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上市公司董事失職法律責任

上市公司董事失職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2-19 10:34:22

Ⅰ 上市公司的董事任用規則是怎樣的

相信關注股票的朋友們會發現,上市公司們在每次的定期報告中(指一季報、半年報、三季報以及年報這四個報告)總有一欄叫做公司董事、監事、獨立董事以及高級管理人員的基本情況。而這些公司的董事們往往都有著非常光鮮的履歷,在該公司也是兢兢業業工作了很久。但除此之外,上市公司作為全中國數百萬個企業中的翹楚,其中肯定有不少這樣的員工,為什麼偏偏會選中他們做了董事呢?其中對於董事們的任用規則又是怎樣的呢?今天啊,我們就來好好地聊一聊關於上市公司董事任用方面的規則。

但任用的決議程序就比較復雜了,上市公司作為一家公眾公司需要對所有的投資人負責,所以上述如此重大的人員任用都需要通過公司的股東大會批准通過。在股東大會前,上市公司會將候選人的履歷、承諾等情況放在交易所網站上供股民查閱,讓他們作出最公證的判斷。

Ⅱ 總經理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根據《公司法》第五十條規定 總經理行使下列職權:
(一)主持公司的回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答組織實施董事會決議;
(二)組織實施公司年度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
(三)擬訂公司內部管理機構設置方案;
(四)擬訂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五)制定公司的具體規章
(六)提請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經理、財務負責人;
(七)決定聘任或者解聘除應由董事會決定聘任或者解聘以外的負責管理人員;
(八)董事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Ⅲ 一般上市公司的董事都是什麼人才有資格擔任

主要是看公司章程的規定,一般都是由股東會選舉產生。
上市公司董事的任職資格:
①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及其他有關規定,具備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的資格,並取得深圳或者上海證券交易所頒發的獨立董事任職資格證書;
②並且具有《關於在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見》所要求的獨立性,即獨立董事必須在人格、經濟利益、產生程序、行權等方面獨立,不受控股股東和公司管理層的限制;*
③具備上市公司運作的基本知識,熟悉相關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及規則;
④具有五年以上法律、經濟或者其他履行獨立董事職責所必需的工作經驗;
⑤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條件。
拓展資料:
為什麼很多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個人持有公司的股份非常少,公司持股的股份跟股東有什麼關系 持有公司的股份就是該公司的股東,持股的多少決定了你的發言權
1.每個合夥人都投入等量的資金到公司,某個合夥人投入的資金相對而言比較多,這樣的投資應該獲較多的股權。所以就應該獲得更多的股權,這樣的投資應該獲得多少股權可以參照通常投資的估值演算法。他發行股票只是賣了一部分股權,發行股票只是攤薄了他的股份而已。如果一個公司發行股票後。實際控制人就沒有股權了,股票分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 上市公司主席和董事長的關系 第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不是由公司章程直接產生,公司章程只是規定其產生的辦法。
2.一個有效的公司章程的絕對必要記載事項必須要有董事長的產生方式。股東大會選舉董事的方法,第一直接投票法,即每一股份對於某一個董事只有一個表決權。充分體現了資本多數決原則,有利於大股東對公司的控制。持有半數以上股份的股東則可以控制董事的選任,使董事會成為控股股東的「第二 累積投票制。亦稱集中投票制,即每一股份在選舉董事時具有所欲選董事數的表決權,持有30 股的股東,享有的表決權為120 個。 上市公司高管由誰任命 第一有限責任公司,第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不是由公司章程直接產生,公司章程只是按規定其產生的辦法。第二一個有效的公司章程的絕對必要記載事項必須要有董事長的產生方式。
3.第二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大會選舉董事的方法,通常有兩種:第一直接投票法,即每一股份對於某一個董事只有一個表決權。優點在於程序簡單,充分體現了資本多數決原則,有利於大股東對公司的控制。缺點在於,持有半數以上股份的股東可以你控制董事的選任,使董事會成為控股股東的「一言堂」。第二 累積投票制,亦稱集中投票制,即每一股份在選舉董事時具有所欲選董事數的表決權。
4.例如欲選4 名董事,持有30 股的股東,享有的表決權為120 個,可以將120 個表決權分別投向不同的候選人,也可以集中投向一個候選人。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四十五條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副董事長的產生辦法由你公司章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一十條董事會設董事長一人,可以設副董事長。董事長和副董事長由董事會以全體董事的過半數選舉產生。

Ⅳ 上市公司董事義務和權利

有參加股東大會和進行表決的權利,有紕漏股份增持或減持的的義務。
控股股東還有參加董事會,提出決策議案意向,出任董事長的權利,提名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名單的建議權。。。

Ⅳ 上市公司提前解除董事、監事、高管職務怎麼補償

這種應該按照勞動法的相關規定,同時結合勞動合同來確定補償金額

Ⅵ 公司高管應盡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公司法中的高管的法律責任有:
1、刑事責任。包括偷稅罪、挪用資金罪、職務侵佔罪、企業人員受賄罪等。
2、民事責任。發生轉讓方的股權瑕疵和受讓方的支付違約情形時,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3、行政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條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對公司負有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佔公司的財產。
第一百四十九條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Ⅶ 如何上市公司董事長涉嫌被調查這對股票一定有影響嗎

一定有影響。
上市公司董事長在公司權力巨大,直接影響著公司的正常運作,如果上市公司董事長涉嫌被調查,說明公司存在違法操作的可能,那麼當天股價跌的概率比較大。

根據我國公司法的相關規定,除了一些規模較小的公司以外,一般公司都會成立董事會,對公司的經營和管理進行決策。公司董事會有董事長和其他董事,董事的任職資格公司法作了相關的規定,而公司法對公司董事任職的限制也做了具體的規定。根據《公司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擔任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二)因貪污、賄賂、侵佔財產、挪用財產或者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尚未滿五年的,或者因犯罪被剝奪政治權利,執行期滿尚未滿五年的;(三)擔任破產清算的公司、企業的董事或者廠長、經理,對該公司、企業的破產負有個人責任的,自該公司、企業破產清算完結之日起尚未滿三年的;(四)擔任因違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的公司、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並負有個人責任的,自該公司、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之日起未滿三年;(五)個人所負數額較大的債務到期未清償。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擔任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一)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二) 因貪污、賄賂、侵佔財產、挪用財產或者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未逾五年,或者因犯罪被剝奪政治權利,執行期滿未逾五年;(三) 擔任破產清算的公司、企業的董事或者廠長、經理,對該公司、企業的破產負有個人責任的,自該公司、企業破產清算完結之日起未逾三年;(四) 擔任因違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的公司、企業的法定代表人,並負有個人責任的,自該公司、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之日起未逾三年;(五) 個人所負數額較大的債務到期未清償。公司違反前款規定選舉、委派董事、監事或者聘任高級管理人員的,該選舉、委派或者聘任無效。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在任職期間出現本條第一款所列情形的,公司應當解除其職務。

Ⅷ 董事監事承擔法律責任嗎

公司監事因其享有律和公司章程授予的參與管理、監督公司事務的職權,其需要對公司履行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違法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一、公司監事的法律職責:

1.檢查公司財務。檢查公司財務,主要是審核、查閱公司的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財務會計資料。

2.監督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履職情況及提出罷免建議。

3.要求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糾正其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

4.提議召開及召集、主持臨時股東會會議。

5.向股東會會議提出提案。

6.依法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起訴訟。

7.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監事享有法律和公司章程授予的參與管理、監督公司事務的職權,同時負有對公司忠實和勤勉義務。在執行公司職務時,應當依照法律和公司章程行使職權,履行義務,維護公司的利益。

二、公司監事的法律責任

《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條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為促使監事依法為公司利益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使公司的合法權益在受到侵害時能得到恢復或補償,《公司法》明確規定了監事違法執行職務給公司造成損害所承擔的法律責任。

法律快車知識拓展:

第一百四十七條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對公司負有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佔公司的財產。

第一百四十八條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挪用公司資金;

(二)將公司資金以其個人名義或者以其他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存儲;

(三)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同意,將公司資金借貸給他人或者以公司財產為他人提供擔保;

(四)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或者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同意,與本公司訂立合同或者進行交易;
(五)未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同意,利用職務便利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屬於公司的商業機會,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所任職公司同類的業務;

(六)接受他人與公司交易的傭金歸為己有;

(七)擅自披露公司秘密;

(八)違反對公司忠實義務的其他行為。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反前款規定所得的收入應當歸公司所有。

第一百四十九條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Ⅸ 上市公司董事長未經董事會決議簽訂擔保負有刑事責任嗎

摘要 沒有被公安機關發現的是6個月,已經報警的不受此限制。

熱點內容
食品葯品法律法規匯編 發布:2025-05-26 07:21:44 瀏覽:912
不透析法治腎病 發布:2025-05-26 07:20:38 瀏覽:959
春運法治建設 發布:2025-05-26 07:18:38 瀏覽:825
禁毒日法律知識 發布:2025-05-26 07:17:51 瀏覽:958
黎塘司法所 發布:2025-05-26 07:08:04 瀏覽:507
一名辭職法官的遺憾中國青年網 發布:2025-05-26 07:01:37 瀏覽:566
刑法死刑的罪名有哪些 發布:2025-05-26 07:01:35 瀏覽:765
勞動法國定假 發布:2025-05-26 06:46:49 瀏覽:795
北京司法醫學鑒定中心 發布:2025-05-26 06:41:40 瀏覽:713
單方優惠承諾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6 06:36:50 瀏覽: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