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病負刑事法律責任
1. 有癔病人打架要不要拘留-
是否有精神疾病需要經法定程序鑒定,在經鑒定無刑事責任能力下可以免責。如果是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精神病人達到法律規定的條件可以實行強制醫療,但對於已不具有人身危險性,不需要繼續強制醫療的,應當及時提出解除意見,報決定強制醫療的人民法院批准。被強制醫療的人及其近親屬有權申請解除強制醫療。
《刑法》規定:
第十八條【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刑事訴訟法》規定:
第一百四十七條 對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
第二百八十四條 實施暴力行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嚴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經法定程序鑒定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有繼續危害社會可能的,可以予以強制醫療。
第二百八十五條 根據本章規定對精神病人強制醫療的,由人民法院決定。
公安機關發現精神病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寫出強制醫療意見書,移送人民檢察院。對於公安機關移送的或者在審查起訴過程中發現的精神病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強制醫療的申請。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發現被告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可以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
對實施暴力行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決定強制醫療前,公安機關可以採取臨時的保護性約束措施。
第二百八十六條 人民法院受理強制醫療的申請後,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
人民法院審理強制醫療案件,應當通知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
第二百八十七條 人民法院經審理,對於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
被決定強制醫療的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強制醫療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第二百八十八條 強制醫療機構應當定期對被強制醫療的人進行診斷評估。對於已不具有人身危險性,不需要繼續強制醫療的,應當及時提出解除意見,報決定強制醫療的人民法院批准。
被強制醫療的人及其近親屬有權申請解除強制醫療。
第二百八十九條 人民檢察院對強制醫療的決定和執行實行監督。
2. 癔病病人需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嗎,癔病病人是不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您好,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祝您生活愉快!
3. 癔症人員犯罪是否可以關押
「發病前」說明有未發病的時候,那麼未發病時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這是肯定的了!
至於關押後發病,可以保外就醫,或直接由精神病院收治。
4. 癔症可以行政拘留嗎
雖然患癔症
犯法照擔責
夏雅琴
近日,廬江縣法院審結了一起被告人因故意毀壞他人苗木的案件,以破壞生產經營罪,判處被告人王某六個月拘役,宣告緩刑一年。
今年3月2日,王某因氣憤鄰居吳某將稻田承租給別人種樹,沒有給她耕種,而產生報復心理。遂於當日凌晨2時許到廬江縣泥河鎮沙溪社區王院村民組吳某家承包的責任田內,用隨身攜帶的砍刀將責任田種植的桂花樹苗、廣玉蘭樹苗、樟樹苗和板栗樹苗砍斷444棵。經鑒定:被砍斷的樹苗價值5199元(另有被損毀苗木前期投入的肥料、人員工資、田畝承租費1200元,合計6399元)。合肥市精神病醫院對被告人王某作案時的精神狀況進行了鑒定,認定其系癔症;具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案發後,王某主動賠償被害方經濟損失6399元,並取得被害方諒解。
法院經審理認為,王某為泄憤報復,以砍斷他人樹苗的方法破壞生產經營,造成他人財物損失,其行為已構成破壞生產經營罪,依法應追究其刑事責任。王某曾於2010年4月因故意毀壞他人財物被廬江縣公安局行政拘留七日,具有劣跡,應從嚴處罰。遂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5. 法律上如何定義癔症
你如何判決專業非專業?
癔症說俗了就是歇斯底里!這個詞不必解釋了吧?
這其實就是精神病的一種,不管是具體哪一類,只要證明不了他犯罪的當時處於發病期,那他是要負刑事責任的! 並且,所謂的證明必須是專業的司法鑒定!此人涉案了,就不是你們親友幾個自己委託的鑒定就能作數的!
並不等於查出來了\有病歷在\有左鄰右舍證明他有病什麼的,他就可以不負責任!必須是犯罪"當時",而不是前\後;而且,是處在"發病期".也就是說,他在沒有發病的時候犯罪了,也得負責任!並且沒有什麼從輕減輕的好事.因為他不在發病期,其思維各方面跟正常人是一樣的!
十分的懸賞,看來這個問題對你不是很重要!
6. 癔病病人需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嗎
癔病是間歇性精神病的一種。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
7. 癔病可以刑拘
癔症,是精神病神經症的1種類型。對刑拘對象要進行醫學鑒定:其作案時是不是具有部份或完全刑事責任能力,如果有部份或完全刑事責任能力,可以刑拘;反之就不能。
8. 精神病人殺人導致受害者死亡,法律怎麼判刑以及賠償
精神病人殺人要先經過醫學鑒定,看精神病人是否處於病發期,屬於病發期殺人根據現行《刑法》《刑事訴訟法》不對精神病人處於刑罰,由政府移交精神病院。其監護人賠償受害人家屬喪葬費、死亡賠償金、精神損失費等經濟損失。一般不會判死刑的。
不屬於病發期殺人。可以依據《刑法》中故意殺人罪提出公訴。受害人提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可以從精神病人個人財產補償受害人家屬喪葬費 死亡賠償金。但不予賠償精神損失。
在意識障礙下產生違法犯罪行為的精神病患者。意識障礙見於多種精神病,如癲癇性意識朦朧狀態,某些葯物引起的意識朦朧狀態,病理性醉酒狀態,反應性意識朦朧狀態,癔病性意識朦朧狀態以及某些病理性激情中的意識障礙等,這些都可能導致患者產生違法犯罪行為。
智能缺損狀態下產生違法犯罪行為的精神病患者。先天性精神發育遲滯、老年性痴呆、器質性腦疾患的某些階段,都可能導致患者產生危害社會的行為。
意識清晰、智能正常狀態下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精神病患者。某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意識清晰、智能正常的情況下,仍可能存在幻覺、妄想,特別是言語指示性幻聽和被迫害妄想,支配其作出有嚴重危害的行為。
躁狂症患者雖意識清晰、智能正常,但因極度興奮,難以自控,也會作出傷害行為。
(8)癔病負刑事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刑法》第十八條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9. 神經病打砸了別人車負不負法律責任和倍償
神經病和精神病我感覺樓主說的是精神病
精神和神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精神病和神經病也是兩種不同性質的疾病,但是有不少人把這兩種病混為一談。精神病是指人的感覺認識,思維,情感,行為以及性格能力等腦功能發生障礙,所發生的一種疾病。一般是由各種外因誘發引起精神狀態,心理功能等發生異常和紊亂,故此類病又叫精神障礙病。
這類病的患者大多是不能正確的對待現實生活,不能適應周圍世界,所以常會做出傷害社會,他人以及自身的瘋狂行為。此類病包括精神分裂症,癔病,抑鬱症以及強迫性神經症等。
神經病是指中樞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系統發生的器質性病變和功能性改變,大多是由於神經元,神經組織和神經纖維受到細菌,病毒,葯物以及外力的損害,而出現的病變。
由於人的神經系統是人體內最重要的系統,神經細胞嬌嫩,易受傷害,故病的患者大都具有發病快,病程長,病殘率和死亡率高的特點。
臨床中比如小兒麻痹症,中風,偏癱,截癱,癲癇病,神經痛,神經炎,以及昏迷,失語等,都屬於神經病,神經病人的精神狀態大多是正常的,但是少數神經病的患者也會並發精神病。
10. 打架打出癔症要負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防衛過當罪
下面的請認真看:
正當防衛的意思::「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根據規定,正當防衛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五個要件:
1、必須是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權利和其他權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實施的。這種不法侵害可能是針對國家、集體的,也可能是針對自然人的;可能是對本人的,也可能是針對他人的;可能是侵害人身權利,也可能是侵害財產或其他權利,只要是為了保護合法權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實施的行為,即符合本要件。
2、必須有不法侵害行為發生。所謂「不法侵害」,指對某種權利或利益的侵害為法律所明文禁止,既包括犯罪行為,也包括其違法的侵害行為。
3、必須是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正當防衛的目的是為了制止不法侵害,避免危害結果發生,因此,不法侵害必須是正在進行的,而不是尚未開始,或者已實施完畢,或者實施者確已自動停止。否則,就是防衛不適時,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4、必須是針對不法侵害者本人實行。即正當防衛行為不能對沒有實施不法侵害行為的第三者(包括不法侵害者的家屬)造成損害。
5、不能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正當防衛是有益於社會的合法行為,應受一定限度的制約,即正當防衛應以足以制止不法侵害為限。另一方面,不法侵害往往是突然襲擊,防衛人往往沒有防備,驟然臨之,情況緊急,精神高度緊張。一般在實施防衛行為的當時很難迅速判明不法侵害的確實意圖的危險程度,也沒有條件准確選擇一種恰當的防衛方式、工具和強度來進行防衛。因此,只要不是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都應當屬於正當防衛。
關於防衛過當刑事責任的規定,防衛過當應當負刑事責任。但因為正當防衛行為是不法侵害引起的,是為了使被不法侵害者所侵害的客體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所以「應當減輕或免除處罰」。
哪些是非正當防衛呢?
既有正當防衛,那麼就有非正當防衛。如果非正當防衛造成了損害,則應負相應的法律責任。非正當防衛主要有以下幾種:
1、防衛過當。它是指行為人的實施正當防衛時,超過了正當防衛所需要的必要限度,並造成了不應有的危害行為。
2、防衛挑撥。它是指行為人故意挑逗對方,使對方對自己進行不法侵害,接著借口加害於對方。
3、防衛侵害了第三人,也叫局外防衛。它是指防衛者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以外的人實施的侵害行為。
4、假想防衛。它是指不法侵害行為根本不存在,由於行為人猜想、估計、推斷不法侵害行為存在,而對其實施侵襲的一種不法侵害行為。
5、事前防衛,也叫提前防衛。它是指行為人在不法侵害尚未發生或者說還未到來的時候,而對准備進行不法侵害的人採取了所謂的防衛行為。
6、事後防衛。它是指在不法侵害終止後,而對不法侵害者進行的所謂防衛行為
很顯然,你朋友是防衛過當,但是,看你的陳述,你朋友好象沒動手,是你朋友的三個同事動手的,這要看法官怎麼判了,可以判防衛過當,可以判故意傷害,但也可以自己咬死了,就是防衛過當,你朋友的同事是在使用相應的方式,阻止那人對你朋友造成傷害,只是防衛過當而已。
這樣子,找找人,基本給點醫葯費就沒什麼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