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使用假冒公章的法律責任

使用假冒公章的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1-02 14:17:21

㈠ 個人使用偽造的單位印章或公章 是否違法或犯罪 如觸犯法律 請列出條款 簡單說 不懂的別進

個人使用偽造的單位印章或公章是違法行為,是否犯罪需要進一步分析,如果是自己偽造印章並使用的話,是觸犯我國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的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但僅是使用而未偽造且未進行其他的違法犯罪活動的話,是不構成犯罪的,僅是違反了我國治安管理的相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八十條 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
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 偽造、變造、買賣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偽造、變造或者買賣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印章的;
(二)買賣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的;
(三)偽造、變造、倒賣車票、船票、航空客票、文藝演出票、體育比賽入場券或者其他有價票證、憑證的;
(四)偽造、變造船舶戶牌,買賣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船舶戶牌,或者塗改船舶發動機號碼的。

㈡ 用假公章和假合同會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因為金額不到5000,還不夠成詐騙罪,如果是冒用國家單位的印章,則犯了偽造國家機關印章罪。

㈢ 偽造公章並使用,違反了哪些法律條例,應承擔哪些後果

第二百八十條來【偽造、變造、買賣源國家機關公文文、證件、印章罪;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定義、量刑】
第二百八十條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㈣ 使用假公章會有什麼後果

使用來假公章可能構成偽造、源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後果則是承擔刑事責任。

如果偽造公章可能涉嫌偽造公章罪,如果沒有偽造僅僅是使用則可能涉嫌偽造國家公文罪。如果既偽造公章又有使用公章偽造國家公文一般按照偽造國家公文罪處理,偽造公章只是偽造公文的一個手段,偽造公章被偽造公文吸收;

㈤ 使用偽造印章是否構成犯罪

單純地使用行為,不管此假印章是國家機關的,還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還是武裝部隊的,都不構成犯罪。

但是,如果用此假印章偽造、變造了國家機關或者武裝部隊的公文、證件,有可能涉嫌犯罪。

至於涉及到的行政違法行為,罰款、拘留,都不是大事。

一、刑法二百八十條修改沿革

1979年版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條規定:

偽造、變造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僅規定「偽造、變造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行為,構成犯罪。

1997年版刑法,第二百八十條規定:

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將入罪范圍擴大至「偽造、變造、買賣或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並進一步將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的行為單列,作為第二項。將「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單列第三項。

2015版刑法,將刑法第二百八十條修改為:

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

偽造、變造、買賣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並增加第二百八十條之一,即使用偽造、變造的或者盜用他人的居民身份罪:

在依照國家規定應當提供身份證明的活動中,使用偽造、變造的或者盜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情節嚴重的,處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關於第二百八十條之一使用偽造的身份證件罪,之前已經撰寫小文簡單分析。

二、罪名解讀

【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從刑法條文而言,本罪為行為犯,即只要實施了該行為便構成犯罪,不受數量等其他情節的限制,而且目前並沒有相關司法解釋進行細化規定。由此,也滋生了關於何為「情節嚴重」的問題。有人認為,司法實踐,多以以下標准作為情節是否嚴重依據:

1.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印章3枚以上的;

2.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10份以上的:(偽造、變造、買賣機動車行駛證、登記證書15份以上的;

3.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15份以上的;

4.具有其他嚴重情節。

其他暫且不表,單就機動車行駛證、登記證書一項,則由相關依據,詳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與盜竊、搶劫、詐騙、搶奪機動車相關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7〕11號)

第二條偽造、變造、買賣機動車行駛證、登記證書,累計三本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第一款的規定,以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定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偽造、變造、買賣機動車行駛證、登記證書,累計達到第一款規定數量標准五倍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第一款規定中的「情節嚴重」,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但從入罪門檻來看,該司法解釋與現行該罪名在入罪標准上即存在矛盾之處。因該司法解釋出台,在於打擊涉車類犯罪活動,規定:偽造、變造、買賣機動車行駛證、登記證書,累計三本以上,作為入罪門檻。顯然,縮小了原來刑法二百八十條關於該罪定罪起點。

而已決的近期案例表明,對於涉及偽造國家證件的行為,即便購買兩份結婚證、一本房屋產權證、或者一件食品經營許可證,以及一套計程車運營證(所謂克隆車),均被判處了相應的刑罰。

三、買賣假證是否構成本罪

從邏輯上來說,買賣假證自然構成本罪,因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管理活動和信譽,買賣真的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也構成犯罪,買賣偽造的國家證件自然也構成犯罪。

從本罪罪名稱謂,自會產生疑問。

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即買賣行為是與偽造、變造行為並列的,而偽造、變造的指向只可能是真的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

但早在1996年,最高檢批復明確予以回應。

關於買賣偽造的國家機關證件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問題的答復

法規標題】

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關於買賣偽造的國家機關證件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問題的答復【發布部門】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
【發文字型大小】[1999]高檢研發第5號
【發布日期】1996.06.21
【實施日期】1996.06.21
【時效性】現行有效

遼寧省人民檢察院研究室:

你院《關於買賣偽造的國家機關證件行為是否構成犯罪的請示》(遼檢發研字〔1999〕3號)收悉。經研究,並根據高檢院領導的批示,答復如下:

對於買賣偽造的國家機關證件的行為,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可適用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第一款的規定以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追究刑事責任。

此復

四、北京地區近期已決案例

2.李建新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二審刑事裁定書【審理法院: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

案號:(2019)京03刑終971號)】

被告人李建新於2016年6月,在北京市朝陽區教委門口,向他人購買其與李某的結婚證2本,用於其子上學。被告人李建新後被民警查獲,民警從其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清鏡明湖小區的暫住地內起獲印章為大連市沙河口區民政局的結婚證2本,經查詢,李建新、李某二人未在大連市沙河口區民政局進行婚姻登記。被告人李建新已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涉案的結婚證2本以及手機1部、電腦1台、靈通卡1張,均已被扣押。

依據認罪認罰程序,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一審判處:被告人李建新犯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罰金人民幣一萬元。

後被告人提起上訴,朝陽區人民檢察院以「被告人李建新在審理期間認罪認罰,但在一審判決後反悔原有具結,拒絕認罰,故一審判決認定被告人認罪認罰有誤」,提出抗訴。

2019年12月4日,李建新撤回上訴,一審判決生效。

3.李平海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一審刑事判決書【審理法院:北京市豐台區人民法院,案號:(2019)京0106刑初480號)】

2017年11月間,被告人李平海在明知不具有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資格情況下,在北京市豐台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門口與一名男子商議花費7萬余元人民幣購取《食品經營許可證》一份,並在取得該《食品經營許可證》後出借給任某。任某將該證件用於學校供餐,後經北京市豐台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檢查發現該《食品經營許可證》系偽造。

經審理,北京市豐台區人民法院以被告人李平海犯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

4.石鴻買賣國家機關證件一審刑事判決書【審理法院: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案號:(2019)京0105刑初1133號】

被告人石鴻於2018年12月,在北京市朝陽區,以人民幣260元的價格向他人購買偽造的房屋產權證1本,被告人石鴻後被抓獲歸案,已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

經審理,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判處:

被告人石鴻犯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罰金人民幣二千元。

5.王樂周買賣國家機關證件一審刑事判決書【審理法院: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案號:(2019)京0105刑初311號)】

被告人王樂周於2018年9月在北京某汽車市場,購買一輛車牌號為×××的克隆計程車及營運證,並在北京首都機場等地進行運營,後被該車牌號的真實車主發現。被告人王樂周後於2018年10月22日被公安機關查獲,民警從其車內起獲營運證1張。經認定,該營運證系偽造。被告人王樂周已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

經審理,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判處:

被告人王樂周犯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罰金人民幣二千元。

6.趙×等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一審刑事判決書【審理法院: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案號:(2015)通刑初字第296號】

2014年初,被告人王立軍夥同龐×(男,17歲,另案處理)在本市通州區永順鎮x小區1號樓1單元602室其暫住地內,偽造國家機關印章、證件,公司、事業單位印章及居民身份證,並通過網路售賣。

2014年9月10日,被告人趙×以每本人民幣48元的價格向被告人王立軍訂購偽造的「二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資格證書1100本,後被告人王立軍糾集張×1(男,25歲,另行處理)、李×(女,23歲,另行處理)、張×2(女,30歲,另行處理)、龐×在其暫住地內偽造該批證書;同年9月18日,被告人王立軍等人被當場查獲,被告人趙×在本市通州區永順鎮胸科醫院門口准備交易時被民警抓獲;後民警從被告人王立軍暫住地內查獲偽造的「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行政許可專用章特設」等國家機關印章130餘枚,偽造的「二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資格證書等國家機關證件574本,偽造的「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等事業單位印章700餘枚,偽造的「北京博士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醫療美容門診部」等公司印章10餘枚,偽造的居民身份證770張,空白證書14500本,章坯17400餘枚及制章設備等。

2015年5月8日,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判決:

一、被告人王立軍犯偽造、買賣國家機關證件、印章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零二個月;犯偽造公司、事業單位印章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犯偽造居民身份證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零四個月;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六年零六個月。

二、被告人趙×犯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緩刑二年。

五、風險提示

刑法第二百八十條所規定的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立法包括執法初衷自然是上游環節,即偽造、變造環節,以及之後的出售環節,側重於供給側打擊,而對於需求者則較少追責,因此,也存在不少案例,安排「線人」充當需求人員引蛇出洞的情況。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也給制假販假領域帶來滅頂之災,偽造證件一旦真正進入使用環節,多種手段可以查驗真偽,無論製作者出售者還是需求方,面臨前所未有的行政甚至刑事處罰風險。

從公開裁判數據來看,北京在2014年、2015年對涉制假販假打擊達到巔峰,之後迅速急劇下降,至2019年,達到冰點。

由此,辦案機關已經不局限於當初著眼於上游環節的習慣,而是開始在需求方做文章,上游下游並舉,抓捕上游制假環節後,延伸偵查思路。

故,購買及使用環節已經不再安全。

若從上游順藤摸瓜,則可適用買賣定罪。若真正投入使用,對於具有身份屬性的證件,則可適用適用偽造的身份證件罪。

從理論上來說,按照目前的技術手段,只要上游環節配合調查,下游環節權屬而退難度不小。

而囿於掌握知識所限,普通人會知道或者能猜到:制假販假是違法犯罪,而一般不會認為買假也是犯罪,頂多認為可能違法。

但這種認識,往往會不經意間帶來無法接受的後果,這是一種與明知而犯想比,必然造成多得多心理沖擊和社會壓力的錯誤。

只是,到此刻,我們已經無力回天。

六、定案證據

(一)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辯解

1、嫌疑人的基本情況;

2、動機、目的;

3、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種類、特徵、數量,實施犯罪行為的時間、地點、方式手段、對象、後果等;

4、違法所得情況;

5、共同犯罪的需問明同夥、地位、分工、銷贓、分贓等情況;

6、被查獲的時間、地點和過程等情況。

(二) 被害人(單位領導、業務負責人)陳述

1、被侵害人的基本情況;

2、發現犯罪活動的時間、地點及損失等情況;

3、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況、外貌特徵等。

(三) 證人證言

參照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辯解、被害人陳述,問明案件發生的具體經過、情節、後果等,對主要證據證明的事實進行進一步的印證。

(四)物證、書證

1、偽造、變造、買賣的公文、證件、印章、公文樣式、證件樣式、印章樣式等原物、清單及照片;

2、電腦、列印機、復印機、刻刀等作案工具原物、清單及照片;

3、收據、發票、帳簿、記帳憑證、非法所得的原物、清單及照片;

4、其它。

(五)鑒定結論

偽造性質鑒定、變造性質鑒定、物價鑒定等。

(六)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1、公共場所的監控錄像資料;

2、現場當事人、證人用手機、相機等設備拍攝的反映案件情況的資料;

3、其他錄音、錄像、電子數據。

(七)辨認筆錄

被侵害人、證人、犯罪嫌疑人對犯罪現場、嫌疑人以及其他能夠證明其犯罪事實的場所、人員、物品進行指認。

(八)勘驗、檢查筆錄

對與犯罪有關的場所、物品進行勘驗、檢查形成的筆錄、照片、提取的痕跡物證等。

(九)其他證據材料

1、犯罪嫌疑人(自然人)的年齡、身份證據材料,包括:戶籍信息;工作證、專業或技術等級證;有前科劣跡,應調取法院判決書、行政處罰決定書、釋放證明書、犯罪嫌疑人有投案自首、立功表現的,公安機關出具的是否成立自首、立功的書面說明等有效法律文件;

2、被害人(單位)材料,包括: 機關證明、公文、證件、印章的原件復印件等證明材料。

3、抓獲經過、出警經過、報案材料等。

㈥ 請問使用偽造的公司公章,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這很嚴重的來,屬於刑事犯罪,至少3年以自上處罰,還要看情節的嚴重了,有沒有利用它犯過大的罪行.
如果你是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則屬於保護第三方責任人的范圍,法定你是無罪的,但該情形必須是你真的知道,而且你的確應該不知道,如果你應該能夠推斷出該公章是偽造而使用的話,就是一種間接故意,出了事也是要處罰的,但比偽造公章的犯罪情節輕微.

㈦ 使用假公章怎麼判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八十條 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偽造、變造或者買賣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印章的;買賣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的。

㈧ 用假公章簽合同犯法嗎

單位明知是假的
仍是代表單位的
合法有效
有這樣的判例
蓋章屬於單位的真實意思,合法

㈨ 使用假的公章,會有什麼後果

1、使用假公章可能構成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後果則是承擔刑事責任。2、如果偽造公章可能偽造公章罪,如果沒有偽造僅僅是使用則可能涉嫌偽造公文罪。如果既偽造公章又有使用公章偽造公文一般按照偽造公文罪處理,偽造公章只是偽造公文的一個手段,偽造公章被偽造公文吸收;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的規定,「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熱點內容
上海司法考試報名條件 發布:2025-07-09 06:30:28 瀏覽:705
葯事法律責任名解 發布:2025-07-09 06:26:06 瀏覽:613
邵陽黑法官 發布:2025-07-09 06:21:46 瀏覽:852
驚雷和道德經 發布:2025-07-09 06:21:44 瀏覽:513
2016最新婚姻法房產分配 發布:2025-07-09 06:20:14 瀏覽:581
准則條例講話稿 發布:2025-07-09 06:20:12 瀏覽:937
平羅法院 發布:2025-07-09 06:10:52 瀏覽:951
民事訴訟法中的迴避 發布:2025-07-09 06:09:09 瀏覽:30
合同法249條解釋 發布:2025-07-09 06:02:37 瀏覽:505
民法實驗報告 發布:2025-07-09 06:01:10 瀏覽: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