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台法律責任
Ⅰ 廣播電台 電視台 播放他人已發表的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但應支付報酬
著作權法第四十三條是關於廣播電台、電視台使用作品的規定。第四十六條是關於電視台播放他人的電影作品和錄像製品的規定。第四十三條:「廣播電台、電視台播放他人未發表的作品,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許可,並支付報酬。廣播電台、電視台播放他人已發表的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但應當支付報酬。」第四十六條:「電視台播放他人的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錄像製品,應當取得製片者或者錄像製作者許可,並支付報酬;播放他人的錄像製品,還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許可,並支付報酬。」
Ⅱ 私自建電台為什麼違法
業余電台(Amateur Radio Station)屬於國際電信聯盟(ITU)眾多業務中的一種業余業務。「ITU」對「業余業務」的定義是:「供業余無線電愛好者進行自我訓練,互相通信和技術研究的無線電通信業務。業余無線電愛好者系指經過正式批準的,對無線電技術有興趣的人,其興趣純系個人愛好而不涉及謀取利潤。」我國對業余電台的定義是:「業余無線電愛好者為了實驗收發訊設備,進行技術探討,通信訓練和比賽的電台。」無須再解釋,業余電台的性質已經很清楚。它不能用做公眾通信,更不能作為商用電台和廣播電台。
業余電台有集體電台和個人電台之分。電台設備由團體設置,並由設台團體公共使用的電台為集體電台;設備由個人設置,並由個人使用,稱為個人電台。無論是個人還是集體若只有收訊設備而不能發訊的電台稱為業余收聽台。在國外稱之為 SWL(Short Wave Ltstener),他們將自己收聽到的情況填寫在收聽卡上向被收聽者報告。
業余電台的通信內容主要是報告與設備性能有關的技術數據和愛好者之間的相互交流。如雙方報告自己的姓名、地址、天氣、設備、收聽到對方信號情況,確認聯絡交換 QSL 卡片互致問候等。ITU規定:「凡經准許可以互相通信的不同國家的業余電台,應該使用明語,並且只限於傳遞有關實驗方面的技術消息和關於個人情況的說明。這些信息,由於其不重要而證明不需要求助於公眾電信業務來傳遞。」通過業余電台的聯絡活動,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增長知識,還可以結交世界世界各國成千上萬有共同愛好的朋友。
業余電台的通信手段很多,除了最常見的等幅電報(CW)、單邊帶(SSB)通信外,還有無線電傳(RTTY)、傳真(FAX)、慢掃描電視(SSTV)、業余電視(ATV)、月面反射通信(EME)、中繼通信(Repeater)業余衛星通信(AMAST)和分包通信(Packrt Radio)等。
業余電台活動始於20世紀初,90多年來,在推動無線電科技發展,培養人才,提供社會服務以及增進國際友誼等方面做出很大貢獻。為此,業余電台被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所重視。1910年澳大利亞無線電協會成立。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業余無線電愛好者的全國性組織。其後,英、美等國也都相繼成立了相應的組織。1925年,日趨活躍的無線電愛好者們又在巴黎成立了國際性的組織—國際業余無線電聯盟(IARU)。目前,IARU已有包括中國在內的126個成員國(統計至1989年)。業余電台的數量全世界近200萬部。其中日本 近100萬部,美國 40 多萬部,印尼、德國、前蘇聯、英國也都在 5 萬部以上。
業余電台活動始於20世紀初,90多年來,在推動無線電科技發展,培養人才,提供社會服務以及增進國際友誼等方面做出很大貢獻。為此,業余電台被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所重視。1910年澳大利亞無線電協會成立。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業余無線電愛好者的全國性組織。其後,英、美等國也都相繼成立了相應的組織。1925年,日趨活躍的無線電愛好者們又在巴黎成立了國際性的組織—國際業余無線電聯盟(IARU)。目前,IARU已有包括中國在內的126個成員國(統計至1989年)。業余電台的數量全世界近200萬部。其中日本 近100萬部,美國 40 多萬部,印尼、德國、前蘇聯、英國也都在 5 萬部以上。
如何設置業余電台
在任何國家,設置業余電台都必須經過批准。私自設台是違法的,將被追究法律責任。在中國,要設置業余電台,首先要具備以下條件:1。要有符合國家標準的設備,即收發信機及附屬設備。這些設備可以是工廠的產品,也可以是愛好者自己自製的。自製設備必須根據無線電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進行申請。2。有持有業余電台操作證書的操作員。操作員的考核以中國無線電運動協會(CRSA)根據國家頒發的有關法律規定組織考核。3。要有能夠設置業余電台的場所,以保證其安全可*的工作。
若具備了上述條件,即可提出申請。具體步驟是:1。集體台:首先報經所在省、市、自治區體委審核同意;報CRSA審核同意,並同時按規定劃分給呼號、頻率而後在當地無線電管理委員會辦理電台執照手續,領取電台執照,向CRSA及有關部門寄發電台文檔備案,而後方能正式使用。2。個人台:按要求填寫「個人業余電台設置申請標」,報 CRSA 審核同意,同時按規定劃分給呼號,頻率 。而後到當地無線電管理委員會辦理電台執照手續,領取電台執照。向CRSA及有關部門寄發電台文檔備案,而後方能正式使用。
申請設立集體業余電台時,申請報告的主要內容應包括:1設台單位名稱;2電台的名稱;3電台擬用呼號;4電台的任務;5電台的位置(詳細的經緯度);6電台設備的型號,功率與數量;7天線的型號,高度和數量 8工作頻率;9工作時間及公作方式等。
建台後如果電台的設備、發信機的功率、天線及電台位置等有所變動時,都必須先向當地無委呈報,經批准後方能實施。
如果只設收訊台,則申請比較簡單。由設台單位提出申請,並經 CRSA 批准,配給呼號後向當地無委備案即可。
目前,人們規劃和使用的無線電波頻率,一般在 9 KHz—300 GHz 之間。由此可知,無線電波的頻率可稱是一項有限的自然資源。盡管頻率范圍這樣「窄」,可使用這些頻率的無線電業務諸如固定業務、移動通信、廣播導航、定位和業余業務等卻有50多種。因此,為了更充分,合理地使用有限的無線電頻率,避免各種無線電業務相互干擾,必須對無線電頻率的使用進行嚴格的分配和管理。這也就象有的道路交通管理條例使各種車輛各行其道一樣。
所謂無線電頻率管理,就是由各國的根據無線電管理機構,根據本國情況和國際電訊聯盟(ITU)的頻率劃分,並根據這種劃分對每一個申請使用設備進行具體的頻率指配。因此,所有佔用無線電頻率的設備,設施等單位都必須事先向當地的無線電管理機構提出申請,批准後應嚴格地按著指配頻率工作。同時,各地的無線電管理機構都設有監察部門,他們若發現某設備使用的頻率超出了指配的范圍,將對其處於重罰。
由於頻率資源有限,所以在劃分頻率時,有的頻率可以劃分給某種無線電業務專門使用,而更多的頻段需要很多個無線電業務同時使用。在多種業務共同使用的頻率中,有些業務處於主要使用的地位,稱「主要業務」,有些業務處於次要使用地位,稱「次要業務」。次要業務應該服從主要業務的需要,不得對主要業務產生有害的干擾,也不能向現有的或將有的主要業務要求保護不受干擾。主要業務受次要業務干擾時,次要業務的主管部門應及時採取措施,盡快消除干擾。在共用頻率中主要業務間相互干擾時,除有明確規定外,本著後用讓先用,無規劃讓有規劃的原則處理。
為了劃分頻率,ITU 還把世界分為 3 個區:地一區:歐洲大陸,非洲,蒙古,前蘇聯以北的地區及歐洲,非洲以外的蘇聯,土耳奇領土;第二區:南、北美洲;第三區為除了第一區以外的亞洲,大洋州及美洲以外的伊朗領土。我國屬於第三區。
業余打通使用的頻率,必須在業余頻段內。我國劃分給業余業務的頻段,基本上和 ITU 劃分給第三區的業余業務頻段相同,見附表。應該注意的是:ITU 對 3 個區的頻率劃分並不完全一樣。例如我國的 3。5—3。9MHz 一段,在第一區是 3。5—3。8MHz,在第二區是 3。5—4。0MHz,所以,在於各國業余電台聯絡中改頻或預約聯絡時,不要提出對方不能使用的頻率。
很多國家對業余頻段又進行了劃分,分別對初學者和低級別執照,高級執照操作員可使用的頻率做了規定。目前,我國對執照劃分為 4 個級別(具體劃分見附表)。對無線電頻率進行管理並合理使用既是管理者的責任,也是使用者的責任。廣大無線電愛好者應該自覺維護空中的電波秩序,不幹擾其他業務。如遇到其他業務的干擾,可詳細記錄並報當地無線電管理機構,由其協調處理。了解了頻率管理的有關知識我們就可能更好地利用無線電頻率這一有限的自然資源,使之更有效地為我們服務。
序號 頻率(MHz) 用途 序號 頻率(MHz) 用途
1 1.8---2.0 共用 15 1240---1300 次要
2 3.5---3.9 共用 16 2300---2450 次要
3 7.0---7.1 專用 17 3300--3500 次要
4 10.1---10.15 次要 18 5650---5850 次要
5 14---14.25 專用 19 10 G---10.5 G 次要
6 14.25--14.35 共用 20 24---24.25 G 次要
7 18.068---18.168 共用 21 47--- 47.2 G 共用
8 21---21.45 專用 22 75---76 G 共用
9 24.89---24.99 共用 23 76---81 G 次要
10 28--29.7 共用 24 142---144 G 共用
11 50---54 次要 25 144---149 G 次要
12 144---146 專用 26 241---248 G 次要
13 146---148 共用 27 248---250 G 共用
14 430---440 次要
備注:1."共用"為業余業務作為主要業務和其他業務共用的頻段;"專用"為業余業務專用的頻段;"次要"業余業務作為次要業務和其他業務共用的頻段. 2.序號 2 至 9 及序號 12 的頻段,可用於自然災害通信.
Ⅲ 在電台節目放歌曲算侵權嗎
第四十六條錄音製品首次出版3個月後,其他錄音製作者可以依照本法第四十八條規定的條件,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使用其音樂作品製作錄音製品。第四十七條廣播電台、電視台可以依照本法第四十八條規定的條件,不經著作權人許可,播放其已經發表的作品;但播放他人的視聽作品,應當取得製片者許可。第四十八條根據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和第四十七條的規定,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使用其已發表的作品,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在使用前向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申請備案;(二)在使用時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和作品出處;(三)在使用後一個月內按照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制定的標准向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支付使用費,同時報送使用作品的作品名稱、作者姓名和作品出處等相關信息。使用者申請法定許可備案的,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應在其官方網站公告備案信息。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應當將第一款所述使用費及時轉付給相關權利人,並建立作品使用情況查詢系統供權利人免費查詢作品使用情況和使用費支付情況。
Ⅳ 我國關於大眾傳媒的法律有哪些
不知你講的「大眾傳媒」具體含義是什麼,也不知你要哪方面的管理規定,給你一堆先看看:
【著作權(版權)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01年10月2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
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
音像製品復制管理辦法
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
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2006)
互聯網著作權行政保護辦法(2005)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辦法(2002)
出版文字作品報酬規定(1999)
著作權質押合同登記辦法(1996)
作品自願登記試行辦法(1994)
錄音法定許可付酬標准暫行規定(1993)
演出法定許可付酬標准暫行規定(1993)
報刊轉載、摘編法定許可付酬標准暫行規定(1993)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收費項目和標准(1992)
著作權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出版管理類】
出版管理條例
內部資料性出版物管理辦法
電子出版物管理規定
互聯網出版管理暫行規定
出版管理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音像製品出版管理規定
音像製品管理條例
新聞出版統計管理辦法
【印刷管理類】
印刷業管理條例
印刷品承印管理規定
印刷業經營者資格條件暫行規定
《設立外商投資印刷企業暫行規定》
【記者管理】
報社記者站管理辦法
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
外國記者和外國常駐新聞機構管理條例
新聞記者業務職稱暫行規定
【廣告管理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印刷品廣告管理辦法
廣播電視廣告播放管理暫行辦法
【市場管理類】
訂戶訂購進口出版物管理辦法
外商投資圖書、報紙、期刊分銷企業管理辦法
圖書質量保障體系
圖書質量管理規定
新聞出版行業標准化管理辦法
關於印發《標准出版管理辦法》的通知
關於修改《出版物市場管理規定》的決定
【廣播電視電影管理類】
廣播電視管理條例
電視劇管理規定
廣播電視設施保護條例(2000)
廣播電視無線傳輸覆蓋網管理辦法
境外電視節目引進、播出管理規定
中外合作製作電視劇管理規定
電視劇審查管理規定
音像製品內容審查辦法
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定
互聯網等信息網路傳播視聽節目管理辦法
廣播影視節(展)及節目交流活動管理規定
廣播電台電視台審批管理辦法
城市社區有線電視系統管理暫行辦法
廣播電視視頻點播業務管理辦法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管理規定
廣播電視節目傳送業務管理辦法
廣播電視站審批管理暫行規定
境外機構設立駐華廣播電視辦事機構管理規定
境外衛星電視頻道落地管理辦法
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播音員主持人資格管理暫行規定
廣播電視設備器材入網認定管理辦法
有線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纜線安全防範管理辦法
有線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安全管理辦法
赴國外租買頻道和設台管理暫行規定
廣播電視節目出品人持證上崗暫行規定
電影管理條例
電影審查規定
電影劇本(梗概)備案、電影片管理規定
電影片進出境洗印、後期製作審批管理辦法
《電影企業經營資格准入暫行規定》的補充規定
《外商投資電影院暫行規定》補充規定二
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管理規定
廣播電影電視立法程序規定
外商投資電影院暫行規定
《外商投資電影院暫行規定》的補充規定
廣播電影電視行業統計管理辦法
廣播電影電視系統內部審計工作規定
【執法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行政執法證管理辦法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行政許可實施檢查監督暫行辦法
廣播電影電視行政復議辦法
Ⅳ 私自建立廣播電台是否合法
對任何個人或單位來說,私自建立廣播電台都是嚴重的違法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國無線電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個人私設電台要受到經濟處罰、治安處罰,情節嚴重的要受到刑事處罰。
有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節選)
第十一條設置、使用無線電台(站)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提出書面申請,辦理設台(站)審批手續,領取電台執照。
第四十三條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單位和個人,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或者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給予警告、查封或者沒收設備、沒收非法所得的處罰;情節嚴重的,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或者吊銷其電台執照:
(一)擅自設置、使用無線電台(站)的;
(二)違反本條例規定研製、生產、進口無線電發射設備的;
(三)干擾無線電業務的;
(四)隨意變更核定項目,發送和接收與工作無關的信號的;
(五)不遵守頻率管理的有關規定,擅自出租、轉讓頻率的。
第四十四條違反本條例規定,給國家、集體或者個人造成重大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或者地方無線電管理機構並應當追究或者建議有關部門追究直接責任者和單位領導人的行政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節選)
第二百八十八條 違反國家規定,擅自設置、使用無線電台(站),或者擅自佔用頻率,經責令停止使用後拒不停止使用,干擾無線電通訊正常進行,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Ⅵ 報紙電視台廣播播虛假廣告是不是應該負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五章第三十七條規定:利用廣告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宣傳的,由廣告監督在責令廣告主停止發布、並以等額廣告費用在相應范圍內公開更正消除影響。並處廣告費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對負有責任的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沒收廣告費用,廣告費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依法停止其廣告業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五章滴三十八條規定:發布虛假廣告,欺騙和誤導消費者,使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由廣告主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設計、製作、發布的,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不能提供廣告主的真實名稱、地址,應當承擔全部民事責任。 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在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商品或者服務,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 害的,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責任。 上面粗黑體字說到了廣告發布者就是指媒體,媒體播出虛假廣告是要付法律責任的。我是學廣告的,希望所有廣告人都能以誠信為本,杜絕虛假廣告。
Ⅶ 廣播電台播虛假廣告應負什麼法律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違反本法規定,發布虛假廣告,欺騙和誤導消費者,使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廣告主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設計、製作、發布的,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不能提供廣告主的真實名稱、地址的,應當承擔全部民事責任。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在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商品或者服務,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責任。」
因此,廣播電台承擔責任的條件是其「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發布」,且根據該條第一款的規定,對於廣播電台是否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發布的證明責任在於你,也就是起訴人。
Ⅷ 新廣告法的法律責任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五十五條違反本法規定,發布虛假廣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發布廣告,責令廣告主在相應范圍內消除影響,處廣告費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兩年內有三次以上違法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廣告費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一百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可以吊銷營業執照,並由廣告審查機關撤銷廣告審查批准文件、一年內不受理其廣告審查申請。
醫療機構有前款規定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除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本法處罰外,衛生行政部門可以吊銷診療科目或者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設計、製作、代理、發布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廣告費用,並處廣告費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兩年內有三次以上違法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廣告費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一百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可以由有關部門暫停廣告發布業務、吊銷營業執照、吊銷廣告發布登記證件。
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有本條第一款、第三款規定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六條違反本法規定,發布虛假廣告,欺騙、誤導消費者,使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廣告主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不能提供廣告主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可以要求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先行賠償。
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其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廣告代言人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
前款規定以外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其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廣告代言人,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設計、製作、代理、發布或者作推薦、證明的,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
第五十七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發布廣告,對廣告主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可以吊銷營業執照,由廣告審查機關撤銷廣告審查批准文件、一年內不受理其廣告審查申請;對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廣告費用,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可以吊銷營業執照、吊銷廣告發布登記證件:
(一)發布有本法第九條、第十條規定的禁止情形的廣告的;
(二)違反本法第十五條規定發布處方葯廣告、葯品類易制毒化學品廣告、戒毒治療的醫療器械和治療方法廣告的;
(三)違反本法第二十條規定,發布聲稱全部或者部分替代母乳的嬰兒乳製品、飲料和其他食品廣告的;
(四)違反本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發布煙草廣告的;
(五)違反本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利用廣告推銷禁止生產、銷售的產品或者提供的服務,或者禁止發布廣告的商品或者服務的;
(六)違反本法第四十條第一款規定,在針對未成年人的大眾傳播媒介上發布醫療、葯品、保健食品、醫療器械、化妝品、酒類、美容廣告,以及不利於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網路游戲廣告的。
第五十八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發布廣告,責令廣告主在相應范圍內消除影響,處廣告費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廣告費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可以吊銷營業執照,並由廣告審查機關撤銷廣告審查批准文件、一年內不受理其廣告審查申請:
(一)違反本法第十六條規定發布醫療、葯品、醫療器械廣告的;
(二)違反本法第十七條規定,在廣告中涉及疾病治療功能,以及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使推銷的商品與葯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的;
(三)違反本法第十八條規定發布保健食品廣告的;
(四)違反本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發布農葯、獸葯、飼料和飼料添加劑廣告的;
(五)違反本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發布酒類廣告的;
(六)違反本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發布教育、培訓廣告的;
(七)違反本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發布招商等有投資回報預期的商品或者服務廣告的;
(八)違反本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發布房地產廣告的;
(九)違反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發布農作物種子、林木種子、草種子、種畜禽、水產苗種和種養殖廣告的;
(十)違反本法第三十八條第二款規定,利用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作為廣告代言人的;
(十一)違反本法第三十八條第三款規定,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作為廣告代言人的;
(十二)違反本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在中小學校、幼兒園內或者利用與中小學生、幼兒有關的物品發布廣告的;
(十三)違反本法第四十條第二款規定,發布針對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的商品或者服務的廣告的;
(十四)違反本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未經審查發布廣告的。
醫療機構有前款規定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除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本法處罰外,衛生行政部門可以吊銷診療科目或者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明知或者應知有本條第一款規定違法行為仍設計、製作、代理、發布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廣告費用,並處廣告費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廣告費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可以由有關部門暫停廣告發布業務、吊銷營業執照、吊銷廣告發布登記證件。
第五十九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發布廣告,對廣告主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廣告內容違反本法第八條規定的;
(二)廣告引證內容違反本法第十一條規定的;
(三)涉及專利的廣告違反本法第十二條規定的;
(四)違反本法第十三條規定,廣告貶低其他生產經營者的商品或者服務的。
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明知或者應知有前款規定違法行為仍設計、製作、代理、發布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廣告違反本法第十四條規定,不具有可識別性的,或者違反本法第十九條規定,變相發布醫療、葯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對廣告發布者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條違反本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廣播電台、電視台、報刊出版單位未辦理廣告發布登記,擅自從事廣告發布業務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一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違法所得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一條違反本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廣告業務管理制度的,或者未對廣告內容進行核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未公布其收費標准和收費辦法的,由價格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二條 廣告代言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罰款:
(一)違反本法第十六條第一款第四項規定,在醫療、葯品、醫療器械廣告中作推薦、證明的;
(二)違反本法第十八條第一款第五項規定,在保健食品廣告中作推薦、證明的;
(三)違反本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為其未使用過的商品或者未接受過的服務作推薦、證明的;
(四)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在廣告中對商品、服務作推薦、證明的。
第六十三條 違反本法第四十三條規定發送廣告的,由有關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對廣告主處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利用互聯網發布廣告,未顯著標明關閉標志,確保一鍵關閉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對廣告主處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四條違反本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公共場所的管理者和電信業務經營者、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知廣告活動違法不予制止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並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有關部門依法停止相關業務。
第六十五條違反本法規定,隱瞞真實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申請廣告審查的,廣告審查機關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批准,予以警告,一年內不受理該申請人的廣告審查申請;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廣告審查批準的,廣告審查機關予以撤銷,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三年內不受理該申請人的廣告審查申請。
第六十六條違反本法規定,偽造、變造或者轉讓廣告審查批准文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七條 有本法規定的違法行為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記入信用檔案,並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予以公示。
第六十八條廣播電台、電視台、報刊音像出版單位發布違法廣告,或者以新聞報道形式變相發布廣告,或者以介紹健康、養生知識等形式變相發布醫療、葯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本法給予處罰的,應當通報新聞出版廣電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新聞出版廣電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情節嚴重的,並可以暫停媒體的廣告發布業務。
新聞出版廣電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未依照前款規定對廣播電台、電視台、報刊音像出版單位進行處理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六十九條 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侵權行為之一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一)在廣告中損害未成年人或者殘疾人的身心健康的;
(二)假冒他人專利的;
(三)貶低其他生產經營者的商品、服務的;
(四)在廣告中未經同意使用他人名義或者形象的;
(五)其他侵犯他人合法民事權益的。
第七十條因發布虛假廣告,或者有其他本法規定的違法行為,被吊銷營業執照的公司、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對違法行為負有個人責任的,自該公司、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之日起三年內不得擔任公司、企業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第七十一條違反本法規定,拒絕、阻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監督檢查,或者有其他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二條廣告審查機關對違法的廣告內容作出審查批准決定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由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三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在履行廣告監測職責中發現的違法廣告行為或者對經投訴、舉報的違法廣告行為,不依法予以查處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負責廣告管理相關工作的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
有前兩款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