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太多的法律知識就能夠判斷
❶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判斷推理技巧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判斷推理技巧,可按照如下方法:
1,理解和判斷推理技巧:掌握「快速識別考點」的方法,就是考試時,看到一個題,馬上就能識別這個題目屬於此題目考點,這類的題目應該怎麼解。既能提高做題速度,又能達到非常高的正確率。
2,數量關系和資料分析推理技巧:一定要掌握「快速解題法」,很多看上去需要數學計算的題目,事實上,大部分的題目是可以不用計算,或通過簡單計算就能直接得出答案的,而不需要按部就班做算數題。
3,常識判斷技巧:絕大部分考點,按所學教材上的內容解決就可以了。
4,排除法推理技巧:對於不會做的題目,或者是沒有時間做的題目,可以採用排除法技巧。在使用技巧之前,先掌握教材知識點,快速打好行測基礎,把行測成績提高,再使用技巧,就可以達到高分。
❷ 國家和省的公務員考試常識判斷都只考法律題嗎
我把你的意思理解錯了 所以答案讓你誤會了
應該是所有的選擇題都不只包含法律
你看我下面貼的 而兩種都會考到法律
我國中央、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共科目命題的設置。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測查考生從事國家機關工作必須具備的潛能。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常識判斷(側重法律知識運用)、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等五個部分。全部為四擇一的客觀性試題,考試時限120分鍾,滿分100分, 135道題。
《申論》考試「主要側重考查應試者對給定資料的閱讀理解能力、分析歸納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考試形式既嚴格又靈活,要求考生摒棄套話、閑話,要求分析、論證和解決問題透徹、全面、清晰,同時又保證考生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施展自己的真才實學。為主觀性試題,考試時限150分鍾,滿分100分。
一、言語理解與表達。言語理解與表達著重考察考生對語言文字的綜合分析能力。從近幾年的考試來看,以片斷閱讀為主,文字大約100字以上,題量為25道題,只是在2004年出現了30道題,不過這只是某一年的特例。06年一類考試中,也設置了30道題。可以說,這部分考察的難度在加大,07年不會低於06年的難度水準。
二、常識判斷。常識判斷部分涵蓋法律、政治、經濟、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主要側重測查考生的法律知識運用能力,涉及憲法、行政法、經濟法、民法等內容。此部分一類考試20道題,二類考試30道題。
三、數量關系。數量關系主要有兩種類型的題目。第一種題型:數字推理。給一個數列,但其中缺少一項,要求考生仔細觀察這個數列各數字之間的關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規律,然後從四個供選擇的答案中選出認為最合適、合理的一個,來填補空缺項,使之符合原數列的排列規律。此題為5道題。 第二種題型:數學運算。主要考察解決四則運算問題的能力。在這種題型中,每道試題中呈現一道算術式子,或者是表述數字關系的一段文字,要求考生迅速、准確地計算出答案。此題為15道題。
四、判斷推理。判斷推理是考察考生邏輯推理判斷能力的一種測驗形式,共設40-45道題,其題型主要有四種。 第一種題型:圖形推理,15道題。 第二種題型:演繹推理,一類15道題,二類10道題。第三種題型:定義判斷,10道題。第四種題型:類比推理,10道題。類比推理是06年改設的題型,在06年以前考察的是事件排序。與類比推理相比,事件排序相對難一些。
五、資料分析。資料分析試題著重考察考生對文字、圖形、表格三種形式的數據性、統計性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推理與加工的能力。針對一段資料一般有1-5個問題,考生需要根據資料所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計算,才能從問題後面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符合題意的答案。此題共設20道題。
六、《申論》。從2000年到2006年的申論試題關注的重點分別是雜訊治理、醫葯安全、網路管理、生產安全、環境治理、農村扶貧、突發性事件應急防禦等,所屬國情。各省、區、市的申論試題涵蓋范圍則涉及面更為寬泛,涉及點更為具體。一般為省情。
了解中央、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的命題設置,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地方與中央、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在公共科目命題上的區別。
第一、難易程度不同。一般說來,中央、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題目難度大於地方公務員考試。這與招考條件上的差異是一致的。中央、國家公務員考試在招考條件上比地方的更嚴格,試題當然也就難一些。但這並不是說地方的公務員考試就很簡單,記住這只是「相對」來說的,要想一舉脫穎而出,您還是要進行充分的准備的。
第二、命題組織模式不同。中央、國家公務員考試有自己的命題組,由命題專家統一命題。但地方沒有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組織自己的命題組,所以地方公務員考試試題主要來自人事部考試中心題庫,通過買題或買題後加工得來。說到此,相信聰明的您一定恍然大悟:那些所謂「某某命題組出的教材」的話純屬謊言!
第三、題量不同。如前所述中央、國家試題一般為135道題,答題時間為120分鍾。而有些地方的公考與中央、國家的考試有一些區別,各地方也不盡相同。如廣東、湖北一般為90分鍾100題,北京、天津、浙江等地方與國家一致。當然值得一提的是,各地方也不是每年都一成不變,所以還是要關注當地的考試大綱。此外,每種題型的數量也與國家的不盡相同,如北京公考,言語理解部分為30道題,數量關系部分25道題,均比國家公考的要多,但在判斷推理部分為30道題,比國家公考的試題要少10-15道題。
第四、答案設置不同。中央、國家的公務員考試全部為單選題,部分地方的公務員考試卻有多選題。以北京的為例,在常識部分前20道為單選題,後10道為多選題。作答此類題要注意不能多選也不能少選,否則不得分。
第五、題型不同。這是中央、國家與地方公考區別的關鍵所在,也是我們在備考時要特別關注的問題。以天津為例,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考察知覺速度與准確性這一題型。此題型共有60道題,單獨計時,考試時限為10分鍾。滿分為10分,答對得分,答錯倒扣分,不答不得分,最低分為零。它主要是測試應試者對漢字、數字、英文字母等視覺符號的細微特徵及差異的快速而准確的辨別、比較、轉換等的加工能力。一般有詞表對照、字元替換、字元核對、同符查找、數字定位和數字核對六種題型。上海公務員考試也有這一題型,而且採用電腦答題的方式。北京公考在數量關系的數字推理部分也有一種不同於國家公考的試題類型:看圖形中的數字填數。對於這些特別的題型我們一定要特別的對待!
第六、《申論》各省、區、市的申論試題涵蓋范圍則涉及面更為寬泛,涉及點更為具體。一般為省情。
❸ 許多案件不需要多少法律專業知識,憑良知就能夠明斷是非
法律是理性,是客觀,良知是感性,是主觀
重大的刑事案件,作為一個合格的法官,最不能有回的答就是自己主觀的「良知」!必須一切尊重法律,尊重客觀事實。
民事糾紛案件,理性感性兩者可以適當有機結合,但感性必須服從理性
如果僅僅憑良知,是不能做到司法公正的,因為每個人對良知的看法因人而異,案件往往也不存在絕對的「是非」。
❹ 今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政測試中的常識判斷是只考法律常識嗎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常識判斷」是公務員考試行政能力測試五個部分之一。與其他四個部分相比,常識判斷有其起身的獨特性。如果說數量關系﹑判斷推理﹑言語理解﹑資料分析這四部分還可以系統歸納出各個知識點,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復習備考的話,那麼常識判斷這部分則顯得並沒有那麼強的實戰操作性。常識部分涵蓋法律﹑政治﹑經濟﹑管理﹑人文﹑科技﹑公文等多個方面,重點在於考察應試者在這些方面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基本知識分析判斷的能力,但也因此常會讓考生覺得無所適從。
從歷年行測常識判斷考題中,我們看到題目的數量一般在20—25道之間,用時約10十分鍾,因而要求考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判斷,用時短,包含的知識面廣泛,考生答題的難度相應增大,但也並不意味著毫無辦法。從對歷年真題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總結出一些規律。近幾年的試題,以政治、法律、科技、人文出現的頻率最高,約各佔25%,范圍相對縮小,為考生在廣泛的考查范圍中找到了復習時的重點,以下就各科目的重點內容做簡要分析。
政治部分的考查中,注重哲學原理和中國實際國情的結合,尤其是哲學基本原理如對立統一規律等原理的理解和應用,而非死記硬背。
法律部分涉及憲法、民法、刑法、行政法,其中以根本大法憲法和法律熱點行政法所佔比重最高。對於法律常識部分,注意結合試題加強法律知識的靈活運用,注意對考試當年新頒法律法規及新修改的法條、規定的關注和理解。此外法律常識也常以案例的形式出現,解答案例題要注意捕捉題干中設定的情景,再看法律對這種性質的行為是如何規定的,從而得出答案。
人文和科技在常識判斷中增加了比重,其中人文部分主要考查中國歷史、地理和文學知識,但是中國文明歷史悠久,版圖幅員廣闊,這就為考試增加了相當大的難度。科技部分的考查也會讓考生覺得無章可循。其實我們在綜合分析歷年考題的基礎上會發現,貌似毫無章法可循的人文、科技類題目,其實每一題都包含著命題人的用意,除了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考察考生對近年國情社情省情的關注情況。因而時事熱點、重要會議、周年事件等就成為考試時復習的重點內容。
更多問題請咨詢浙江人事考試網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❺ 法律知識判斷題。。求解答
你能自己先去寫寫看嗎?不要啥事都靠別人,你不可能總活在別人的人生路下吧?如果你是學法律的,那你就先自己處理,不懂的再問!!!!!!
❻ 關於法律小知識的判斷題及答案
你的題目在哪裡呢?
❼ 公務員遼寧省考的的常識判斷該如何備考,看什麼書
多看新聞多上網看看時事評論,復習下高中地理歷史等知識。主要還是考的平時積累,多聽多看多記。
❽ 法律知識競賽判斷題。。。。求答案
1,如果經鑒定是精神病的,傷人不負刑事責任或行政責任,但應該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顯然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2也是錯誤的,剝奪政治權利是附加刑,和管制不是一回事!
3,公安機關對與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有關的場所、物品、人身可以進行檢查。檢查時,人民警察不得少於二人,並應當出示工作證件
這種說法是正確的
❾ 怎麼強化公務員考試的常識判斷和言語理解和表達
您好,華圖教育為您服務。
您好,華圖教育為您服務。
建議你報個培訓班。華圖教育公務員培訓分模塊教學,每個模塊有專門的老師研究,相信一定比你自己復習效果要好。另外如果復習時間不充裕的話,華圖網站上有各個模塊的網課,你可以單獨購買常識判斷和言語理解的網課,在家復習效果也不錯。
課程隨報隨學!到當地的華圖教育咨詢或者登陸官方網站了解相關課程。
如有疑問,歡迎向華圖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❿ 我們是好公民。不需要學習法律知識辨析題
這句話片面了:公民是權利和義務的主體,要做到享受權利和履行義務的統版一。所以前半句權話說公民要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是正確的,但後半句說公民應當自覺承諾就不對了,責任即是義務,義務是法律規定的,不需要自己敢於承諾,並且公民在承擔責任的同時要享受政治權利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