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中國奧委會的規定具有什麼法律效力

中國奧委會的規定具有什麼法律效力

發布時間: 2022-03-13 18:36:39

Ⅰ 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的組織章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簡稱「中國奧委會」。英文名稱為: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縮寫為「COC」。
第二條 中國奧委會是以發展體育和推動奧林匹克運動為任務的全國群眾性、非營利性體育組織,代表中國參與國際奧林匹克事務。在與國際奧委會和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及各國家地區奧委會的關系中,唯有中國奧委會有權代表全中國的奧林匹克運動。
第三條 中國奧委會的宗旨: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在中國領土上宣傳和發展奧林匹克運動。
第四條 根據國際奧委會《奧林匹克憲章》規定,中國奧委會在非營利的活動范圍內享有在中國舉辦的與奧運會和奧林匹克運動有關的活動中使用奧林匹克名稱、標志、旗、格言和會歌的權利,並有在中國領土上保護上述奧林匹克名稱、標志、旗、格言和會歌不受非法使用的責任與義務。
第五條 中國奧委會接受國家體育總局、民政部社團登記管理機關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
第六條 中國奧委會地址:北京市崇文區體育館路9號 郵編:100763
第二章 業務范圍
第七條 中國奧委會的業務范圍:
(一) 依據奧林匹克憲章,在全國范圍內發展和維護奧林匹克運動,宣傳奧林匹克主義的基本原則,保證《奧林匹克憲章》在本國得到遵守;
(二) 促進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的發展,鼓勵和支持婦女全面參加體育競賽和體育活動;
(三) 全權代表中國組團參加地區性的、洲級的和世界性的綜合體育賽事,包括冬、夏季奧運會,冬、夏季亞運會和東亞運動會等以及其它與奧林匹克運動有關的活動。在有關全國單項體育協會的合作下,選拔運動員組成中國奧林匹克代表團參加上述運動會,並為該團提供必要的費用和體育裝備。
(四) 協助其它全國性體育組織舉辦全國綜合性的比賽活動。
(五) 反對體育運動中任何形式的歧視和暴力,禁止使用國際奧委會或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禁用的葯物和方法。
(六) 在中國選定適於舉辦奧委會、亞運會、東亞運動會等綜合性國際賽事的城市。
第三章 會 員
第八條 中國奧委會實行單位會員和個人會員制。中國奧委會委員由下列人員組成:
(一) 奧運會項目的全國單項體育協會的代表,人數應占委員總數的2/3;
(二) 國際奧委會的中國委員是中國奧委會執委會的當然委員;
(三) 體育界、運動員及其他社會各界的代表。
第九條 申請加入中國奧委會的會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 擁護中國奧委會的章程;
(二) 有加入中國奧委會的意願;
(三) 在中國奧委會的業務范圍內具有一定的影響。
第十條 會員入會的程序:
(一) 提交入會申請書;
(二) 經中國奧委會執委會討論通過;
(三) 由中國奧委會秘書處發給會員證。
第十一條 會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 中國奧委會的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二) 參加中國奧委會的活動;
(三) 獲得中國奧委會服務的優先權;
(四) 對中國奧委會工作的批評建議權和監督權;
(五) 選舉執行委員會;
(六) 聽取和審查上屆中國奧委會全體委員會議的工作報告;
(七) 提出修改中國奧委會章程的意見和建議;
(八) 討論有關在中國發展奧林匹克運動和中國參加奧運會、亞運會、東亞運動會等綜合性國際賽事等事宜。
(九) 入會自願、退會自由。
第十二條 會員履行下列義務:
(一) 執行中國奧委會的決議;
(二) 維護中國奧委會的合法權益;
(三) 完成中國奧委會交辦的工作;
(四) 按規定交納會費;
(五) 向中國奧委會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
第十三條 會員退會應書面通知中國奧委會,並交回會員證。
會員如無故1年不交納會費或不參加中國奧委會活動的,視為自動退會。
第十四條 會員如有嚴重違反中國奧委會章程的行為,經執委會表決通過,予以除名。
第四章 組織機構和負責人產生、罷免
第十五條 中國奧委會的最高權利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其職責是:
(一) 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 選舉和罷免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司庫及委員;
(三) 審議委員會的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
(四) 決定終止事宜;
(五) 決定其它重大事宜。
第十六條 全國委員會是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全國委員會須有2/3以上的委員代表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委員代表半數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十七條 全國委員會每屆5年。因特殊情況需提前或延期換屆的,須由委員會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並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同意。但延期換屆最長不超過1年。
第十八條 中國奧委會每年召開一次全國委員會會議,必要時執委會可召集特別代表大會。
第十九條 全國委員會會議作出的決議需有2/3以上委員代表出席,並以簡單多數通過,方為有效。如票數相等,由主席裁決。
第二十條 全國委員會會議選舉主席1人,副主席若幹人、秘書長1人、副秘書長若幹人、司庫1人及委員若幹人組成執行委員會,主持中國奧委會的日常工作。執委會每5年改選一次。
第二十一條 中國奧委會下設:
秘書處(日常事務,對外聯絡);
財務部(下設市場開發委員會);
體育部(下設運動員委員會);
科教部(下設反興奮劑委員會、醫務委員會);
新聞委員會;
奧林匹克學術委員會;
各辦事機構和分支機構在秘書長領導下進行工作。必要時可設其他工作委員會。
第二十二條 執委會由全國委員會選舉產生,在閉會期間領導中國奧委會開展日常工作。
第二十三條 執委會的職權是:
(一)執行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
(二)籌備召開會員代表大會;
(三)向會員代表大會報告工作和財務狀況;
(四)決定會員的吸收或除名;
(五)決定設立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
(六)決定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的聘任;
(七)領導本團體各機構開展工作;
(八)制定內部管理制度;
(九)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第二十四條 執委會須有2/3以上執委會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執委2/3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二十五條 執委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情況特殊的,也可採用通訊方式召開。
第二十六條 中國奧委會的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司庫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政治素質好;
(二)在中國奧委會業務領域內有較大影響;
(三)主席、副主席、秘書長最高任職年齡不超過70周歲,秘書長為專職;
(四)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五)未受過剝奪政治權利的刑事處罰;
(六)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第二十七條 中國奧委會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如超過最高任職年齡的,須經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並由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同意後,方可任職。
第二十八條 中國奧委會主席、副主席、秘書長任期5年(主席、副主席、秘書長任期最長不得超過兩屆)。因特殊情況需延長任期的,須經會員代表大會2/3以上會員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並經過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同意後方可任職。
第二十九條 中國奧委會秘書長為中國奧委會法定代表人。
中國奧委會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社團體的法定代表人。
第三十條 中國奧委會主席行使下列職權:
(一)召集和主持執委會(或常務執委會);
(二)檢查會員代表大會、執委會決議的落實情況;
(三)代表中國奧委會簽署有關重要文件;
(四)授權副主席或秘書長代表中國奧委會簽署有關重要文件。
第三十一條 中國奧委會秘書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主持辦事機構開展日常工作,組織實施年度工作計劃;
(二)協調各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開展工作;
(三)提名各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主要負責人,交執委會決定;
(四)決定辦事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專職工作人員的聘用;
(五)處理其他日常事務。
第五章 資產管理、使用原則
第三十二條 中國奧委會經費來源:
(一)會費;
(二)捐贈;
(三)政府資助;
(四)在核準的業務范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
(五)利息;
(六)社會贊助;
(七)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三條 中國奧委會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會員會費。
第三十四條 中國奧委會經費必須用於中國奧委會章程規定的業務范圍和事業的發展,不得在會員中分配。
第三十五條 中國奧委會建立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准確、完整。
第三十六條 中國奧委會配備具有專業資格的會計人員。會計不得兼任出納。會計人員必須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離職時,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
第三十七條 中國奧委會的資產管理必須執行國家規定的財務管理制度,接受會員代表大會和財政部門的監督。資產來源屬於國家撥款或者社會捐贈、資助的,必須接受審計機關的監督,並將有關情況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
第三十八條 中國奧委會換屆或更換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須接受社團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單位組織的財務審計。
第三十九條 中國奧委會的資產,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侵佔、私分或挪用。
第四十條 中國奧委會專職工作人員的工資和保險、福利待遇,參照國家對事業單位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
第四十一條 中國奧委會章程的修改,須經執委會表決通過後報會員代表大會審議。
第四十二條 中國奧委會修改的章程,須在會員代表大會通過後15日內,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並報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核准後生效。
第七章 終止程序及終止後的財產處理
第四十三條 中國奧委會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於分立、合並等原因需要注銷的,由執委會提出終止協議。
第四十四條 中國奧委會終止協議須經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並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
第四十五條 中國奧委會終止前,須在業務主管單位及有關機關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清理債權債務,處理善後事宜。清算期間,不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
第四十六條 中國奧委會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手續後即為終止。
第四十七條 中國奧委會終止後的剩餘財產,在業務主管單位和社團登記管理機關的監督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用於發展與中國奧委會宗旨相關的事業。
第八章 附 則
第四十八條 中國奧委會章程經2000年1月11日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
第四十九條 中國奧委會章程的解釋權屬於中國奧委會的會員代表大會。
第五十條 中國奧委會章程自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核准之日起生效。

Ⅱ 中國奧委會的宗旨是什麼

中國奧委會的宗旨: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在中國領土上宣傳和發展奧林匹克運動。

Ⅲ 奧林匹克委員會和奧林匹克協會的區別

一般都是奧林匹克委員會,也就是我們說的奧委會,奧運會的主辦方和承辦方,是官方組織。如國際奧委會,中國奧委會。至於協會,一般都是業余組織,不是正式組織,只是起補充作用,並不是每個國家都有,可以說是民間組織的一種形式。

1,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簡稱國際奧委會,是奧林匹克運動的領導機構,是一個不以營利為目的、具有法律地位和永久繼承權的法人團體。

國際奧委會根據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創始人顧拜旦的理想,恢復奧林匹克運動的目的,在於增強各國運動員之間的友誼與團結,促進世界和平以及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發展世界體育運動。《奧林匹克憲章》明文規定,國際奧委會的宗旨是:鼓勵組織和發展體育運動和組織競賽;在奧林匹克理想指導下,鼓舞和領導體育運動,從而促進和加強各國運動員之間的友誼。

1894年6月23日在巴黎召開的國際體育代表大會上成立。發起人是法國的教育家皮埃爾·德·顧拜旦男爵。1894年成立後,總部設在巴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為了避免戰火的洗劫,1915年4月10日總部遷入有「國際文化城」之稱的瑞士洛桑。這里有奧林匹克博物館,奧林匹克研究中心,還有以顧拜旦名字命名的大街,體育場等等。數十年來,洛桑為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稱為"奧林匹克之都"。國際奧委會也是在這個美好的城市逐漸發展、壯大而聞名於世的。

迄今已有近百年歷史的國際奧委會,為之作出了積極努力和重大貢獻。


Ⅳ 國際奧委會恢復中國奧委會的合法權力是哪一年

1979年10月,國際奧委會執委會在名古屋通過決議,確認中國為「中國奧委會」,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國歌;同時規定設在台北的奧委會為「中國台北奧委會」,使用「不同於其目前使用的旗、徽和歌」。1979年11月26日,國際奧委會以通訊表決的方式正式批准了這項決議,從而恢復了中國在國際奧林匹克運動中的合法權利。

Ⅳ 奧運法律知識伴我行活動問答

1、我國法律保護的奧林匹克標志有哪些? 我國《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所稱的奧林匹克標志,是指: (1)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奧林匹克五環圖案標志、奧林匹克旗、奧林匹克格言、奧林匹克徽記、奧林匹克會歌; (2)奧林匹克、奧林匹亞、奧林匹克運動會及其簡稱等專有名稱; (3)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的名稱、徽記、標志; (4)北京2008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申辦委員會的名稱、徽記、標志; (5)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的名稱、徽記,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吉祥物、會歌、口號,「北京2008」、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及其簡稱; (6)《奧林匹克憲章》、《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城市合同》中規定的其他與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有關的標志。 2、針對奧林匹克知識產權保護,我國已經頒布實施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 《北京市奧林匹克知識產權保護規定》 《北京2008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吉祥物知識產權保護公告》 另外,我國的《商標法》、《著作權法》、《專利法》、《特殊標志管理條例》、《體育法》等也都有保護奧林匹克知識產權的相關內容 3、《奧林匹克憲章》包括哪些內容? 《奧林匹克憲章》是國際奧委會為奧林匹克運動發展而制訂的有關基本原則、規則和附則的法典,對奧林匹克運動的組織、宗旨、原則、成員資格、機構及其各自的職權范圍和奧林匹克各種活動的基本程序等作了明確規定;憲章具體包括了基本原則、奧林匹克運動、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國家奧林匹克委員會、奧林匹克運動會、說明與備注幾方面的內容。 4、奧林匹克運動會中發生的爭議該如何解決? 在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時發生的或與奧林匹克運動會有關的任何爭議,須按照《體育有關的仲裁法典》,提起體育仲裁法庭獨家仲裁。 5、哪些違反大型群眾性體育活動秩序的行為是被《治安管理處罰法》明文禁止的?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24條明文規定,在大型群眾性體育活動中有如下行為的:(一)強行進入場內的;(二)違反規定,在場內燃放煙花爆竹或者其他物品的;(三)展示侮辱性標語、條幅等物品的;(四)圍攻裁判員、運動員或者其他工作人員的;(五)向場內投擲雜物,不聽制止的;(六)擾亂大型群眾性活動秩序的其他行為。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同時,因擾亂體育比賽秩序被處以拘留處罰的,可以同時責令其十二個月內不得進入體育場館觀看同類比賽;違反規定進入體育場館的,強行帶離現場。 6、治安管理處罰的決定由誰做出? 治安管理處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決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罰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決定。 7、哪些治安管理處罰作出前需要聽證? 公安機關作出吊銷許可證以及處二千元以上罰款的治安管理處罰決定前,應當告知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權要求舉行聽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要求聽證的,公安機關應當及時依法舉行聽證。 8、在哪些情形下,對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會從重處罰? 違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從重處罰:(一)有較嚴重後果的; (二)教唆、脅迫、誘騙他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三)對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證人打擊報復的;(四)六個月內曾受過治安管理處罰的。 9、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分為哪些? 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分為:(一)警告;(二)罰款;(三)行政拘留;(四)吊銷公安機關發放的許可證。 對違反治安管理的外國人,可以附加適用限期出境或者驅逐出境。 10、《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道路」是指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雖在單位管轄范圍但允許社會機動車通行的地方,包括廣場、公共停車場等用語公眾通行的場所。 11、《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什麼人、什麼情況下不允許駕駛機動車? 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葯品或者麻醉葯品,或者患有妨礙安全駕駛機動車的疾病,或者過度疲勞影響安全駕駛的人不得駕駛機動車。 12、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速有什麼要求? 設計最高時速低於70公里的機動車不得進入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限速標志標明最高時速不得超過120公里。 13、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發生交通事故怎樣處理? 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並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 造成交通事故後逃逸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且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14、什麼是興奮劑?什麼是使用興奮劑? 興奮劑,是指國際奧委會和其他國際體育組織確定的禁用葯物和方法。 使用興奮劑,是指運動員應用任何形式的葯物、或者以非正常量、或者通過不正常途徑攝入生理物質,企圖以人為的和不正當的方式提高他們的竟賽能力。 15、禁用興奮劑的范圍有哪些? (1)禁止運動員以任何理由和方式使用興奮劑。 (2)禁止強迫、指使、誘導、欺騙、指導和默許運動員使用興奮劑的行為。 (3)禁止專為運動員而研製、配製、試用、銷售、購買、有償或無償提供興奮劑的行為;以及為上述目的籌集或提供經費。 16、隨便侵佔、破壞奧運體育設施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侵佔、破壞奧運體育設施的,除由體育行政部門責令行為人限期改正外,該行為人還要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當上述行為,違反治安管理的,公安機關還會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規定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7、在奧運會中使用禁用葯物和方法,或在競技體育中弄虛作假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對在奧運會中從事弄虛作假等違反紀律和體育規則的行為,或在奧運會運動中使用禁用的葯物和方法的,由體育社會團體按照章程規定給予處罰;對國家工作人員中的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18、我國憲法對少數民族享有權利是怎樣規定的? 根據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關系。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製造民族分裂的行為。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 19、申請舉行的集會、遊行、示威,那些情形不被許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許可: (一)反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二)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 (三)煽動民族分裂的;(四)有充分根據認定申請舉行的集會、遊行、示威將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 20、《治安管理處罰法》對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的違法行為時如何規定的? 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或者在出版物、計算機信息網路中刊載民族歧視、侮辱內容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21、根據《突發事件應對法》,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共分幾級? 按照社會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等因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一般四級。 22、自然災害、事故災難或者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後,由誰統一領導處置? 自然災害、事故災難或者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後,由人民政府履行統一領導職責,可以採取法定的一項或者多項應急處置措施。 23、國旗法對升掛國旗作出了哪些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五星紅旗。下列場所或者機構所在地,應當每日升掛國旗:(一)北京天安門廣場、新華門;(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三)外交部;(四)出境入境的機場、港口、火車站和其他邊境口岸,邊防海防哨所。 國務院各部門,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地方各級委員會,應當在工作日升掛國旗。 全日制學校,除寒假、暑假和星期日外,應當每日升掛國旗。 國慶節、國際勞動節、元旦和春節,各級國家機關和各人民團體應當升掛國旗;企業事業組織,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城鎮居民院(樓)以及廣場、公園等公共活動場所,有條件的可以升掛國旗。 24、「迎奧運,學法律『八要八不要』」內容 要提高奧運法律意識, 不要違法違規影響全貌; 要保護奧運知識產權, 不要買賣盜版製造假冒; 要遵守奧標保護條例, 不要濫用奧運旗徽歌標; 要牢記交通安全法規, 不要違章搶行拒絕疏導; 要美化市容保護環境, 不要隨地吐痰擺攤佔道; 要珍惜島城文物古跡, 不要污損刻劃亂貼廣告; 要維護賽場安全秩序, 不要尋釁滋事無理取鬧; 要爭做文明守法觀眾, 不要亂扔雜物自帶飲料。

Ⅵ 國際奧委會幾幾年恢復了中國奧委會的合法席位

法律分析:1979年 10月25日,國際奧委會執委會會議在日本名古屋召開,通過承認中國奧委會為全國性奧委會、恢復中國在國際奧委會合法席位的決議。1 1月26日,國際奧委會於洛桑宣布,經國際奧委會全體委員通訊表決,批准執委會名古屋會議有關中國代表權的決議。中國奧委會是中國全國性組織,中國台灣地區以中國台北奧委會名稱,使用經國際奧委會批準的新旗、歌、徽參加奧林匹克活動。

法律依據:《奧林匹克憲章》 第八條 取得奧林匹克標志權利人許可,為商業目的使用奧林匹克標志的,應當同奧林匹克標志權利人訂立使用許可合同。其中,使用本條例第二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奧林匹克標志的,應當同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及其授權或者批準的機構訂立合同;使用本條例第二條第(三)項規定的奧林匹克標志的,應當同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訂立合同;使用本條例第二條第(四)項、第(五)項、第(六)項規定的奧林匹克標志的,在2008年12月31日以前,應當同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訂立合同。奧林匹克標志權利人應當將使用許可合同報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備案。

Ⅶ 國際奧委會和中國有著什麼樣的關系

中國奧委會早在1922年就得到了國際奧委會的承認。解放前,中國曾派運動員參加了1932年、1936年和1948年的三次奧運會。王正廷、孔祥熙和董守義三人曾先後擔任國際奧委會委員。解放後,新中國首次派隊參加了1952年在赫爾辛基的第15屆奧運會。但不久,當時的國際奧委會主席布倫戴奇(美國)把台灣列入了國際奧委會所承認的各國奧委會名單之中,企圖製造「兩個中國」。中國多次抗議交涉無效,於1958年聲明中斷與國際奧委會的關系。1975年,中國奧委會要求國際奧委會恢復在奧林匹克運動中的合法代表權。1979年10月,國際奧委會執委會在名古屋通過決議,確認中國為「中國奧委會」,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國歌;同時規定設在台北的奧委會為「中國台北奧委會」,使用「不同於其目前使用的旗、徽和歌」。1979年11月26日,國際奧委會以通訊表決的方式正式批准了這項決議,從而恢復了中國在國際奧林匹克運動中的合法權利。1997年7月2日,薩馬蘭奇主席代表國際奧委會和香港奧委會主席沙理士,就香港名稱、旗、歌問題達成協議:香港奧委會的名稱為「中國香港業余體協暨奧委會」;使用印有紫荊花圖案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新會徽的圖案為中央是紫荊花、五環和中文「中國香港」的字樣,外面是圓環,下面有英文「中國香港」的字樣。這一協議符合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精神,井保證中國香港業余體協暨奧委會將繼續以獨立的身份保留在奧林匹克運動中、香港運動員有參加奧運會的權利。 中國奧委會從1980年起派隊參加冬季奧運會,從1984年起全面參加奧運會,並在洛杉磯奧運會上實現了中國運動員在奧運會上無獎牌和無金牌歷史性的「零的突破」。 何振梁於1981年和1985年當選為國際奧委會委員和執委會委員。1989年8月,何振梁當選為國際典委會副主席,這是中國人首次擔任這個職務。1994年和1999年,何振粱再次當選為國際奧委會執委。 1996年7月,呂聖榮作為國際羽毛球聯合會主席被選為國際奧委會委員(註:呂的任期已在2001年7月結束)。2000年9月,於再清以中國奧委會副主席的身份當選為國際奧委會委員。目前,中國在國際奧委會下屬小組委員會中任職的有:何振梁(文化委員會主席)、鄧亞萍(運動員委員會)、屠銘德(群體委員會)、張長久(醫務委員會)、高殿民(新聞委員會)、呂聖榮(婦女和體育工作小組)和魏紀中(奧林匹克項目委員會)、於再清(國際關系委員會)、鄧亞萍(體育與環境委員會)。 近年來,中國奧委會一直與國際奧委會保持著良好的關系。中國奧委會積極參加和支持國際奧委會所開展的各種活動,配合國際奧委會對其五環標志在中國實行保護。中國先後有19人榮獲國際奧委會頒發的奧林匹克勛章。1986年,國際奧委會授予中國奧委會奧林匹克杯,以表彰中國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對非洲國家體育援助作出的巨大貢獻。2000年3月6日,國際奧委會在巴黎授予中國女子足球隊「婦女和體育獎」。 1993年,中國奧委會曾向國際奧委會提出了北京舉辦2000年奧運會的申請,但最後以2票之差而落選。而2000年的奧運會的舉辦地則是澳大利亞的悉尼。 1999年1月6日,中國奧委會全會在北京召開,決定由北京再次代表中國申辦2008年第29屆奧運會。2001年7月,在第112屆國際奧委會全會上,北京贏得了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 2001年,中國的哈爾濱市向國際奧委會提出了舉辦2010年第21屆冬季奧運會的申請。2002年8月,哈爾濱在國際奧委會對申辦城市的預選中落選。 2008年北京第29屆奧運會)2001年12月13日,2008年北京第29屆奧運會組委會(Beijing Orga― nizing Committee for the Games of XXIXth Olympiad, 2008)正式成立。 北京奧運會的主題是「綠色奧運、人文奧運和科技奧運」。整個籌備工作將分成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前期准備階段,時間為2001年12月至2003年6月,主要任務是制定並實施《奧運行動規劃》,健全組織領導機構,全面落實奧運場館建設的前期工作和施工准備,環保和基礎設施建設開始,市場開發工作啟動運行。第二階段為全面建設階段,時間為 2003年7月至2006年6月,主要任務是全面完成「十五」計劃確定的各項任務,基本完成奧運場館建設,各項准備工作基本就緒。第三階段為完善運行階段,時間為2006年7月至奧運會開幕,主要任務是對所有的建設項目和各項准備工作進行檢查、調整、測試和試運行,組織工作、安全保衛工作以及各項服務工作全部就緒。

Ⅷ 憲法具有什麼的法律效力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規定一個國家的社會制度和國家制度的基本原則、國家機關的組織和活動的基本原則,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等重要內容,有的還規定國旗、國歌、國徽和首都以及統治階級認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國家生活的各個方面。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據,一切法律、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的法律效力高於一般法律。

1、憲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礎和依據,任何普通法律、法規都不得與憲法相抵觸;

2、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准則。

我國《憲法》第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8)中國奧委會的規定具有什麼法律效力擴展閱讀:

憲法的意義: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規定一個國家的社會制度和國家制度的基本原則、國家機關的組織和活動的基本原則,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等重要內容,有的還規定國旗、國歌、國徽和首都以及統治階級認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國家生活的各個方面。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據,一切法律、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Ⅸ 一級響應的規定具有法律效力嗎

一級響應規定當然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違背的話是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Ⅹ 中國奧委會是什麼性質的組織

《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章程》明確規定:「中國奧委會是以發展體育和推動奧林匹克運動為任務的全國群眾性、非營利性體育組織,代表中國參與國際奧林匹克事務。在與國際奧委會和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及各國家地區奧委會的關系中,唯有中國奧委會有權代表全中國的奧林匹克運動。」「中國奧委會接受國家體育總局、民政部社團登記管理機關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

熱點內容
德陽法院網 發布:2025-05-16 04:51:23 瀏覽:385
勞動法里男生的護理假有多少天 發布:2025-05-16 04:46:31 瀏覽:69
司法局介紹 發布:2025-05-16 04:37:41 瀏覽:120
集團巡視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6 04:32:50 瀏覽:520
勞動合同法曠工怎麼扣錢 發布:2025-05-16 04:31:21 瀏覽:27
民事訴訟法證據的若干規定釋義 發布:2025-05-16 04:26:47 瀏覽:762
涉外仲裁協議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6 04:26:09 瀏覽:901
深圳市燃氣協會安全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16 04:08:59 瀏覽:413
月湖區人民法院地址 發布:2025-05-16 03:44:37 瀏覽:931
豬肉公司規章制度範本百度文庫 發布:2025-05-16 03:42:58 瀏覽: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