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居民公約是否具備法律效力

居民公約是否具備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1-02 21:39:28

1. 居民公約約可以設定罰款嗎

居民公約是可以設定罰款的。但是這種公寓應該得到所有人的認可大家才能夠約定之後去這樣做'

2. 制定居民公約和法律是居委會的重要職權這句話對嗎如果不對,請改正。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法律只有國家權力機關才可以制定,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形政區的具體情況,需要制定地方性的法規和自治條例,以及單行條例,所以你所說的居委會根本就是挨不著邊的事。

至於制定居民公約,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的規范,是居民們自治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3. 居民公約可以制定收費標准嗎

要看你說的收費標準是什麼,收費標准如果是國家的收費標准,那麼居民公約是不可以制定的。

4. 村委會不執行生效的居民公約,社區居民應該如何對待

向村委會的上一級單位反應,上一級不作為再向上上一級反應,總之一級一級向上反應。或者去法院打官司,行政訴訟告村委會不作為,希望能幫到你。反正遇上這樣的村幹部,就是到倒霉,會很費勁都未必能管用。

5. 當居民違反居民公約時,社區是怎樣處理的

公約效力有限,社區不能處理~

6. 社區居民公約與社區居民自治章程有啥區別

一、約束力不同

1、社區居民公約:公約多依靠自覺履行,當然也可以在裡面規定一些有強制力的條款,但必須要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例如不能有罰款、人身強制、人格侮辱等)。

2、社區居民自治章程:章程有絕對的強制因素在裡面。

二、制度的主體與程序不同

1、社區居民公約:嚴格來說是當事人的一種約定,通過協商達成一致,比如:國際公約。

2、社區居民自治章程:要有製作資格的單位按照一定的程序來製作,比方:學校的章程。

三、內容不同

1、社區居民公約:內容較廣泛,只要不犯法想定什麼定什麼。

2、社區居民自治章程:要受制定機關的職權職責影響,更多是對一些原則性的基本要求。

7. 制定公約有用嗎

制定公允是非常有用的,他那個約制職工或者什麼人,他必須遵守我這個規章制度,一般哪個單位都應該有制定公約,因為家有家法頗有富貴,規律不成方圓

8. 居民公約的內容不得與什麼相抵觸

為創建文明和諧的社區,促進城市基層穩定,把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經居民會議討論,特製定以下公約,望全體居民遵守執行。
一、 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積極響應政府號召,認真履行公民各種義務,團結一心為構建和諧社區作貢獻。
二、自覺遵守文明道德守則,大力倡導「講文明、守公約、除陋習、樹新風、提素質」,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
三、鄰里和睦,相互尊重,團結友愛,敬老愛幼;遵紀守法,禮貌待人,講文明語言,行文明禮儀,養成文明習慣。
四、愛護公共衛生,生活垃圾及時分類入箱,做到不吐痰,不亂扔垃圾,不毀壞綠地,不在公共場所吸煙,不說粗話臟話,不亂塗亂貼,不隨地大小便,愛護社區環境。
五、不在住宅周圍亂搭亂建,樓道內不亂堆亂放,保護樓道干凈整潔。
六、學法、知法、守法,自覺維護社會治安和公共秩序,見義勇為,同一切壞人壞事和不良行為作斗爭。
七、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開展文明健康的文娛活動,不看淫穢書刊、錄像等,不參與賭博、吸毒,不做違法犯罪的事。
八、移風易俗,反對封建迷信,城鎮居民做到紅白喜事不大操大辦,勤儉節約,反對鋪展浪費,除紅白喜事外不操辦其餘酒宴。
九、自覺遵守公共秩序,搞好公共衛生,自覺維護社會和公眾利益,為凈化、美化綠化社區作貢獻。
十、提倡晚婚、晚育,自覺實行計劃生育。反對男尊女卑思想觀念,樹立女兒也是傳後人的新型的婚育觀。
十一、扶貧助困,為下崗職工、無業居民、計生困難戶幫扶服務,送溫暖、獻愛心。
十二、團結互助,搞好鄰里關系,爭做「五好文明家庭」,共建文明社區,人人爭取在單位做個好職工,在家裡做個好家長,在學校做個好學生,在社區做個好居民。
十三、尊老愛幼,在社區內努力創造老有所養、少有所學、幼有所託、貧有所濟、殘有所助、病有所醫、難有所幫的社區環境。
居民自治公約
公約是指各個國家、部門、人員之間的一個共同遵守的約定,一般是大家就有關國家、部門、人員之間的利益問題進行公開討論達成一致的意見,並且同意遵守的一個規定。
居民自治公約
,是組織、社團經特定的程序制定的關於組織規程和辦事規則的法規文書,是一種根本性的規章制度.
:機關、團體或街道居民內部擬定的供共同遵守的章程。

9. 居民公約內容是什麼

為創建文明和諧的社區,促進城市基層穩定,把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經居民會議討論,特製定以下公約,望全體居民遵守執行。

一、 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積極響應政府號召,認真履行公民各種義務,團結一心為構建和諧社區作貢獻。

二、自覺遵守文明道德守則,大力倡導「講文明、守公約、除陋習、樹新風、提素質」,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

三、鄰里和睦,相互尊重,團結友愛,敬老愛幼;遵紀守法,禮貌待人,講文明語言,行文明禮儀,養成文明習慣。

四、愛護公共衛生,生活垃圾及時分類入箱,做到不吐痰,不亂扔垃圾,不毀壞綠地,不在公共場所吸煙,不說粗話臟話,不亂塗亂貼,不隨地大小便,愛護社區環境。

五、不在住宅周圍亂搭亂建,樓道內不亂堆亂放,保護樓道干凈整潔。

六、學法、知法、守法,自覺維護社會治安和公共秩序,見義勇為,同一切壞人壞事和不良行為作斗爭。

七、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開展文明健康的文娛活動,不看淫穢書刊、錄像等,不參與賭博、吸毒,不做違法犯罪的事。

八、移風易俗,反對封建迷信,城鎮居民做到紅白喜事不大操大辦,勤儉節約,反對鋪展浪費,除紅白喜事外不操辦其餘酒宴。

九、自覺遵守公共秩序,搞好公共衛生,自覺維護社會和公眾利益,為凈化、美化綠化社區作貢獻。

十、提倡晚婚、晚育,自覺實行計劃生育。反對男尊女卑思想觀念,樹立女兒也是傳後人的新型的婚育觀。

十一、扶貧助困,為下崗職工、無業居民、計生困難戶幫扶服務,送溫暖、獻愛心。

十二、團結互助,搞好鄰里關系,爭做「五好文明家庭」,共建文明社區,人人爭取在單位做個好職工,在家裡做個好家長,在學校做個好學生,在社區做個好居民。

十三、尊老愛幼,在社區內努力創造老有所養、少有所學、幼有所託、貧有所濟、殘有所助、病有所醫、難有所幫的社區環境。

10. 所有的公約都不是法律嗎

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以規定當事人權回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具有答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
公約是指國際間有關政治、經濟、文化、技術等方面的多邊條約。
一般的國內法律由於有國家機器作為後盾,因此屬於硬法,具有現實強制性。一般的公約由於沒有凌駕於主權的權力所以屬於軟法,很難有現實強制力。公約屬於法的淵源。
舉例:《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公約》即《紐約公約》、《伯爾尼公約》、《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巴黎公約》等等。

熱點內容
物管規章 發布:2025-07-09 00:44:31 瀏覽:727
手機分期貸款不還是否付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9 00:35:56 瀏覽:317
劉愛民法院 發布:2025-07-09 00:34:59 瀏覽:356
行政法違法所得數額的認定 發布:2025-07-09 00:21:34 瀏覽:832
經濟法主體承擔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發布:2025-07-09 00:18:40 瀏覽:148
勞動合同屬於合同法 發布:2025-07-09 00:06:34 瀏覽:244
嘉興勞動法咨詢 發布:2025-07-08 23:57:19 瀏覽:85
勞動法員工午餐補規定 發布:2025-07-08 23:48:19 瀏覽:262
中國法律澳門有限公司 發布:2025-07-08 23:42:51 瀏覽:736
廣州大學法律碩士研究生校區 發布:2025-07-08 23:41:56 瀏覽: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