濟、管理、人文藝術、外語等專業學生,因此避免了調查對象過於集中的弊端。發出問卷共300份,收回問卷270份,其中有效問卷266份,問卷如附錄所示:1、2、3、4、10、16、17為非固定答案的題目,5、6、7、9、11、12、13、14、15為考察題(考察同學對法律知識的了解程度)九道考察題的總分設為100分,其中最高分是100分,最低分是11.1分。 以下是非固定答案題的統計結果: 1、你認為法律在現實生活中的用處? a、非常有用45.11% b、一般35.71% c、基本沒用6.02% d、法律不如權力有用11.65% 2、你生活中的法律知識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a、電視上48.12% b、報紙上16.54% c、學校的課本上35.34% d、家庭的影響4.51% e、其他 13.91% 3、你認為你在生活中平均每學期遇到法律問題的頻率為: a、20次以上 5.26% b、20次?10次 6.39% c、10次?5次 21.8% d、5次以下 50.75% e、0次 16.17% 4、當你的權益受到侵害時,你首先想到的是? a、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 50% b、用武力解決 6.02% c、通過關系解決. 15.79% d、感覺很委屈但是認為也是沒辦法的事 16.17% e、根本沒有在意過9.40% 8、當今雖然是法制社會,也存在著家庭暴力、婚姻財產糾紛等很多問題,你認為:a、清官難斷家務事 74.05% b、清官易斷家務事 25.95% (1)、如果你選擇了a,那麼你認為是什麼原因? a、法律法規不健全 30.70% b、群眾的法制意識不強 29.57% c、法官的職業素質不夠高 4.01% d、法律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35.21% (2)、如果你選擇了b,那麼你認為是什麼原因? a、法律法規健全 52.6% b、多年的普法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效 9.40% c、法官能夠正確地把握「一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原則 15.41% d、一切問題在法律面前都能夠得到解決 3.38% 10、假如你在公交車上遇到騷擾時,你會如何去做? a、出聲制止,維護自己的權益 49.25% b、用適當的方法讓他得到懲罰 28.95% c、瞪他一眼,然後換個地方或下車 20.31% d、默默的離開,不敢出聲。3.38% 16、你希望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識嗎? a、希望 92.11% b、不希望 7.89% 17、你希望法律基礎課要如何上? a、盡可能介紹能解決社會生活的法律法規 33.08% b、從案例中說明相關法律理論,類似於《今日說法》61.65% c、按照教材的內容和順序進行教學 5.26% d、最好取消這門課,與日常學習生活無關4.14% e、我覺得這樣比較好: 其中固定答案的答對率為: 5、對於學校不允許到達法定年齡的同學結婚的做法,你的觀點是?27.443% 6、某學生因為考試舞弊而被開除,你認為這種做法是否合法?51.879% 7、因為沒有過四級而不發放學位證,你認為這種做法是否合法?67.293% 9、某某商場公示:某某手機實行三包,七天包退,假一罰十,一女士買了一部,回家後發現手機的電板有問題,於是拿手機去檢驗,該公司說手機不是本公 司的產品,這部手機是假的。如你是該女士你該向誰要求賠償? 56.015% 11、某地有兩名同姓考生,其中甲考取而乙落榜,乙方家長為了自己兒子能上大 學,和某高校商量,將甲的檔案改成乙的檔案並仍以乙的名義投給錄取學校。 你認為他們違反了哪一些法律?16.54% 12、甲某和其12歲兒子共同搶劫,其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39.473% 13、父母離婚,19歲的兒子考上大學,是否有權向父親要生活費?62.78% 14、王某有三個兒子,王某在病死之前當某個兒子的面做了口頭遺囑,這種遺囑是否有效?50% 15、我國選舉採取什麼樣的投票形式?90%多 可見他們還是很關心身邊的人和事的,一些法律常識大部分同學還是知道的,對於5、6、7題,由於問卷設計的不夠合理,可能誤導了同學們的思想,讓數據不夠真實, 此次調查的結果說明,同學們的法律意識比較弱,知識也比較缺乏,從數據上看,同學們都沒有太在意生活中的法律問題,也許他們覺得,在生活中遇到麻煩是必然的,並不是法律問題,也有可能受家庭、社會等各種因素影響,讓他們認為權利比法律有用,在次問題中雖然有50%的同學回答是「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次數據有很大的誤差,因為答案本身的誤導性非常強,很多同學自然而然就選擇了此答案,它並沒有代表性。 決大多數 同學認為學校的有關規定是不合理也不合法的,有這種反映也是意料中的事,據分析有以下幾種可能性:①為了自己的權益②法律意識③答案本身的誤導,從我們學校來看,同學們的法律意識並不是很強,但是關乎到自己利益和前途,關乎到自己今後的發展,大家自然而然就會認為那是不合理也合法的,人都是自私的動物,誰不會為自己謀利益,誰不希望今後的路能夠更加順利,這也是人之常情。 此次問卷調查採取的是抽樣調查法,是分專業的調查,但在此過程中卻忽略了性別的界限,性別的不同致使他們的愛好也不同,所關心的也不一樣,男孩子可能要廣闊一些,看法要強烈一些,女孩子要緩和得多,因此,定量的數據就不夠精確。 我們的問卷中有一個問題是這樣的,當你在車上遇到騷擾時,你會如何去做,同學們的答案很多,有很大一部分人認為自己會默默離開,不與理會,一個大學生是如此,那麼我們國家各族人民呢?中國是一個法治國家,提倡依法治國,可是殺人放火、搶劫、拐賣婦女兒童等等犯罪行為比比皆是,甚至乎知法犯法,遇到這種情況時又有多少人會站出來說一句或者出來阻止呢?這也說明在同學們心中在人民心中法律的意識還非常的弱。 以上統計結果是令人很滿意的,因為有92.11%的同學希望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識,而且有45.11%的同學認為法律在現實生活中非常有用(即使仍有11.65%的同學認為法律不如權利有用)。從第二題的統計結果上看電視是同學們了解法律知識最重要的工具和渠道,其次是書本,從最後一道題上可以看出案例教學是最能讓同學們接受的一種教學方式,也有不少同學非常關心他們將要學習的「法律基礎」的實用性。 本次問卷調查的最高分100分,最低分11.1分,平均分48.79分。說明還是有很多同學關心身邊的人和事,同時也反映出同學們對法律知識的缺乏,總的來說,04級的同學們學習《法律基礎》的熱情還是很高的,我們在次建議學院採取大多數同學都樂於接受而又有效的教學方式,讓同學們增長見識,認識生活,關心身邊的人和事。 http://www.pubest.cn/html/1/2007/0618/19.html

㈦ 關於法律的調查報告的文章

首先,我想向所有為我的實習提供幫助和指導的嶽麓區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員及我的老師致謝,感謝你們為我的順利實習所作的幫助和努力。

我的實習是由中南大學法學院和嶽麓區人民法院共同安排的。通過實習,我在我的專業領域獲得了實際的工作經驗,鞏固並檢驗了自己幾年來本科學習的知識水平。實習期間,我了解了大量庭審案件從立案到結案的全過程,在一些案件的立案過程中我還擔任了具體的案卷整理工作,並且對部分參與案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在此期間,我進一步學習了相關法律知識,對立案的程序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時注意在此過程中將自己所學理論與實習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實習結束時,我的工作得到了實習單位充分的肯定和較高的評價。

實習期間我主要對以下案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參加了一些案件立案審判的過程,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見:

一:73戶居民訴市規劃局侵犯其採光權、陽光權、通風權案
1:案件由來

73個原告認為市規劃局規劃的「亞大數碼港」從佔地面積到與居民住房間距都嚴重違反了GB50180-93強制性國家標准,違反〈〈長沙市城市規劃管理辦法〉〉的具體技術規定即〈〈長沙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並且其通道與防火安全均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在多次請求政府協調未果後,向法院起訴,要求撤銷行政許可,賠償用戶損失。

2:案件主要辯論焦點

被告長沙市規劃管理認為「亞大數碼港」規劃許可的審查核發經過了嚴格的規劃誰廣泛徵求相關職能部門的意見,並嚴格遵照規定的程序核發的,亞大數碼港與其北側的居民所住建築的間距符合被告所提的GB50180-93強制性國家標准和〈〈長沙市城市規劃管理辦法〉〉,對原告的合法權益並不構成損害。而且,規劃管理局提供了相關證據證明「亞大數碼港」不適用〈〈長沙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

3:原判結果

合議庭經過多次合議討論,做出判決:判定規劃許可,駁回訴訟請求。

本案是一個行政案件,通俗點就是民告官。通過對本案的審理,我認為在現階段中國的行政訴訟原先要勝訴很難。如果有民告官的行政案件 原告勝訴了,媒體都會以大力度報道,以此為典範。其實這是個很大的誤區,一個法治的社會不應當存在這樣的現象。如果行政機關的具體行為違法了,它就應該承擔相關責任。中國的行政訴訟之所以原告難以勝訴,主要還是司法與行政還沒有完全區別開來,相互制約,相互牽扯。權比法大,政策高於法律。所以才會有這種狀況的出現。在本案中,我覺得法院或多或少受到行政的影響:法院雖為司法機關,可其辦公建築用地、宿舍用地都得經規劃局批准。

二:幾起用簡易程序審理的刑事案

這是我第一次看見簡易程序在審理案件中的具體運用。這些案件案情清晰、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爭議不大,嶽麓區法院也屬基層法院,符合簡易程序的條件。在整個審理過程中,審理時限很短,而且感覺開庭審理只是走下過場,法官對於此案如何判早有結論。

通過這幾起適用簡易程序的刑事案的審理,我看到雖然審理時限很短,必備的程序卻很完備的,法院在這方面控製得很好。但是,另一方面了我認為法院在庭審制度方面還是存在一些缺陷的,而且審理的環境還可以改進。

三:一收廢品公民訴長沙市公安局嶽麓區分局行政不作為案

本案案件由來:2002年,本案的原告在清理從中南大學收購到的廢品時被廢品中摻雜的雷管炸掉右手掌,且右腿、右胸均因此雷管受傷,經簽定為四級殘疾。事發報案後他將餘下雷管交給被告長沙市公安局嶽麓區分局,要求其查出該雷管出處,而被告稱無法查出雷管出處。原告遂向法院提出訴訟,訴訟請求為要求被告給予原告一個關於雷管出處的明確的書面結論。

&n

首先,我想向所有為我的實習提供幫助和指導的嶽麓區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員及我的老師致謝,感謝你們為我的順利實習所作的幫助和努力。

我的實習是由中南大學法學院和嶽麓區人民法院共同安排的。通過實習,我在我的專業領域獲得了實際的工作經驗,鞏固並檢驗了自己幾年來本科學習的知識水平。實習期間,我了解了大量庭審案件從立案到結案的全過程,在一些案件的立案過程中我還擔任了具體的案卷整理工作,並且對部分參與案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在此期間,我進一步學習了相關法律知識,對立案的程序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時注意在此過程中將自己所學理論與實習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實習結束時,我的工作得到了實習單位充分的肯定和較高的評價。

實習期間我主要對以下案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參加了一些案件立案審判的過程,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見:

一:73戶居民訴市規劃局侵犯其採光權、陽光權、通風權案
1:案件由來

73個原告認為市規劃局規劃的「亞大數碼港」從佔地面積到與居民住房間距都嚴重違反了GB50180-93強制性國家標准,違反〈〈長沙市城市規劃管理辦法〉〉的具體技術規定即〈〈長沙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並且其通道與防火安全均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在多次請求政府協調未果後,向法院起訴,要求撤銷行政許可,賠償用戶損失。

2:案件主要辯論焦點

被告長沙市規劃管理認為「亞大數碼港」規劃許可的審查核發經過了嚴格的規劃誰廣泛徵求相關職能部門的意見,並嚴格遵照規定的程序核發的,亞大數碼港與其北側的居民所住建築的間距符合被告所提的GB50180-93強制性國家標准和〈〈長沙市城市規劃管理辦法〉〉,對原告的合法權益並不構成損害。而且,規劃管理局提供了相關證據證明「亞大數碼港」不適用〈〈長沙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

3:原判結果

合議庭經過多次合議討論,做出判決:判定規劃許可,駁回訴訟請求。

本案是一個行政案件,通俗點就是民告官。通過對本案的審理,我認為在現階段中國的行政訴訟原先要勝訴很難。如果有民告官的行政案件 原告勝訴了,媒體都會以大力度報道,以此為典範。其實這是個很大的誤區,一個法治的社會不應當存在這樣的現象。如果行政機關的具體行為違法了,它就應該承擔相關責任。中國的行政訴訟之所以原告難以勝訴,主要還是司法與行政還沒有完全區別開來,相互制約,相互牽扯。權比法大,政策高於法律。所以才會有這種狀況的出現。在本案中,我覺得法院或多或少受到行政的影響:法院雖為司法機關,可其辦公建築用地、宿舍用地都得經規劃局批准。

二:幾起用簡易程序審理的刑事案

這是我第一次看見簡易程序在審理案件中的具體運用。這些案件案情清晰、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爭議不大,嶽麓區法院也屬基層法院,符合簡易程序的條件。在整個審理過程中,審理時限很短,而且感覺開庭審理只是走下過場,法官對於此案如何判早有結論。

通過這幾起適用簡易程序的刑事案的審理,我看到雖然審理時限很短,必備的程序卻很完備的,法院在這方面控製得很好。但是,另一方面了我認為法院在庭審制度方面還是存在一些缺陷的,而且審理的環境還可以改進。

三:一收廢品公民訴長沙市公安局嶽麓區分局行政不作為案

本案案件由來:2002年,本案的原告在清理從中南大學收購到的廢品時被廢品中摻雜的雷管炸掉右手掌,且右腿、右胸均因此雷管受傷,經簽定為四級殘疾。事發報案後他將餘下雷管交給被告長沙市公安局嶽麓區分局,要求其查出該雷管出處,而被告稱無法查出雷管出處。原告遂向法院提出訴訟,訴訟請求為要求被告給予原告一個關於雷管出處的明確的書面結論。

因本案尚未審結,故無法得知法院將會如何宣判。在此案中,通過了對此案原告教育背景、文化水平的了解,我感想頗多:表面看,原告是一個以收廢品為生,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但他懂得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這說明我國公民的法律意識在不斷地加強,法治的思想已經逐漸深入人心。然而從深層次來看:一方面也正是因為原告的文化水平不高,使得他不能更好地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他不知道委託代理人,不知道收集對自己有利的證據呈給合議庭,他甚至不知道公安局的行為在法律上叫「行政不作為」;另一方面,公安分局的行為明顯已經構成行政不作為,因為保衛地方公共安全是公安系統的最基本行政職能,對於雷管這類嚴重危害到公民人身安全的危險物品,原告即使不提出請求,被告也應本著盡職盡責的態度查明其來源,消除安全隱患。由此案我看到了我國普法工作的任重而道遠,同時也深切地感受到在十六大報告政府職能中強調服務功能的重要性。

四:一起重婚案

本案中被告在已經結婚的情況下,通過欺詐騙婚與另一女性結婚。原告自訴其重婚。通過此案不由得聯想起新實行的《婚姻登記條例》。新《婚姻登記條例》在簡化婚姻登記程序,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婚姻的風險,一系列的問題也將隨之而來。政府和個人誰該承擔婚姻風險?個人在婚姻風險中如何自我保護?政府又如何加強管理降低婚姻風險?我想,這些問題應該是新條例所做的改革出台後,作為法律工作者和行政工作者應該考慮的問題。

在實習過程中還有些其它的案件也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在近一個月的實習時間里,我基本上掌握了案卷的整理、清卷、訂卷、貼封條等工作具體操作細節;在實踐鞏固了一些司法文書如執行通知書、結案登記表、換押證、上訴函、開庭公告、提押票、傳票等的書寫;進一步鞏固了一些具體的司法程序知識如: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庭審的簡易程序、普通程序。

這次實習是我大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經歷,其收獲和意義可見一斑。通過實習,我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應用於實際的工作中.理論和實際是不可分的,在實踐中我的知識得到了鞏固,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受到了鍛煉;本次實習開闊了我的視野,使我對法律在現實中的運作有所了解,也對專業用語有了進一步的掌握;此外,我還結交了許多法官和律師朋友,我們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促進,從他們身上我學到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這些都是在書上學不到的。在整個實習過程中,作為一個中南學生,我竭力成為一名中南文化的使者,向社會各界的朋友們介紹中南,使他們走近中南,了解中南。最後,我想藉此機會,再一次向為我的實習提供幫助和指導的嶽麓區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員及我的老師,在實習過程中幫助我的朋友、我的同學致以衷心的感謝!

㈧ 求一篇字關於法律方面的調查報告3000字左右的

你所說的關於法律方面的調查報告,你需要的是一種證據方面的報告,還是說以事實為基礎的判決書或者是起訴狀等等。這些你可以在中國裁判文書官網上查詢相應的按鍵並且有相應的判決書,這樣也是一些法律方面的文件而且都是以事實為基礎產生的文件。

㈨ 關於法律的社會調查報告

http://..com/question/25675496.html
http://www.4oa.com/bggw/sort02902/sort02952/183368.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3ef0ac0100abd9.html

熱點內容
豐鎮市法院法官名字 發布:2025-09-17 20:50:04 瀏覽:2
爐石傳說貧民法 發布:2025-09-17 20:45:39 瀏覽:292
民法典法律意識 發布:2025-09-17 20:40:28 瀏覽:798
濟南沈濤律師 發布:2025-09-17 20:37:55 瀏覽:493
合同法無效合同真題 發布:2025-09-17 20:27:11 瀏覽:456
條例口號 發布:2025-09-17 20:22:52 瀏覽:285
勞動法中關於罰款 發布:2025-09-17 20:14:04 瀏覽:308
法官二次元 發布:2025-09-17 20:13:09 瀏覽:989
男一司法破肚 發布:2025-09-17 20:10:37 瀏覽:180
失德之害領導幹部從政道德警示錄 發布:2025-09-17 20:03:03 瀏覽: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