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員與公司的法律責任和義務
❶ 我是公司的業務員,主要做招商的合同簽了我的名字也加蓋了公司的公章和法人章,會追究我的法律責任嗎
作為公司業務員,代表公司與客戶簽訂合同屬於代理行為,是否要負法律責任要看你簽訂合同中回是否有違反公司規答定,損害公司利益行為,比如吃回扣。。。。。
根據《民法通則》第63條規定,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又稱本人)的名義,在代理許可權內與第三人(又稱相對人)實施民事行為,其法律後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就是說由公司承擔責任。
因此,只要你正常遵守公司相關規定,在簽訂合同過程中沒有與客戶串通損害公司利益行為,即使簽訂合同出現問題也由公司承擔,你不用負法律責任。
❷ 業務員代表公司與客戶簽訂合同,但是公司沒有做到合同中承諾的條款,客戶追究責任時,業務員責任么》
業務員代表的是公司
假若公司沒做到的話
那隻能說是業務員能力不夠
工作不認真負責
跟單不到位 沒及時了解情況
與客戶溝通 與公司協調
❸ 公司有些業務員私下接單,想寫個條文就是公司不負任何法律責任,還要追究法律責任的條文,該怎麼寫
私下接單就不能來允許源哦,這個要在公司全面禁止,如果您只是發個條文說私自接單出問題了 公司不負責,這是不是默許員工可以私自接單呢 ?如果給客戶看,那客戶就疑惑了,你這公司都管理不好怎麼信任你和您公司合作呢?
我朋友公司最好的辦法是 安裝中科安企審計系統,可以監控電腦開機後的一切操作,哪個員工上班私自接單了?哪個員工上班玩游戲了?哪個員工上班拷貝公司資料帶走了 都可以讓您看的一清二楚!
命令禁止私自接單才是滄桑正道啊!!公司就要打造自己的團隊,呼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如果有幫到您幫忙點個暫不 感謝!!!
❹ 公司業務員沒有和客戶簽訂合同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你的客戶有錄像就這么吊他家裡人都知道嗎?(笑)
你們的合同有公司的章就好說了,除非你們是皮包公司,否則你現在完全可以不接客戶的任何一個電話,因為你已經不是那公司的人了,你之前與客戶簽訂合同的行為如果是在你的公司的授權范圍之內那麼你就是在代表你打工的公司在跟客戶打交道,跟你自己無關,是公是私要分清楚。你在你離職的時候就應該給你的客戶發「安民告示」告訴他們你不幹了有事兒找公司去。公私不分那怎麼行?
對於你的勞動報酬,上法院找勞動部門都能幫你解決,有你跟客戶簽的合同在嘛。那就是你與那公司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據。具體的你可以去勞動部門詢問。現在年底了,他們應該會幫你的。
祝你好運。
❺ 公司業務員沒有和客戶簽訂合同需要承擔法律責任不
公司是經營主體,合同蓋公司章,由公司承擔責任。你不是公司負責人,只是受公司委託代簽訂合同,如簽的合同沒有違反合同原則、沒有違背公司工作要求及簽訂條件,合同有法律效力,由公司承擔違約責任,與你個人無關。
公司欠的你的工資找當地勞動部門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八條勞動合同對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約定不明確,引發爭議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重新協商;協商不成的,適用集體合同規定;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報酬的,實行同工同酬;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條件等標準的,適用國家有關規定。
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❻ 做業務員要承擔公司的一切法律責任嗎
做業務員要承擔公司的一切法律責任嗎?
要是銷售合同糾紛吧,首先你要確定自己所在公司是否為合法注冊機構,如果根本就沒注冊或已被注銷,那你就需要注意了。一般如果糾紛都是以公司公章即法人作為責任人。如果你有法人代表的授權書,那在處理事情時要及時向他匯報,且留好憑證。如果使用個人賬號接收匯款,一定要加蓋公司公章。總體來說,一般員工基本不用承擔法律責任。一般由法人和法人代表承擔。
年年順景則源廣
歲歲平安福壽多
吉星高照
❼ 給公司造成損失業務員承擔什麼責任
業務員需要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勞動者給用人單位造成了損失,用人單位可以依照勞動合同約定要求員工賠償經濟損失,用人單位追償損失時也要嚴格依法進行。
法律分析
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賠償損失,應當從以下幾個條件考慮:用人單位存在損失,勞動者存在違反規章制度、操作流程或應當遵守的勞動紀律、職業規范等職務侵權行為,損害與勞動者的違規行為是否有因果關系,勞動者是否有主觀過錯。對此,用人單位應當舉證證明,承擔相應的證明責任。但是由於勞動關系具有人身依附性,企業作為勞動成果的主要享受者,也應當承擔一定的經營風險,一般情況下,勞動者的故意或重大過失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勞動者才負賠償責任。從用人單位角度來說,用人單位應及時固定與經濟損失有關的證據,一旦發生爭議,就可以用證據支持用人單位的合法主張。從勞動者角度來說,所造成的經濟損失與勞動者的過錯程度及原因大小有關,為此勞動者需承擔與之相應的全額或者部分賠償責任。其次,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規定的賠償辦法,原則上不能突破相關規定。員工離職前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需要賠償。賠償方法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採取協商的方式進行,如在職的可以約定,是一次性的賠償還是逐月按工資比例賠償,對於離職勞動者用人單位也可以要求一次性賠償或通過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條 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計算。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❽ 業務員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你只是經辦人,所有的責任由公司承擔。
❾ 業務員需要負法律責任嗎
不需要,提到的商業合同都是走的正規程序,對方付款也合規,你的所有行為都是公司行為,公司方面出現問題,影響合同執行,承擔責任的是公司及其法人,你個人不負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