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法律責任
① 股權轉讓應由原股東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以下情況,股權轉讓後的法律責任需要原股東承擔。公司不能清償的債權人的債務的,出資不足和公司設立時的其他原股東,股權轉讓後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在出資不足數額及利息的范圍內對公司債務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關於審理公司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一)》第十條債權人請求公司清償債務,公司不能清償的,債權人可以同時對出資不足的股東和公司設立時的其他股東提起訴訟,請求其在出資不足數額及利息的范圍內對公司債務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② 股權轉讓法律責任
股權轉讓後的法律後果一般包括:1、公司會注銷原股東的出資證明書,並向新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2、公司還需要相應修改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中有關該股東及其出資額的記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七十一條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第七十三條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條、第七十二條轉讓股權後,公司應當注銷原股東的出資證明書,向新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並相應修改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中有關股東及其出資額的記載。對公司章程的該項修改不需再由股東會表決。
③ 股權轉讓合同有什麼法律責任
公司股權轉讓合同違約責任是: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股權轉讓合同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八十四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
④ 法律上股權分配是如何規定的
股權分配包括資金股權以及經營管理股權,有的公司還會有激勵員工的股權。根據每個職位的責任大小來分配。哪一個部分佔比多少,沒有強制性規定,企業可以自行決定。
【法律依據】
《公司法》第一百六十六條
公司分配當年稅後利潤時,應當提取利潤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積金。公司法定公積金累計額為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公司的法定公積金不足以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在依照前款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應當先用當年利潤彌補虧損。
公司從稅後利潤中提取法定公積金後,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還可以從稅後利潤中提取任意公積金。
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後所余稅後利潤,有限責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規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違反前款規定,在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向股東分配利潤的,股東必須將違反規定分配的利潤退還公司。
⑤ 激勵股權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跟股權激勵有關的眾多法律有:
關於國迅速騰達有高創新技術企業開展股權激勵試點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關於國有高新技術企業開展股權激勵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
關於發布《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
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外)實施股權激勵試行辦法
關於印發《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內)實施股權激勵試行辦法》的通知
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內)實施股權激勵試行辦法空間
關於規范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
關於開展加強上市公司治理專項活動有關事項的通知
關於公司治理專項活動公告的通知
股權激勵有關備忘錄1號
股權激勵有關備忘錄2號
股權激勵有關事項備忘錄3號
關於《公司法》施行後有關企業財務處理問題的通知
關於發布《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規范問答》第2號的通知
股權分置改革工作備忘錄第18號——股權激勵計劃的實施(一)
關於個人認購股票等有價證券而從僱主取得折扣或補貼收入有關徵收個人所得
稅問題的通知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股票期權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
關於企業高級管理人員行使股票認購權取得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批復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股票期權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
增值權所得和限制性股票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
⑥ 關於股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公司法關於股權規定包括第七十一條,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第七十二條,優先購買權;第七十三條,股權轉讓後新股東權利行使;第七十五條,股東死亡後股權歸屬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七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⑦ 公司股份代持人,需要付多大的法律責任
有規定。
公司法司法解釋3
第十五條
第三人代墊資金協助發起人設立公司,雙方明確約定在公司驗資後或者在公司成立後將該發起人的出資抽回以償還該第三人,發起人依照前述約定抽回出資償還第三人後又不能補足出資,相關權利人請求第三人連帶承擔發起人因抽回出資而產生的相應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二十五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出資人訂立合同,約定由實際出資人出資並享有投資權益,以名義出資人為名義股東,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對該合同效力發生爭議的,如無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情形,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有效。
前款規定的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因投資權益的歸屬發生爭議,實際出資人以其實際履行了出資義務為由向名義股東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名義股東以公司股東名冊記載、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為由否認實際出資人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實際出資人未經公司其他股東半數以上同意,請求公司變更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記載於股東名冊、記載於公司章程並辦理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二十六條
名義股東將登記於其名下的股權轉讓、質押或者以其他方式處分,實際出資人以其對於股權享有實際權利為由,請求認定處分股權行為無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參照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的規定處理。
名義股東處分股權造成實際出資人損失,實際出資人請求名義股東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二十七條
公司債權人以登記於公司登記機關的股東未履行出資義務為由,請求其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承擔補充賠償責任,股東以其僅為名義股東而非實際出資人為由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名義股東根據前款規定承擔賠償責任後,向實際出資人追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⑧ 非法募集股權法律責任有哪些
公司非法募集股份會承擔的法律責任有: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對虛報注冊資本的公司,處以虛報注冊資本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罰款;對提交虛假材料或者採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的公司,處以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公司登記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九十八條
違反本法規定,虛報注冊資本、提交虛假材料或者採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取得公司登記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對虛報注冊資本的公司,處以虛報注冊資本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罰款;對提交虛假材料或者採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的公司,處以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公司登記或者吊銷營業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