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大地法律責任
A. 中磊會計師事務所為什麼沒有查出來
被撤銷證券服務許可後,中磊IPO項目、常年年審、新三板、債券涉及的90個項目,將全部被更換事務所,其中大部分項目已經隨著流動的人員到達新所。中磊再次考問中國會計界的職業良知和職業操守。從中磊所的『沒落』來看,它不是第一個,也絕對不是最後一個。
90項目全線叫停
5月10日,證監會處罰中磊會計師事務所當天,中磊河北分所官方微博發文章感慨:「一個人害了一個事務所,一個人砸了800多人的飯碗。」
據了解,應監管層最新要求,不管是IPO項目,還是新三板、債券承銷項目,凡所聘審計機構為中磊會計師事務所的被要求一律替換。
統計顯示,截至5月24日,由中磊會計師事務所作為審計機構的共有12家擬IPO公司、44家上市公司,這些項目必須全部更換事務所,不僅如此,中磊此前審計的19個新三板項目、15個債券項目,合計90個項目將被要求全部變更事務所。
日前,泰豪科技已經將審計機構換成了大信。公司公告稱,通過了聘請大信為公司2013年度審計機構的議案。其2012年的審計報告是由中磊出具的。
除了轉入大信之外,中磊旗下也有團隊轉向利安達會計師事務所。近日,河北宣工發布公告稱,公司因為「關注到證監會官方網站關於通報萬福生科涉嫌欺詐發行及相關中介機構違法違規案」,決定解聘中磊,改聘利安達。這也成為首家明確說明因「中磊失職」而宣布改聘的公司。
此外,中南建設、三聚環保、長春高新、中江地產、成城股份、江中葯業、長百集團和豐林集團也已發布變更會計師事務所公告。公告原因為:「因中磊會計師事務所原為公司提供財務報表審計工作的執業團隊擬整體轉入某會計師事務所。為保持公司外部審計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擬聘任某會計師事務所為公司2013年度財務報告的審計機構。」
而12家擬IPO公司更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據同花順iFinD統計顯示,在擬IPO排隊企業中,由中磊所王越擔任簽字會計師的有兩家,分別是廣西華錫集團、深圳中航信息科技產業。一位不願具名的投行人士向記者透露,因為萬福生科造假一事在去年被曝光,深圳中航在今年年初已有預感,會計師事務所也提前向中航打招呼,提醒做兩手准備,目前股東正在考慮換一所規模更大的會計師事務所,選擇四大的可能性較大。
此外,還有中礦資源勘探、江西3L醫用製品等多家擬上市公司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均已經在開展更換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而找新的審計機構進入也意味著公司此前的審計費用「打了水漂」,所有的審計費用都要重新支付一次。
合夥人制度風險難控
從會計師事務所分分合合的江湖來看,在遭處罰後合夥人選擇帶項目「跑路」,主動「被吸收合並」似乎成了會計所「金蟬脫殼」的潛規則。
今年2月27日,因「綠大地事件」,昔日的華南第一大所深圳鵬城事務所被撤銷證券服務業務許可。而在事發半年前,深圳鵬城會計師事務所就被國富浩華吸收合並,大部分從業人員和業務進入國富浩華,最後留一個空殼公司給證監會處罰,即使撤銷其證券業務資格,在行政法律責任上也僅僅是「走形式」。
如今,隨著中磊部分工作人員的離職和審計項目的流失,中磊事務所已被一分為三,主要被三家事務所瓜分。其山西分所和江西分所在最近兩三個月內並入大信,上海分所並入利安達,廣東分所在一周前並入中興華富華,行動蹤跡亦步鵬城後塵。
這種「金蟬脫殼」的方式並不能一勞永逸。會計師事務所的江湖中充滿了各種驚人的「巧合」和「輪回」。
「綠大地出事,鵬城所有人投奔天健所,沒料到天健所最近又栽在了海聯訊的手裡;萬福生科出事後,中磊所中有人投奔大信所,沒料到天能科技又把大信所給帶溝里了;中磊所也有人投奔利安達,沒料到華銳風電和天豐節能又出事兒了。一旦這些公司相應問題被坐實,負責審計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恐怕也要遭到嚴懲,恐怕又會有第三個、第四個鵬城或中磊產生。」一名資深會計師如此感嘆。
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利安達內部也已開始分裂,有一個合夥人帶旗下團隊去國富浩華;另有合夥人帶團隊去中瑞岳華,剩下的繼續留在利安達。
在業內人士看來,證券服務許可的取消大傷會計師事務所元氣,「算中磊比較倒霉,沒有享受到短期停業的『待遇』,直接被開除了。好在會計師可以換陣地,合夥人受的影響不大。」上述資深會計師表示。
據其介紹,會計師事務所採用的是合夥人管理模式,有的合夥人在具體操作中會搞類似「包工頭」的模式。即項目接過來後,會計師事務所承接公司的審計業務,有「包裝」需求的公司還可以跟合夥人設立的咨詢公司簽訂合同,這樣在審計費用之外,公司還要支付咨詢費。「當然,這個『包裝』不一定是指造假,有的財務數據在規則之內是可調的,當然,也不排除有造假的公司。」
而從實際處罰的情況來看,對會計師的懲處,行政責任偏多,但缺乏對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的追究。在萬福生科事件中,簽字會計師受到終身證券市場禁入的處罰,這在歷史上已經是最嚴厲的處罰。
「這幾乎是違規『成本』的上限,缺乏威懾力。」在中銀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劉素梅看來,證監會對中磊會計師事務所的處罰仍然太輕,「像金蟬脫殼這樣的做法會導致整個行業產生僥幸心理,被撤銷證券業務資格的團隊早已『整體轉入』其他事務所,使得處罰無法落到實處。」
所以說,撤銷會計師事務所的證券業務資格並非萬事大吉,怎樣避免「重復同樣的故事」才是根本。對於如何減少同類案例的發生,中銀律師事務所劉素梅律師建議,既要加大對失信主體的處罰力度,又要追究合夥制度產生的連帶責任,促使會計師事務所加強內控,減少利益沖動。
B. 樂視網造假上市有哪些法律後果
如果樂視網造假上市一旦坐實,將有哪些法律後果?這個可以在假設的基礎上做一個簡單的分析。以下來自專業證券維權律師許峰的法律分析。
當然,在市場出現大量涉及樂視網造假上市傳聞的時候,樂視網本身是否應該給投資者一個明確的說法?監管層應該如何快速回應市場的關切?這都是投資者所密切關注的,建議有關方面能夠快速高效的對市場和投資者的關切予以准確權威的回應。
C. 聯合證券的綠大地事件
綠大地中介聯合證券被罰2400萬元
2013年03月15日 中國證監會日前認定,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在綠大地(002200)欺詐發行上市時未勤勉盡責,未發現雲南綠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招股說明書中編造虛假資產、虛假業務收入。
對此,證監會依法擬沒收聯合證券業務收入1200萬元,並處以1200萬元罰款。同時,證監會將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黎海祥、李迅冬給予警告 並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撤銷黎海祥、李迅冬保薦代表人資格和證券從業資格,對黎海祥、李迅冬終身證券市場禁入。
證監會還表示,四川天澄門律師事務所在綠大地欺詐發行上市時未勤勉盡責,未在法律意見書中說明其工作相關情況,未對綠大地相關資產的取得過程進行完整的核實。就此,中國證監會擬沒收天澄門業務收入60萬元,並處以60萬元罰款,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徐平、肖兵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10萬元罰款,對徐平、肖兵終身證券市場禁入。
此外,證監會認定深圳市鵬城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在綠大地欺詐發行上市時未勤勉盡責,未發現綠大地為發行上市所編制的財務報表編造虛假資產、虛假業務收入,從而出具了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發表了不恰當的審計意見。
對此,證監會擬沒收深圳鵬城業務收入60萬元,並處以60萬元罰款,撤銷深圳鵬城的證券服務業務許可。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廖福澍、姚國勇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10萬元罰款,對廖福澍、姚國勇終身證券市場禁入。
D. 綠大地案件中,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因為什麼原因導致承擔法律責任
一般認為,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是指注冊會計師因違約、過失或者欺回詐,對審計委託人、被審答計單位或者其他有利益關系的第三人造成損害,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在注冊會計師應承擔的法律後果的規定上,我國和西方國家既有相同的地方,但更多的是差異。相同點是都有承擔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的規定;不同點在於我國還有行政責任的規定
E. 綠大地案件中,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因為什麼原因導致承擔法律責任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此前,中注協曾統計過臨時變更審計機構的四類回情況,一是上市公司進行答重組,公司大股東發生變化,新的股東重新委託新的事務所進行審計;二是由於事務所之間的合並進行業務調整或事務所受某些調查事件的影響被變更等;三是事務所業務繁忙不再承接或上市公司與事務所簽訂的合同期滿,上市公司沒有續聘;另外,還有一些上市公司未對更換事務所說明具體原因。
為此,中注協曾採取三項措施監管上市公司審計變更,一是嚴格重申各項要求;二是密切關注審計變更情況;三是對異常情況及時給予警示和指導。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如您滿意,請採納為最佳答案喲。
感謝您的提問,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F. 深圳綠大地光電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深圳綠大地光電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07月01日,主要經營范圍為LED燈的銷售等。
法定代內表人:駱名先
成立時間:2010-07-01
注冊資容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30110478191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南山區西麗麻勘路29號1棟6樓B
G. 綠大地案件注冊會計師主要違背了哪些條款
一、案例介紹
(一)綠大地事件概況
雲南綠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大地)(*ST大地,002200)始建於1996年,2001年完成股份制改造。綠大地早在2004年就開始計劃實施上市,2006年沖刺資本市場,只可惜IPO首度闖關失敗。2007年12月21日,公司公開發行股票並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國內綠化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雲南省第一家民營上市企業。
從上市至今,綠大地的管理層就不斷以各種不規范行為「挑戰」著監管部門。從2009年10月至次年4月,公司對2009年三季報及年報的業績預告進行了多次修正。證監會在2010年3月份因綠大地涉嫌信息披露違規而對其進行立案調查,在調查結果尚未公布之前,深交所對其業績頻繁改變和信息披露問題作出了公開處分。2011年3月17日,綠大地董事長何學葵被逮捕,被捕的主要原因是「涉嫌欺詐發行股票」。4月7日,綠大地的董事、財務總監李鵬因涉嫌「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等犯罪行為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其實自2007年底掛牌以來,綠大地歷經三任財務總監、三次更換審計事務所,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間曾五度反復變更業績預報。加上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何學葵持有的股份被公安機關依法凍結等事實早已說明這是一家「問題公司」。
(二)深圳鵬城會計師事務所概況
深圳鵬城會計師事務所成立於1992年,是一傢具有證券、期貨審計資格的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其前身為深圳市審計局的深圳市審計師事務所,擅長於國有企業審計領域,業務涉及不同類型的國有大中型企業。鵬城所2010年審計業務收入1.5億多人民幣,居全國前列。
(三)深圳鵬城會計師事務所與綠大地的「特殊」關系
2011年12月3日,綠大地公布了昆明市官渡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書。在獲刑的所有人員中,只有龐明星為注冊會計師,即原四川華源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在此案中以外聘財務顧問的身份出現。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從四川省財政廳2005年一份公示文件中可以看出,龐明星其原在的事務所正是深圳鵬城會計師事務所,後者是華源的密切合作夥伴,也正是當年綠大地上市時的審計機構。其早在2001年就與綠大地建立了合作關系,已有默契。然而該案的蹊蹺之處在於此案並沒有作出對中介機構深圳鵬城會計師事務所任何的處罰。
二、案例分析
(一)一般分析
從嚴格意義的角度講,一個虛假IPO過程,如果少了會計師事務所或者律師事務所等機構的「配合」,是難以成就的。根據調查,在綠大地上市的時期,保薦代表人資源十分稀缺,簽哪個項目由證券公司安排,簽字人往往與實際做項目的人不一致。正如何學葵所說,綠大地公司提供了虛假的材料,「中介機構的責任就是沒有深入查證材料的真實性」。在上市的利益鏈條中,會計師、律師、保薦機構等收取不菲的中介費,是受益者,但也同時肩負著保證發行人所披露信息真實、准確、充分的重任。然而,這些有著專業能力、又與企業只有零距離的中介機構對企業的造假行為往往睜隻眼閉隻眼,甚至為其出謀劃策,「貢獻」造假智慧。而其造假成本卻極為低廉,如綠大地案中,全部責任人的集體緩刑,顯然這樣的代價在其高額的收益面前顯得微不足道。
(二)深圳鵬城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責任分析
1.鵬城所應對其業務質量承擔領導責任。本案中,據檢察機關起訴書顯示,2004—2009年間,綠大地公司在不具備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條件的情況下,為達到上市目的,經過被告人何學葵、蔣凱西、龐明星的策劃,由被告人趙海麗、趙海艷登記注冊了一批由綠大地公司實際控制的關聯公司,採用偽造合同、發票等手段虛構交易業務,虛增資產、收入。鵬城所已與綠大地合作長達七年,而注冊會計師仍在2007年的審計報告出具的標准無保留意見,這無疑是嚴重失實的審計報告。
2.鵬城所未盡到對其業務人員負有的監督和對審計質量負有的監控責任。對業務人員而言,會計師事務所負有相應的監督責任,事務所一旦獲知違反獨立性政策和程序的情況,應當立即將相關信息告知有關項目負責人,以便他們採取適當的行動。而本案中,鵬城所與綠大地本身就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其獨立性就受到威脅。龐明星在鵬城所的時候,就幫助綠大地造假並出具審計報告。鵬城所作為龐明星曾經的東家,可以說其甚至不是沒有監督,而是故意隱瞞。另外,事務所也應對其質量控制制度進行持續考慮和評價,定期選取已完成的業務進行檢查,以使事務所能夠合理保證其質量控制制度正在有效運行,以達到監控的目的。但很多事務所為爭取客戶不但沒有做到質量監控,往往還不惜降低審計質量出具虛假報告。然而在本案中,龐明星在接受審計業務後並沒有告知事務所其獲知的有關綠大地的某些消息,使得客戶關系和審計業務的接受與保持的質量控製程序並沒有得到遵守。直到2008年綠大地為了掩蓋更大的財務漏洞,才主動要求與鵬城所解除合作關系。
3.鵬城所未盡到對其業務人員職業道德負有的教育責任。綠大地在2006年11月首度闖關IPO,由於業績遭到懷疑,被證監會發審委否決。2006年其披露的負債為1.04億元,實際負債則是1億元等有許多跡象表明綠大地可能存在欺詐和舞弊行為,鵬城所本應根據這些跡象,對綠大地管理層是否誠信,其提供的財務報表是否存在因舞弊而導致重大錯報和漏報,予以充分關注。鵬城所與綠大地合作七年之久,業務人員長期接觸被審單位,使其可能與客戶形成親密關系,並對熟悉的事物失去警覺和敏感力,在審計的過程中沒有深入了解被審計單位的以前年度情況,甚至忽略或有意無視若干財務預警信號,這無疑是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的嚴重缺失。事務所應該通過教育,培訓和職業實踐讓其業務人員獲取和保持專業勝任能力,並遵守職業准則和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認真、全面、及時地完成工作任務。 三、對注冊會計師的啟示
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徵的、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准則和規范。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特別是新的企業會計准則的實施以及會計國際化進程的加快,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將更具有緊迫性和必要性。
(一)謹慎對待農業類上市公司
農業類公司造假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農產品通常種類比較多比較復雜。交易又常常比較零散。注冊會計師對農業知識不熟悉往往就容易被蒙蔽。因此在審計這類公司的時候,注冊會計師要注意聘請專業人員輔導並協助進行業務了解,杜絕農業類公司利用自身特殊性進行造假。
(二)加強審計獨立性
強化職業道德建設,它是注冊會計師保持獨立性的內在動力。只有具備了較高的職業道德水平,注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才能自覺抵制利益關系人的壓力,保持獨立,公正、客觀對待各方利益關系人,提高專業勝任能力。藉助審計市場的開就學習國外注冊會計師的先進經驗,自覺執行審計迴避制度,保證審計的獨立性。
(三)加強會計職業道德監管
單位內部監督、社會監督和國家監督三位一體的會計監督體系,對於規范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提高經濟效益,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將起到重要的保證作用。一是要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充分發揮監事會和獨立董事對公司經營和財務活動的監督權,確保如實編制和披露會計信息。二是強化政府的外部監督,即由國家財政、審計等部門依法加強對企業財務檢查和審計,對於弄虛作假和違反財經紀律的必須予以嚴厲制裁。另外,政府應該積極營造有利於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社會監督氛圍,使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狀況置於社會公眾的監督之下。
(四)消除體制上的弊端,加緊進行會計師事務所體制的改革
中國大多數會計師事務所注冊資本僅為30萬元,其違規的最高賠償即是30萬元。而合夥制則不同,違規一旦被發現,會計師事務所要以其全部財產承擔賠償責任,這種組織形式顯然有助於提高注冊會計師的風險意識和自我約束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