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印刷的公章縮放有法律效力

印刷的公章縮放有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1-12-19 14:42:32

『壹』 印刷的公章和人名章是否有法律效用

印刷的公章和人名章不具有法律效用。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七十八條:證據材料為復製件,提供人拒不提供原件或原件線索,沒有其他材料可以印證,對方當事人又不予承認的,在訴訟中不得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貳』 電子公章的大小影響法律效力

電子公章大小、樣式、解析度乃至顏色只是一個視覺上的感受,電子公章要具備版真正的法律效力,應該具備以下權這幾個條件:鎖定簽約主體真實身份、有效防止文件篡改、精確記錄簽約時間。

我們考慮的,是它能否承載公章的法律效力。根據《電子簽名法》第十三條規定,可靠的電子簽名需滿足:

(1)電子簽名製作數據用於電子簽名時,屬於電子簽名人專有;

(2)簽署時電子簽名製作數據僅由電子簽名人控制;

(3)簽署後對電子簽名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4)簽署後對數據電文內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我平台電子公章同時做到了以下三點:

① CA機構頒發CA證書/公安部eID認證系統:採用國家機構認證技術,確保我平台電子合同簽署主體真實身份;

② 防篡改技術:採用國際通用哈希值技術固化原始電子文件數據,輕松識別文件是否被篡改;

③ 第三方取時技術:精確記錄簽約時間。

因此,採用我平台電子公章簽署的電子合同是具有和紙質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

『叄』 買賣合同印刷公章有沒有法律效力

犯法的

『肆』 合同上的公章為印刷的有效么

屬於原件,有法律效力。現在很多國家機關的公章都是直接列印出來的,但是並不是沒一個人都能列印,需要一定的程序。

『伍』 印刷的公章是否有法律效力

合同章和簽名事先印刷在文本上的合同,未經雙方認可是沒有法律效力的。經雙內方認可的是有效容的!未經雙方認可,就無法達成合同的約定,可以不用簽訂,即無法生效!不管如何,只要是合同體現了雙方的真實意圖,並經雙方認可,即可視為有效合同!合同有約定蓋章之後有效,或者簽字之後有效,那麼單簽字或者 單蓋章是不產生法律效力的如果沒有約定,簽字或者蓋章即可產生效力的。

『陸』 關於合同上的公章是印刷的,請問有沒有法律效力

沒有效力,但是如果一方存在故意欺詐行為,那可以訴諸於法律,合同不成立,欺詐方賠償損失,希望能幫上你。

『柒』 印章的法律效力問題

是發票或支票用的么?
如果是集團公司之類的大企業,由於分部比較多,就有可能使用有編號的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還可以去當地稅務局查驗。支票去銀行兌現就知道了呀。
如果都不是,什麼章的約束力都差不多吧

『捌』 公章的法律效力

公章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高的效力,可代替合同專用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十六條規定:「申請企業法人開業登記的單位,經登記主管機關核准登記注冊,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後,企業即告成立。企業法人憑據《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可以刻制公章、開立銀行賬戶、簽訂合同,進行經營活動。」一個依法設立的企業法人領取了營業執照以後,就可以刻制三枚印章並在公安機關備案:公章、合同專用章和財務專用章。這三枚印章是具有代表企業法人行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印鑒。企業法人進行經營活動,在簽訂合同時,有的用公章有的用合同章,二者的區別如下:

公章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高的效力,是法人權利的象徵。除法律有特殊規定外(如發票的蓋章),均可以公章代表法人意志,對外簽訂合同及其他法律文件,具有極高的法律效力,凡是以公司名義發出的信函、公文、合同、介紹信、證明或其他公司材料均可使用公章。

合同專用章,單位僅在對外簽訂商業合同時使用,可以在簽約的范圍內代表單位,單位需承受由此導致的權利義務;在實際工作中,公章可以代替合同專用章使用。

在與外界發生法律關系的過程中,印章起著在形式上代表單位意志的作用。無論日常的交往,還是法院對糾紛的審查判斷中,依據蓋章認定有關文件的效力進而確定有關權利義務的歸屬已經成為一個常識。企業印章代表著企業全部或某方面的意志,不正確使用可能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因此,企業在簽訂合同時應謹慎審查為妥。

實踐中有很多詐騙分子冒用公章現象發生,那效力如何,需要區分是否出借,是否明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1998年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74次會議通過法釋〔1998〕7號)第四條規定:「個人借用單位的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或者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以出借單位名義簽訂經濟合同,騙取財物歸個人佔有、使用、處分或者進行其他犯罪活動,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構成犯罪的,除依法追究借用人的刑事責任外,出借業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或者蓋有公章的空白合同書的單位,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被害人明知簽訂合同對方當事人是借用行為,仍與之簽訂合同的除外。」,如果被借用公章的單位沒有證據證明被害人明知簽訂合同對方當事人是借用行為,因其對公章使有疏於管理,應承擔賠償責任。同時,被害人也可以請求司法機關追究詐騙分子的刑事責任。

有人就說了,那以後使用公章就得復印了,實際上,公司之間簽訂合同時使用的公章可否是復印要視情況而定。有的公司之間在簽訂合同時為了方便,常常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形式的復製件公章簽訂合同,在這種情況下,一旦發生糾紛,所簽訂的合同是否有效要視情況而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十九條「對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進行質證時,當事人有權要求出示證據的原件或者原物。但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除外:(一)出示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並經人民法院准許出示復製件或者復製品的;(二)原件或者原物已不存在,但有證據證明復製件、復製品與原件或原物一致的。」之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復印件應當與原件核對無誤才能確認其效力。

另外,在合同公章使用方面我們還應當注意,謹慎審查,加強公章和合同章的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二條「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之規定,當事人一旦使用公章對外簽訂了合同,就要履行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並承擔交易帶來的風險,因而,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要謹慎審查,確保公章和合同章的正確使用,同時,也要加強公章和合同章的管理,嚴防公章和合同章被濫用、盜用等可能帶來的不利後果。

『玖』 列印的章具有法律效力嗎

無效。

可靠的電子簽名必須同時具備「電子簽名製作數據用於電子內簽名時,屬容於電子簽名人專有」、「簽署時電子簽名製作數據僅由電子簽名人控制」、「簽署後對電子簽名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簽署後對數據電文內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4個條件。

才能被視為可靠的電子簽名。當事人也可以選擇使用符合其約定的可靠條件的電子簽名。涉及婚姻、收養、繼承等人身關系,涉及土地、房屋等不動產權益轉讓,涉及停止供水、供熱、供氣、供電等公用事業服務,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不適用電子文書的其他情形。

(9)印刷的公章縮放有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第十三條規定:

電子簽名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視為可靠的電子簽名:

(一)電子簽名製作數據用於電子簽名時,屬於電子簽名人專有;

(二)簽署時電子簽名製作數據僅由電子簽名人控制;

(三)簽署後對電子簽名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四)簽署後對數據電文內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當事人也可以選擇使用符合其約定的可靠條件的電子簽名。

第十四條: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熱點內容
勞動合同法的論點 發布:2025-09-17 18:57:06 瀏覽:575
中華人民共和國2014年戶口登記條例 發布:2025-09-17 18:53:41 瀏覽:323
傳統法學研究 發布:2025-09-17 18:52:55 瀏覽:919
法律碩士報考上海公務員考試 發布:2025-09-17 18:46:09 瀏覽:526
代檢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7 18:28:42 瀏覽:416
基層組織工作條例泉州實施細則 發布:2025-09-17 18:23:40 瀏覽:320
法學核心期刊目錄 發布:2025-09-17 18:15:49 瀏覽:697
封建倫理道德 發布:2025-09-17 18:14:23 瀏覽:921
中國法院標志 發布:2025-09-17 18:11:13 瀏覽:26
工廠罰款勞動法有規定嗎 發布:2025-09-17 17:56:59 瀏覽: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