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刑事責任的的法律性

刑事責任的的法律性

發布時間: 2022-01-02 11:37:00

『壹』 刑事責任的特徵是什麼

刑事責任具有以下特徵:(1)強制性。刑事責任是一種由犯罪行為所引起的國家強制犯罪人承擔的法律責任。(2)嚴厲性。刑事責任是性質最為嚴重、否定性評價最為強烈、制裁後果最為嚴厲的法律責任。(3)專屬性。刑事責任只能由犯罪的個人或單位承擔,具有專屬性,不可轉嫁,不能替代。這與「刑罰止於一人」的思想和原則是一致的。(4)准據性。刑事責任是犯罪事實的綜合反映,也是刑法規范的現實化,刑事責任為確定刑罰提供根據和標准。刑事責任一經確定,犯罪人和被害人均不能自行變更,更不允許所謂的「私了」。

『貳』 什麼是刑事責任

您好,
什麼是刑事責任的功能
所謂刑事責任的功能,指刑事責任在制定刑法和處理犯罪中所起的積極作用,可以從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兩方面加以考察。通說認為,從刑事立法看,刑事責任是衡量行為是否規定為犯罪和如何規定刑罰的依據;從刑事司法看,刑事責任是決定是否適用刑罰和如何適用刑罰的標准。刑事責任是介於犯罪和刑罰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它的功能就在於對犯罪和刑罰的關系起調節作用。具體而言,刑事責任的這種調節功能表現為:犯罪的實施與否決定刑事責任的存在與否,犯罪所反映出的嚴重程度決定著刑事責任的程度。從功能上說,犯罪、刑事責任、刑罰三個概念各自獨立,不能互相取代。
刑事責任的功能如何考量
刑事責任的功能主要是從其理論價值來考量的,中國刑事責任理論來源於蘇俄刑法理論,和大陸法系、英美法系的理論都有著較為重大的區別。
實際上,在中國刑法適用中,刑事責任的實際操作的作用並不突出,往往是判定犯罪構成後就直接判定刑罰或其他處罰方式,只有在考慮到欠缺刑事責任能力和年齡的情況下才著重考慮這方面的理論分析,而且中國犯罪構成中的犯罪主體要件已經就可以解決問題了,所以中國刑事責任的功能大多是存在於刑法理論研究中。
而大陸法系的刑事責任通常表述為罪責或者有責性,是犯罪構成要件三要件中的最後一個要件,承擔著最後一次刑法評價的實際功能,英美法系的刑事責任如前所處也包含犯罪論的內容,而中國刑事責任是獨立的內容,主要承擔的是指導功能,故而考慮到中國犯罪構成的邏輯缺陷,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實際上大陸法系的犯罪構成三要件更應當成為中國努力借鑒的方向;前述的對刑事責任理論的構建改進更多的是一種權宜之計,亦即罪責平行說可以成為中國刑事責任論向大陸法系的一個跳板,因為它首先把刑事責任提高到高於刑罰的角度,使之從刑罰論的統治下解脫了出來,這對於其將來歸入犯罪構成是有積極意義的。
當然,若中國完成了向兩大法系刑事責任論的轉變後,刑事責任的概念也許又將因為新形勢而改變,亦即刑事責任作為一種刑事負擔來理解也必然是從蘇聯法影響下的中國刑法理論的角度來談的。
而目前情況下,強調刑事責任會又有益於凸顯非刑罰處罰方式的地位,從而可以推進中國刑法的去政治化的社會化改革。

『叄』 法律責任和刑事責任的區別

法律責任的外延大,包括刑事責任。而刑事責任是法律責任內容的一種。

『肆』 刑事責任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刑事責任具有的基本特徵:
(1)強制性。刑事責任是國家強制犯罪人向國家承擔刑事責任的法律責任。
(2)專屬性。刑事責任只能夠對犯罪個人和犯罪單位適用,具有專屬性,不能轉移,不可替代。
(3)嚴厲性。刑事責任在法律責任中性質最為嚴重,否定評價最為強烈,制裁後果最為嚴厲。
(4)聯系性。刑事責任體現了犯罪者與國家之間的社會關系。刑事責任的施加者是國家,刑事責任的承擔者是犯罪人。

『伍』 刑事責任和法律責任哪個更重些

法律責任它包括刑事責任的,還包括民事責任等
刑事責任是法律責任的一部分

『陸』 刑事責任的概念和基本特徵是

刑事責任主要具有如下四個特徵:
(1)強制性。刑事責任是國家強制犯罪人向國家承擔刑事責任的法律責任。
(2)專屬性。刑事責任只能夠對犯罪個人和犯罪單位適用,具有專屬性,不能轉移,不可替代。
(3)嚴厲性。刑事責任在法律責任中性質最為嚴重,否定評價最為強烈,制裁後果最為嚴厲。
(4)聯系性。刑事責任體現了犯罪者與國家之間的社會關系。刑事責任的施加者是國家,刑事責任的承擔者是犯罪人。

『柒』 刑事責任的法律責任

關於犯罪構成與刑事責任的關系問題,其實質是關於如何理解刑事責任的根據問題。
中國傳統的刑法觀點認為,犯罪構成是使行為人負刑事責任的基礎。也有人說犯罪構成是刑事責任的唯一根據。這一傳統命題是來自前蘇聯刑法學,它幾乎已成為社會主義刑法學的定論。
有些學者對此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認為「犯罪構成是刑事責任的唯一根據」這一傳統命題由於混淆了「犯罪構成」與「行為符合犯罪構成」這樣兩個不同的概念,所以不能正確反映犯罪構成與刑事責任的根據的關系,因此,這種傳統命題是有缺陷的,至少說在表述上是不準確、不科學的。他們強調認為,「應當指出,刑事責任的根據並非犯罪構成這一抽象的法律規定本身,而是行為符合犯罪構成這一法律事實」。

『捌』 法律責任和刑事責任的區別是什麼

刑事責任,是依據國家刑事法律規定,對犯罪分子依照回刑事法律的規定追究的法律責任。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答1、管制。管制是刑法規定的一種相對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罰,刑罰中最輕的一種。2、拘役。拘役是一種短時間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罰,由法院根據刑法對犯罪情節與危害後果較輕的人判處的刑罰判決,公安機關就近執行,一般為拘役所執行。3、有期徒刑。有期徒刑是刑法規定的一種對大部分犯罪人普遍適用的、高度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罰,刑期為六個月以上,十五年以下。4、無期徒刑。無期徒刑也即沒有期限的徒刑,是對罪行較重的人終身監禁的刑罰。5、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對罪行特別嚴重犯罪人的罪行依法判處了死刑,但又不是必須立即執行的犯罪分子,宣告緩期兩年執行的刑罰。6、死刑。對罪大惡極,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的犯罪判處剝奪生命的極刑;一般採取注射、電擊、槍斃的方法執行,家屬可以收屍。死刑的執行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玖』 刑事責任的構成條件

具備犯罪構成要件(見犯罪)是負刑事責任的依據。犯罪主體必須是達到法律規定的年齡,主觀方面存在故意或過失,犯罪客體和客觀方面要件必須是行為人的行為侵犯了刑事法律保護的社會關系,並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即已構成犯罪,行為人才應負刑事責任。如果行為不具備犯罪構成要件,不危害社會,或者法律明文規定不負刑事責任,則無刑事責任可言。例如,無責任能力人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或因正當防衛,緊急避險,履行有益於社會的業務上的行為。

熱點內容
法院黨員演講 發布:2025-07-09 07:24:50 瀏覽:238
合同法中的保密條款英 發布:2025-07-09 07:13:39 瀏覽:393
法院查明事實 發布:2025-07-09 07:12:13 瀏覽:710
人事管理相關政策法規 發布:2025-07-09 07:08:33 瀏覽:928
勞動合同法關於離職賠償 發布:2025-07-09 07:08:25 瀏覽:922
呼和浩特市法院書記員與法官助理 發布:2025-07-09 07:07:05 瀏覽:314
勞動法不保障 發布:2025-07-09 06:58:48 瀏覽:664
道德雲創系 發布:2025-07-09 06:54:08 瀏覽:921
海商法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試卷 發布:2025-07-09 06:45:40 瀏覽:144
上海司法考試報名條件 發布:2025-07-09 06:30:28 瀏覽: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