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涉密人員法律責任

涉密人員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12-19 11:13:34

Ⅰ 涉密人員上崗和在崗,離崗和離職有哪些保

以前回答過類似問題,簡單概括起來就是:
1、入職簽署保密協議和保密培訓
2、離職員工進行隔離,有條件的話對離職員工最近一段時間的電腦操作行為進行審查
3、重要文件加密保護起來
以上三個保密措施,也可以通過一些成熟的防泄密軟體一步到位實施,個人推薦下IP-guard
IP-guard能提供針對性的防泄密措施,在25個行業20,000家企業有過成功經驗,通過透明加密、行為審計、許可權分配三重措施為企業構建密不透風的保密體系

Ⅱ 涉密人員的職責是

涉密人員,都會簽訂,保密協議,如果你是其中一員,要好好看看協議!如果不是,那麼,涉密人員職責是保守秘密,發現問題,補漏,保證秘密不被泄露!

Ⅲ 涉密人員應當保守國家秘密,嚴格遵守各項保密規則制度,並符合哪些條件

《保密法》第三十六條規定:涉密人員上崗應當經過保密教育培訓,掌握保密知識技能,回簽訂保密承諾書,答嚴格遵守保密規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國家秘密。首先,涉密人員上崗前應當經過保密教育培訓。在涉密崗位工作,不僅需要具備很強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還要具備很強的保密意識和相應的保密專業知識技能。任用涉密人員,必須堅持先培訓、後上崗。機關、單位對涉密人員上崗前的保密教育培訓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保密形勢和敵情教育,保密工作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教育,保密知識技能教育,崗位職責教育等。其次,涉密人員上崗前應當簽訂保密承諾書。簽訂保密承諾書對於提高涉密人員保密意識,強化涉密人員保密責任具有重要意義。保密承諾書的主要內容包括了解並遵守各項保密制度、知悉並履行保密義務、自願接受保密審查、承擔法律責任等。機關、單位應當把保密承諾書的簽訂和管理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來抓,建立健全保密承諾長效管理機制。

Ⅳ 涉密人員的職責是什麼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涉密人員的保密義務和責任,概括起來包括以下方面:?

a.製作屬於國家秘密文件、資料及其他物品和屬於國家秘密的設備及產品(以下簡稱密件、密品)時,應當遵守有關的保密規章制度。?

製作密件、密品必須履行審批手續,必須在有保密保障的地方進行,嚴禁將密件、密品委託給私營企業、外國企業、外資企業和個體戶製作;要嚴格按照批準的數量製作,不得多制、私留;必須按照相關的定密規定和保密期限、密級標定的規定確定密級和保密期限,並做出標識,報保密管理部門後,由公司保密委員會審批;製作過程中形成的中間材料和殘次品,如草稿、修改稿、簽發稿、清樣或半成品、底片、廢品等,凡需保存的,必須按正式密件、密品同樣的保密措施予以管理;不需要保存的,按密件、密品規定及時銷毀。?

b.收發、傳遞密件、密品時應當遵守有關的保密規章制度。?

收發密件、密品都必須履行登記、編號、簽收手續。簽收時必須逐件清點、核對;分發必須嚴格按規定的范圍分發,不得擅自擴大范圍;傳遞、運輸密件、密品必須交由專門的部門(如機要通信、機要交通部門等),不得通過普通郵政郵寄或交給無關人員捎帶;自己傳遞、運輸時,要選擇安全的交通線路和交通工具,採取嚴密的保密措施;向境外郵寄、攜運密件、密品時必須通過外交信使傳遞或按有關密件、密品出境管理規定辦理。?

c.使用密件、密品時應當遵守有關的保密規章制度。?

使用密件、密品要嚴格按規定的使用范圍辦理,不得擅自擴大。閱讀密件必須在辦公室或閱文室等有保密保障的地方進行,傳閱密件應有登記手續,不得由傳閱人直接橫傳給他人,不得擅自留存傳閱的密件。傳達密件內容時,不得使用無線話筒等無保密保障的設備。必須對聽傳達的人員規定保密紀律,對是否可以記錄、錄音、錄像應事先申明。借用密件、密品時,應當持有效證件,履行借用手續,用畢後及時歸還。?

d.復制、摘抄、匯編密件時應當遵守有關的保密規章制度。?

復制密件必須經制發機關批准。非機要部門不得復印密碼電報。禁止在無《國家秘密載體復制許可證》的營業單位復制密件。復印密件應當履行登記手續,復印件視同原件管理,復制密件或者摘錄、引用屬於國家秘密的內容,不得擅自改變原件的密級和保密期限。匯編國家秘密文件,需經有批准權的機關批准。?

e.攜帶密件、密品外出時應當遵守有關的保密規章制度。

涉密人員確因工作需要攜帶密件、密品外出時,必須採取必要的保密措施,使密件密品處於有效的安全保障之下。攜帶密件、密品外出期間,不得辦理無關事宜,不得進入商店、娛樂等不利於保密管理的公共場所。參加外事活動,不得攜帶密件、密品,確需攜帶的,須經公司領導批准並採取必要的保護措施。嚴禁擅自攜帶密件、密品出境,因工作需要攜帶的,應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辦理批准手續,並採取周密的能保證安全的保護措施。?

f.保存密件、密品時應當遵守有關的保密規章制度。

嚴禁個人私自保存密件、密品。保存密件、密品必須選擇具備保密條件的場所及設備。應當歸檔的密件,要按照《檔案法》規定及時立卷歸檔或移交檔案部門保存。?

g.銷毀密件、密品時應當遵守有關的保密規章制度。

銷毀密件、密品,必須履行登記手續,須經公司主管領導批准,嚴禁私自銷毀密件、密品。銷毀時應確保密件、密品的內容無法還原。以電磁方式記錄國家秘密內容的密件、密品,應當徹底銷毀,必要時應採取覆蓋、粉碎、燒毀或化學腐蝕等方式銷毀。銷毀密件、密品應有有關人員在場監銷,並由監銷人員和銷毀人員共同簽名。禁止將密件、密品作廢品出售。銷毀大宗密件、密品必須送保密工作部門指定的單位銷毀。?

h.組織、參加涉密會議時應遵守有關的保密規章制度。?

涉密人員不得引帶無關人員進入涉密會議場所。會議文件的分發必須登記。會議結束時,要對與會人員住所進行清查,以防文件丟失。會議允許與會者帶回的密件,必須及時交單位保管。?

i.對外提供信息、投寄稿件、著書時,應當遵守有關的保密規章制度。?

承辦單位交辦的對外提供秘密信息及涉密載體時,應當嚴格執行相關的保密管理制度。嚴禁私自向境外的新聞出版單位投寄未經保密審查的稿件。向國內新聞出版部門投寄的稿件,不得引用涉及國家秘密的內容。發布新聞和接受記者采訪,不得涉及國家秘密;無法迴避時,應向新聞出版單位采編人員申明,要求不得將涉密內容編入新聞稿內。不得擅自將涉及國家秘密的內容寫入自己的著作中。?

j.在社會交往中應當遵守有關的保密規章制度。?

涉密人員不得在私人交往、私人通雅中涉及國家秘密。不準在公共場所談論國家秘密,不準在無保密保障的電話中談論國家秘密,不準引帶無關人員進入保密要害部門、部位和軍事禁區

Ⅳ 對涉密人員上崗有哪些保密要求

對涉密人員上崗要求涉密人員上崗應接受任前審查、上崗培訓,並簽訂保密承諾書。
涉密人員上崗應經過嚴格審查。機關、單位任用、聘用涉密人員應當由組織人事部門會同保密工作機構,依據涉密人員任職條件進行審查。審查內容主要包括:國籍、政治立場、個人品行、學習經歷、工作經歷、個人和家庭基本情況、現實表現、主要社會關系,與國(境)外機構、組織、人員交往等情況。
涉密人員上崗應當經過保密教育培訓。機關、單位任用、聘用涉密人員必須堅持先培訓、後上崗,應當根據涉密崗位的工作性質、涉密范圍和特點,結合實際工作需要,對擬任用、聘用的涉密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崗前保密教育培訓。
涉密人員上崗應簽訂保密承諾書。上崗前簽訂保密承諾書,對於增強涉密人員保密意識、強化保密責任具有重要意義。保密承諾書的主要內容包括:了解並遵守各項保密制度,知悉並履行保密義務,自願接受保密審查,承擔法律責任等。機關、單位應當把保密承諾書的簽訂和管理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來抓,建立健全保密承諾長效管理機制。同時,可結合工作實際,根據涉密人員的涉密事項和涉密程度,適當補充相關內容或組織簽訂專項保密承諾書。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Ⅵ 涉密人員定義

在涉密崗位工作的人員稱為涉密人員。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第三十五條:

在涉密崗位工作的人員(以下簡稱涉密人員),按照涉密程度分為核心涉密人員、重要涉密人員和一般涉密人員,實行分類管理。任用、聘用涉密人員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審查。

涉密人員應當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品行,具有勝任涉密崗位所要求的工作能力。涉密人員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6)涉密人員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關於涉密人員的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第三十七條:涉密人員出境應當經有關部門批准,有關機關認為涉密人員出境將對國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對國家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不得批准出境。

第三十六條:涉密人員上崗應當經過保密教育培訓,掌握保密知識技能,簽訂保密承諾書,嚴格遵守保密規章制度,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國家秘密。

第三十八條:涉密人員離崗離職實行脫密期管理。涉密人員在脫密期內,應當按照規定履行保密義務,不得違反規定就業,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國家秘密。

第三十九條:機關、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涉密人員管理制度,明確涉密人員的權利、崗位責任和要求,對涉密人員履行職責情況開展經常性的監督檢查。

第四十條 國家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公民發現國家秘密已經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時,應當立即採取補救措施並及時報告有關機關、單位。機關、單位接到報告後,應當立即作出處理,並及時向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第五十一條 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履行保密管理職責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Ⅶ 涉密人員責任義務有哪些

涉密人員的保密義務和責任,概括起來包括以下方面
a.製作屬於國家秘密文件、資料及其他物品和屬於國家秘密的設備及產品(以下簡稱密件、密品)時,應當遵守有關的保密規章制度。?
製作密件、密品必須履行審批手續,必須在有保密保障的地方進行,嚴禁將密件、密品委託給私營企業、外國企業、外資企業和個體戶製作;要嚴格按照批準的數量製作,不得多制、私留;必須按照相關的定密規定和保密期限、密級標定的規定確定密級和保密期限,並做出標識,報保密管理部門後,由公司保密委員會審批;製作過程中形成的中間材料和殘次品,如草稿、修改稿、簽發稿、清樣或半成品、底片、廢品等,凡需保存的,必須按正式密件、密品同樣的保密措施予以管理;不需要保存的,按密件、密品規定及時銷毀。?
b.收發、傳遞密件、密品時應當遵守有關的保密規章制度。?
收發密件、密品都必須履行登記、編號、簽收手續。簽收時必須逐件清點、核對;分發必須嚴格按規定的范圍分發,不得擅自擴大范圍;傳遞、運輸密件、密品必須交由專門的部門(如機要通信、機要交通部門等),不得通過普通郵政郵寄或交給無關人員捎帶;自己傳遞、運輸時,要選擇安全的交通線路和交通工具,採取嚴密的保密措施;向境外郵寄、攜運密件、密品時必須通過外交信使傳遞或按有關密件、密品出境管理規定辦理。?
c.使用密件、密品時應當遵守有關的保密規章制度。?
使用密件、密品要嚴格按規定的使用范圍辦理,不得擅自擴大。閱讀密件必須在辦公室或閱文室等有保密保障的地方進行,傳閱密件應有登記手續,不得由傳閱人直接橫傳給他人,不得擅自留存傳閱的密件。傳達密件內容時,不得使用無線話筒等無保密保障的設備。必須對聽傳達的人員規定保密紀律,對是否可以記錄、錄音、錄像應事先申明。借用密件、密品時,應當持有效證件,履行借用手續,用畢後及時歸還。?
d.復制、摘抄、匯編密件時應當遵守有關的保密規章制度。?
復制密件必須經制發機關批准。非機要部門不得復印密碼電報。禁止在無《國家秘密載體復制許可證》的營業單位復制密件。復印密件應當履行登記手續,復印件視同原件管理,復制密件或者摘錄、引用屬於國家秘密的內容,不得擅自改變原件的密級和保密期限。匯編國家秘密文件,需經有批准。

Ⅷ 對涉密人員應如何審查,實行什麼制度

人事會同保密,通過本人自述,查閱檔案,訪談了解,個人承諾等方式審查

Ⅸ 國家關於涉密人員管理的法律法規

你問的時候還沒有專門的。現在有了,可以去買一本涉密人員管理手冊

Ⅹ 保密單位辦應對涉密人員的什麼情況進行監督考核,對嚴重違反保密法律法規

對涉密人員履行保密責任和義務情況進行監督與考核。對嚴重違反保密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不適合繼續在涉密崗位工作的涉密人員要及時調離涉密崗位。

法條鏈接:涉密人員管理的基本內容

1、進入涉密崗位的人員,單位人事部門應當會同保密工作機構進行審查和培訓;

2、按照涉密程度對涉密崗位和涉密人員的涉密等級作出界定;

3、加強涉密人員上崗、在崗、離崗的保密教育和管理;

4、實行涉密人員保密補貼和脫密期制度;

5、建立涉密人員保密自查制度,對涉密人員的保密義務和責任情況進行監督考核。

熱點內容
豐鎮市法院法官名字 發布:2025-09-17 20:50:04 瀏覽:2
爐石傳說貧民法 發布:2025-09-17 20:45:39 瀏覽:292
民法典法律意識 發布:2025-09-17 20:40:28 瀏覽:798
濟南沈濤律師 發布:2025-09-17 20:37:55 瀏覽:493
合同法無效合同真題 發布:2025-09-17 20:27:11 瀏覽:456
條例口號 發布:2025-09-17 20:22:52 瀏覽:285
勞動法中關於罰款 發布:2025-09-17 20:14:04 瀏覽:308
法官二次元 發布:2025-09-17 20:13:09 瀏覽:989
男一司法破肚 發布:2025-09-17 20:10:37 瀏覽:180
失德之害領導幹部從政道德警示錄 發布:2025-09-17 20:03:03 瀏覽: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