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簽名法律責任培訓考核

簽名法律責任培訓考核

發布時間: 2022-02-28 17:23:35

㈠ 代簽名字要付法律責任

如果是接受委託代簽名字,應該有委託人承擔法律責任。如果是自己擅自做主幫別人簽字的合同,就是無效的,也就無需負責

㈡ 簽字一般要付哪些法律責任

不好說,得看你簽的什麼東西了

㈢ 學校簽責任狀簽字的人要承擔法律責任嘛

既然是簽責任狀,那簽字的人當然要承擔法律責任了,簽字一定要慎重才行

㈣ 偽造簽字的法律責任

偽造簽名要依據偽造簽名的目的而確定法律責任。如果是用於詐騙的,可以按合同詐騙罪、詐騙罪等罪名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合同詐騙罪;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

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後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4)簽名法律責任培訓考核擴展閱讀:

偽造他人簽名的買賣合同的情況:

買賣合同雙方還沒確定達成交易,沒正式跟另一方簽字確認,但是其他人偽造簽名導致合同成立,這將直接損害未明確簽名的一方利益。那麼,利益受有損害的一方是否可以維權,得看該簽訂的買賣合同是否有效。

一、首先,訂立合同時出現有以下情況的將導致合同無效:

1、一方用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買賣合同,並且已經損害國家利益的;

2、買賣合同雙方在訂立合同時,有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情況的;

3、買賣雙方訂立合同時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比如洗黑錢等;

4、訂立買賣合同將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二、其次,要成立買賣合同,首先得滿足一個必須的條件,那就是必須雙方協商達成一致。所以,他人偽造簽名確定的買賣合同,其實不屬於雙方達成一致的合意,所以該買賣合同其實並未成立。

因此,根據合同成立的禁止性規定和必須滿足的條件,那麼因為偽造簽名確立的買賣合同,首先不符合成立的法定條件,所以也不會發生法律效力

如果受害的一方被要求履行合同,可以積極主張簽名的違規。不過,如果想認這筆買賣的,那麼也可以去追認,並且不同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追認時效,這里受害方可以隨時追認合同。

三、最後,其實被他人偽造簽名確定了買賣合同,不知情的一方往往很難知道具體情況,但是只要不想追認的話,對方還一再主張履行合同的,可以在必要的時候積極去法院起訴處理。

㈤ 關於簽名的法律責任

如果他是代表政府,打個比方,把一個項目簽字給A了,結果後來又簽字給B了,那是有責任滴。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㈥ 關於簽名的責任問題

看來你已經想到「盲目簽名」這個行為的後果了阿:)

倒也沒有你想像得那麼嚴重啦,項目質量審核同意書?那麼您有審核的許可權么?沒有審核的許可權,即便是簽字了又能產生什麼樣的效力呢?

即便是真的有訴訟到了法院,法院也不會僅僅依靠一張簽字認定事實的,依然要考慮相關的證據材料是否能夠相互印證形成嚴密的證據鏈,才能夠認定事實。

㈦ 代簽名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代簽要看是否具有授權,沒有的代簽行為是違法行為,將承擔被代簽人不認可時專所帶來的法律風險。被授權後的屬代簽行為是合法的,代簽的話就會成立一種委託合同的關系。

根據《合同法》第四百零二條規定:受託人以自己的名義,在委託人的授權范圍內與第三人訂立的合同,第三人在訂立合同時知道受託人與委託人之間的代理關系的,該合同直接約束委託人和第三人,但有確切證據證明該合同只約束受託人和第三人的除外。如果能有證據證明他們雙方都知道你是代簽的就沒事了。

(7)簽名法律責任培訓考核擴展閱讀:

根據《刑法》224條規定,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㈧ 電子簽名人的電子簽名人的法律責任

36 創設配對密鑰 (1)如果登記人創設了一對配對密鑰,而且其中的公共密鑰於認證機構發布的證書內載明,並為登記人接收,則登記人應使用可靠系統創設密鑰;
(2)本條規定不適用於認證機構的系統提供的配對密鑰的情況。
37 獲取證書
登記人為獲取證書提供給授權機構的所有資料和陳述,包括登記人已知的信息和在證書中將要表明的信息,不論該陳述身份為認證機構確認與否,都應在其理解和信賴的范圍內保證准確和完整。
38 接收證書
(1)登記人應視為已經收到證書,如果他
a 公布一項證書或授權公布證書;
i 向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個人;
ii 向一個儲存庫。

b 在其他情況下,在知道或注意到證書內容時,宣告接收證書
(2)證書內載明的登記人接收自己戶認證機構發布的證書,應向所有合理依賴證書內容的人證實:
a 登記人正確持有與證實內所列公共密鑰相符的私密鑰;
b 登記人向認證機構所作的全部陳述以及證實內包含的信息材料真實有效;並且
c 證書內有關登記人所應了解的信息證書有效。
39 私密鑰的管理
(1)登記人通過認證機構發布的證書,並機構身份識別,就承擔了合理謹慎的義務,以保持與證書內所列公共密鑰相符的私密鑰的控制,並防止其向未經授予創設登記人數碼簽署的權利其他人泄露。
(2)上述責任在證書的有效期內和證書中止期間一直存在。
40 中止或撤銷證書的開始
如果在證書中與公共密鑰配對的私密鑰被泄露給第三人,則接受證書的登記人應盡快請求發證機構中止或撤銷證書。
可以看到,對於義務的規定與我國是基本相同的,而僅僅就「以欺詐為目的的發布」和「虛假或未經授權的請求」本身進行處罰,至於此種行為可能給電子簽名依賴方、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造成的損失,則並沒有規定應負責任。這樣就對電子簽名人的法律責任給出了一個限度。而我國的規定相較起來更加嚴格。
電子簽名依賴方的責任與義務《電子簽名法》未作規定。這是較為被動的一方,它應以合理方式對電子簽名進行驗證。電子簽名人與電子簽名依賴方之間一般表現為商務合同關系,主要受《合同法》的調整,一般要求其作為善意的謹慎商人盡到合理的注意義務即可。
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處於整個數字簽名認證法律關系的中心地位。數據電文和數字簽名的真實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認性,都基於對電子簽名的有效認證,其依據就是認證人頒發的電子簽名認證證書。認證人的工作就是通過頒發證書用以證明證書上所載公鑰與簽名人之間的關系,並以其專業能力和執業資格使依賴方據以驗證數字簽名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我國《電子簽名法》規定其義務如下: 1、依法申請許可資格,遵守國務院信息產業部的管理規則,並接受信息產業部的監督。(第十八條、第二十四條)
2、公開其名稱、許可證號、電子認證業務規則,包括責任范圍、作業操作規范、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第十八條第三款、第十九條)
3、以合法的手段,審查簽名人的身份及相關情況。(第二十條第二款)
4、保證認證證書內容在有效期內完整、准確,並保證依賴方能夠證實或者了解認證證書所載內容及其他有關事項。(第二十二條)
5、妥善保存與認證相關的信息,至少為電子簽名時效後五年。(第二十五條)
6、妥善解決認證人暫停或終止服務的後續工作。(第二十三條)
各國立法中對認證提供者的義務的規定都基本遵循了示範法的樣本。而認證提供者到底應負怎樣的法律責任呢?認證機構在從事簽發電子憑證,證明電子簽名正確性的業務活動中,承擔著很大的法律責任的風險。例如,如果申請電子憑證的一方提供了虛假的身份信息,而安全認證機構沒有通過仔細核查發現,沒有及時告知接收電子簽名文件的一方,就需要承擔責任。又如,當某個電子憑證已經失效,認證機構又沒有及時告知對方,也需人承擔責任。在電子商務中,認證機構的地位類似於網路服務提供者,既重要又危機四伏,如果不對其法律責任的風險加以適當的限制,安認證機構就可能很難生存下去,認證市場也會萎縮、消亡,因此,各國電子商務立法基本都考慮到對安全認證機構的責任需要加以適當限定。例如歐共體電子簽名指令規定,認證機構的民事法律責任主要是,簽發權威性證書的認證機構,除非證明自己沒有過錯,應當對證書內容的完整性和准確性、簽名生成數據持有人的身份、簽名生成數據和簽名驗證數據的對應關系以及對因未及時撤銷證書而造成的損失負責。不過,認證機構可以事先限制證書的使用范圍和責任限額。英國電子簽名條例也有類似規定。新加坡電子交易法規定:
44 標准依據限額
(1)授權認證機構向登記人發布證書時,可以在證書中載明一項供參考的標准依據限額。
(2)授權認證機構可以在不同的證書中止不同地點依據限額。
45 授權認證機構的責任限制
除非授權認證機構放棄適用本條規定,否則
a 如果授權認證機構遵守本法規定,依賴一項虛假陳述或偽造的數字簽名而造成損失,該機構對損失不承擔責任;
b 標准依據限額是由於下列原因造成擴大的費用,該機構不承擔證書內載明的額外費用:
i 由於依賴證書中關於授權認證機構應當遵守的陳述錯誤而造成損失;
ii 未能遵守第29條和30條證書發布的規定。
雖然沒有為安全認證機構規定一般的責任限制,但是規定經政府管理機構許可的安全認證機構可以在其簽發的電子憑證中說明其承擔責任的限額,因此被許可的安全認證機構的責任風險實際上受到了限制。此項規定,但卻引起了新加坡商業界和法律界人士的強烈批評。還有學者認為,這種對認證機構特別保護的規定,還不如代之以利用合同或侵權的一般原則來解決這一問題。另一些學者則認為,之所以給予認證機構以賠償金額限制,目的是使認證機構承擔的風險相當於銀行發行自動櫃員機卡或信用卡所承擔的風險而不是更大。在網路商務的起步階段,為扶植認證機構的發展而給予其某些特別保護,也無可厚非。另一方面,在認證機構簽發給當事人的證書被盜並被他人用以欺詐的情況下,如果欺詐是在當事人將證書被盜的情形通知認證機構之前發生的,則認證機構對當事人因欺詐而導致的損失不負責任。 與義務相對應,電子簽名人應負有的法律責任是:
第二十七條:電子簽名人知悉電子簽名製作數據已經失密或者可能已經失密未及時告知有關各方、並終止使用電子簽名製作數據,未向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提供真實、完整和准確的信息,或者有其他過錯,給電子簽名依賴方、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造成損失的,承擔賠償責任。

㈨ 工程項目經理簽字後需承擔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工程項目經理簽字的法律責任,應當依據具體簽署的文件內容和性質,以及經理是否取得授權分別判斷:

(一)、具有完全法律效力的情形。項目(經理)部一般僅是為實施特定項目施工而成 立的臨時性及一次性內部組織機構, 多從事與項目施工有關的事務性工作, 包括收發文函及資料,一般不對外進行經營活動。

(二)、在授權委託許可權范圍內具有法律效力的情形。 在不是依法通過審批備案而是由企業或者其項目(經理)部自行刻制項目(經理)部印章的 情況下,關鍵看項目(經理)部的行為是否得到建築施工企業的明確授權。

(9)簽名法律責任培訓考核擴展閱讀:

授權的原則

授權的基本依據是目標責任,要根據責任者承擔的目標責任的大小授予一定的權力。在授權時還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則:

1、相近原則。這有兩層意思:給下級直接授權,不要越級授權;應把權力授予最接近做出目標決策和執行的人員,使一旦發生問題,可立即做出反應。

2、授要原則。指授給下級的權力應該是下級在實現目標中最需要的、比較重要的權力,能夠解決實質性問題。

3、明責授權。授權要以責任為前提,授權同時要明確其職責,使下級明確自己的責任范圍和許可權范圍。

4、動態原則。針對下級的不同環境條件、不同的目標責任及不同的時間,應該授予不同的權力。貫徹動態原則體現了從實際需要出發授權,具體可採取:

1) 單項授權。即只授予決策或處理某一問題的 權力,問題解決後,權力即行收回;

2)條件授權。即只在某一特定環境條件下,授予下級某種權力,環境條件改變了,許可權也應隨之改變;

3) 定時授權,即授予下級的某種權力有一定的時間期限,到期權力應該收回。

折疊授權注意事項

1.選擇合適的授權對象。

被授權對象應該在品行方面信得過,有積極熱情的態度,敢於付出,敢於承擔責任,同時具備真才實學。不然就可能導致馬謖失守街亭的悲劇。這就要求我們有識別人才的洞察力並健全招聘、培訓和考核的機制。

2.明確授權的目標,一定不要模糊。

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在什麼時限內完成,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切不可霧里看花。不然只會讓你的下屬唱「這就是愛,糊里又糊塗」,無所適從,無法果斷地處理事務。

3.按步驟授權。

猶如舉重訓練一樣,要由輕到重地訓練。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地把任務壓上去,肯定會閃了下屬的腰,挫敗他的信心。因此必須給下屬一個成長的過程,隨著下屬工作效能和經驗增長,在合適的時機授權。

4.布置合理的授權內容。

不要授予下屬不該授予的權力,大的權力還是要獨攬,否則會導致失控。另外不要授予超越下屬能力的權力。否則不僅會導致任務不能完成,還會導致下屬本人的崩潰。

熱點內容
印發法律顧問團管理辦法 發布:2025-05-21 22:06:18 瀏覽:858
司法的主動性 發布:2025-05-21 22:06:11 瀏覽:622
司法局部長 發布:2025-05-21 21:57:54 瀏覽:278
城管打架處罰條例 發布:2025-05-21 21:47:35 瀏覽:418
檢查院法官 發布:2025-05-21 21:47:30 瀏覽:954
明法典婚姻法1042條 發布:2025-05-21 21:37:23 瀏覽:763
酒店財務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21 21:25:56 瀏覽:937
2013新婚姻法房產 發布:2025-05-21 21:24:27 瀏覽:189
法律知識大全內容 發布:2025-05-21 21:18:22 瀏覽:544
武漢司法局陳 發布:2025-05-21 21:15:02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