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知識 » 建築合同法法律責任

建築合同法法律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3-29 04:34:54

㈠ 《合同法》對建設工程質量保修責任有哪些規定

第十六章 建設工程合同

第二百六十九條建設工程合同是承包人進行工程建設,發包人支付價款的合同。
建設工程合同包括工程勘察、設計、施工合同。
第二百七十條建設工程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第二百七十一條建設工程的招標投標活動,應當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公開、公平
、公正進行。
第二百七十二條發包人可以與總承包人訂立建設工程合同,也可以分別與勘察人
、設計人、施工人訂立勘察、設計、施工承包合同。發包人不得將應當由一個承包人
完成的建設工程肢解成若幹部分發包給幾個承包人。
總承包人或者勘察、設計、施工承包人經發包人同意,可以將自己承包的部分工
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第三人就其完成的工作成果與總承包人或者勘察、設計、施工承
包人向發包人承擔連帶責任。承包人不得將其承包的全部建設工程轉包給第三人或者
將其承包的全部建設工程肢解以後以分包的名義分別轉包給第三人。
禁止承包人將工程分包給不具備相應資質條件的單位。禁止分包單位將其承包的
工程再分包。建設工程主體結構的施工必須由承包人自行完成。
第二百七十三條國家重大建設工程合同,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程序和國家批準的
投資計劃、可行性研究報告等文件訂立。
第二百七十四條勘察、設計合同的內容包括提交有關基礎資料和文件(包括概預
算)的期限、質量要求、費用以及其他協作條件等條款。
第二百七十五條施工合同的內容包括工程范圍、建設工期、中間交工工程的開工
和竣工時間、工程質量、工程造價、技術資料交付時間、材料和設備供應責任、撥款
和結算、竣工驗收、質量保修范圍和質量保證期、雙方相互協作等條款。
第二百七十六條建設工程實行監理的,發包人應當與監理人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委
托監理合同。發包人與監理人的權利和義務以及法律責任,應當依照本法委託合同以
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第二百七十七條發包人在不妨礙承包人正常作業的情況下,可以隨時對作業進度
、質量進行檢查。
第二百七十八條隱蔽工程在隱蔽以前,承包人應當通知發包人檢查。發包人沒有
及時檢查的,承包人可以順延工程日期,並有權要求賠償停工、窩工等損失。
第二百七十九條建設工程竣工後,發包人應當根據施工圖紙及說明書、國家頒發
的施工驗收規范和質量檢驗標准及時進行驗收。驗收合格的,發包人應當按照約定支
付價款,並接收該建設工程。
建設工程竣工經驗收合格後,方可交付使用;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
交付使用。
第二百八十條勘察、設計的質量不符合要求或者未按照期限提交勘察、設計文件
拖延工期,造成發包人損失的,勘察人、設計人應當繼續完善勘察、設計,減收或者
免收勘察、設計費並賠償損失。
第二百八十一條因施工人的原因致使建設工程質量不符合約定的,發包人有權要
求施工人在合理期限內無償修理或者返工、改建。經過修理或者返工、改建後,造成
逾期交付的,施工人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第二百八十二條因承包人的原因致使建設工程在合理使用期限內造成人身和財產
損害的,承包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二百八十三條發包人未按照約定的時間和要求提供原材料、設備、場地、資金
、技術資料的,承包人可以順延工程日期,並有權要求賠償停工、窩工等損失。
第二百八十四條因發包人的原因致使工程中途停建、緩建的,發包人應當採取措
施彌補或者減少損失,賠償承包人因此造成的停工、窩工、倒運、機械設備調遷、材
料和構件積壓等損失和實際費用。

唐山律師:網頁鏈接

第二百八十五條因發包人變更計劃,提供的資料不準確,或者未按照期限提供必
需的勘察、設計工作條件而造成勘察、設計的返工、停工或者修改設計,發包人應當
按照勘察人、設計人實際消耗的工作量增付費用。
第二百八十六條發包人未按照約定支付價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發包人在合理期
限內支付價款。發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按照建設工程的性質不宜折價、拍賣的以外
,承包人可以與發包人協議將該工程折價,也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將該工程依法拍賣。
建設工程的價款就該工程折價或者拍賣的價款優先受償。
第二百八十七條本章沒有規定的,適用承攬合同的有關規定。

㈡ 建築過程中出現事故責任由誰承擔法律依據是什麼

給你推薦篇文章好好看看吧,肯定有幫助:
頻頻發生的農民工墜樓事件提示我們:只有建立良好的勞動關系,才能減少生命之痛
進城務工應找「靠山」

--------------------------------------------------------------------------------

中國婦女報 杜永浩

核心提示:

頻頻發生的農民工墜樓事件,由於其勞動關系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在法律上會產生不同的後果和責任。

生命之痛

今年6月9日,一起未成年保潔工因在業主新房中做保潔服務,在擦外側玻璃時不慎墜樓導致重傷,從而將業主告上法庭的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在北京昌平回龍觀法庭開庭審理。

該保潔工金某的代理人訴稱,原告受雇於被告房屋做保潔工作,在被告未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情況下,被告就要求原告作高空危險作業,原告系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對自己的行為缺乏認知性,在沒有任何安全保證的情況下,發生墜樓事故,被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據此,要求業主賠償醫療費用4萬余元。

北京已經發生過多起工人在作業過程中的墜樓事件。

2006年6月4日,在回龍觀的另一個小區流星花園小區東邊的一棟新建樓房上,一名裝修工人突然從6樓墜下。事故導致他左小腿粉碎性骨折。

2005年11月18日,一名叫劉寬的送貨員,由於強扒電梯門,發生意外,墜入電梯井中,不治身亡。

2005年6月27日,一名安裝空調的工人在安裝空調室外機時不慎從中關村一大廈18層上墜下,當場死亡。

2005年6月15日,在草橋附近的一個小區內,一名安裝空調的工人從12層樓上不幸墜落死亡。

2005年4月10日,在二環建國門橋西北角市檢察院新建辦公業務用房工地上,一名來自內蒙古的建築工人老李從11層樓高的鋼構架上掉下,告別了親人和這個世界。

……

面對頻頻發生的工人墜樓事件,我們不難發現:其中的受害人,絕大多數是進城打工的農民。

農民工這一從農村進入大都市的特殊社會群體,不僅面臨著老闆拖欠、剋扣工資問題,而且其生命安全同樣面臨著巨大的威脅,成為我們不得不說的痛。

農民工的不同類型

面對頻頻發生的農民工墜樓事件,我們必須弄清楚的第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就是:誰該對此負責?

這是農民工墜樓事件所必然引起和面臨的法律糾紛。那麼,究竟應該由誰來為農民工墜樓產生的傷亡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回答這一問題,並非易事。由於此類事件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在法律上並沒有統一的法律規定。在不同情形的墜樓事件中,其中的法律關系也會大相徑庭。而法律關系的不同,則會適用不同的法律規則,從而產生不同的法律後果。

從目前發生過的眾多農民工墜樓事件中,我們大致可以從不同角度區分為不同的類型。

首先,從不同的工作類型來看,農民工墜樓事件主要有建築施工、裝修裝潢、空調安裝、家政服務等。

然而,從法律關系和法律責任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從事何種行業的農民工發生的墜樓事件,從最終追究法律責任和法律後果的承擔上,則主要看農民工發生墜樓事件時的身份情況。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1.公司員工型

這種類型的農民工,從法律上看,與公司、企業等經濟組織之間形成了事實上的勞動關系,或者與公司、企業等經濟組織之間簽有書面的勞動合同,屬於公司、企業等經濟組織的員工。

這種類型的農民工,由於實際服務於某一公司、企業等經濟組織,與該公司、企業等經濟組織之間形成了勞動關系。因此,一旦發生勞動安全事故,其合法權益會受到相應的法律保障。

2.散兵游勇型

與公司員工型的農民工不同,在勞動力市場,有相當大一批農民工沒有實際上的公司、企業等經濟組織作為依託,而是獨自或者三五成群地自行「攬活」,有的到處發名片和小廣告,甚至編造或者盜用正規公司企業的名義,到處「打游擊」。其中,還不乏童工現象。

在這種類型的農民工當中,有的沒有明確的負責人;有的則有一定的組織性和負責人,有明確的「工頭」。這種情形的農民工,由於沒有明確的用工單位和勞動關系,因此,其合法權益難以受到勞動法律法規和勞動社會保障機關的實際保護,一旦發生人身傷亡事故,很難尋求到充分、有效的法律救濟。

不同的法律關系

結合農民工的上述不同身份特徵,其在實際作業中會產生以下三種不同的法律關系:勞動關系、僱傭關系、承攬合同關系。這三種不同的法律關系,會產生相應的三種不同的法律後果與責任。

1.勞動關系

勞動關系產生於公司員工型的農民工與公司、企業等經濟組織之間。

無論這些經濟組織與農民工簽訂了書面的勞動合同,還是形成了事實上的勞動關系,農民工都依法享有工傷保險。一旦在作業過程中發生工傷事故,便可以被認定為工傷,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如果公司、企業等經濟組織沒有依法為農民工繳納工傷保險費用,公司、企業等經濟組織就有責任在工傷保險待遇范圍內負有賠償責任。

2.僱傭關系

僱傭關系則產生於部分散兵游勇型的農民工之中。這些農民工沒有公司企業作為依託,但他們受命於某一「個人」,即「工頭」。他們把勞動力出賣給「工頭」,從而從「工頭」那兒換取勞動報酬。

僱傭關系和勞動關系並無實質差別,僅僅是農民工「效力」的對象不同,形成勞動關系的農民工效力於公司企業等經濟組織,形成僱傭關系的農民工則效力於某一「個人」。

3.承攬合同關系承攬合同關系中,承攬即當事人約定一方為他方完成一定工作,他方按工作給付報酬之契約。約定完成工作之人,稱為承攬人,相對人稱為定作人。

我國《合同法》第251條規定:承攬合同是承攬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給付報酬的合同。承攬包括加工、定作、修理、復制、測試、檢驗等工作。

誰來買單?

對身處不同法律關系中的農民工而言,其在發生墜樓事件後所受損失的承擔上也是不同的。

處於勞動關系之中的農民工,依法享有工傷保險待遇。

如果用人單位沒有為農民工繳納工傷保險,則用人單位對此負有賠償責任。其基本法律依據就是國家《工傷保險條例》。

如果農民工沒有建立勞動關系,但與個人之間形成了僱傭關系,則農民工可以依法從僱主處獲得同樣的經濟賠償。

其法律依據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的規定:「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僱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如果農民工既沒有建立勞動關系,也沒有建立僱傭關系,而只是和「客戶」之間形成了承攬合同關系,那麼,這樣的農民工如果在作業中不慎墜樓,並且客戶沒有過錯的話,從法律上來講,就只能「後果自負」了。

對此,《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規定:「承攬人在完成工作過程中對第三人造成損害或者造成自身損害的,定作人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定作人對定作、指示或者選任有過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從中可見,最好的情況是農民工找到正規的用人單位,由此可以享有工傷保險待遇。最壞的情況就是,農民工既沒有用人單位,也沒有明確的僱主,而是私自攬活。那麼,一旦發生墜樓事故,結果就只能是自食苦果。

那麼,哪些農民工會產生和面對這三種不同的法律關系和後果呢?從實際情況來看,通常,從事建築施工、空調安裝的農民工一般會受雇於用人單位,建立起勞動關系。也有少部分農民工會直接受雇於「工頭」,建立起僱傭關系。既沒有建立勞動關系,也沒有建立僱傭關系的農民工只是一少部分,主要分布在家政服務、室內裝修行業。

須要特別指出的是,不少人認為,接受家政服務、室內裝修的業主與家政服務員、裝修工之間存在僱傭關系。這是一種嚴重的誤解。

事實上,業主與這些農民工之間只是一種承攬合同關系,一般不會產生僱傭關系。特別是一次性的室內保潔等服務中,業主與保潔員之間完全不存在任何僱傭關系。

文前提到的在北京回龍觀發生的未成年保潔工因作業不慎墜樓受傷而將業主告上法庭的做法,很可能會面對敗訴的法律後果。

面對接連發生的農民工墜樓事件,我們必須想方設法堵住吞噬農民工兄弟生命的黑洞。

首先,農民工必須樹立和加強安全意識,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安全作業;必須為自己的人身安全找一個可靠的「靠山」,用人單位和僱主必須具有相應的安全保障資質和措施,必須有人身安全保險;不私自攬活,不找「黑活」。

其次,勞動和社會保障、城管、工商等部門應切實加強勞務市場的監管,堅決打擊非法用工現象,對私自攬活等現象堅決予以制止,從社會環境上杜絕和減少農民工安全事故的發生。(作者為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㈢ 建築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中非法轉包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壹、確定管轄

在尋求司法救濟時,起訴的一方當事人面臨的首要問題即是案件的管轄。本文僅就建設工程招投標過程中的管轄問題進行探討。

我們知道,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第二十八條規定了建設工程糾紛的專屬管轄,即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按照不動產糾紛確定管轄。那麼建築工程招投標活動中出現糾紛,是否按照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專屬管轄。

我們認為,可以分兩種情況:

第一,起訴時雙方早已簽訂了建設施工合同,而投標保證金糾紛是雙方就建設施工合同眾多爭議問題中的一個,此時不宜將投標保證金糾紛單獨列出要求當事人另案起訴,而應當作為整個建設工程施工項目的一個環節,在建設施工合同糾紛中一並處理。在這種情況下,無可厚非應當適用建設施工合同的專屬管轄。

第二,起訴時雙方沒有簽訂建設施工合同,此時糾紛出現在招投標階段,那麼應按合同糾紛管轄的規則進行處理,即有約定從約定,沒約定可以向被告住所地法院提起訴訟。

貳、確定案由

查找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涉及招投標相關的案由有:招標投標買賣合同糾紛(屬於「合同、無因管理、不當得利糾紛」項下);串通投標不正當競爭糾紛、(屬於「不正當競爭糾紛」項下)。除此之外,如招投標糾紛屬建設施工糾紛的其中一項訴請,還可以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作為案由;如既沒有簽訂建設施工合同,也不屬於上述的案由,可以以合同糾紛作為案由,因為招標文件與投標文件雖然並不成立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但其中對於投標保證金等先合同義務的內容形成了一個合同;此外,還存在以不當得利作為案由的可能;締約過失責任糾紛也可作為案由。

叄、退還投標保證金的請求權基礎

1、退還投標保證金的依據

第一,招標人中止招標。《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 第31條規定:「招標人終止招標的,應當及時發布公告,或者以書面形式通知被邀請的或者已經獲取資格預審文件、招標文件的潛在投標人。已經發售資格預審文件、招標文件或者已經收取投標保證金的,招標人應當及時退還所收取的資格預審文件、招標文件的費用,以及所收取的投標保證金及銀行同期存款利息」

第二,投標人在截止時間前撤回投標。《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35條規定:「投標人撤回已提交的投標文件,應當在投標截止時間前書面通知招標人。招標人已收取投標保證金的,應當自收到投標人書面撤回通知之日起5日內退還。」即投標人在投標截止時間前撤回投標的,應當退還投標保證金;

第三,簽訂書面合同後。《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57條規定:「招標人最遲應當在書面合同簽訂後5日內向中標人和未中標的投標人退還投標保證金及銀行同期存款利息。」

第四,超過投標有效期且未獲得中標通知書。雖然實施條例中沒有這一條規定,但是根據《標准施工招標文件》第3.3.2條:「出現特殊情況需要延長投標有效期的,招標人以書面形式通知所有投標人延長投標有效期。投標人同意延長的,應相應延長其投標保證金的有效期,但不得要求或被允許修改或撤銷其投標文件;投標人拒絕延長的,其投標失效,但投標人有權收回其投標保證金。」可見,投標有效期屆至,意味著投標作為一種要約,要約本身的特徵和效力具有有效期,有效期內未獲得中標通知書,則要約的效力即已失去,投標人應當退還投標保證金。

第五,招標文件中約定的超出上述三點的情形。我們認為雖然招標文件屬要約邀請,但是對於部分有關先合同權利義務的內容屬於一個要約,故一般投標文件會對招標文件提出的內容通盤接受,故一旦投標截止,則對於部分先合同權利義務的內容,雙方已經形成了合同關系,所以招標文件中的此部分內容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2、是否可以要求利息

我們注意到,上述實施條例的三條規定(第31、35、57條)中,招標人撤回招標及合同簽訂兩種情況下,規定了返還投標保證金及銀行同期存款利息,而投標人撤回的情況下則沒有規定退還利息。所以,如果招標文件中對於是否一並退還投標保證金的利息進行了約定,則該約定對雙方有約束力,如果沒有約定,則可以參照實施條例中的規定來適用。

肆、不予退還投標保證金的情形

1、法定

對於不予退還投標保證金的情形,有五種法定情形。

第一,投標截止後撤銷的。《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35條:「投標截止後投標人撤銷投標文件的,招標人可以不退還投標保證金。」

第二,中標人無正當理由不與招標人訂立合同。

第三,在簽訂合同時向招標人提出附加條件。

第四,不按照招標文件要求提交履約保證金。上述第二、三、四點的依據均為《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74條:「中標人無正當理由不與招標人訂立合同,在簽訂合同時向招標人提出附加條件,或者不按照招標文件要求提交履約保證金的,取消其中標資格,投標保證金不予退還。對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中標人,由有關行政監督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中標項目金額10‰以下的罰款。」

第五,在簽訂合同時更改合同實質性內容。這一點的依據是《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招標投標辦法》第81條:「中標通知書發出後,中標人放棄中標項目的,無正當理由不與招標人簽訂合同的,在簽訂合同時向招標人提出附加條件或者更改合同實質性內容的,或者拒不提交所要求的履約保證金的,取消其中標資格,投標保證金不予退還;給招標人的損失超過投標保證金數額的,中標人應當對超過部分予以賠償;沒有提交投標保證金的,應當對招標人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可以看到,此處與實施條例第74條有一個細小的差別,即增加了第五種投標人在簽訂合同時更改合同實質性內容的情況。

2、意定

在上述法律法規規章的明確規定外,是否存在可以不予退還投標保證金的情形呢?這個問題在實務中引發的爭議非常多,最為常見的就是主張「投標文件內容虛假」及「投標人存在串標、圍標、低價中標、行賄等違法違規行為」這兩種情況應當也不予退還投標保證金。

根據我們的案例檢索以及對投標保證金的擔保內容的理解,我們認為這兩種情況只有在招標文件明確約定的情況下,可以作為不予退還投標保證金的情形,反之,如果招標文件沒有進行約定,則不能主張,但是招標人可以通過主張締約過失責任等來要求投標人賠償損失。

㈣ 合同法建築工程施工合同有哪些相關法律條款

【合同法第十六章】第十六章建設工程合同
第二百六十九條建設工程合同是承包人進行工程建設,發包人支付價款的合同。
建設工程合同包括工程勘察、設計、施工合同。
第二百七十條建設工程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第二百七十一條建設工程的招標投標活動,應當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公開、公平、公正進行。
第二百七十二條發包人可以與總承包人訂立建設工程合同,也可以分別與勘察人、設計人、施工人訂立勘察、設計、施工承包合同。發包人不得將應當由一個承包人完成的建設工程肢解成若幹部分發包給幾個承包人。
總承包人或者勘察、設計、施工承包人經發包人同意,可以將自己承包的部分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第三人就其完成的工作成果與總承包人或者勘察、設計、施工承包人向發包人承擔連帶責任。承包人不得將其承包的全部建設工程轉包給第三人或者將其承包的全部建設工程肢解以後以分包的名義分別轉包給第三人。
禁止承包人將工程分包給不具備相應資質條件的單位。禁止分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建設工程主體結構的施工必須由承包人自行完成。
第二百七十三條國家重大建設工程合同,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程序和國家批準的投資計劃、可行性研究報告等文件訂立。
第二百七十四條勘察、設計合同的內容包括提交有關基礎資料和文件(包括概預算)的期限、質量要求、費用以及其他協作條件等條款。
第二百七十五條施工合同的內容包括工程范圍、建設工期、中間交工工程的開工和竣工時間、工程質量、工程造價、技術資料交付時間、材料和設備供應責任、撥款和結算、竣工驗收、質量保修范圍和質量保證期、雙方相互協作等條款。
第二百七十六條建設工程實行監理的,發包人應當與監理人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委託監理合同。發包人與監理人的權利和義務以及法律責任,應當依照本法委託合同以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第二百七十七條發包人在不妨礙承包人正常作業的情況下,可以隨時對作業進度、質量進行檢查。
第二百七十八條隱蔽工程在隱蔽以前,承包人應當通知發包人檢查。發包人沒有及時檢查的,承包人可以順延工程日期,並有權要求賠償停工、窩工等損失。
第二百七十九條建設工程竣工後,發包人應當根據施工圖紙及說明書、國家頒發的施工驗收規范和質量檢驗標准及時進行驗收。驗收合格的,發包人應當按照約定支付價款,並接收該建設工程。建設工程竣工經驗收合格後,方可交付使用;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二百八十條勘察、設計的質量不符合要求或者未按照期限提交勘察、設計文件拖延工期,造成發包人損失的,勘察人、設計人應當繼續完善勘察、設計,減收或者免收勘察、設計費並賠償損失。
第二百八十一條因施工人的原因致使建設工程質量不符合約定的,發包人有權要求施工人在合理期限內無償修理或者返工、改建。經過修理或者返工、改建後,造成逾期交付的,施工人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第二百八十二條因承包人的原因致使建設工程在合理使用期限內造成人身和財產損害的,承包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二百八十三條發包人未按照約定的時間和要求提供原材料、設備、場地、資金、技術資料的,承包人可以順延工程日期,並有權要求賠償停工、窩工等損失。
第二百八十四條因發包人的原因致使工程中途停建、緩建的,發包人應當採取措施彌補或者減少損失,賠償承包人因此造成的停工、窩工、倒運、機械設備調遷、材料和構件積壓等損失和實際費用。
第二百八十五條因發包人變更計劃,提供的資料不準確,或者未按照期限提供必需的勘察、設計工作條件而造成勘察、設計的返工、停工或者修改設計,發包人應當按照勘察人、設計人實際消耗的工作量增付費用。
第二百八十六條發包人未按照約定支付價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發包人在合理期限內支付價款。發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按照建設工程的性質不宜折價、拍賣的以外,承包人可以與發包人協議將該工程折價,也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將該工程依法拍賣。建設工程的價款就該工程折價或者拍賣的價款優先受償。
第二百八十七條本章沒有規定的,適用承攬合同的有關規定。

㈤ 關於建築工程的法律法規

與建設工程有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具體規定是什麼?

說實話,你的這個回題目太大,沒有人答能給你比較全面的答復。我簡單的說說:

1、與建設工程有關的法律有:建築法、城市規劃法、招投標法、合同法、勞動法等等,太多了。

2、所謂法規,實際就是具有一定法律效應的規章、規程、規范的統稱,這些就更多了,如各項工程施工規范、驗收規范、安全生產法規、部門規章、行業規范等等太多了,沒法說。

㈥ 建築工程分包合同無效的法律責任

建設工程分包合同無效情形有以下三種:
1、沒有經過發包人同意的違法分包行為;
2、不具備相應資質違法分包;
3、將工程肢解,以勞務分包的名義將工程違法轉包或分包給其他企業。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第一條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據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認定無效:
(一)承包人未取得建築業企業資質或者超越資質等級的;
(二)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的;
(三)建設工程必須進行招標而未招標或者中標無效的。
承包人因轉包、違法分包建設工程與他人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應當依據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及第七百九十一條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認定無效。

㈦ 建築合同法

1、B 要約邀請、要約、承諾
2、B、合同未成立,原要約被新要約撤回
3、B.新價格
4、B. 訂立合同時履行地
5、C.保證人與債務人是保證合同的當事人,保證人承諾,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責任
6、C.可以選擇適用違約或定金條款
7、C.擔保財產是否轉移佔有
8、A.債權轉讓
9、 B.甲施工企業

㈧ 違反合同法應該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違反合同應當承擔違約責任。當事人違約後,需要按照合同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或者由當事人進行協商,約定由違約方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八十二條
履行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請求對方承擔修理、重作、更換、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八十三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採取補救措施後,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熱點內容
上海政法學院研究生處 發布:2025-05-06 06:21:13 瀏覽:656
勞動法二十六條釋義 發布:2025-05-06 06:11:55 瀏覽:364
公司不符合勞動法 發布:2025-05-06 06:09:24 瀏覽:722
法院賣房網 發布:2025-05-06 06:09:11 瀏覽:636
法治在線特警 發布:2025-05-06 05:54:13 瀏覽:575
防疫管理條例 發布:2025-05-06 05:37:31 瀏覽:349
公民在工作中受哪些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6 05:36:46 瀏覽:646
特殊教育條例 發布:2025-05-06 05:31:38 瀏覽:556
牛蛙立法 發布:2025-05-06 05:29:46 瀏覽:429
保單抄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6 05:25:32 瀏覽:312