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法律責任年齡對照表的意義

法律責任年齡對照表的意義

發布時間: 2022-02-19 18:51:40

刑法對刑事責任年齡規定作出調整,12、14周歲等這些界線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現在法律將會越來越公平公正,彌補了許許多多的漏洞,讓那些曾經將未成年人作為一個標簽來充當自己保護傘的那些不法分子,成功的受到法律的制裁。那些心術不正的法外狂徒在今後的做人做事終將會三思而後行,掂量掂量他是否能夠承擔得起他做壞事的代價。劃定了這個界限想必能夠使我們的社會更加的安定繁榮。老百姓們可以更加安心,全心全意的投入到經濟發展之中,不用擔心過多的黑暗事件發生在自己的身邊。



在以前那個社會當中其實有很青壯年放下一些罪大惡極的錯事,但就是因為他是未成年人,所以他要受到法律的保護,以至於他不能夠受到他應有的懲罰。但是那些即將成年而未成年的人,他們真的是沒有思想來控制自己的行為嗎?他們還是和那些兩三歲的小孩子一樣手無縛雞之力嗎?當然不是的,他們那個時候已經是最強壯的一批人。他們在那個年齡應當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能事事都拿未成年人來充當自己的保護傘,這對國家對社會還有對那個被害人都是極其不公平的。


⑵ 對刑事責任年齡的新規定,意味著什麼

「他還是個孩子?!」這句話,不再成為小惡魔的保護傘。最新刑法不再容忍小惡魔!12歲成為刑責年齡新底線!

自2021年3月1日起,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下調至12周歲,進一步遏制近年來多發的「小惡魔」現象。

降低刑事責任年齡,一定會起到應有的作用。就算不能做到事前預防。因為對於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不一定能跟得上,但至少,能在出事之後,給死者一個公道。給社會一個教訓,同時,讓更多的人引起重視,將一些可能的犯罪壓制下去。

試想,如果這時候這個12歲殺母的小惡魔被槍決,或關押到18歲再處死。那對於那些因為覺得年紀小殺人不怕的小惡魔們來講,是多麼大的震懾。同時,對於死者的家屬而言,至少也是心靈上的一個安慰。自古以來,殺人償命,欠債還錢。這是公理。我們不能再讓不公發生在我們的眼前。降低刑事責任年齡事在必行。

⑶ 各個年齡段犯罪所負的法律責任

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負刑事責任。」也即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人只對自己實施的這八種嚴重犯罪承擔刑事責任,在司法實踐中必須嚴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則,不得突破這一界限。
具體規定
1、已滿 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
2、己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14周歲—16周歲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責任。
3、不滿14周歲的人,不管實施何種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
4、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5、實施犯罪時的年齡,一律按照公歷的年、月、日計算。過了周歲生日,從第二天起,為已滿周歲。
6、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7、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對犯罪時的年齡沒有查清,而又關繫到應否追究刑事責任和判處何種刑罰的公訴案件,應當退回檢察院補充偵查。
8、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及死緩。
9、已滿75歲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10、審判的時候已滿75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http://ke..com/view/281412.htm?fr=aladdin

⑷ 承擔法律責任的年齡

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
己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14周歲—16周歲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刑法》第十七條,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⑸ 下列年齡在法律上的意義

貌似放錯地方了,...o(∩_∩)o...呵呵
1、6歲或7歲 接受法定義務教育的年齡,有權利和義務接受義務教育
2、14歲:①對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承擔刑事責任,但不可執行死刑;②他人與其自願發生性關系不構成強奸罪(特指女性)。
3、16歲:①承擔完全刑事責任,但不可執行死刑;②可以參與社會勞動,成為勞動者;③如以自己的勞動為主要生活來源,可成為特殊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4、18歲:①成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②可被執行死刑。
5、20歲、22歲:女20歲、男22歲達到法定婚齡,可以結婚。

⑹ 16歲在法律上具有什麼樣的意義

16歲在法律規定上可以負刑事責任。

1、已滿 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也就是說可以承擔所犯的一切罪刑。

2、己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14周歲—16周歲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責任。

3、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收容教養。

依據《刑法》

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6)法律責任年齡對照表的意義擴展閱讀

我國刑法第17條第3款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可見,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是減輕刑事責任能力年齡階段。這是未成年人犯罪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法定情節,表明我國刑法對未成年人犯罪從寬處罰的刑事政策精神。

我國刑法第17條第4款規定:「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這里的收容教養是對不負刑事責任的未成年人的一種保安處分措施。

刑事審判中,通常情況下認定被告人的年齡與案件處理沒有多大關系,如成年被告人,但是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時,年齡的准確認定則顯得尤為重要,這關繫到對被告人是否追究刑事責任,是否從輕或減輕處罰,甚至是否適用死刑等。

⑺ 刑事責任年齡下調的意義

一、刑事責任年齡的下調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因為近年來由於信息網路的發展,受各種渠道影響,未成年人也變得越來越早熟,十四周歲以下嚴重暴力的案件時有發生,犯罪低齡化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法律作為社會治理的一種手段,也應當做相應的調整。
二、體現了立法機關審慎的態度,符合我國一直以來對未成年人要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首先,本條適用對象只針對其中兩個罪名而非兩類犯罪即故意殺人罪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罪。其次,這兩個罪名首先要導致嚴重後果,例如故意殺人未遂,是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同時需要情節惡劣,此處主要從主觀惡性來界定情節是否惡劣,例如是否出自於比較邪惡的動機、手段是否殘忍等。最後在程序上,需要報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
三、「個別下調」相比於過去「一刀切」地免於刑責是一個巨大的進步。這樣的進步和突破,不但契合了社會發展的現實,體現了與時俱進的精神,同時也滿足了絕大多數公眾對法律公平的樸素價值觀。有了「個別下調」,將對未成年人涉嫌嚴重違法犯罪問題起到應有的震懾作用,同時也有利於引導未成年人的父母加強對子女的約束和管教,讓那些年齡不大,卻因為其違法犯罪行為給別人帶來極大痛苦、產生嚴重社會危害的「未成年人得到應有的法律懲戒。
按照法律專家和學者們一貫的主張,個別下調刑事責任年齡,實在尋求一種處理上的平衡,對涉嫌嚴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來說,這是一種懲罰,也是一種挽救,很有必要。

熱點內容
侵權法律援助 發布:2025-05-26 01:48:06 瀏覽:437
2015年公司法全文 發布:2025-05-26 01:40:26 瀏覽:416
房屋建築設施設備使用安全管理政策法規 發布:2025-05-26 01:38:01 瀏覽:771
世界海商法的發展 發布:2025-05-26 01:30:47 瀏覽:224
民法概念筆記 發布:2025-05-26 01:04:54 瀏覽:48
珠海勞動合同法孕假是多久 發布:2025-05-26 00:57:44 瀏覽:11
吐納法治病 發布:2025-05-26 00:55:55 瀏覽:324
教師職業道德缺失 發布:2025-05-26 00:52:07 瀏覽:307
2009年4月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答案 發布:2025-05-26 00:51:26 瀏覽:510
外來條例投票 發布:2025-05-26 00:50:37 瀏覽: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