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高空墜物傷人的法律責任

高空墜物傷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1-12-31 12:36:38

⑴ 造成高空墜物傷人可以由誰承擔責任

建築工人操作不當導致高空墜物傷人的,一般由施工單位即用人單位承擔賠償責任。如果建築工人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追償。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後,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追償。
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

⑵ 高空拋物墜物法律責任承擔的問題怎麼規定的

1、高空墜物傷人並不是整棟樓都應當承擔責任,按實際情況,單純高空墜物,沒有造成任何後果的,不存在責任問題。
2、但高空墜物造成侵權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3、另外,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條,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
物業服務企業等建築物管理人應當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規定情形的發生;未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應當依法承擔未履行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責任。
發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

⑶ 長期高空墜物的法律責任

高空墜物的法律責任是:
1、由實施高空墜物行為的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2、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
3、物業未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應當依法承擔未履行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條
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補償後,有權向侵權人追償。
物業服務企業等建築物管理人應當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規定情形的發生;未採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應當依法承擔未履行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責任。
發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

⑷ 高空墜物傷人法律條文涉及哪些

高空墜物傷人法律條文有:
1、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
2、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條
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⑸ 如何認定高空墜物傷人責任

高空墜物傷人的,如果有監控拍到實施該行為的人,那麼可以據此確認侵權人。如果沒法拍到的,也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找到侵權人的,除了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那麼所有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都可以確認為侵權人。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條
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補償後,有權向侵權人追償。

⑹ 高空墜物責任該歸誰

建築物拋擲物、墜落物造成他人損害的事件時有發生,造成的損害後版果往往比較權嚴重。毋庸置疑,具體侵權人就在建築物使用人范圍內,但是,很多高空拋物、墜物案中在客觀上無法查明究竟是誰實施的侵權行為,即因果關系證明出現了困境,如果在此情形上讓受害人自擔損害後果的話,這不僅對受害人不公平,也會縱容侵權行為,而令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進行賠償同樣令其無法接受,畢竟具體侵權人以外的建築物使用人客觀上沒有實施加害行為。因此,法律規定了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對受害人給予補償,即由樓上的人全體平均補償給受害人,這個樓上的人不限於業主,他可能是承租人、還可能是侵權行為發生時的臨時使用人。以補償的方式填補受害人的損害,既保護了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也使建築物使用人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有利於緩和矛盾,解決糾紛。同時,法律還規定了建築物使用人可以通過舉證證明損害後果與自己不存在因果關系,排除因果關系來證明自己的清白、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從而免除責任。

⑺ 高空墜物致人受傷損傷的法律責任

根據民法典相關規定,高層建築高空墜物致人損傷如何賠償如下: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條
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後,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⑻ 高空墜物傷人,警察會怎麼處理

答:高空墜物傷人的話,根據情節而定,情節較輕,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進行處罰,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情節嚴重的涉嫌故意傷害、故意殺人以及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會被處以有期徒刑。
高空墜物的基本處理規則:
1、高空拋物墜物由行為人承擔侵權責任,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及時進行調查,查清責任人;
2、難以明確侵權人的,由可能的加害人予以補償,除非有證據證明不是侵權人的除外;
3、可能的加害人予以補償後,如果侵權人明確了,可以向侵權人予以追償;
4、物業服務企業等建築物管理人應採取按安全保障措施防止高空拋物墜物,未採取必要措施的,應當承擔未履行義務的侵權責任。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5.准確認定高空拋物犯罪。對於高空拋物行為,應當根據行為人的動機、拋物場所、拋擲物的情況以及造成的後果等因素,全面考量行為的社會危害程度,准確判斷行為性質,正確適用罪名,准確裁量刑罰。
故意從高空拋棄物品,尚未造成嚴重後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的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處罰。為傷害、殺害特定人員實施上述行為的,依照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條第一款:
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侵權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補償後,有權向侵權人追償。

熱點內容
編撰式立法 發布:2025-07-10 07:37:05 瀏覽:851
國有企業與民法典 發布:2025-07-10 07:29:14 瀏覽:504
關於中國婚姻法 發布:2025-07-10 07:27:40 瀏覽:597
中國人民大學1月份法律碩士聯考 發布:2025-07-10 07:22:04 瀏覽:502
新婚姻法的重婚罪量刑 發布:2025-07-10 07:19:58 瀏覽:528
機關支部各項規章制度健全 發布:2025-07-10 07:14:55 瀏覽:911
勞動法的年齡限制和規定 發布:2025-07-10 07:13:28 瀏覽:811
小學學校交通安全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10 07:04:44 瀏覽:448
刑法學李濤 發布:2025-07-10 06:59:46 瀏覽:819
工傷鑒定律師 發布:2025-07-10 06:57:01 瀏覽: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