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傳謠者應不應該負法律責任

傳謠者應不應該負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19 01:58:45

① 傳謠者應該承擔責任嗎

疫情傳謠者會承擔的法律責任是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據】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② 人民日報作為最大的造謠傳謠者應怎麼處理

1、小股人唯恐天下不亂的心態,故意製造謠言;2、部分人不明真理、不管是非、人雲亦雲的間接故意傳言;3、網路謠言打擊處理執法難度較大;4、網路傳謠幾乎不用承擔法律責任;5、網民整體素質不高,法律意識不強。

③ 這裡面的疫情傳謠者真的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疫情傳謠者,如果構成犯罪的,會承擔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法律責任;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不構成犯罪的,不會判刑,由公安機關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④ 造謠者和傳謠者分別需要負什麼法律責任

根據現行刑法第291條第二款的規定:假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搜集或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許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成心在信息搜集或許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搗亂社會次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許管束;形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25條,現行刑法第291條第二款的規定:假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搜集或其他媒體上傳播,要承當五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的司法義務。

(4)傳謠者應不應該負法律責任擴展閱讀:

謠言受害者可否要求精神損害賠償的問題,首先要看其是否符合精神損害賠償范圍,一般來說,可以請求損害賠償的情況如下:

1、侵害他人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身自由權等人格權,給他人造成精神損害的;

2、侵犯監護身份權非法使被監護人脫離監護,給監護人造成精神損害的;

3、侵害死者人格權或非法利用、侵害遺體、遺骨給死者近親屬造成精神損害的;

4、滅失或毀損他人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而造成精神損害。

謠言受害一方如果是受到他人通過發布謠言的行為貶損受害人的人格,破壞了受害人的名譽,嚴重的影響了受害人的生活和工作,給受害人的精神上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的話,可以找相關證據要索賠精神損害賠償。

⑤ 疫情傳謠者會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法律分析: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造成嚴重後果,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

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⑥ 對非網路造謠傳謠者應負什麼法律責任

這要看你造謠的主體是個人名譽還是社會危害。
1、如果散布謠言侵犯了公民個人的名內譽權或容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譽的,依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要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的責任。
2、如果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尚不構成犯罪的,要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規定給予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
3、如果散布謠言,構成犯罪的要依據《刑法》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侮辱罪、誹謗罪】【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

⑦ 疫情傳謠者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疫情傳謠者可能會承擔這樣的法律責任:編造虛假的疫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構成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應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熱點內容
蘇大強當法官 發布:2025-05-11 07:23:26 瀏覽:240
假公章法律責任案例 發布:2025-05-11 07:23:20 瀏覽:716
財產證明會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1 07:19:05 瀏覽:695
道德經大智慧之心解 發布:2025-05-11 07:18:55 瀏覽:727
2017段波民法 發布:2025-05-11 07:16:05 瀏覽:354
依法治國堅持人民 發布:2025-05-11 07:14:24 瀏覽:350
法學考研學碩和專碩的區別 發布:2025-05-11 07:11:42 瀏覽:443
陳印法規2017百度雲 發布:2025-05-11 07:04:34 瀏覽:194
高州市律師 發布:2025-05-11 07:02:17 瀏覽:331
新疆博樂市中級人民法院 發布:2025-05-11 07:02:07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